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正>本套螳螂拳基本功游戏动作内容取材于传统七星、梅花螳螂拳的基本手型手法,突出武术游戏的竞赛性、趣味性和传统性,以发展学生速度、力量、灵敏等身体素质,培养学生观察力、创造力、战术力等心智能力,培养健康行为,热爱传统优秀文化为主要目标,同时力求使学生通过游戏了解螳螂拳的基本手型、步型和运动特点,帮助学生认识理解螳螂拳“比类取象”思维方式,并体会中华民族善于观察自然、学习自然、尊重自然的智慧。一、玉环步竞速适宜水平段:水平一至水平三。  相似文献   

2.
乡村体育游戏为儿童成长提供最质朴的运动体验。20世纪70、80年代,中国乡村儿童体育游戏活动非常发达,体育游戏的类型非常丰富,帮助儿童度过了美好的闲暇时光,留下了美好的人生记忆。运用文献资料法等以山东省为例,探寻20世纪70、80年代乡村儿童的"集体记忆",对曾经流行一时的乡村儿童体育游戏进行研究,以对当今乡村儿童体育活动的开展提供有益的借鉴和思考。  相似文献   

3.
周广卿  王勇 《精武》2004,(9):9-11
螳螂拳大家多出自莱阳。被誉为武术界泰山北斗的姜化龙是莱阳黄金沟人;宋子德是莱阳赵格庄人;名震武术界的"三山"(崔寿山、李坤山、王玉山)、"两亭"(宋福亭、赵玺亭)是莱阳人:李昆山是莱阳由格庄人,崔寿山是莱阳诸陆人,王玉山是莱阳团旺崔疃人。由此可见莱阳在武术界的地位及莱阳武术家为螳螂拳的发  相似文献   

4.
螳螂拳小传     
螳螂拳始于明末清初,由反清志士王郎(王文成)所创,螳螂拳之流派有三:一是“七星螳螂拳”,二是“六合螳螂拳”,三是“梅花太极螳螂拳”,也称“梅花螳螂拳”。其技术理论与技击手法具有内家拳与外家拳的双重特点,内用太极混元一贯之气,外走太极圆形;不动如泰山,动如惊雷;快似闪电  相似文献   

5.
螳螂拳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螳螂拳象 形拳的一种。因模仿螳螂捕蝉的戏 纵擒打动作而得 名。据传为明末清 初(亦有说南宋) 山东即墨(亦有说 山东烟台)人王朗 所创,世称北派始 祖。发自崂山,遍传山东,如今已流行 全国及东南亚国家。 该拳流派颇多,按其劲力特点可 概分为三类,即硬螳螂(尚刚)、软螳螂 (偏柔)、综合螳螂(刚柔并重)。硬螳螂 以七星螳螂拳(又名罗汉螳螂)为代 表,着重快、变、刚。打法讲究一招多 变,招招相连,如“连五垂”、“一吐五梅 花”等;手法有勾、搂、刁、采、劈、滑、 缠、挂、崩、挑、弹、压等,以刁、采、弹、 崩为主;步法以…  相似文献   

6.
螳螂拳探源     
螳螂拳是中国传统武术中的一大瑰宝,是中华武林中的一支奇葩。关于螳螂拳的起源,几经探讨,几多争议,至今仍无定论。本文就有关问题,提出个人的一些拙见,以与同道商榷。  相似文献   

7.
姜越 《精武》2006,(12):37-37
螳螂拳是明末陕西省淳化县王郎(即王文成)所创。起初,王郎练的是少林功夫,一练就是十年,精熟地掌握了少林拳路。为了探索各家拳法的奥妙,他走遍了北方四五个省,得知河南温县桃源乡陈家沟世代练武,更出了个陈王廷,此人结合了祖传拳法及戚家拳等诸家之妙,又融会了医书脉络和周易、阴阳诸家学说之奥,独创出了太极拳,便想拜陈王廷为师。谁知  相似文献   

8.
海阳是螳螂拳的发源地,螳螂拳的故乡在海阳。这是根据历史文献考证得出的结论。而在历史的长河中、现实的生活中,螳螂拳在海阳的影响是大而深、远而长的。凡是到过海阳,接触过海阳螳螂拳传人,对海阳的历史和文化有所了解的人,都会有切身的体会。  相似文献   

9.
螳螂拳赞     
自强身心兮,望路争驱。独立不惧兮,慷慨任气。精贯日月兮猛虎卧,气截虹霓兮矫龙越。天生我材岂偶然,共创辉煌愿挥祖生鞭。振本末从兮,知一万事毕。无大惊,无大喜,无大苦,无大乐,无大惑,无大忧。  相似文献   

10.
大连活跃着许多拳种,秘踪、燕青、螳螂、地功、通臂、少林、太极拳等各呈现纷彩,其中尤以螳螂拳流行较广,习练者甚多。每天清晨和傍晚在公园、广场都可以看到习武者的身影,他们或单人或三五成群,或集体聚精会神地练习螳螂拳的基本功。在这种广泛的群众基础上,近年来,在国内各种武术比赛中,一些练习螳螂拳的选手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绩,其中辽宁师范大学教授苗福盛,辽宁警官专科学校教官宋修田,日合资企业经理刘文玉,大连中国商检局潘军等,多次夺得赛会中金牌的优秀表演奖,大连的螳螂拳以它的较强实战性引起国内武坛的注目。 大…  相似文献   

11.
再话螳螂拳     
文刀 《精武》2004,(10):22-23
《精武》杂志率各媒体之先,深入螳螂门发源地山东烟台、青岛采访,并于2004年第六期对发源地的螳螂门武艺进行了写真式的报道,让大家感受到了山东螳螂拳的风采。现呈一文,以期完整地展现山东螳螂门武艺。  相似文献   

12.
张道锦 《中华武术》2000,(11):34-35
螳螂拳的承传有所谓“字诀”,这些字诀是螳螂拳防御手法应用的总纲,也是螳螂拳拳法理论的骨干,对于螳螂拳学习者具有相当的重要性。虽然各个支派的字诀不尽相同,但是基本原理是一致的。  相似文献   

13.
螳螂拳不仅有健身自卫的实用价值,而且还有独特的审美价值。.螳螂拳之美是通过习练者的拳架和神态等外在形象与内在气质来展现的,并以此引起习武者自身对美的体验和观众对关的感受,使人欢快、愉悦地领悟到螳螂拳之美。文章运用文献资料的研究方法,结合对螳螂拳的理解,从传统美学的视角,对螳螂拳之美进行了再认识,旨在把握螳螂拳之关的精髓,提高螳螂拳的演练水平,这对继承和弘扬螳螂拳有积极意义。  相似文献   

14.
螳螂拳素以独特的演练风格和出色的技击效果而著称于武林。该拳在广泛的传习过程中,不断与其它拳种交流融合,遂衍生出了七星螳螂、梅花螳螂、六合螳螂、摔手螳螂.八步螳螂、太极梅花螳螂等不同流派。太极梅花螳螂拳主要流行于我国的山东一带。乍一看,其名称似乎非常繁琐,在“螳螂拳”前即冠以“太极”又冠以“梅花”。但细究起来.确有它深刻的内涵。我曾师从山东莱芜地区洪传陈氏太极拳研究会会长、当地武术名家方磊思师学习“太极梅花螳螂拳”。因思师本身就是“陈氏大极拳”技击高手,所以他对“大极梅花螳螂拳”的拳理领会得更为深…  相似文献   

15.
螳螂拳是我国古老的拳种之一,是象形拳中的一种。相传为明末清初即墨(今山东)人王郎细察螳螂捕蝉时攻防有变、长短兼施、擒纵得法,深受启发,遂创出螳螂拳。从明至今,螳螂拳不断得到丰富和发展,现逐渐形成多种流派,有少林僧侣所创的七星螳螂(又名罗汉螳螂),清初赵珠创的梅花螳螂(又名太极螳螂),清末魏德林等创的六  相似文献   

16.
螳螂拳对身体的影响是多方面的,可使人体各部分得到全面的发展。它以密集多变、矫捷速疾的手法著称于武坛。在训练过程中,手臂的伸缩变化比较频繁。防守或待攻时,两臂回收至胸前,强调将力量含蓄内部,进攻时,突然放长击远,有“甩肩抖腕”之势,力达拳面或掌端,做到力发于腰,顺于肩,达于手,力通“三节”(梢节、中节、根节)。这种时而收,时而放,时而短,时而长的运动形式与特点,要求腕关节、肘关节、肩关节灵活自如,协调一致,有力地训练了上肢各关节的伸展收缩能力,使肌肉群和韧带得到全面的锻炼。 在 练习 螳 螂拳的 过程…  相似文献   

17.
刘学君 《精武》2007,(5):26-29
预备式:直腿站立,头正身直,两脚尖向前,双臂放松下垂,两眼平视前方(图1)。转身左指路:向右转身,左脚向前踏半步,跟右脚,定式为小蹬山式,同时左前臂竖起,以桡骨为力点,向外旋臂,自右向左顺  相似文献   

18.
李英杰 《精武》2009,(4):23-23
螳螂拳至今有三百多年的历史,太极梅花螳螂拳是清道光年间梁学香所创,由郝恒禄、郝宾传到东北,所谓太极梅花螳螂拳是指技击手法精准,招式连发,招招相扣,恰似梅花朵朵,瓣瓣相连,故称“梅花”。  相似文献   

19.
螂螂拳是一项技击性较强、实用性较高的武术拳种。它源于技击格斗,又博采诸拳绝招、妙手,几经相传、细研、创新,逐步形成了系统完整的理论,在攻防技术上独具风格的武术流派。 在散打技击中,讲究“一功、二力、三胆量”。因此必须树立敢打敢拼、克敌制胜的信心,从战略上藐视对手,视“敌”如懦夫;练拳时,无人如有人;与对方交手时,有人似无从,这样才能立于不败之地。螳螂拳的技击法则有以下五种方法:一、固守待进,以静待动:螳螂拳在技击中采取“不招不打,招之即打”的战术。与敌交手时,主张在防守严密、不露破绽的前提下,后…  相似文献   

20.
杨天放 《武当》2013,(8):45-46
螳螂拳技击招法充分体现了短打手法的精妙。它招式简单实用,杀伤力较强,不失为防身自卫的奇术妙招。一、金丝缠腕怀中柔甲乙双方均以右势站立,甲以右拳冲击乙心窝,乙速用右手自下而上旋腕外绕,手心朝下,虎口朝前,乘势前撑甲的来手,反手抓住甲右腕。当出现这种局势时,甲略微右转体,或后撤右腿,以体劲带动被抓的右腕,用左掌拍击乙抓握之手。拍击之后,速以左手按住乙抓腕之右手背,右腕用暗劲上顶,使双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