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25 毫秒
1.
螳螂拳素以独特的演练风格和出色的技击效果而著称于武林。该拳在广泛的传习过程中,不断与其它拳种交流融合,遂衍生出了七星螳螂、梅花螳螂、六合螳螂、摔手螳螂.八步螳螂、太极梅花螳螂等不同流派。太极梅花螳螂拳主要流行于我国的山东一带。乍一看,其名称似乎非常繁琐,在“螳螂拳”前即冠以“太极”又冠以“梅花”。但细究起来.确有它深刻的内涵。我曾师从山东莱芜地区洪传陈氏太极拳研究会会长、当地武术名家方磊思师学习“太极梅花螳螂拳”。因思师本身就是“陈氏大极拳”技击高手,所以他对“大极梅花螳螂拳”的拳理领会得更为深…  相似文献   

2.
螳螂拳是我国古老的拳种之一,是象形拳中的一种。相传为明末清初即墨(今山东)人王郎细察螳螂捕蝉时攻防有变、长短兼施、擒纵得法,深受启发,遂创出螳螂拳。从明至今,螳螂拳不断得到丰富和发展,现逐渐形成多种流派,有少林僧侣所创的七星螳螂(又名罗汉螳螂),清初赵珠创的梅花螳螂(又名太极螳螂),清末魏德林等创的六  相似文献   

3.
柳国顺 《精武》2009,(7):52-53
一、采手对练 采是太极梅花螳螂拳重要技法之一,主要是指出手抓人手臂、头发等身体部位或衣服,以进行攻防的手法。采,常直接用于擒拿类招式,又与不同的攻击性动作组成众多完整的攻防招式。拳谚说:“螳螂使出双手采,罗汉也摔下风头。”以此强调采的实战功用和价值。太极梅花螳螂拳运用两人的采手对练形式,锻炼缠采、托采、压采等技能。分高位骑马式缠采、高位登山式缠采和高位登山式托压采等对练法。具体练法:  相似文献   

4.
郭荣浩 《精武》2010,(8):12-12
螳螂拳以其象形取意、刚猛矫健、敏捷精巧、着重实战的鲜明风格而闻名于世。螳螂拳相传为明末清初山东即墨县人王朗所创。王朗自幼习武,因见螳螂捕蝉而创出螳螂刁手,再糅合当时北方流行的十七家拳术手法精髓而创出螳螂拳。  相似文献   

5.
丛万珠 《武当》2024,(2):42-44
<正>“七星螳螂拳之三十六式双手带”起源于明末清初,属由山东即墨人王郎所创的螳螂拳分支七星螳螂流派。它是由王郎的再传弟子林景山(山东莱阳人)传给弟子胡永福(山东莱阳人),后传给第三代弟子王清纲(山东黄县人),而后传第四代弟子辽宁大连金州人张林(字佑富),张林传给第五代弟子丛万珠。现已有一百二十多年的历史。  相似文献   

6.
柳国顺 《精武》2009,(5):56-57
因为《少林衣钵真传》(以下简称《衣钵》)中记载了十八家拳法,并且有“七势集连拳,总是十八凑”的文字。所以,多年来螳螂拳界便以此为根据,认定了螳螂拳是“十八凑”而成,即螳螂拳是集合了十八家拳法的精华创作出来的。而且青出于蓝胜于蓝,位列第十八家的“王郎的螳螂”竞达到了技压群雄的“总敌”的高度。  相似文献   

7.
太极螳螂拳总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李飞林 《精武》2004,(6):15-15
一、太极螳螂拳名由来 螳螂拳发源于山东莱阳,后在胶东半岛形成四大流派,即太极螳螂、梅花螳螂、七星螳螂、六合螳螂,此外尚有一些小的流派如勃手螳螂等。流传于烟台、莱阳之外的螳螂拳流派更多。  相似文献   

8.
凌召 《中华武术》2001,(1):20-22
螳螂,本是昆虫。它矫健、敏捷、机警异常,四腿撑开,头仰脖竖,瞻前顾后,伺机不慌,出奇不意,身手不凡。螳螂拳模仿螳螂的形和意,吸取螳螂的“刀斧”搏击之功,意想出拳像螳螂前足那样上下翻飞,迅猛不断,干净利索,似如闪电.此拳为明末清初山东王郎所创,结合了当时较有名的十八家拳法,故有“螳螂十八凑”的说法经过数代拳师的发展形成了梅花、七星、六合、八步、太极、  相似文献   

9.
钟光辉  刘连洋 《精武》2007,(5):48-48
郝家所传的螳螂拳法属于梅花螳螂拳系,全称为太极梅花螳螂拳或梅花太极螳螂拳,是山东螳螂拳派中主要的一支,主要流传于我国山东、华北、东北、广东、香港等地及日本、南韩、俄罗斯、东欧各国。  相似文献   

10.
浅说六合棍     
在我国传统武术器械中,以棍术的历史最为悠久,棍法的传播最为普遍,也最有实用价值。明代抗倭名将戚继光说:“若能知棍法,则其他诸器械之法,从此得矣。”近代六合棍大多流行于山东烟台、莱阳、青岛及辽宁大连一带的螳螂拳家手中,受螳螂拳法“攻势凌厉,迅疾多变”风格的影响,经过螳螂拳家们的不断研习提高  相似文献   

11.
螳螂拳小传     
螳螂拳始于明末清初,由反清志士王郎(王文成)所创,螳螂拳之流派有三:一是“七星螳螂拳”,二是“六合螳螂拳”,三是“梅花太极螳螂拳”,也称“梅花螳螂拳”。其技术理论与技击手法具有内家拳与外家拳的双重特点,内用太极混元一贯之气,外走太极圆形;不动如泰山,动如惊雷;快似闪电  相似文献   

12.
钟思城 《武当》2006,(6):33-33
摔手,以其动作全无征兆,快如闪电而著称,为我国许多拳术流派所高度重视。如,螳螂拳就以摔手作为主要技法;甚至有一个分支干脆就叫摔手螳螂。五行通背拳也将摔手列为其最重要的五种手法之一。另外,鹤拳,西北八门拳、南拳等流派中,也非常喜欢练用摔手技法。  相似文献   

13.
关于螳螂拳的形成说法多 种,一说是南宋人王朗所创;二说 王朗创拳约为明代;三说是明末 清初人王朗所创;四说是螳螂拳 由明末陕西淳化县人王朗(王文 成)所创……纵观武术史籍,说明 末清初者较多。另外,还有传王朗 字孟熹(1607~1702),山东烟台 栖霞人,系明朝武举,著名的农民 起义领袖。 因起义失败 被清兵追 剿,而后出 家。字通澈, 法号善合, 螳螂拳由他 首创。 相传工 朗幼年好 武,曾到河 南少林寺学 艺,后来,因 清兵火烧了少林寺便回了老家山 东。回山东后他虽苦练武艺,总因 身材矮小与师兄弟交技屡屡失 败,…  相似文献   

14.
相传,明末清初志士王郎,反清兵败后,到崂山华严寺中出家,法号“上善下和”。他后来成为本寺院的第二代方丈,并首创螳螂拳法于华严寺中。 螳螂拳经数传,日趋完善,后来由莱阳县小赤山村人李秉霄承其宗法;此后,螳螂拳便植根于莱阳,八代繵递至今,代不泛其人,即现在之“太极螳螂拳”,亦有称其谓“梅花螳螂拳”的,皆指此而言。  相似文献   

15.
对司空见惯、习以为常的事物,人们往往漠然置之,似乎感觉自己熟知的事物本该如此而无庸置疑。试想一个拳种的源起为何以一种昆虫——螳螂冠名?面对这样简单的问题,恐怕很难一下子解释清楚。若仅以此拳源出于模仿螳螂捕蝉为解,也难以敷衍塞责。螳螂拳的产生尽管有它自身的偶然性,但其必然与深厚的中华民族文化底蕴保持着无法割舍的密切联系。只有抓住螳螂拳产生的文化基础,才能够从根本上了解它、理解它、研究它和表现它。不然,我们将怎样像螳螂之形、取螳螂之意呢?  相似文献   

16.
螳螂拳的象形与技术特点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象形取意,格物致知的思维方式,既满足于人们仿生欲望和探究心理,又有效地解决了思想的局限与行为之不足。中华武术象形拳术之一——螳螂拳的形成与发展,反复经过了细致观察、认真摸仿、严格操作和实战应用等多方实践,并经历了由表及里,由粗致精、由浅入深、由此及彼的象形格物的认识过程。 七星螳螂拳传人马成鑫,在其所著《螳螂派拳术流源》一文中,这样记述了螳螂拳创始人王郎的创拳经历:“郎游林中,闻枝间振振有声,审视则螳螂方捕虫  相似文献   

17.
王开文 《中华武术》2005,(10):45-46
螳螂拳源于陕西之说最早见于1982年到1985年,青岛张炳斗(署名云鹤涧客)先生连载于《知识与生活》杂志上刊登的长篇小说《螳螂拳史演义》(又名《王郎传奇》),1986年又以单行本上下两册公开发行。文中称,陕西淳化县西安府邪州王家塬人氏王文成(人称王郎)。自幼习练少林功夫,后与习通背功的张琦比武失败,返回途中偶见螳螂战鸟,顿悟螳螂手法,又集“十八家拳法”精华,  相似文献   

18.
再话螳螂拳     
文刀 《精武》2004,(10):22-23
《精武》杂志率各媒体之先,深入螳螂门发源地山东烟台、青岛采访,并于2004年第六期对发源地的螳螂门武艺进行了写真式的报道,让大家感受到了山东螳螂拳的风采。现呈一文,以期完整地展现山东螳螂门武艺。  相似文献   

19.
<正>他是十三棍僧之魂,作为少林寺的大师父,佛法深湛,武功高强。他是山东竞技武术之魂,从运动员到教练员,带领山东队成为全国的“老大哥”。他是当代螳螂拳之魂,作为螳螂拳的杰出代表,他的螳螂拳开合纵横,挥洒自如,拳势雄浑,独开一脉。著名武术家、著名影视表演艺术家、原山东武术队队长兼总教练于海先生,于2023年1月16日11时30分在山东济南逝世,享年81岁。他的去世,是武术界的巨大损失。  相似文献   

20.
杨杰 《精武》2009,(8):59-60
上海不仅是全国最重要的经济中心,也是众多武术汇集之地。自上世纪30年代在上海举办了国术比赛以后,随着各地武术家来沪,许多拳种由此而扎根于上海。目前上海流行的拳种(笔者亲见)有山东查拳、十路弹腿、十二路精武谭腿、华拳、七星螳螂拳、梅花螳螂拳、花拳、沧州六合拳、少林大红拳、少林腾云门、少林心意门、少林十三抓、关东拳、太乙门、蜀中松溪内家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