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论述电视宣传片与纪录片、专题片、新闻片、艺术片的关系,对电视宣传片的创作提出个人的观点。  相似文献   

2.
电视纪录片《铿锵集》是香港最“长寿”的电视纪录片。1978年至2009年间,《铿锵集》有关教育主题的节目立足社会民生,传播方式科学合理,传播效果影响深远。  相似文献   

3.
电视专题片的制作过程十分复杂,对于大时间跨度的电视专题片制作尤为不易。本文以武夷学院50周年校庆专题汇报片《传承与跨越——武夷学院50周年誌》为例,从前期准备工作、构思创作和后期编辑三个阶段,阐述大时间跨度校园电视专题片的制作,并肯定其宣传意义。  相似文献   

4.
电视纪录片作为一种节目形式越来被广大观众所喜爱,已成为许多电视工作者揭示生活主题,刻画人物形象的主要手段。电视纪录片的创作应以平视的角度去审视社会生活,以平静的态度去发掘社会生活,以平实的手段去表现社会生活。这样才能客观真实地反映社会生活。  相似文献   

5.
王莹 《华章》2012,(33)
电视人文纪录片中透露的怀旧趣味体现着人们的普遍念旧情怀,以表现人们在繁忙的现代社会中的生活体验和心理感受,本文主要以《江南》和《徽州》为例,重点论述了电视人文记录片中的怀旧趣味的体现形式,并分析了在怀旧背后的城乡文化因素和心理内核.  相似文献   

6.
电视专题片的制作流程十分复杂,但在实践中,常需要在较短的时间完成电视专题片的制作。本文以专题片《学习者的网上家园》为例,探讨了在一定的条件下,简化电视专题片的制作流程,缩短制作时间,以提高电视专题片的制作效率。  相似文献   

7.
专题片电视教材的教学设计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文探讨教学设计理论在电视教材中的应用 ,提出专题片电视教材教学设计的一般方法与步骤 ,并以教育部师范司下达的拍摄任务即专题片电视教材《教学设计基本原理与应用》为例介绍其教学设计过程  相似文献   

8.
围绕电视纪录片的自身特点,剖析了电视纪录片与其它新闻类电视节目最突出的不同之处——强烈的文学属性,从观念、风格、语言、结构、题材、创作方法等方面,阐述了电视纪录片是如何表现其文学属性的,以及电视纪录片与真正的文学作品之间的异同。  相似文献   

9.
真实性是电视新闻专题片和电视纪录片的灵魂,但是真实性的内涵在两个不同的节目形态中是有差异的,本文从价值倾向、画面表现和审美表达三个角度来论述它们的差异性。  相似文献   

10.
在专题节目中如何电视化地塑造刻划人物形象,应该说是近年来随着各种新闻媒体的异彩纷呈,以及电视观众欣赏鉴别力的日益提高而呼唤着电视专题节目编导们急需思考和解决的一个难题。电视专题片表现人物.不同于文学、电影甚至文字新闻报道等艺术形式那样自由,但又必须向人物的心灵个性作深层次的挖掘开拓。人物专题片想有所创新,就必须进一步电视化。这是充分体现电视“个性”,使专题片走向成熟的标志。以下,笔者想结合最近在美国斯科技电视台播出的反映山西运城高等专科学校青年学者李安纪教授的电视专题片《智者李安纲》的创作体会,…  相似文献   

11.
电视专题片以其深刻准确、声图并茂、快捷高效的传播优势,在电视节目传播中发挥了重要作用。电视专题片的解说,是专题片的重要组成部分。解说员只有认识到电视专题片解说的重要作用,针对专题片的风格,融入合理的感情,采用正确的解说方法,并不断提高自己的专业素质,才能做好电视专题片的解说,使电视专题片收到良好的传播效果。  相似文献   

12.
浅谈电视纪录片《中华之剑》的艺术魅力顾岩罗丹说:“没有生命便没有艺术。”同样,对于一部电视纪录片来说,它的生命就在于它的真实。看过八集电视纪录片《中华之剑哟观众,都很难忘记片中那鲜明强烈的真实感。《中华之剑》代表了近期中国电视纪录片所表现出的特有的美...  相似文献   

13.
收看电视,已经成为现代小学生课余生活的重要组成部分,精彩的电视画面和独特的电视语言为学生所衷情,对他们的语言及思维发展起着一定的导向和促进作用。教学中,我们应当充分利用电视这一鲜活的课程资源,创造性地开展多种语文实践活动,增强学生在生活中积累语言、运用语言、锤炼语言的意识,提高语文能力。一、收看新闻,引导学生关注社会生活教师引导学生关注生活、走进生活是语文教学的任务。作为大众传播媒体的电视,始终突出了对社会、对生活的关注。电视中有许多优秀的新闻类节目,如《新闻联播》《东方时空》《焦点访谈》《新闻调查》《十…  相似文献   

14.
进入90年代以来,电视纪录片被人们‘“炒”得火热。这与近年电视纪录片创作的繁荣密切相关。一系列电视纪录片在国际电视节上获奖。“它已不再满足于影像艺术的精致与完善,而更注重对现实历史的揭示深度,以冷静求实的目光去观察历史、思索历史”,“成为时代的文献笔记与历史备忘录”。“于是,人们开始注意对电视纪录片创作的研究了,特别是对电视纪录片特点的认识与研究,成为人们关注的重点。本文以现代纪实本体论为基础,试图探讨电视纪录片最主要的特点——纪实性与艺术性。一、现代纪实本体论及其对电视纪录片的影响纪录片这一名词…  相似文献   

15.
八集电视纪录片《水问》是纪录片转向现实题材的新探索。社会价值使一部纪录片具有影响力,而《水问》艺术价值的大小则决定它的感染力的强弱。《水问》的出现实际是现实题材纪录片社会价值取向的回归。  相似文献   

16.
骆阳 《文教资料》2013,(35):134-136
人文地理类纪录片是近几年相对新兴的一种电视纪录片类型,而旅游卫视的《行者》自播出以来受到了广泛好评.那么,是什么原因让《行者》脱颖而出呢?这引起了笔者的思考.本文通过对旅游卫视《行者》栏目的简单介绍与对其栏目特色的分析,概括出人文地理类纪录片的栏目特色,并将其与同类型纪录片进行对比,从而探讨并研究当下电视纪录片的发展方向.  相似文献   

17.
图片赏析     
《当代教育与文化》2012,(6):F0002-F0002,F0003
张国荣,国画家,美术批评家,西北师范大学美术学院副教授,硕士研究生导师。1997年8月——1998年7月在中央美术学院首届“中国当代美术创造与批评研究班”学习。1999年1月,策划中央电视专题片《风情的西部》。2000年7月,编导中央电视吕斯百专题片《朴素的天堂》。2001年11月——12月在英国参加教师培训。  相似文献   

18.
李静 《文教资料》2013,(15):75-76
近年来,我国电视纪录片发展迅速。除了政策的保障,央视等大台的努力外,助推纪录片发展的还有一些省级电视媒体的努力。本文立足中国纪录片发展现状,通过对湖南经视打造的高清纪录片《洞庭》的创新特色研究,就省级电视媒体如何发挥所长,身体力行地走纪录片可行、可探的发展之路提出了建议。  相似文献   

19.
上个世纪的八十年代末至整个九十年代,一大批真实、直接、深入、生动反映社会生活的纪录片受到社会大众的欢迎,我国的电视纪录片进入一个全新的鼎盛时期。新世纪之后,纪录片在创作方向上过分地强调“平民视角”,使奇风异俗、艰难坎坷、孤寡残疾成为电视纪录片的代名词,纪录片创作陷入停滞期。要实现纪录片创作的可持续发展,关键就在于解决好“纪录什么”和“怎样纪录”两大核心问题。  相似文献   

20.
大型电视理论文献片《走向和谐》,作为第一部全景式解读和谐社会理论、第一部全方位阐释十七大精神的理论专题片,在电视画面的可视性上,用鲜活明亮的镜头画面造就一种区别于传统理论片的清新风格。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