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王兰芳 《宿州教育学院学报》2012,15(3):178+180-178,180
在各种声像图文越来越发达的今天,儿童可接触到的东西越来越多,无形之中促进了儿童的智力发展,其中绘画这门学科更能锻炼儿童的思维能力,特别是形象思维在儿童绘画方面的作用更加举足轻重。本文从美术教学的基本思路和基本原则两个模块分析在美术教学中儿童形象思维该如何发展,从而培养儿童的绘画思维和绘画积极性。  相似文献   

2.
儿童绘画创作辅导是儿童美术教育一个重要的环节.它不仅是儿童美术绘画能力、创造力的表现,也是教师教授能力的体现.辅导儿童绘画,要从儿童特点出发,培养儿童对美的感受能力、想象力、创造能力和形象思维力,在生活中捕捉美的火花.  相似文献   

3.
儿童绘画行为最初的涂鸦期往往处在朦胧的意识当中,当儿童受到外部的刺激和影响时,头脑中容易产生形象思维活动,并在自身情感、意念等诸多内驱力的推动下,自发地挥毫泼墨,这种纯真的儿童画保持了儿童绘画的原创性,真实地反映了儿童对物象的认识和感知。要充分认识儿童绘画思维的原创特性,深入探索儿童在绘画过程中的思维特征及规律,  相似文献   

4.
儿童绘画学习心理分析及对策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儿童绘画是儿童表达情绪、情感和理解事物的一种方式,它反映着儿童对周围世界的认识程度,儿童在不同的年龄阶段所表现出来的绘画特点与他们的心理发展有着密切的关系。在文献分析的基础上,结合对儿童绘画教学指导的实践经验和儿童美术教育理论的指导,分析儿童绘画与儿童的心理发展之间的关系,探索可以促进儿童绘画水平提高的科学方法。  相似文献   

5.
早教频道     
绘画可透视心理健康心理医师提醒家长,如果儿童绘画中充满各种物体,却不见人影,家长可要小心了,这可能是孩子人际关系欠佳的警告。据精神科医师研究,在儿童游戏与绘画中,可看出他们的动作发展、情绪反应、人际关系等重要指标。如自闭症儿童很喜欢画重复的东西,像不断的圆  相似文献   

6.
绘画对开发儿童智力有良好的作用,它可以拓宽学生的知识面,丰富想象力,培养创造力和形象思维能力.这一点已引起不少老师和家长的重视.作为一名多年从事小学美术教学的教师,我经常遇到一些家长向自己提出如何培养儿童绘画能力这个问题.根据自己在担任儿童美术辅导工作和美术教学中的一些体会,谈谈自己的一些看法.儿童时期,因年龄不同,对绘画的兴趣以及兴趣的浓厚程度也不同.对于学龄前儿童来讲,绘画可以说是他们的一种特殊而有趣的游戏.幼儿不懂得绘画的基本要素(明暗、构图、色彩、空间关系及透视等等),他们不会模仿自然,完全凭着记忆中保持的形象去作画,画出来的东西在大人眼中往往是“不象”,这是很正常的现象.由于具体形象  相似文献   

7.
儿童的审美心理发展对人的智力、情感、创造能力发展等都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审美偏好则是审美心理研究领域的基本概念之一。儿童绘画是了解儿童审美心理的重要手段之一。从审美偏好的概念界定、儿童绘画学习及审美发展的相关研究方面,考察婴幼儿期、儿童早期和儿童后期各阶段儿童在绘画学习中的审美表现及偏好特点,据此针对各阶段儿童归纳绘画学习过程中的指导策略。  相似文献   

8.
绘画是儿童表达自己的情绪情感的一个重要途径。儿童用自己的画表达欢快和喜悦,也用自己的画表达愤怒和忧虑。当儿童经受了外界或内在的心理压力,产生了高度的心理紧张,除了哭、闹、诉说、运动以外,儿童也通过绘画消除心理紧张,宣泄和释放积压和能量,以维持心理上的平衡。若限制儿童  相似文献   

9.
<正>儿童画反映了儿童的天性,表现出儿童的形象思维,是儿童用来表达思想感情的特殊视觉语言。儿童绘画可以培养和提高学生多方面的能力和素质。因此在小学美术教学中  相似文献   

10.
在全面认识儿童心理历程的探讨中,关于儿童美术心理的发展变化是一个重要参考标准。儿童在绘画中的特质展现,对于教师对儿童心理认识有着重要作用。本文通过对儿童美术心理的原型进行分析,详细讲解了儿童绘画各种时期的心理表现,希望可以关注儿童的心理变化,展现其独特世界。  相似文献   

11.
<正>一、心理绘画日记在小学心理健康教育中运用的意义1.绘画对儿童的心理健康具有重要作用绘画是儿童认识和把握世界的一种方式,也是表达情绪情感的自然方式。艺术心理学认为。绘画天然就是表达自我的工具,是用非语言的象征性工具表达自我潜意识的内容,可以作为一种心理投射的技术。同时,儿童天然地喜欢绘画,因为绘画是出自儿童自身生理需要而产生的一种心理需求。儿童绘画有自己的内在逻辑和表达方式,蕴含着孩子们的思想与行动,是他们内心世界的自然流露。2.心理绘画日记是探寻小学心理健康教育工作多样化的有效途径当前在小学阶段,心理健康教育主要通  相似文献   

12.
儿童水墨画教学对培养儿童的想象力、创造力、形象思维能力以及儿童对绘画的兴趣、儿童智力的发展都有积极意义。我们要充分认识儿童的年龄特点和认知能力,了解儿童心理、生理特点,尽最大可能发掘每个孩子的个体“潜能”,有针对性的“因材施教”。教师和儿童一起走进神奇、美妙的水墨世界,共同分享创造带给我们的快乐。  相似文献   

13.
儿童绘画是儿童心理发展中一个既充满魅力又富有挑战性的领域,它是儿童表达自己想法最主要的途径之一。当儿童用语言不能进行表达或充分表达时,就可以通过绘画来表达内心的压抑、焦虑、恐惧和孤独。发挥儿童绘画在心理咨询中的作用,可以很好地帮助学校心理辅导员或心理咨询师与儿童建立良好的咨询关系,从而走进儿童内心世界,解读儿童的心理成长进程,为处于困境、受到创伤的儿童找寻化解心理问题的途径。一、儿童绘画是心理咨询进展的催化剂  相似文献   

14.
从文化人类学的角度看,儿童绘画是儿童本体在寻求确证过程中的一种符号冲动,它在实现着记述事件和表达感情功能的同时,也实现了儿童试图超越现实时空的努力,这是儿童绘画的本质所在。儿童绘画通过线条、色彩等形式要素,表达自我对世界的认识,在符号使用上与语言功能接近。正是通过符号媒介,儿童绘画与英语学习和写作,共同参与了儿童认知心理的发展,三者统一于借符号形式确证自我这一本质上。在教育中,三者的结合则有利于儿童创造性思维的发展和全面人格的形成。  相似文献   

15.
赵师行 《文教资料》2008,(25):80-82
本文通过解析儿童绘画心理和对过往艺术家风格特点的归纳与比较,从而揭示出儿童绘画心理与艺术家个人风格形成的关系(原始本性、性格及观念决定绘画风格),强调艺术家进行艺术创造所必须具备的某些心理特征,从而展望个人绘画风格的发展趋势.  相似文献   

16.
刘宁立 《湖南教育》2004,(12):34-34
创新思维离不开想像,那种天马行空、无拘无束的想像为创新思维的开启注入了强劲的动力。绘画作为一门艺术,形象思维占主导地位,同样离不开洒脱自如、纵横驰骋的想像。儿童认识世界也正是凭着想像来进行的。教师在绘画教学中应意识到这一点,采取多种形式,丰富儿童的想像,培养他们的创新思维。1. 实地观察,丰富想像。由于幼儿形象思维占优势,因此在绘画活动之前仔细的观察,可以丰富幼儿的感性经验,使幼儿在绘画过程中画面内容更丰富多彩。教师要善于发现幼儿感兴趣的事物,引导幼儿善于观察。如命题画“大马路”之前,组织幼儿观看有关 录像或…  相似文献   

17.
《幼儿教育学》告诉我们:"游戏是幼儿最基本的活动形式。"游戏的价值在于实现儿童的认知能力、运动能力、社会性和情感的发展。儿童生理及心理的特点决定了儿童游戏的本质,在这一本质中,绘画和游戏有着许多相似之处。因此,在基于儿童生理、心理的基础上,将游戏融入到学前儿童绘画教学中,将对当前儿童绘画教学中存在的问题有着积极的促进作用。  相似文献   

18.
绘画是造型艺术的形式之一 ,掌握其有关的理论知识及实际操作技能 ,对幼儿美工的教育教学活动有极大的促进作用。一、绘画的含义及其作用绘画是用色彩、线条和构图 ,在一个平面上创造出直接可感的 ,具有一定形状、体积、空间感的艺术形象的一种艺术形式。幼儿绘画是幼儿使用线条、形状、色彩、构图等 ,在平面纸上画出直接可视的物像。绘画活动可以发展幼儿的感知能力、记忆力、想象力和形象思维能力 ,丰富幼儿的知识 ,培养幼儿积极地观察生活、大胆地表现生活的良好习惯和审美心理。二、绘画活动的种类三、绘画的知识和技能绘画是集智力技能…  相似文献   

19.
绘画不但能反映内部心理现实,而且能表现绘画者的主体经验。对于儿童来说,相对于语言的表达,他们更多地喜欢用绘画的形式来表现自身的思想和情感。随着城市进程的加快,进城务工子女的教育、心理问题日益受到人们的关注。为了解流动儿童所感知的家庭功能以及心理状况,我们以"家庭生活"为主题的投射性绘画测验作为测评工具,对在昆的外来务工人员子女进行施测,然后对其进行分析,结论:在昆流动儿童总体上的家庭功能良好,但家庭成员间的互动沟通不足,父亲在儿童的教育培养中投入度不足。  相似文献   

20.
雷华 《考试周刊》2012,(83):189-189
在早期,儿童对绘画的学习很重要,绘画可以有效发展儿童的个性,对儿童的脑、眼、手和想象协调能力有很大的帮助,对其智力的开发更有非常好的益处,从而刺激儿童的思想,激发儿童的创新能力,所以现在越来越多的家长重视儿童绘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