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企业职工下岗,一直是全社会关注的热点,也是企业改革过程中不容忽视和亟待解决的现实问题之一。可以说,这个问题解决得好与不好,直接关系到企业改革的成败。 近日有报纸刊登文章指出,现在不少下岗职工急需一种“心理扶贫”,并举出两种现象;不少职工下岗后急着去应聘新的工作,结果由于准备不足,难以适应新工作,其中大部分被迫再次下岗;另外有些职工下岗后对生活信心不足,终日  相似文献   

2.
在企业改革中要实施鼓励兼并、规范破产、下岗分流、减员增效和再就业工程.所以下岗职工人数将继续增多,下岗将成为社会普遍现象.而目前下岗职工档案大多数仍保存在原企业档案部门,利用率极低,成了"死档".因此如何完善下岗职工档案的管理以及开发职工档案信息资源为下岗职工再就业提供方便的问题,摆在了我们档案工作者面前.  相似文献   

3.
随着国企改革的不断深入,企业下岗分流的人员可能增多,下岗后怎么办?国家对下岗职工有些什么优惠和保障?这些问题牵动企业广大职工的心。家住西坝新村原为云南省社会服务总公司职工的黄云仙下岗后就因为找不到国家有关政策而陷入深深的苦恼中。当她听说云南省档案馆成立了现行公开文件查阅中心,老百姓可以在那里查到所需的红头文件后,立即找到档案馆。当工作人员把《省政府关于进一步做好国有企业下岗职工基本生活保障和再就业工作意见的通知》、《云南省企业职工基本养老保险条例实施办法》等文件提供给她阅读后,她满怀感激地对我们说:“阅…  相似文献   

4.
嘴巴     
友直 《档案管理》2005,(2):93-94
前些时,我给我的家人说,我现在是“三懒一勤”:腿懒,不想多走路。带来的问题是深入基层少,了解情况少,决策就可能失误;手懒,不想动笔。我也知道“好记性不如烂笔头”,不记不写.看过就忘,忘了就不能指导自己的工作,有时忘了事还会贻误大局;脑子懒,不想记东西。记东西是要下工夫的,一遍,二遍,三遍,甚至是“长亭外,古道边,口念脑记无数遍”。脑子是越用越灵.越记越想记,厚积薄发。这是我的“三懒”。说到“勤”,仅指嘴巴也即是说,  相似文献   

5.
1998年7月10日,河南电视台在“黄金30’”开始播出四集下岗系列纪录片(每集30’)。第二集《下岗时刻》记录了中原油田某水厂宣布职工下岗前后的过程;第二集《择业红娘》记录了下岗职工创办“生产自救服务中心”,义务为下岗职工牵线搭桥找工作的历程;第三集《走进阳光》记录了下岗职工不甘沉沦创办阳光午托部的事迹;第四集《走出国门》记录了河南新县组织下岗职工劳务输出到韩国打工的经过。  相似文献   

6.
新闻报道中,经常会出现一些较流行的名词或提法,它们往往体现了时代特色。但在运用时,应充分理解其涵意,不可随意套用,留下不该有的“余味”。 “下岗职工”一词如今已不陌生,它是指部分因企业面临困难而无法正常上班工作的职工。尽管有人提出此词提法欠妥,易造成误解,应称之为“不完全就业者”。但“下岗”一词已被人们接受、认可,也就无需另作更改。但有的新闻媒体在介绍一家服务单位的新规章制度时说,单位职工由顾客打分,达到某分值者奖,未达者罚,  相似文献   

7.
职工下岗,是国有企业走出困境的“断腕”之举,也是当前万众瞩目、街谈巷议的焦点问题,作为离下岗职工较近的地市报纸,在为下岗职工解疑释惑,在帮助下岗职工树生活信心,在引导下岗职工摒弃旧观念,重新选择就业岗位方面,比起中央级和省级大报,有着不可替代的作用。这是因为国家对下岗职工的有关政策,中央级、省级及地市报纸均要刊载,而当地政府对下岗职工的具体政策和帮扶措施,人们只能从地市报上读到;地市报刊登的下岗职  相似文献   

8.
1企业方面:一是一些企业的领导对下岗职工档案不够重视,认为下岗职工的档案纯属负担,并缺乏应有的投入;一些破产或被兼并的企业在清产核资时,只把注意力放在有形资产上,而对职工档案却不管不问;在积极建议和协助职工将个人档案委托劳动部门代管、利用下岗职工档案为职工再就业创造条件方面措施不力。二是管理制度不健全,破产或被兼并的企业管理人员变动频繁,内部管理混乱,造成职工档案流失、残缺不全;一些企业没有领导分管;一些企业档案人员被削减,一岗多职,档案工作兼而不顾,近乎取消;一些企业归档制度、档案利用制度不健全,管理混乱,应归…  相似文献   

9.
57岁的通讯员萧建浓,从1984年10月至1986年10月,在地区、省级报刊上发表了新闻小言论71篇,被同志们称之为“评论家”。问他有何写作的诀窍,他说:是《新闻与写作》使我在小言论的写作上不断进步。该刊新闻小言论写作专栏讲的小言论写作知识,教我选题及说理,还让我养成了勤观察、勤思考、勤动笔  相似文献   

10.
当前我国经济生活中最突出的问题莫过于职工下岗了。从1993年以来,全国城镇下岗职工呈急剧攀升之势,到去年已达1000多万人。新华社记者深入北京下岗职工较多的“电子一条街”、“纺织一条街”,走访了一些企业的再就业服务中心,并与部分下岗职工进行座谈,感到再就业形势不容乐观,必须充分认识其严峻性、艰巨性和紧迫性。 一个新的贫困阶层 兔年2月16日大年初一这天,记者在北京市酒仙桥,采访了4户人均月收入低于200元的特困下岗职工,他们的生活已经极其贫困,与整个社会的生活水平差距很大,  相似文献   

11.
<正>耿马自治县档案馆以推进"服务型机关"为着力点,不断深化民生档案查阅利用体制建设,为群众查阅利用民生档案提供便捷服务。一是积极为再就业职工提供档案查询服务。为全县改制企业、下岗职工查阅档案名册相关资料,切实保障下岗再就业职工的切身利益。截至8月上旬,为全县改制企业及下岗职工查  相似文献   

12.
勤劳、勤奋,是人的美德。做工、种地、干工作、写文章,样样需要勤劳,需要勤奋,否则就会一事无成。编辑工作也不例外,同样需要勤劳,需要勤奋。勤劳、勤奋,归结为一个字,就是“勤”。作为一个编辑,从选题、组稿到审稿、编稿、发稿、校对,都离不开勤。勤的对立面是懒。假如一个编辑不勤,经常懒懒散散、疲疲塌塌,那是不可能做好工作的。编辑工作比较复杂、繁重,分门别类,环节较多。因此,在  相似文献   

13.
一月谈     
欣闻“报嫂”上岗赵阜在国有企业改革进入攻坚阶段的今天,大批职工下岗分流,安置他们再就业,成了党和政府的头等大事。辽沈晚报以自己报业的独特方式,为下岗职工再就业作出了突出贡献。每逢清晨,在沈阳的大街小巷,活跃着一支由千余名下岗女职工组成的“报嫂”队伍,...  相似文献   

14.
下岗职工再就业的新闻报道(简称“下岗新闻”)是全社会的热点,也是新闻媒介报道的重点和难点。说重点,上至党中央国务院,下至普通老百姓都十分关注,再就业工程能否搞好,关系到改革是否成功的关键。如许多报刊经常报道“下岗成了大款、下岗成了明星、下岗成了作家、...  相似文献   

15.
徐安琪 《新闻记者》2007,(12):55-57
最近,一项对34个国家的问卷调查结果“智利人最爱做家务法国夫妇堪称世界‘最懒”’被众多媒体广为复制、传播。法国和智利夫妇因每周干家务活时间分别为16小时和47小时而被冠之以“最懒”和“最勤”夫妇(参见《环球时报》、国际在线、搜狐网、新浪网2007年10月15日)。  相似文献   

16.
在新闻界,有一条公认的“真理”,即:言论是报纸的旗帜(或灵魂)。由此可见,言论在报纸宣传中的重要地位和作用。这条“真理”不仅适用公开发行的报纸适用,同时也适用企业报。由于企业报是企业内部报纸(只有极少数企业报公开发行),它的性质就决定了其言论既有与大报一样的共性,也有其自己鲜明的个性,即特色。十余年从事企业报编采工作的实践,告诉我企业报的言论应具有以下几个方面的特色: 1、贴近性。即贴近企业,贴近职工。企业报的宣传都是围绕企业生产、经营、职工生活、思想动态等进行的。企业报的言论首要的是密切联系工厂实际和职工思想动态,这样,才能收到良好的效果。比如,前两年,我厂部分职工眼热社会上的“暴发户”,不安心于工作和生产,上班“磨洋工”,发牢骚,认为在工厂干活没出息,等等。针对这些,我  相似文献   

17.
江泽民同志在党的十五大报告中指出:随着企业改革深化,技术进步和经济结构调整,人员流动和职工下岗是难以避免的。党和政府要采取积极措施,依靠社会各方面的力量,关心和安排下岗职工的生活,搞好职工培训,拓宽就业门路,推进再就业工程。广大职工要转变就业观念,提高自身素质,努力适应改革和发展的新要求。九届人大政府工作报告中将“相当多的国有企业生产经营困难,下岗和失业人数  相似文献   

18.
目前很多同志都认为企业劳动生产率提高慢的主要症结在于:企业的职工不能辞退,不能调动,不能开除,只能升不能降,只能进不能出,干好干坏,干和不干一个样。这一切都是由于“铁饭碗”,吃大锅饭的制度造成的。其次,认为“铁饭碗”,是同各尽所能、按劳分配、多劳多得、少劳少得的原则对立的。  相似文献   

19.
企业报,作为企业内部的主要舆论工具,担负着联系职工、宣传职工、教育职工、动员职工的重要任务。在改革开放的新形势下,企业报与其他报刊一样,也应该讲政治,以保证正确的舆论导向。言论是报纸的旗帜。企业报讲政治,言论首当其冲。作为企业党政的喉舌,言论必须代表党和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党在各个时期的主张和中心工作,具体体现了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企业报言论必须结合企业实际,迅速地、准确地作出反映。改革开放之初,言论引导职工批判“阶级斗争为纲”,强调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强调作为经济实体的企业第一位的任务是搞好生产。  相似文献   

20.
我干企业报快20年了。在近20年的过程中,我三次“下岗”,挪了四个地方,都没有泯灭我对企业报的钟情。上家停了,我就找下家,一直干到现在。我认为,企业报上连着企业领导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