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中华文化符号是中华文化的直观表现形式,是形成中华民族认同、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文化纽带。纵向看,从“符号表象”、“符号意象”和“符号意指”三个层次剖析中华文化符号体系的内部构成,全面完整理解中华文化符号的内涵和表现形式;横向看,在中华文化符号与中华文化、各民族文化符号、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符号组成的关系结构中提炼中华文化符号的直观性与标识性合一,共创性、共通性与共享性契合,传承性与生长性统一特征,凸显中华文化符号的独特价值和地位。梳理新时代中华文化的传播路向,基于历史传统、立足时代发展、面向世界场域进行传播,把握传播规律、创新传播形式,提升中华文化符号的视觉表现力和传播感染力,一方面,对内增强我国各族人民的中华民族文化认同和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另一方面,对外向世界展现可信、可爱、可敬的中国形象。  相似文献   

2.
中华文化符号作为综合性概念,具有丰富的意涵,要将其置于“树立和突出各民族共享的中华文化符号和中华民族形象”这一时代语义框架理解,明确中华文化符号的创造主体、阐释主体、哲学基础以及指称对象。在此基础上,文本从符号系统角度把握中华文化符号的外部边界,从符号类别和文化类型角度把握中华文化符号的内部边界。通过考察中华文化符号的生成要素,为传承和创新中华文化符号、增强中华文化认同以及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提供切实有效的路径。  相似文献   

3.
世界上每个民族都有自己独特的文化,它们是民族延续的重要标识。中华各族人民共同制造的文化源远流长,博大精深。中华文化是民族生命力、创造力的生动体现,是中华民族延续和发展的重要标识。今天,古老的中华文明在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实践中发挥着积极的作用。  相似文献   

4.
文化符号是展现中华民族共有精神家园的载体,缺乏中华文化根基所构筑的精神家园是毫无意义的;各民族文化是中华文化的组成部分,无视民族文化构筑共有精神家园也终将是徒劳的。构筑中华民族共有精神家园的过程,实际上就是整合民族文化资源,提升民族文化内涵,丰富民族文化形式,促进民族文化平等,营造共同民族意识的过程。  相似文献   

5.
以和谐为特质的中华文化是中华民族凝聚力的思想基础和源泉。和谐文化通过促进国家统一、民族团结、民族认同,增进民族自豪感,维系海内外华人的民族情,而起到中华民族精神纽带的作用。面对全球化背景下中国社会的深刻变革,增进中华民族凝聚力,必须坚持和谐理念:用和谐理念正确处理中华文化与各种地域文化发展的关系;用和谐态度正确对待外域文化;法治文化与和谐文化相融合。在中国和世界范围内,使中华文化的核心价值——和谐得以延伸,是我们光荣的历史使命。  相似文献   

6.
民族精神的实质是族群归属,族群归属体现为民族认同、文化认同和国家认同,文化认同是民族认同与国家认同的纽带。因此,培育中华民族精神的着力点应是中华文化认同。全球化对中华文化认同形成了冲击,应通过加强母语教育和中华民族历史教育、深入挖掘传统节日的文化内涵、加强各民族文化整合来增强国民的中华文化认同意识。  相似文献   

7.
现阶段对中华民族共有精神家园的探究,既要注重赓续过往的研究理路,又要注重对接新时代的主线思维。一方面,中华民族共有精神家园旨在推进中华民族共同性建构,就此意义而言,其是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话语先导;另一方面,中华民族共有精神家园本质上属于精神文化认同范畴,与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之间存在一体两面的密切关联。中华民族共有精神家园作为复合概念,“中华民族”体现其主体性,“共有”体现其方向性,“精神”体现其本质性,“家园”体现其同构性。在推动新时代党的民族工作高质量发展的背景下,主体性要求正确把握中华民族意识与各民族意识的关系,方向性要求正确把握共同性与差异性的关系,本质性要求正确把握物质与精神的关系,同构性要求正确把握中华文化与各民族文化的关系。新时代构筑中华民族共有精神家园要高度重视对上述关系的处理,通过系牢中华民族精神纽带助推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  相似文献   

8.
中华民族共有精神家园是中华民族的精神存在世界,包括文化空间中共享的认知模式、个人与集体共享的情感连接、各民族成员共享的价值观念等核心要素,既基于心理认同,又观照文化传统,为推进中华民族共同体建设供给精神作用力和内在价值。建设中华民族共有精神家园,要通过强化中华民族叙事结构和国家话语表达体系,推动中华文化交融共生,构筑既有传统根基又有时代特点、既能解决当代问题又能为未来提供重要指导意义的新的文化范式。  相似文献   

9.
民族文化心理场是各民族成员在长期历史实践过程中自觉生成的特殊心理场域。在中华民族多元一体文化格局下,民族文化心理场指向中华民族共同心理生活空间,隐含中华民族共认价值尺度,渗透中华民族共有文化精神。民族文化心理场的化育功能是构建中华民族共同体的内在逻辑,包括在情感方式化育层面以场量作用培育中华民族归属感,在价值观念化育层面以共享文化模式促成“民族—国家”认同,在文化精神化育层面以主体间交往共筑中华民族精神家园。通过民族文化心理场形塑建构中华民族共同体的根本路向在于,融通自然与人文生态,构建和谐共生环境系统;建设中华文化“符号域”,增强中华民族文化认同;促动多民族主体互动,框定共同文化心理结构。  相似文献   

10.
汾河在山西文化史上的意义非同一般,汾河流域是山西乃至中华文明的重要发祥地之一,由此形成的"汾河文化"源远流长,博大精深、区域特色鲜明。唐诗中关于汾河意象的描写众多,而这些汾河意象反映并构成了独特的山西"汾河文化"。唐诗中的"汾河文化"作为山西地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主要以"乡情符号""离别符号""漫游符号"这三个文化符号体现出来。  相似文献   

11.
<正>文化符号是指具有某种特殊内涵和特殊意义的标示,文化符号是民族文化的凝练、选择和认同的结果它是民族文化中最有代表性、典型性、象征性的文化标识,代表着一个民族的历史特质一种文化符号的确立,标志着一种文化通过专有的、特殊的标志被国人乃至世界所认可,所以当事物的发展进入到文化符号层面,就达到了象征凝结和自觉认同的境界。  相似文献   

12.
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是新时代党的民族工作的主线,民族心理在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中有着重要的地位与作用。其中,民族认同意识是构建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心理基础,民族共有的精神家园是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动力之源,民族文化自信是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关键要素,民族文化自觉是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最终目标。基于民族心理的视角,应该从民族意识、民族语言文化心理、民族认知特点、民族需要动机四个方面探讨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  相似文献   

13.
古典诗词是中华民族最古老、最有代表性的文学艺术,它已经成为中华民族的艺术象征、美的象征、审美情感的象征。这样一种在漫长的历史长河中所形成的文化积淀,往往体现在丰富多彩的古典诗歌意象中。因此,在中学语文教学中,要发挥古典诗歌的濡染、熏陶、感染作用,我们可以以解读意象为突破口,挖掘其中蕴含的民族文化。下面从三个方面谈谈我在教学过程中的具体做法。  相似文献   

14.
弘扬中华文化,建设中华民族共有精神家园,这是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的重大课题。中华文化,是中华民族共有精神家园的基础。《周易》作为孕育中华一切文化的文化,充分挖掘、开发利用其中蕴涵的中和、守正、自强科学人生哲学观,对于构建中华民族共有精神家园,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文章谨就此问题作粗浅的探讨。  相似文献   

15.
导读     
在举全国之力抗震救灾中空前凝聚的中华民族精神是留给我们的一笔宝贵精神财富。灾难过后,如何继续凝聚、弘扬这种民族精神,历史和现实留给我们许多思考。东华大学贺善侃教授撰写的《民族自觉与凝聚民族精神》一文认为,只有唤起民族自觉,才能延续灾难中凝聚的中华民族精神,真正实现“多难兴邦”。文化自觉是民族文化的自觉,从这个意义上说,激发全民族的文化创造力也就是激发全民族的“民族自觉性”,即对本民族的正确认知、理解和诠释。唤起“民族自觉”,是凝聚、弘扬中华民族精神的根本。弘扬民族精神,提升国家软实力是一个长期的、艰难的系统工程,需要全民的坚持不懈的努力。同时,必须正确处理好民族精神各层次内容的关系、个体精神和群体精神的关系以及不同时期(平时与非常时期)民族精神的关系。  相似文献   

16.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发展道路,从内在向度着眼,是以人为本之路,需要把"为什么人"作为根本原则,把满足人民精神生活需求作为出发点,把发挥人民主体力量作为立足点,把促进人的全面发展作为落脚点;从外在向度着眼,又是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之路,应该正确处理"雅"与"俗"、"古"与"今"、"虚"与"实"、"中"与"外"等关系,确保文化发展的正确方向,推动传统文化现代化,发挥软文化的硬实力,提升中华文化的国际影响力。  相似文献   

17.
20世纪20年代以来,鲁迅及其作品在维吾尔族传播了近百年,其影响广泛而深远。本文重点讨论中国各少数民族中知识分子这一特殊群体对鲁迅的接受和认同过程,少数民族知识分子以“鲁迅精神”作为人格标识的心里轨迹,少数民族自觉完成对中华民族文化认同的基本心理特征。这对于“弘扬中华民族文化,建设中华民族共同的精神家园”,对于“在中华民族多元一体格局中重新认识鲁迅”,对于使中国各少数民族文学研究自觉融入中华民族文学的整体框架,都具有积极探索和原创的意义。  相似文献   

18.
“有形”是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教育的根本,“有感”是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教育的关键,“有效”是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教育的旨归。“形感效”三维互不分离,共同作用于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教育。非物质文化遗产作为承载中华文化和中国精神的价值符号和文化产品,其“有形”的传承活动不仅有利于加强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提升文化自觉与文化自信,而且使各族人民在“有感”的体验中不断增强“四个认同”,内化“四个与共”。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花儿”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缩影。“花儿”传承在推进中华民族共有精神家园建设的同时,促进了共生交融的和谐民族关系,形塑对伟大祖国、中华民族和中华文化的认同,由“形”入“感”,有“效”跃迁,使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教育更加“有形、有感、有效”。在新时代背景下,探讨如何通过非遗传承促进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教育的“形感效”路径,是一个具有理论和实践意义的重要命题。  相似文献   

19.
中华文化是由多民族、多区域文化汇聚而成的一体多元的大文化。黄河流域的周文化与长江流域的楚文化是构成华夏文化的两大源头。楚文化曾为中国古代文明作出过重大贡献,其精神内核是构成中华民族精神的重要因素:湘楚文化是楚文化的延续与发展.曾经深刻影响20世纪中华民族精神的形成。要培育和构建新时代民族精神.就必须挖掘中华民族的优秀文化传统,提倡符合民情、富有特色的人文精神.汲取世界各民族优秀的精神成果,与时俱进。  相似文献   

20.
近代以来,中国一直都在探寻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道路,李约瑟难题的提出与回答为这条道路指明了方向——增强中华民族的文化自信。文化是一个社会、一个民族乃至一个国家生存以及发展的决定性力量。人类社会每一次的跃进,人类文明每一次的道路升华,无一不铭刻着文化的烙印。一个国家的强大、一个民族的兴盛,总是要以文化的繁荣兴盛作为支持。有了高度的文化自信,才有了兴盛的文化繁荣,才能最终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因此,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实现必须以文化自觉和文化自信的提高以及中华文化的繁荣昌盛作为支撑。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