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90 毫秒
1.
报道了L-半胱氨酸尾式卟啉铜(II)及四苯基卟啉铜(II)配合物作为超氧化物歧化酶(SOD)和过氧化氢酶(CAT)模拟物催化歧化O22-和催化分解过氧化氢及有毒氧自由基的活性.结果表明:这两种铜卟啉配合物具有较好的仿酶活性.  相似文献   

2.
用休克尔分子轨道法研究了TPP (Meso四苯基卟啉 )及其四个取代苯基上o- ,m- ,p- 不定位氯代与p- 定位不同取代基 (—OH ,—CN ,—Cl,—Br)化合物的电子结构 ;用群论与休克尔分子轨道法确定了TPP及其衍生物MO能级对称性 ,解释了其电子光谱的产生 ,初步探讨了定位与不定位取代化合物谱带变化实质  相似文献   

3.
理论运用密度泛函(DFT)方法,计算四个取代基型钌(II)多吡啶配合物[Ru(phen)2(6-R—dppz)]^2+(R—OH,-NO2)和[Ru(phen)2(7-R—dppz)]^2+(R=-F,-CH3).合理解释了在主配体(dppz)上引入强拉电子的取代基(-F,-NO2),比引入推电子取代基(-OH,-CH3)有利于提高配合物与DNA键合的能力.这是通过降低最低空轨道LUMO及相近的最低空轨道(LUMO+X)的能量及其插入配体的布居调控的.  相似文献   

4.
以3种简单卟啉配合物为催化剂,以手性季铵盐为手性相转移催化剂,以NaCIO为氧化剂,研究了三种不同取代基卟啉锰配合物、不同手性相转移催化剂及反应温度对催化苯乙烯不对称环氧化对映选择性的影响,结果表明:在苯乙烯的不对称环氧化反应中,以氯化苄基奎宁为手性相转移催化剂,催化剂四(4-氯苯基)卟啉锰不对称诱导作用优于另外两种,在反应温度为-5℃时,ee值可达到7.5%。  相似文献   

5.
根据取代基对羰基的红外光谱振动频率的影响,推导出计算各类取代基电子效应的公式,计算结果,与取代基电子效应定性顺序很好吻合。  相似文献   

6.
《宜宾学院学报》2016,(6):94-98
5,10,15,20-四(4-氨基苯基)卟啉的合成主要有两大途径:一是根据传统Adler方法,以4位官能团(酰氨基,硝基,卤素)取代的苯甲醛与吡咯在酸性条件下进行缩合,所得卟啉中间体再进一步水解或还原或者氨化可得目标产物;二是由无取代的苯甲醛与吡咯缩合得到5,10,15,20-四苯基卟啉,该中间体再经外围硝化,还原得到目标产品.综合两种方法,第二类方法步骤虽多,但是原料价格便宜,操作简单,更适合大规模生产.  相似文献   

7.
描述了三锇羰基簇合物近年来的研究进展。根据羰基配体取代基的不同,该类簇合物中小分子的移动种类及方式也有所不同。  相似文献   

8.
从化合物的结构、溶剂、浓度三个方面对5,10,15,20—四对氯苯基卟啉、5(2—羟基苯基)—10,15,20—三对氯苯基卟啉、5(2—氨基苯基)—10,15,20—三对氯苯基卟啉的紫外可见光谱进行了研究。并对实验结果进行理论分析,以探索影响卟啉化合物UV—Vis吸收的因素及变化规律。  相似文献   

9.
利用亲核取代反应合成了一种D-丙氨酸修饰的新型手性自由卟啉(5-[2-(D-丙氨酸)乙氧基苯基]-10,15,20-三苯基卟啉)及其对应的金属锌卟啉(5-[2-(D-丙氨酸)乙氧基苯基]-10,15,20-三苯基锌卟啉)。通过紫外-可见吸收光谱、红外光谱对合成的目标化合物进行了表征。  相似文献   

10.
归纳了中位取代四苯基卟啉及其衍生物的几种基本合成方法,综述了卟啉及金属卟啉在生物、医学、化学、及材料等学科中的一些应用.  相似文献   

11.
1 前言微量贵金属钯的高灵敏度测定,一直是国内外分析工作者关注的课题,其中灵敏显色剂如荧光酮类、偶氨氯膦类、多取代卟啉类都有近期工作发表。但测定贵金属的高灵敏度试剂应属取代类硫腙、尤以硫代米氏酮 TMK(4.4—四甲基二氨基硫代二苯甲酮)为佳。由于该试剂水溶性小,限制了它的推广。我们较详细的研究了在 TritonX-100存在下,TMK 与钯的显色反应,并采用双峰双波长分光光度进一步提高了测定灵敏度。实验证明,当采用双波长对为530-430nm 时,在 pH4~6范围内,其  相似文献   

12.
本文报道了用等压法测量298. 2K时5,10,15,20-四(对-磺酸苯基)卟啉四锂盐、5,1O,15,20-四(对-甲氧基间-磺酸苯基)卟啉四锂盐水溶液的活度系数和渗透系数的实验结果,并计算了它们的超量Gibbs自由能。  相似文献   

13.
以mleso-四(4-吡啶基)卟啉1为原料,合成了水溶性的nleso-四(4-N-甲基吡啶基)卟啉(TMPyP)2,目标化合物均由红外光谱,紫外-可见光谱表征并确证.  相似文献   

14.
应用量子化学方法,在RHF/6-31G水平上计算了4-苯基-1-(1H-1,2,4-三唑-3-羰基)-氨基硫脲分子(C10H10N6OS)的电子结构,探讨了其电子结构与生物活性的关系。结果表明:氢键的存在可能决定了分子稳定构象;该化合物的生物活性位点是三氮唑基、腙基羰基和硫脲基。  相似文献   

15.
二(1-苄基取代茚基)二价钐与碘反应形成二(1-苄基取代茚基)钐碘化物,二(1-苄基取代茚基)钐碘化物与二苯胺基钾反应,合成了新的二(1-苄基取代茚基)稀土胺化物(1-PhCH2C9H6)2SmNPh2。产物经元素分析、红外光谱的表征。并且发现其作为单组分催化剂对甲基丙烯酸甲酯的聚合显示出较好的催化活性。  相似文献   

16.
本文报道了α-苯丙酮酸的合成方法,以八羰基二钴为催化剂,主要研究了温度,CO压力,溶剂极性和苯环对位取代基对氯苄双羰基化反应的影响。  相似文献   

17.
研究了三羰基(五甲二硅基)环戊二烯基羰基卤-钼[(η5-C5H4SiMe2SiMe5)(CO)3Mo-XX=Cl、Br、I]和(五甲二硅基)环戌二烯基双三苯基膦羰基溴钼[(η5-C5H4SiMe2SiMe5)(PPh3)2(CO)Mo—Br]以及二羰基(五甲二硅基)环成二烯基环氧亚成基卤钼{η5-C5SH4SiMe2SiMe5)(CO)2[CO(CH2)3]Mo-XX=Br、I}化合物的红外光谱,硅与茂环发生电子反馈作用表现在红外光谱振动吸收发生位移,从而讨论硅甲基取代环成二烯后对化合物的红外光谱的影响。并对标题化合物的主要红外吸收带进行归属。  相似文献   

18.
以吡咯、4-氯苯甲醛和醋酸锌等为原料,合成了一种取代四苯基卟啉锌的配合物,用元素分析、红外光谱、紫外-可见光谱和电喷雾质谱等手段表征了其组成和结构。采用静电纺丝法制备了聚丙烯腈(PAN)纤维为载体的含四苯基卟啉锌的配合物复合薄膜材料,研究了其荧光性能。该实验项目涵盖大环化合物的合成、柱色谱分离技术、静电纺丝技术和现代仪器分析技术等诸多知识点,具有综合性和可操作性,用于"现代化学化工实验技术"研究生课程的教学,可以培养研究生的综合实验技能和创新能力。  相似文献   

19.
以D-葡萄糖为起始原料,经4步反应,合成了2种氮杂环卡宾吡啶配位钯络合物[1-(2,3,4,6-四-O-乙酰基-β-D-吡喃葡萄糖基)-3-甲基-咪唑啉-2-亚基-溴化钯(II)-吡啶和1-(2,3,4,6-四-O-乙酰基-β-D-吡喃葡萄糖基)-3-正丁基-咪唑啉-2-亚基-溴化钯(II)-吡啶].这两种结构新颖的钯络合物,在水溶液中能够快速催化Suzuki偶联反应,仅使用0.05 mol%催化剂用量,就能取得优异的收率.  相似文献   

20.
在苯的亲电取代反应中,苯环上原有的取代基对新导入苯环的取代基有定位作用。这种原有的取代基呼定位基,定位基可分为两类:第一类定位基(邻、对位定位基):为活化苯环(除-X、-CH_2X外)的定位基,使亲电取代反应容易进行。新取代基主要进入苯环的邻位或对位(o+P>60%)。第二类定位基(间位定位基):为钝化苯环的定位基,使亲电取代反应难以发生。新取代基主要进入其间位(m>40%)。这是从大量的突验结果中归纳出来的经验规律,称为苯环亲电取代反应的定位规律。自从Holleman于1895年总结出定位规律以后,化学家们相继提出了一些理论解释: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