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普通高中<物理>教材通常用图1、图2两个电路分别演示通电和断电时发生的自感现象.这种演示方法存在如下缺点:用两个电路分别演示通电和断电自感现象:演示通电自感现象的图1电路对断电后出现的自感现象显示不出来;演示断电自感现象的图2电路对通电后出现的自感现象显示不出来.  相似文献   

2.
普通高中《物理》教材通常用图1、图2两个电路分别演示通电和断电时发生的自感现象。这种演示方法存在如下缺点:用两个电路分别演示通电和断电自感现象:演示通电自感现象的图1电路对断电后出现的自感现象显示不出来;演示断电自感现象的图2电路对通电后出现的自感现象显示不出来。因而,这种演示方法容易使学生形成一个电路只能出现一种自感现象的错觉,不能准确地表现客观事实。此外,显示器件灯泡的亮度不与电流的大小成正比,因而不能正确反映电流的大小和变化,当然也不能指示电流方向,学生所观察到的不是完整的自感现象。  相似文献   

3.
物理课本中关于自感现象的两个实验(见图1、图3),一般说来演示效果不好.演示通电自感现象时,灯泡A1亮度延迟时间太短.演示断电自感现象时,灯泡A 2的延迟时间更短,几乎是断电即灭,而且演示重复性差.学生从演示中不能获得比较鲜明直观的"自感阻碍电流变化"这一物理过程的感性认识.  相似文献   

4.
在演示通电自感和断电自感现象的实验时,必修教材中用了如图1和图2所示的电路。  相似文献   

5.
该教具通过发光二极管的正向导电通,反向截止来演示断电自感现象,不但可观察断电瞬间线圈中产生的自感电流,而且,可观察自感电流的方向,从而较好地演示断电自感现象。一、电路原理图(图1)二、制作材料直流电压或干电池(2~4V)、单刀开关、普通发光二极管、40W日光灯镇流器。图1LD2D1三、用途1.演示晶体二极管单向导电性;2.演示断电自感现象;3.演示断电自感现象感应电流的方向。四、使用方法1.演示晶体二极管单向导电性:接通电源,发光二极管D1正向导通发光,D2反向截止不发光。调换电压的正负极,重做一次,结果与上次相反。2.演示断电自感现…  相似文献   

6.
在高中物理必修教材第二册“自感”一节中有两个演示实验,如图1所示,其中甲和乙分别用来演示通电时的自感现象。在教学中经常有学生问这样的问题:“甲图中的电路断电时和乙图中电路通电时有无自感现象?”为解决这个问题,我对实验原理进行了分析,并在此基础上对实验线路进行了改进,可在同一电路中分别演示通、断电时的自感现象,而且能演示断电时自感电流的方向,增强了教学演示的效果。  相似文献   

7.
高二课本在研究自感现象这一节课时,必须做好“通电自感”和“断电自感”现象的演示实验。做好这两个实验是讲好这节课的基础,也是使学生形成正确认识的关键。现行课本中是利用97页图4—15和图4—16来完成通电自感和断电自感现象演示实验的。我们认为按照现行课本中的演示实验,使学生容易产生模糊认识。  相似文献   

8.
高中物理第二册,自感现象的演示实验,通电自感原理通电自感实验应该看到的物理现象是A,立即发光,但A,却是逐渐亮起来的。如图2是断电自感现象的原理图,断电自感  相似文献   

9.
在“互感和自感”这节课的教学中,我们在做通电自感和断电自感的演示实验时,使用的教学示教板上两套实验器材并排固定于同一示教板的左右两边(如图1所示),左边的一套演示通电自感现象,右边的一套演示断电自感现象.  相似文献   

10.
高中《物理》、《电工基础》课程中电磁感应部分都讲述了自感现象。在自感现象教学中,自感通电、断电演示实验的演示成功与否,直接影响其教学效果。因此,研究探索做好该实验的理论条件,提高实验技能很有必要。 在自感通电实验中(图一),当k闭合时,A灯应比B灯先亮;在自感断电实验中(图二),当K断开时,灯应更亮一下才熄灭。  相似文献   

11.
自感现象是现行高中教材中的重要内容之一,为了让学生认识自感现象,笔者设计了2个实验:其中1个用来演示通电自感,如图1所示,另1个用来演示断电自感,如图2所示。关于教材中所演示的现象和解释不再赘述,笔者认为教材中对现象的解释不够严谨、全面,实验设计和器材的选配有待改进。  相似文献   

12.
自感现象是现行高中教材中的重要内容之一,为了让学生认识自感现象,笔者设计了2个实验:其中1个用来演示通电自感,如图1所示,另1个用来演示断电自感,如图2所示.关于教材中所演示的现象和解释不再赘述,笔者认为教材中对现象的解释不够严谨、全面,实验设计和器材的选配有待改进.  相似文献   

13.
一、教材中自感演示实验的介绍与分析 现行全日制普通高级中学教科书《物理》第二册(人教版)204至205页,有关自感现象的实验是用如图1和图2所示的两个电路分别演示通电、断电自感现象的.  相似文献   

14.
一、利用灯泡突然一亮,演示断电自感现象利用灯泡与电感线圈并联演示断电自感现象是典型电路。为了分析方便,改为图1所示电路,其中R表示线圈的电阻,I1及I2分别代表开关接通时通过线圈和电灯电流的稳态值:I1=E/RI2=E/RA图1在开关切断后,整个回路...  相似文献   

15.
在湖南中等职业技术学校教材(物理)下册“互感和自感”一节中,通电时自感和断电时的自感现象是用课本第104页上介绍的两个演示电路图13—22和图13-23来完成的。这往往使学生产生一个问题,认为在通电时的自感实验电路中断电时不会产生自感现象。实际上在通电的自感实验电路  相似文献   

16.
笔者在教学实践中感到,用J2446型断电自感演示器演示断电自感现象效果不够理想:一是它只演示自感电动势的存在,不能演示自感是电动势的方向,即“极性”。二是灯泡原来就亮着,断电时瞬时更亮,在极短时间内从亮度的差异上观察,印象不深刻。三是自感电动  相似文献   

17.
本刊2011年第9期刊登了《为何在"通电自感"实验中观察不到"断电自感"现象》一文.指出在使用"J2446自感现象演示器"左侧的器材做通电自感实验时,延时效果比较明显,但用它做断电自感实验时,却观察不到灯泡闪亮的现象,使得断电自感现象只能独立地使用示教板右侧的器材来演示.  相似文献   

18.
高中物理第二册,自感现象的演示实验,通电自感原理如图1: 通电自感实验应该看到的物理现象是A2立即发光,但A1却是逐渐亮起来的.如图2是断电自感现象的原理图,断电自感实验中应该看到的物理现象是当开关断开的瞬间,A是逐渐熄灭.上述的两个实验在理论上是没有问题,但实际利用实验室现有的实验器材做起来很难成功.究其原因是电路中通、断电自感现象是一个暂态过程,电路中电流的变化并不一定能很好地被电灯泡的亮度反映出来.而对于断电自感现象,常常有教师让学生通过断电自感电流流过人体的方法来完成,这种方法既不直观,也不尊重学生.通过反复实验发现利用可拆变压器代替自感线圈,较好地完成了上述二个实验.  相似文献   

19.
介绍了“一感二用”自感演示器的设计原理,制作方法,实验现象和揭示规律,该设计既能演示能电时的自感现象及其规律,又能演示断电时的自感现象及其规律。  相似文献   

20.
高二物理在研究“自感现象”这一节课时,有两个必做的演示实验,第一个是“通电自感”现象演示实验,第二个是“断电自感”现象演示实验。我们用可拆变压器来做这两个演示实验,取得了令人满意的效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