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1 毫秒
1.
残疾人群体在社会生活中处于相对弱势的地位,权利容易遭受侵犯。已生效的《残疾人权利公约》是残疾人权利保护重要的国际规约,对国际视角下残疾人权利的保护作用积极。回顾我国《残疾人保障法》保护权利有限且保护的权利内容规定不全面,与《残疾人权利公约》对残疾人权利保护的要求存在一定差距。依据相关国际规约对国内专门立法进行完善,取得两者之间的有效平衡,对残疾人权利的保护将大有裨益。  相似文献   

2.
残疾人职业康复实施模式探新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职业康复是连续的、统一的、全面康复过程中的一部分,是帮助残疾人获得并保持适当的职业,进而使他们参与或重新参与社会生活的康复活动,是一个动态的过程。依据国际劳工组织第159号《残疾人职业康复和就业公约》的规定,职业康复的主要内容大体可概括为职业评定、职业咨询、职业培训和职业指导等四个方面;  相似文献   

3.
心理康复是残疾人全面康复的重要组成部分,良好的心理康复也能增加残疾人的主观幸福感。本文着重分析了残疾人常见的心理问题及其产生原因,并对残疾人心理康复内容进行分析,提出残疾人心理康复的内容主要包括提高自信、扩展社会支持面和增强社会适应能力三个方面。  相似文献   

4.
美国《残疾人教育法》与残疾人高等教育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崔凤鸣 《比较教育研究》2006,27(10):70-72,81
本文通过解读1990年的美国《残疾人教育法》及其1997年修正案,研究其如何有助于消除高等教育领域对残疾人的歧视、保障他们受教育的权利;进而探讨该法对我国高等教育的启示,即残疾丝毫不能损害个人参与和贡献于社会的权利;仅仅置身于全纳的高等教育环境中不能消除残疾人受歧视和教育"边缘化"的现象;要改变人们的观念,保护和提高残疾人受教育的权利,需要全社会和我们的政府一道进行艰巨的改革,勇敢地面对挑战.  相似文献   

5.
美国高校残疾人服务历经一百多年的发展,渗透到残疾大学生生活、教育、康复和就业等方面,形成了一个完善的体系。文章选取美国若干所具有一定代表性的大学和社区学院,综合分析其高校残疾人服务,总结出了美国高校残疾人服务具有制度化、个性化、系统化和多样化的特点。文章最后从服务保障、服务理念、服务体系以及服务内容等四个方面提出对我国高校的启示。  相似文献   

6.
残疾人各项权益的保护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重视,在残疾人的各项权利之中,政治参与权利具有特殊的地位和意义。本文从理论根据和现实状况上对残疾人的政治参与权利进行了初步阐述,并进一步提出了完善我国残疾人政治参与权利平等保护的几点建议。  相似文献   

7.
《2005年残疾人教育标准》是澳大利亚为促进残疾人教育、保障残疾人权益的一部详尽法规,其具体的规范不仅有效地保障了残疾人受教育和培训的权利,而且保障了实施主体的操作与执行,是一部在立法、实施和监管方面都相对完善的法规,为我国残疾人教育立法提供了重要启示和借鉴。  相似文献   

8.
残疾人是我国社会弱势群体,根据对我国8300万残疾人康复服务需求的情况研究发现,仅有20%的残疾人康复需求得到满足。文章采取访谈法和问卷调查法等研究方法,通过对新疆吐鲁番地区残疾人康复服务情况进行调研后发现,残疾人的康复需求与提供的康复服务之间存在较大差距。在今后的发展中还需进一步加强残疾人康复服务机构建设、康复人才队伍的培养,促进社会各界的参与支持,加大财政投入力度,进一步促进新疆残疾人康复服务事业更加顺利有效的发展。  相似文献   

9.
现在,政府和越来越多的学者开始思考,怎样让残疾人在飞速发展的经济中获得相应的利益,更好地融入社会。本次的调研就对宿迁市残疾人就业情况进行了分析,发现影响宿迁市残疾人就业的主要因素有残疾人的受教育程度、残疾人的职业技能培训情况、残疾人得到的康复服务、企业对残疾人的歧视等。针对这些问题,提出了改善残疾人就业的几点建议,如:完善残疾人的教育体系,加强职业技能培训,增加对残疾人歧视的立法等。  相似文献   

10.
我国1986年颁布《义务教育法》,1994年颁布《残疾人教育条例》、《残疾人保障法》,1998年颁布《教育部特殊教育学校暂行规程》,2010年颁布的《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这些法律当中都提到了保障残疾人权益.目前即将出台的但仍在征询意见当中的《残疾人教育条例》,也是随着社会的发展,为满足残疾人的教育需求,在我国已有相关法律的基础上,借鉴国外特殊教育法律,对其进行重新修改,提出了新观念、新措施.  相似文献   

11.
从“人道”到法治——论残疾人权益的法律保障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残疾人作为公民的基本权益应该得到法律的保护。从法律上确认“残疾人理应得到救济”,已成为市场经济下建设和谐社会的必然要求。在国际上将残疾人权利的有效保障视为民主和法治的重要标志的潮流下,我国应把维护残疾人的合法权益纳入法治化轨道,完善《残疾人保障法》并理顺残疾人的社会工作体系,以适应新形势的需要,切实保障残疾人的权利。  相似文献   

12.
残疾人作为公民的基本权益应该得到法律的保护.从法律上确认"残疾人理应得到救济",已成为市场经济下建设和谐社会的必然要求.在国际上将残疾人权利的有效保障视为民主和法治的重要标志的潮流下,我国应把维护残疾人的合法权益纳入法治化轨道,完善《残疾人保障法》并理顺残疾人的社会工作体系,以适应新形势的需要,切实保障残疾人的权利.  相似文献   

13.
我国残疾人康复需求与供给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目前,在我国残疾人口中有相当一部分保有人力资本存量。由此,通过实施残疾人康复工程,可以使这部分残疾人部分地恢复其工作能力,使其回归社会,回归家庭,这对于一家、一国乃至全社会都具有重大意义。研究简要回顾残疾人康复相关概念、发展历史以及康复事业目前已经取得的进展,并通过结合数据分析指明了我国残疾人康复事业仍存在的问题,以期为今后的残疾人康复事业发展提供一些建议。  相似文献   

14.
潘燕  侯春光 《考试周刊》2014,(97):119-120
残疾人大多康复期较长,社区康复能够让残疾人就近康复,经济适用,成为残疾人康复最有效的形式。通过对残疾人体育康复的进一步认识和分析,结合我国体育康复发展的现状和国外康复体育的研究,文章对我国未来社区体育康复的发展提出了建议和对策,旨在促进残疾人体育健身的进一步发展。  相似文献   

15.
基于我国2006年第二次全国残疾人抽样调查数据,分析社区无障碍设施、康复协调员和康复站情况对残疾人数量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社区无障碍设施、康复协调员和康复站的设置对残疾人数量产生了反向影响,这种影响表现为对非永久性残疾的残疾康复和对永久性残疾的残疾预防,这两方面的影响都能够有效地减少残疾人数量,因而应该将社区康复模式加以推广。我国残疾人联合会在各地均设有基层组织,因而应当发挥这一组织结构优势,使残联在社区康复和残疾预防工作的开展中发挥作用。  相似文献   

16.
2002年国务院办公厅转发的《关于进一步加强残疾人康复工作的意见》明确提出,到2015年实现残疾人“人人享有康复服务”的目标。但作为实施教育康复的特殊教育学校,目前依然以盲童、聋童、弱智儿童为主要服务对象。笔认为在特殊教育学校推行脑瘫儿童教育康复,提高脑瘫儿童的入学率,使其在特殊教育学校占有一席之地,这是实施全纳式教育,实现“人人享有康复服务”的重要举措。这样做是符合我国的国情的,是必要的,也是可行的。  相似文献   

17.
残疾人存在着法律意识淡漠、自我中心、孤独自闭、精神抑郁、意志消沉及自杀倾向等心理问题,学业不良与就业压力大、家庭教育缺失、社会与自身不良因素干扰是其主要影响因素。建立完善的残疾人权益保障的立法及制度,建立个体心理调节机制,建立教育、残联、民政部门联合的外部支持协助系统是残疾人心理康复的有效措施。  相似文献   

18.
庆余里社区残疾人社区康复工作的调查与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发展适合我国国情的社区康复是解决残疾人全面参与社会生活以及全社会迎接老龄化的最佳举措。课题组通过对济南市庆余里社区残疾人社区康复和社会支持工作的现状进行调查、分析,总结经验,发现不足。旨在为逐步完善城市社区康复工作、探索适合我国国情发展的社区康复模式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19.
《残疾人蓝皮书:中国残疾人事业发展报告(2019)》于2019年12月出版,并于12月29日在南京特殊教育师范学院召开新闻发布会。对《残疾人蓝皮书:中国残疾人事业发展报告(2019)》的撰写背景、内容结构、核心观点、报告价值进行全面解读,有助于加强人们对中国残疾人事业发展现状的了解。  相似文献   

20.
接受高等教育是残疾人受教育权的重要组成部分,残疾人受高等教育权是一组权利体系,应当包括受教育机会权、受教育条件权、受教育评价权。以此权利体系为维度,可以发现我国残疾人立法和高等教育立法对残疾人高等教育不够重视、残疾人高等教育权利体系不全面、法律体系不完善等。残疾人高等教育权利体系必须从立法、执法和司法等方面进行完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