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阎会才 《语文知识》2001,(10):10-11
外国文学史上有三大吝啬鬼形象,这就是巴尔扎克《欧也妮·葛朗台》中的葛朗台:果戈理《死魂灵》中的泼留希金;莫里哀《悭吝人》中的阿巴贡。提到这三大吝啬鬼,人们还往往说到中国清代吴敬梓《儒林外史》中的严监生,说他也是一个吝啬鬼的形象,且和外国文学史上的三位相比,有过之而无不及。  相似文献   

2.
严监生、李梅亭和葛朗台分别是《儒林外史》《围城》和《欧也妮·葛朗台》这三部小说中的人物。他们的共同点是:看重财富,善于敛财;苛待自己,不重生活享受;都是作者讽刺的对象。主要区别是:严监生注重人伦,更有人情味;李梅亭注重人际交往,社交更广泛;相比之下,葛朗台的吝啬程度更胜一筹。  相似文献   

3.
本文打算运用“非指示性”教学方法中的“比较切入法”进行教学。这种教学是将所学课文与某名篇(段)就某些方面进行比较阅读,在比较中拓展知识,并加深对所学课文的理解。本文教学时准备将“葛朗台之死”与《儒林外史》中的“严监生之死”进行比较,让学生在比较阅读中了解吝啬鬼的共同点和不同点。  相似文献   

4.
通常认为,夏洛克、阿巴公、葛朗台、泼留希金和严监生都是吝啬鬼的著名典型。在对中西文化差异的观照下,区别严监生与欧洲文学中的四大吝啬鬼形象在个性特征、行为表现、精神实质等方面的不同,认为严监生并不属于吝啬鬼类型中的一个,而是具有吝啬和慷慨两面特征的“另一个”,他既吝啬又慷慨的表现取决于中国科举文化和封建伦理压制下的卑微人格。  相似文献   

5.
(课前投影巴尔扎克肖像)师 :世界文学史上有四大吝啬鬼形象。他们是英国戏剧家莎士比亚喜剧《威尼斯商人》中的夏洛克、法国剧作家莫里哀喜剧《悭吝人》中的阿巴贡、俄国小说家果戈里《死魂灵》中的泼留希金 ,还有就是法国小说家巴尔扎克《欧也妮·葛朗台》中的葛朗台。李健吾先生说 ,这四个吝啬鬼写得都非常好 ,其中最生动、最逼真 ,可以说是吝啬鬼中的吝啬鬼的 ,就是葛朗台。今天 ,我们就一起来学习节选自巴尔扎克《欧也妮·葛朗台》的课文《守财奴》。〔点评〕从四大“吝啬鬼形象”谈起 ,旨在明确鉴赏的重点是人物形象的塑造。四大形象…  相似文献   

6.
课文摘要(故事节选自巴尔扎克的小说《欧也妮·葛朗台》,主要描写了葛朗台老头,一个发“国难财”的暴发户,因为自己的贪婪、吝啬、拜金,断送了女儿欧也妮一生的幸福。) 那时葛朗台刚刚跨入第七十六个年头。两年以来,他更加吝啬了,正如一个人一切年深月久的痴情与癖好一样。根据观察的结果,凡是吝啬鬼,野心家,所有执着一念的人,他们的感情总特别贯注在象征他们痴情的某一件东西上面。看到金子,占有金子,便是葛朗台的执着狂。他专制的程度也随着吝啬而俱增;如果妻子死了,要把财产放手一部分,哪怕是极小极小的一部分,只要他管不着,他就觉得逆情悖理。怎么!要对女儿报告财产的数目,把动产不动产一古脑儿登记起来拍卖?……“那简直是抹自己的脖子!”他在庄园里检视着葡萄藤,高声对自己说。  相似文献   

7.
不过是吝啬     
看语文读本的时候读到文学史上的四大吝啬鬼:葛朗台,严监生,阿巴贡和泼留希金似乎和语文课上的零星记忆有些出入。问题主要集中在到底是严监生还是夏洛克为四大吝啬  相似文献   

8.
余杜宏 《现代语文》2006,(12):111-111
严监生是我国清初著名讽刺小说作家吴敬梓所著的《儒林外史》中的一个人物,他与周进、范进、严贡生等一起被认为是吴敬梓笔下塑造的典型人物形象而家喻户晓。他们的遭遇是中国封建社会读书人精神和思想状况的一面反光镜,透过他们,我们可以清楚地看到和了解封建社会的黑暗和科举制度扭曲人性的罪恶。范进的迂腐,严贡生的冷漠,还有严监生的真实,这些都是文学作品带给我们的切身感受。后世评论把严监生列入世界文学吝啬鬼形象之列,与俄国著名剧作家果戈理的《死魂灵》中的泼.留希金、巴尔扎克《欧也妮.葛朗台》中的老葛朗台一起被誉为“世界文…  相似文献   

9.
本文首先将本性吝啬的葛朗台与严监生进行比较,发现他们虽有相似的行为表象,精神实质却迥然不同:葛朗台的吝啬、冷酷来源于他惟利是图的本性,而严监生既慷慨又吝啬的矛盾行为取决于他自视低下,胆小谨慎的卑微人格,因而得出严监生不是真正意义上的吝啬鬼的结论。然后,本文对严监生吝啬表象产生的深层原因进行深入分析,最后从文本的客观内容和作家的主观创作愿望角度证明论文论点。  相似文献   

10.
【导读】葛朗台无疑是世界文学巨匠巴尔扎克(1799-1850)笔下最著名的人物形象之一。《欧也妮·葛朗台》发表100多年来,“葛朗台”作为吝啬鬼的代名词广为人知。在这部爱情悲剧小说中,第一主角欧也妮·葛朗台的形象虽然美好高洁,但似乎没有她的父亲老葛朗台更让人印象深刻。故事发生在19世纪上半叶法国的  相似文献   

11.
高三册课本小说单元,有两篇批判现实主义文学的代表作品,即节选的巴尔扎克的《欧也妮·葛朗台》和果戈理的《死魂灵》.两位作家都用精湛的艺术手法各自塑造了一个吝啬鬼的艺术典型.教师在讲授时可引导学生将两文从内容和写法两方面进行比较,尤其是把葛朗台和泼留希金对照起来,比较异同,使学生懂得即使是同一类型的典型也还是“这一个”,不同于“别一个”.只要对人物进行深入细致的观察,把握住最富于个性的特征,借助于适宜的表现手段,就能塑造栩栩如生的鲜明形象.人物形象的比较葛朗台、泼留希金都是吝啬鬼,他们虽然所处的时代不同,国度不同,个人经历也不一样,但性格却有着惊人的相似之处.葛朗台这个十九世纪法国资产阶级暴发户和投  相似文献   

12.
莎士比亚的著名剧作《威尼斯商人》中的夏洛克和中国著名作家吴敬梓的著名讽刺小说《儒林外史》中的严监生历来都是各国评论家争议不断的角色,他们大多被冠以"吝啬鬼"称号。文章拟从夏洛克与严监生所处的政治,经济背景入手,重新分析夏洛克、严监生的"吝啬"形象,挖掘他们不为人所知的"真善美"形象,试图为文学史上的这"吝啬"二人翻案。  相似文献   

13.
莎士比亚的著名剧作《威尼斯商人》中的夏洛克和中国著名作家吴敬梓的著名讽刺小说《儒林外史》中的严监生历来都是各国评论家争议不断的角色,他们大多被冠以"吝啬鬼"称号。文章拟从夏洛克与严监生所处的政治,经济背景入手,重新分析夏洛克、严监生的"吝啬"形象,挖掘他们不为人所知的"真善美"形象,试图为文学史上的这"吝啬"二人翻案。  相似文献   

14.
也论夏洛克     
长期以来,夏洛克与泼留希金、葛朗台、阿巴公一直被称为欧洲“四大吝啬鬼”。吝啬是他们身上最显著的特征,这似乎无可争议。因此,教师们在讲授《威尼斯商人》时把夏洛克视为“吝啬鬼”就是顺理成章的事了。然而,这却是长期形成的误区。因为.夏洛克和其他三位吝啬鬼实质上有着很大的不同,将他们相提并论明显不妥。  相似文献   

15.
形象1,.及中作外家名、作著品中名五。个吝啬鬼的(莎士比亚《威尼斯商人》中的夏洛克、巴尔扎克《欧也妮·葛朗台》中的葛朗台、莫里哀《吝啬鬼》  相似文献   

16.
比较元代剧作家郑廷玉的杂剧《看钱奴》和法国古典主义戏剧家莫里哀的喜剧《悭吝人》,可以发现两剧均以塑“吝啬鬼”形象见长,其共同性在于,人物身份一致,都运用了夸张手法,注意生活细节等,而差异性则主要是:《悭吝人》运用了误会,巧合手法并善于安排多个人物出场,两个吝啬鬼的个性也有不同。  相似文献   

17.
夏洛克是莎士比亚在其作品《威尼斯商人》中创造的一个性格鲜明的人物形象。千百年来,传统观念认为夏洛克是一个贪婪残忍、奸诈狠毒、吝啬刻薄的“放债人”。而今,重读莎士比亚极具讽刺性的著名喜剧《威尼斯商人》,发现他与巴尔扎克的《欧也妮·葛朗台》中的那个凶狠残忍、贪财好利而又悭吝成癖的吝啬鬼葛朗台迥然不同。笔者认为夏洛克是个值得同情的悲剧人物,长期被压迫的他最终成为了那个时代的牺牲品。  相似文献   

18.
贪婪吝啬这些人性的弱点,历来为大众所厌弃,在文学作品中更是被讨伐得无容身之地。阿巴公、夏洛克、葛朗台老头、严监生……古今中外,多少贪婪成性的吝啬鬼被文学大师们钉上了人类文化的耻辱柱!明朝  相似文献   

19.
葛朗台是法国批判现实主义大师巴尔扎克笔下的人物,是《欧也妮·葛朗台》中的主人公,是世界文坛中著名的吝啬鬼。巴尔扎克对主人公所处的资产阶级原始积累大背景和索缪街市、房屋、世态人情等社会背景,以及葛朗台的身世、家庭、居所格局、社会关系等做了翔实的说明,突出表现了他吝啬、偏执的性格。本文从葛朗台偏执狂形象的具体表现、塑造手法及其现实意义等方面着手,对人物形象进行分析。  相似文献   

20.
葛朗台是法国批判现实主义大师巴尔扎克笔下的人物,是《欧也妮·葛朗台》中的主人公,是世界文坛中著名的吝啬鬼。巴尔扎克对主人公所处的资产阶级原始积累大背景和索缪街市、房屋、世态人情等社会背景,以及葛朗台的身世、家庭、居所格局、社会关系等做了翔实的说明,突出表现了他吝啬、偏执的性格。本文从葛朗台偏执狂形象的具体表现、塑造手法及其现实意义等方面着手,对人物形象进行分析。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