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正>在新的时期,学校聚焦学生劳动习惯的缺失等现实问题,从“家校社”三位一体的视角,形成以学校为主导、家庭为基础、社区为依托的协同实施机制。劳动教育为学生终身发展和人生幸福奠基。紧紧围绕“双手万能,手脑并用”的劳动教育观,上海市闵行区浦汇小学从1998年开始进行劳动教育的实践研究,在坚守20多年的劳动教育研究中,始终高度重视对学生劳动能力、劳动精神的培养。同时,严格贯彻《关于全面加强新时代大中小学劳动教育的意见》的劳动课时要求,加强劳动的时间保障,落实劳动任务。在新的时期,学校聚焦学生劳动习惯的缺失等现实问题,从“家校社”三位一体的视角,形成以学校为主导、家庭为基础、社区为依托的协同实施机制。  相似文献   

2.
家庭、学校、社会在劳动教育中的缺位成为我国劳动教育面临的严峻挑战,为此,文章阐述了深圳市龙岗区麓城外国语小学通过构建"家校社三位一体"的劳动教育协同育人模式,以生活劳动、生产劳动、服务性劳动为劳动教育内容,以劳动教育特色校本课程体系为途径,发挥学校的主导作用、家庭的基础作用、社会的支持作用,以信息技术为支持,实现家校社在理念、信息、资源、场地等方面的联动.该模式在探究推进劳动教育实施的有效策略上进行了积极的尝试,为进一步推动劳动教育的实施提供内容和方法上的参考.  相似文献   

3.
顺应时代,新劳动教育从五育并举、立德树人的教育角度出发,面向全体学生。在小学阶段开展新劳动教育,结合学校实际情况,以新的内容、新的目标体系、新的课程框架和评价方式,以及创新的家校社共育机制,将传统劳动与现代劳动有机融合,实现了劳动教育的新样态。学生在不断参与体验的过程中积累知识、吸取经验、提升认识,从而养成热爱劳动、善于劳动、崇尚劳动的好习惯,同时也是学校逐渐形成自己的办学特色、提升核心竞争力的有效途径。  相似文献   

4.
林传生 《师道》2023,(5):36-37
<正>“双减”是一场力度空前的基础教育生态改革,给农村家庭、学校、社会协同共育带来了新的挑战与机遇,有望改变多年来应试教育积累的负面教育生态。2020年10月,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的《深化新时代教育评价改革总体方案》指出“将家校联系情况纳入教师考核”,家校社协同共育已经成为新时期教育事业的重要任务。本文针对如何落实家校社协同育人发展战略,促进学校教育与家庭教育、社会教育的有机结合,构建家校社协同共育体系,打造农村高质量发展的教育生态进行分析和研究。  相似文献   

5.
作为全面发展教育的基本组成部分,劳动教育对促进学生综合素质全面提升具有重要意义。当前,农村学校劳动教育开展较为滞后,面临着对劳动教育独特价值认识不足、课程内容单一、教学过程浅层化、家庭社会参与度低等问题。“全面加强劳动教育建设,促进劳动教育常态化”“坚持教育与生产劳动相结合,实现劳动教育课程化”“发掘农村学校的环境优势,注重劳动教育的开放性与创新性”“促进‘家校社’协同共育,构建整合性的劳动教育体系”,是当前农村学校实施劳动教育的具体对策。  相似文献   

6.
周强 《学苑教育》2024,(8):10-12
基于素质教育背景开展劳动教育,学校要认识到劳动除了是一种习惯外,更是一种精神,或者说劳动是一项与生俱来的本能。小学开展劳动教育除了要对课堂教学高效运用外,也可有针对性地组织一系列的主题教育活动,将该项教育向家庭、社会方向延展,通过组建教育共同体,也能在小学阶段更好地引导学生树立劳动精神,形成劳动习惯。文章主要对小学劳动教育中的家校社协同共育的重要意义、现存问题以及实施策略加以分析。  相似文献   

7.
文章以赋能小学生全面发展为目标,构建"三位一体"创新型劳动教育综合育人模式.发挥家校社协同育人功能,构建"家校社"协同劳动教育综合育人机制;发挥劳动教育综合育人价值,构建"五育五入融合"的劳动教育综合育人实施路径;提升学生的创造创新能力,构建信息技术环境下"项目化"创新型劳动教育综合育人学习方式.促进了小学生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与学校发展,并取得了丰硕的成果.  相似文献   

8.
新时代劳动教育有了新的内涵。劳动素养是劳动教育的核心,包括劳动观念、劳动能力、劳动习惯和劳动精神,是学生全面发展的根本,是全球学生必备品格和关键能力。提升学生劳动素养是全面深化劳动教育改革的一个关键。学校要提高新时代开展劳动教育的政治高度,开足劳动课时,做好劳动课程的开发与内容选择,建立家校社劳动教育协同机制,探索有效的劳动素养评价。  相似文献   

9.
“双减”政策实施后,对家庭、学校、社会提出新的、具体的要求,赋予了家校社协同育人新的价值、意义、内涵,也不可避免出现了一些新的且急需破解的难题,需要重新审视、思考“双减”背景下家校社协同育人实践路径。文章探索了家庭教育促进提质增效、学校育人指向“学生全面发展”、校外培训机构进校园促进“回归学校教育主阵地”等家校社协同育人的新路径。  相似文献   

10.
目前,建设高质量教育体系已成为新时代教育发展的目标。农村中小学家校社协同育人是乡村教育高质量发展的必由之路。本研究基于对校长、班主任、家长的访谈,依据扎根理论原则,通过NVivo12.0Plus软件进行资料整理,分析农村中小学家校社协同育人的困境,发现家庭、学校、社会主体在参与意愿及参与能力方面存在农村家庭教育缺失、学校育人片面化、社会教育“缺位”等问题。为了进一步做好农村中小学家校社协同育人工作,形成协同联动的共振效应,其突破路径是:资源是动力,能力是关键,机制是保障。  相似文献   

11.
李宏龙 《江西教育》2024,(13):58-59
<正>健全学校家庭社会协同育人机制是党中央、国务院作出的重要决策部署。学校家庭社会关注教育问题的视角不同,加上缺乏科学的教育评价导向,导致校家社三方各自为政,缺乏有效沟通,存在着校家社共育机制不健全、育人目标有分歧,校家社三方职责不明、界限不清等问题。随着建设教育强国实践的不断推进,学校家庭社会借助现代技术手段,共同奏响校家社共育新乐章,建立新的教育机制,树立全新教育观念,是顺应时代需求的应有之义,也是推动教育高质量发展的必然要求。  相似文献   

12.
在新的时代要求下,培养“全面发展的人”成为学校教育高质量发展的重要课题。而基于儿童生活的劳动教育对学生获得生活技能、养成良好品格、形成正确价值观具有重要作用。学校立足儿童的生活实际,以儿童生活为基础,打造家校社共频劳动圈,探索劳动教育新路径,构建“生活大学堂”劳动课程内容、改革劳动教育评价,使学生在不断丰厚自我、关爱他人、服务社会中塑造有责任担当、家国情怀的“向美少年”。  相似文献   

13.
随着我国教育改革的发展,在农村小学的教育教学工作开展中,不少家长由于平常工作繁忙,对小学生的学习关注度不高,认为有学校老师在,家长没有必要关注孩子的日常学习,对家校共育的重要性以及必要性没有充分的认知。这种因素的存在,也给农村小学家校共育教学模式的发展带来了阻碍。立足农村小学家校共育理念,就如何有效改善当前农村小学家校共育模式提出了对策和建议。  相似文献   

14.
乡村教育高质量发展是实现教育强国的关键,也是助力乡村振兴的基础。劳动教育是乡村教育高质量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如何让新时代劳动教育在农村初中得到高质量发展是学校不能回避的现实课题。本文立足于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劳动教育的重要论述和国家出台的相关文件精神,尝试分析新时代农村初中劳动教育高质量发展的内在要求,提出了促进农村初中劳动教育高质量发展的对策性建议,包括树立科学的劳动教育高质量发展观;增加劳动教育资金投入;提高教师团队劳动教育专业水平;确保劳动教育课程时间充裕、内容丰富、形式创新;建立科学的劳动教育评价体系;构建家校社融合发展体系等内容。  相似文献   

15.
劳动教育是我国特色社会主义教育体制改革的重要内容之一,是实现全面发展的人的重要途径。随着时代不断发展以及国情变化,我国对公民的个人劳动素养也提出了新的要求。因此,大中小学要把握劳动教育的新特点,构建劳动教育多样化路径。文章基于国情梳理了我国劳动教育的发展历程,分析了劳动教育的现状和误区,总结了家庭、学校、社会在劳动教育中的重要作用以及实施路径,并结合我国劳动教育有关政策,提出构建家校社三位一体劳动教育协同机制的有效途径。  相似文献   

16.
如何整体构建系统化的劳动教育课程?如何充分发挥家、校、社三位一体的合力作用,探索新时代的劳动教育路径?这是当下中小学校劳动教育开展中的关键性问题。上海市闵行区浦江第一小学自1998年开展劳动教育以来,基于“培养德才兼备、全面发展的新时代小学生”的育人目标,不断完善学校劳动教育体系,引导学生在多种形式的劳动中丰富情感、明白事理、养成习惯,逐步提高实践能力、创新精神和社会责任感等综合素养,从而为终身发展和人生幸福奠定基础。  相似文献   

17.
近年来,国家高度重视家校社协同育人工作,家校社协同育人方面陆续出台多项政策,家校社协同育人成为时代之应然。江苏省张家港市江帆小学秉持“不论何时,以人为中心”的办学理念,积极探索家校社协同育人的实践路径。学校初步形成了以“促进儿童健康成长”为中心,“家校社协同育人”一体联动、优势互补、课程关联、多元激励的实践模式。  相似文献   

18.
正丹东市宽甸满族自治县长甸镇中心小学拥有45个教学班,教职工149名,在校生1218名。几年来,在市、县关工委和教育局的正确领导下,在省、市、县教育科学规划领导小组的关怀指导下,学校从实际出发,认真开课,深入科研,潜心研究与实验。通过家长与教师联手以及各种家校沟通活动,不断探索农村寄宿制小学家校沟通方式,构建农村寄宿制小学家校沟通的教育体系,使寄宿制小学家校沟通逐步达到规范化、科学化、系列化,促进了学校教育教学和谐、可持续发展,使学生快乐生活、健康成长。  相似文献   

19.
长期以来,家庭、学校、企业、社会和行业协会对劳动教育的重视度与协同度不足,导致了职业学校劳动教育的边缘化、两面化、离散化和盲目化。职业学校劳动教育的推广现状和问题分析,说明职业学校劳动教育需要家庭、行业协会、企业和社会的共同参与,以及构建职业学校"家校行企社"五位一体劳动教育的协同机制并有效运作。  相似文献   

20.
学校、家庭、社会在劳动教育中扮演着不同的角色,分担着不同的任务。厘清三者之间的责任与边界,家校社在劳动协同育人中才能互融共生,合力共赢。学校在劳动教育中发挥主导作用,家庭在劳动教育中发挥基础作用,社会在劳动教育中起到支持作用。只有学校、家庭、社会在劳动教育中各尽其职,协同育人,劳动教育才能真正发生,劳动教育才能赋能学生的生命成长。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