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2005年举办的《超级女声》让音乐选秀类节目深入人心,与之相伴的是人们对这一节目在青少年价值观的引导以及节目真实性等方面的批评。2012年举办的《中国好声音》与《超级女声》在节目理念、模式、社会影响效果以及更深层次的制播关系等方面截然不同。《中国好声音》代表了我国音乐选秀类节目的新变化,对今后音乐选秀类节目的发展有着借鉴作用。  相似文献   

2.
本文的出发点是对近几年来中国电视选秀节目兴衰交替的思考,着重分析了2012年热播的《中国好声音》在大片策略、整合运营模式、赛制内容形式等方面的创新,指出该节目既有别于传统音乐类选秀节目,也打破了传统的"制播分离"模式,其精神内核应是"反选秀"。并总结了该节目对当前电视选秀节目的启示,从趣味性、互动性、去功利化、整合化的角度提出了电视选秀节目的创意策略要点。  相似文献   

3.
何全 《中国研究生》2012,(11):57-58
从七月中旬到十月初,短短两个半月的时间,《中国好声音》这一崭新的音乐选秀节目响彻了大江南北,在全中国刮起了一股强劲的音乐之风。声音、故事、人物,以及各种未知的变数,使得《中国好声音》不再只是一档单纯的娱乐节目,还是一套精彩的音乐大餐、一部跌宕的情感与奋斗的剧目,以及一份自由与张扬的寄托。《中国好声音》的原版是业已在欧美国家  相似文献   

4.
《中国好声音》能从众多电视音乐选秀节目中脱颖而出,成为一起影响力较大的媒介事件,背后的助推因素很多。本文仅从媒介事件理论入手,分析节目的脚本类型与构成要素,从而揭示《中国好声音》成功的奥秘。  相似文献   

5.
自从2004年湖南卫视的音乐选秀节目“超级女声”大获成功后,其它卫视都开始模仿、追随,但同时也伴随着同质化严重、低俗手段层出不穷的现象,到2001年广电总局再度下发“限娱令”,音乐选秀几乎陷入绝境.而此时《中国好声音》犹如一匹黑马杀出重围,播出第二期就在同时段收视率排名第一,迅速爆红.文章从节目模式、导师、选手、制播分离、播出时间和播出平台等角度对其成功的原因进行解析.  相似文献   

6.
黄鸽 《教育文汇》2013,(22):26-26
“中国好声音”是一家电视台的音乐类选秀节目,这两年颇受观众特别是青少年学生热捧。  相似文献   

7.
慕慕 《当代职校生》2014,(12):42-43
随着2014年第三季《中国好声音》拉下帷幕,中国电视市场的唱歌选秀娱乐节目画上了一个逗号,接下来还有《星光大道》。而在明年,观众们还将看到新一轮的《中国好声音》《中国最美和声》《中国梦之声》《中国好歌曲》等节目。  相似文献   

8.
很多人都还记得,2004年《超级女声》引起的万人空巷,正式标志着中国电视迈入平民音乐选秀时代。9年来,类似节目跟风不断,操作水准良莠不齐,引来广电总局再三禁令,"选秀"一词一时间贬义十足。2012年7月,浙江卫视《中国好声音》再起强音,一众"草根歌者"征服观众耳膜,但盛况依旧难复"超女"当年,看着热闹,可谁也没能再造出一个李宇春。2013年,由湖南卫视引进韩国MBC电视台的顶级歌手竞赛真人秀节目《我是歌手》华丽登场,势  相似文献   

9.
《初中生》2013,(7)
2012年,电视选秀节目《中国好声音》掀起了一股狂热的真人秀风暴,一时好评如潮.2013年初,又一档真人秀节目《我是歌手》横空崛起,风头立刻盖过《中国好声音》.  相似文献   

10.
电视上有一档以男歌手为主的音乐选秀节目,叫《快乐男声》。这些参选男歌手被观众戏称为“快男”。与中国现代不乏“好声音”一样,中国古代的“快男”也不少,其中有很多还是大家熟悉的古代名人,  相似文献   

11.
内地大众音乐选秀时代从诞生就充满坎坷,一路在争议声中走过,最终在历经了得与失之后以《中国好声音》突破重围,获得一片赞赏声。本文试图探讨总结选秀节目成功的经验,并从“音乐审美的真与善”、“精英文化和大众文化的融合”、“师生平等对话的语境”等几方面对当前高校专业音乐教育现状进行思考,提出了探索高校专业音乐教育人才培养新模式的主张。  相似文献   

12.
姚喻然 《文教资料》2013,(4):62-63,68
本文浅析了综艺选秀节目《中国好声音》火爆的原因,通过对节目制作方、选手类型、导师风格等方面进行深层次研究。了解到一档好的选秀节目如何制作策划,为今后的节目运营、节目制作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3.
《音乐世界》2013,(1):8-8
由中央电视台主办、恒大音乐协办“我要上春晚特别节目——直通春晚、”网罗了,《中国好声音》、《声动亚洲》、《星光大道》等12个知名选秀节目。评委阵容也是非常强大。  相似文献   

14.
从一开始对于这个节目"又是唱歌选秀烦不烦"的判断,到每个周末都坐等节目,我已经成为其忠实粉丝。因为我发现,《中国好声音》比《非你莫属》、《职来职往》这样的节目,更像真实职场。首先这个节目是真刀真枪的PK唱歌实力,而且水准还都不差。而不是类似求职类节目,一个人不断鼓吹自己有多牛,另一群老板负责群殴,其实大家心里谁都没底。其次这个  相似文献   

15.
2007年的电视荧屏,男性选秀节目风起云涌。从老牌的《美人关》到新生代的《加油!好男儿》,《快乐男生》更是将这场“男色”盛宴推至顶峰。借鉴女性主义媒介研究的理论成果,尝试对男性选秀这一节目形态进行一定程度的解读。透过节目浮华的表象,不难发现。这恰恰是对女性在现实生活中的缺憾遭遇作出的补偿,不过是一场女性革命的幻象罢了。  相似文献   

16.
浙江卫视《中国好声音》在2012年绝对是魅力无敌的综艺节目,在全国32个测量仪城市收视率达3.34%,市场份额达9.57%,奠定了2012年暑期档选秀节目的霸主地位。伴随着《中国好声音》扶摇直上的人气,观众记住了杨坤的32场演唱会、领略了庾澄庆的口才、见识了华少飞快地念广告,在这个综艺节目做大的蛋糕中,尝到甜头的绝非仅仅是电视台。本文从收视的角度及节目合作、营销的运作模式来剖析其成功的要素所在。  相似文献   

17.
从社会学的想象力来看,《中国好声音》表现为一种普遍联系和视角转换的能力,体现在反视觉性、声音和故事的互文、三种对话的建构等方面,实现了传播正能量、延伸奇观生产的"想象力"释放。《中国好声音》对于电视选秀节目版权引进后的本土重构具有一定的样本参照意义,同时也呈现了在当下中国复杂的电视生态中,一档节目红火之后的异化发展过程。  相似文献   

18.
随着当今社会发展的需要,出现了越来越多的选秀节目,在这各式各样的节目堆中,出现了《中国好声音》这一异军的崛起,令这个夏天的不再沉闷。收视居当日收视榜首,在这往日平静的荧屏湖面上泛起了涟漪,本文试论《中国好声音》"火"的原因。  相似文献   

19.
浙江卫视音乐选秀节目《中国好声音》,吸引了大量观众.其实在中国古代,不同的历史时期也都有不同的‘好声音". 1.上古时期的好声音:被现代音乐界津津乐道的上古"好声音",应该是一首情歌,姑且称之为《侯人歌》.《侯人歌》留下来的歌词只有短短的4个字:"侯人兮猗".侯即‘候",意思是,"那个等待的人啊."四个字中,实际能表情达意的只有"侯人‘二字,"兮猗"是感叹词.但是,就靠这两个字,《侯人歌》唱出了对爱人的殷切期盼,唱出了中国上古时代的‘好声音",成为上古音乐史中南方音乐,即所谓‘南音"的开山之作.  相似文献   

20.
《高中生》2014,(1)
正《盘点国内最为火暴的十大歌手选秀节目》选秀是给有才华的人一个展现才能的平台。今天,我们就为大家盘点一下国内的十大选秀节目吧!(请点击gaokao.hnjy.com.cn)《做歌手要有自己的风格》一个好的歌手要有自己的风格,让别人听一句就能听出来是你在唱,而不是别人在唱。(请点击gaokao.hnjy.com.cn)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