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03 毫秒
1.
<正>一、愉快教学的意义所谓的愉快教学就是在课堂上通过教师的引导,充分调动学生的内在学习的动力,把"要我学"变成"我要学",从而取得良好效果的一种教学的方法。在几千年前《论语》里就载有"学而时习之,不亦乐乎"的句子,这是孔子对愉快教学的认识,并将"乐学"作为治学的最高境界,我们都知道孔门弟子的乐学跟孔子的乐教有分不开的关系。英国教育家斯宾塞在1854年就提出了这样的思想,他认为如果学习能给学生带来精  相似文献   

2.
陈军 《上海教育》2012,(15):40-42
"孔学泰斗"匡亚明在《孔子评传》中高度评价了孔子和他的弟子们建立的具有民主平等精神的师生关系,说:"孔子和私学中的师生关系,是值得敬慕和学习的。如果说孔子在教学方法上体现了民主精神,在师生关系上则表现了平等精神。孔子对学生坦率真诚,学生对孔子敬爱尊重。在师生关系方面为后人树立了学习的榜样。"(《孔子评传》第316页)匡亚明先生的评价是极为准确的。民主与平等,是孔子言行的具体表现。孔子何以有此精神表现呢?从人格上分析,我认为要归结到孔子开阔的视野与博大的胸襟上来认识。  相似文献   

3.
陈军 《上海教育》2012,(10):40-42
"孔学泰斗"匡亚明在《孔子评传》中高度评价了孔子和他的弟子们建立的具有民主平等精神的师生关系,说:"孔子和私学中的师生关系,是值得敬慕和学习的。如果说孔子在教学方法上体现了民主精神,在师生关系上则表现了平等精神。孔子对学生坦率真诚,学生对孔子敬爱尊重。在师生关系方面为后人树立了学习的榜样。"(《孔子评传》第316页)匡亚明先生的评价是极为准确的。民主与平等,是孔子言行的具体表现。孔子何以有此精神表现呢?从人格上分析,我认为要归结到孔子开阔的视野与博大的胸襟上来认识。  相似文献   

4.
某种程度上讲,主要记录孔子言行思想的《论语》是中国历史上最早的一部教育理论专著,当前课改极力推崇的"以学生为主体"的教学理念在《论语》中的很多句子里都能找到相关的印证。譬如:"因材施教",譬如:"有教无类"等等。所以,在高中语文教学中,我们不仅仅要注重掌握教材文本中的有关孔子典籍的相关知识,还要深入运用孔子思想来指导我们的语文教学,加强这一儒家巨人思想在高中语文教学中的运用。  相似文献   

5.
几千年前,《论语》开篇就记载有孔子对快乐教学的认识:"学而时习之,不亦乐乎?"揭示了学习过程本身应该充满乐趣而让学生从中获得情感的满足.孔子已经认识到学习者的兴趣和爱好对学习效果有着不同程度的影响,并将"乐学"作为治学的最高境界:"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誉满欧美的著名学者、心理学教授巴甫诺奥曾写过《快乐学习法》这本畅销书,他认为:快乐学习是一种享受,学到新知识是一件快乐的事.因此,让学生在快乐中学习语文,才能取得语文教学的最佳效果.  相似文献   

6.
对于《子路、曾皙、冉有、公西华侍坐(》以下简称《侍坐》)的鉴赏评价历来见仁见智,其中较有影响的一种观点认为《,侍坐》是孔子“因材施教”的典范,从中可以看出孔子关心学生,爱护学生,坚持正面教育学生,善于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人教版《教师教学用书》甚至建议“:对孔子思想分析不宜过多。对孔子为什么要‘与点’的问题,也不宜讨论过多。”毋庸置疑《,论语》在具体的教学原则和教学方法方面包含着很多有价值的思想,但要让学生从课文中体味孔子的“为师艺术”,总是不太合乎情理;而撇开孔子的思想学说去学《论语》,更有本末倒置之嫌。下面…  相似文献   

7.
《论语》是记载孔子及其弟子言行的一部语录体著作,《论语》一书中所体现的教学思想对当代初中语文教学有着积极的启示意义:抓住学科结构进行教学,引导学生形成语文学科的"大观念";用典雅语言进行教学,涵养学生的人文情怀;在言语实践中提高学生的语用能力。  相似文献   

8.
林青阳 《考试周刊》2014,(30):24-25
<正>【教学背景】《论语》是"语"已被普遍认为是一种具有立言价值的文体,立志于孔子思想的传播。《中庸之道》一课首先包含了儒家中庸思想的哲学篇章。对学生来说,哲学是一个难以亲近的词汇,孔子说:"中庸其难哉。"从学生的起点和难点出发是教育内容的普遍原则,然而语文课不同于思想政治课,如何把富有哲理的思想上出语文课的特点,让学生于思想上不糊涂,于语文又学有所得,这是我这节课思考和实践的重点。【教学过程】一、释名师:今天我们学习中庸之道。看这四个字你有什么感受?  相似文献   

9.
在统编高中语文教材必修上册第一单元《子路、曾皙、冉有、公西华侍坐》教学中,可进行创新性教学尝试,一是引导学生对文中标点使用、孔子的谈话艺术作出评价;二是比较孔子和庄子的异同,并进行讨论;三是以读联写,让学生引用课文原话写一写“我的老师”,加深对孔子的认识。这种教学创新尝试有助于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提高学生的读写能力。  相似文献   

10.
子夏是孔门私学中"文学"科的杰出弟子。孔子对子夏的教育体现了高超精湛的教育艺术:一是孔门问对,孔子对子夏的个别化教学艺术;二是孔子对子夏的数度告诫与发展预测;三是孔子以《诗》《书》《礼》《乐》《易》《春秋》全面培养子夏的文学才能。此外,子夏与同门弟子之间的相互切磋也富有教育价值。  相似文献   

11.
<正>"寓教于乐",顾名思义,就是寓教学于乐趣之中。"寓教于乐"的教学思想在我国具有源远流长的历史。我国古代著名教育家孔子在《论语》中,开篇第一句话就说到对"寓教于乐"的认识:"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他精辟地指出学习是一件愉  相似文献   

12.
《论语·先进》里有这样一段记载:孔子的两个学生冉求、仲由请教孔子同一个问题:"听到一件事马上就去做吗(闻斯行诸)?"孔子对冉求说:"听到了马上去做(闻斯行诸)。"而对仲由却说:"听到了为何要马上去做呢(如之何其闻斯行诸)?"孔子的另一个学生公西华问孔子为何对同一问题做出两种截然不同的回答,孔子说:"求也退,故进之;由也兼人,故退之(冉求为人懦弱,所以鼓励他;仲由处事急躁,所以约束他)。" 孔子这种"进之"、"退之"的做法,可以说是因材施教的典范。因为他在具体的教育实践中,抓住了学生的个性特点,而采用不同的…  相似文献   

13.
曾参是孔子的得意高徒之一。在《论语》中被少见的称为"子",为孔子及儒家思想的传承做出了重大贡献。《论语》是儒学最重要的经典,在《论语》中,提到曾子的名字达17次之多,其中,记载他的言论多达15条。曾参父子同为孔子的学生,对孔子的感情更为深厚;他为人朴实敦厚,有传承儒家学脉的高度责任感;他提出和阐发的孝道、诚信、修身、担当等见解,发扬了孔子的学说;他将孔子"一以贯之"的学说慨括为"忠恕",表明对孔子学说理解透彻,深得要领;孔子的嫡孙孔伋拜其为师,足见他已具备儒家学术传道者的崇高地位;后世尊其为"宗圣",也是对其作为孔子之后儒家学统传道宗师地位的褒奖。这都有力证明曾子对《论语》成书做出有无可替代的重要贡献。  相似文献   

14.
孔子的诗学     
无邪、兴、达是孔子诗学的三个基本范畴。孔子所谓"无邪"是对《诗》的情感本质的肯定,"兴"是对《诗》的文体和思维特征的认识,"达"则是对学《诗》可通达天命的形而上性质的认识。"无邪"、"兴"、"达"三者构成孔子诗学的基本框架。孔子诗学是远古诗歌观念在新的历史语境中的"现代转换"。  相似文献   

15.
邓晓芒教授在《开放时代》上发表一篇题为《苏格拉底与孔子的言说方式比较》的章,邓教授认为孔子的言说方式是“一种任意独断的权力话语”。这种结论对孔子来说是不公正的。孔子的言说方式是启发式的言说方式,是其启发式教学思想的体现。这种言说方式抓住了启发式言 说方式的实质和核心,在尊重学生人格、调动学生学习的主动性上,在启发学生独立思考、培养学生思维能力上,在建立民主平等融洽的师生关系上都尽当时的所能加以贯彻和运用。探讨孔子的启发式言说方式,有利于澄清现代人们的错误认识,还原一个真实全面的孔子启发式教学理念。  相似文献   

16.
<正>近日听一位教师执教《孔子游春》一课,对"孔子与弟子娱乐及言志"一段,教师大体是按以下程序教学的:(1)理解课文。教师要求学生自由读课文,说说子路、颜回、孔子三个人的志向各是什么?问题并不难,学生依据课文很容易回答。教师还引导学生联系课文理解了"温文尔雅"、"从容不迫"、"情不自禁"、"手舞足蹈"等成语的意思,分析了三个人物的形象。  相似文献   

17.
对语文课文内容赏析是语文教学实践重要一部分,但有些文章成文久远,或因社会意识需要使其改变原貌,或因流传变迁使其被后人误读。这给我们赏析文章带来许多疑惑和障碍。笔者通过解读《子路、曾皙、冉有、公西华侍坐》中的"哂"、"吾与点也"等语句,对孔子内心活动和思想进行深入分析,尝试解读一个有血有肉,会生气,用权谋,讲营生的孔子,让学生对孔子有一个更全面的认识。  相似文献   

18.
人教版普通高中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先秦诸子选读》中的《(伦语)选读》是其重要组成部份。“先秦诸子选读”这一课程不是一般的知识型课程,宗旨是通过向学生讲授先秦诸子的一些经典选文,启发和引导学生陶冶身心、涵养德性,提高学生对我国文化传统的认识,加深学生对优良文化传统的热爱,增强学生阅读和分析古文的基本功,培养学生把握社会、人生问题的能力。先秦学派众多,而儒家“卓然自树壁垒”,儒家文化是我国传统文化的核心,《论语》则是儒家文化的重要经典之一。因此,教材编者选了《论语》的一些篇章组成了《先秦诸子选读》的第一单元,并通过教师教学用书给出了制定具体教学目标的建议:一是向学生讲授选文,在讲授的过程中涉及思想、表达艺术以及语汇等各方面问题;二是引导学生通过学习选文,比较深入和系统地了解孔子的思想,尤其是了解他对社会人生问题的思考;三是使学生通过了解孔子的思想、通过了解孔子对社会人生问题的思考,找到立身处世的借鉴。所以,教师在教学目标的设定上往往更侧重于情感态度价值观方面,以期通过对选文的教学,使学生全面提高人文素养。但是在教学实际中,我发现《〈论语〉选读》不仅是一片引导学生拓宽文化视野、提高文化修养的精神土壤,还是一个蕴含丰富写作教学资源的宝藏。  相似文献   

19.
《两小儿辩日》中两小儿取笑了不能决的孔子。孔子可笑吗?这个问题似乎不应该再作探讨。《教师参考用书》上说:“经专家研究,《列子》里写这个故事,确实有讥笑孔子的意思,这是因为《列子》是道家的著作,而孔子是儒家,学派不同,所以道家在这个故事中讥笑孔子。但我们学习本文,应从文章本身出发,来认识它的思想价值。就本文来看,  相似文献   

20.
一、设计思路《儒家文化创始人孔子》一课,课程标准要求学生"了解孔子的生平、基本思想观点和政治主张,探讨孔子在中国以及世界思想史上的地位和影响"。基于课标,人教版教材安排了"追求礼乐的一生""开创儒家思想""古代大教育家""对后世的影响"等四目内容,既较为全面地介绍了孔子的生平,又突出了孔子的基本思想观点及其地位与影响。笔者在设计本课教学时,考虑到学生在高一年级通过必修教材《百家争鸣》(浙江省高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