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71 毫秒
1.
一《论语》中的启发式教学思想概述(一)启发式教学思想的内涵《论语》中的启发式教学思想的要义体现在孔子的名言中:不愤不启,不悱不发。举一隅不以三隅反,则不复也。[1]其中,愤是指苦苦思索而未想通的样子;悱是指口里想说而不能明确说出来的样子。整句话是说,学生在学习过程  相似文献   

2.
一、启发式教学理论的含义和价值启发式教学理论,源于我国春秋旧中国时期,创始人是我国伟大的教育家——孔子。对于启发式,有人认为是一种教学方法,称为启发法;也有人认为是一个教学原则,称为启发式原则。但从它的教育价值和作用范围来看,已经远远超过一种方法或原则的范畴,应该是一种教学理论或学习理论。在我国“,启发”一词源于《论语》。孔子论述启发式这各种教学理论时曾说:“不愤不启,不悱不发,举一隅不以三隅反,则不复也。”意思是说对待问题,教师应先让学生思考,思考之后,仍然领会不了时再去指点他;当学生经过思考,有所领悟,想说又…  相似文献   

3.
张希林  东辉 《下一代》2008,(12):50-57
教育之道十二:启发式(教学方法)孔子在教学上根据每个弟子的具体情况实行"因材施教",并在教学中运用"启发式"。孔子在《论语·述而》篇中说:  相似文献   

4.
张涵韵 《文教资料》2012,(23):98-99
"譬喻"的修辞手法是孔子开展启发式教育活动的主要话语方式,《论语》作为记录孔子教学行为的主要文本,记载了教学过程及与学生的日常言语之中所运用的大量"譬喻",从而在教学语言上构建了启发式教育模式。本文将运用皮亚杰的认知发展论、建构主义教学理论探究"譬喻"构建启发式教育的理论基础,同时也关注于"譬喻"修辞对于激发学生创造性思维及进行情感教育的积极作用,以期给今后启发式教育的教学语言运用提供一定的探索和思考空间。  相似文献   

5.
《学记》是我国古代教育史上最早的教育理论专著,仅有的1229字折射出孔子的思想和教学经验,孔子的启发式教学在《学记》中被发扬光大,达到最高境界。在中职语文教学中,要通过教师启发式教学实现语文学科的目标,培养学生语文素养,创新教学方法。《学记》中所提出的启发诱导式的教学原则,在当今的语文教学中仍然有着深远的借鉴和启示意义。  相似文献   

6.
孔子参与式教学模式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孔子在道德教育教学策略上追求的是学生主体的参与,教学目标是激发学生的学习主动性、创新精神,教学模式上采取了乐在其中的启发式和潜移默化的情境教育方式.在这种主体参与的教学模式下,孔子对教师和学生的角色有了一种新的认识,作出了积极探索,这应当引起现代教育者的足够重视.  相似文献   

7.
启发式教学法是课堂教学提倡的主要方法。但在教学实践中 ,如何使用启发式则是个难题 ,要么是教师“启”而不“发” ,要么是觉得启发式费时费事 ,干脆灌还方便。伟大教育家孔子说的“不愤不启 ,不悱不发” ,一方面强调了运用启发式教学法的必要性和重要性 ,另一方面也强调了使用启发式的前提和方法。笔者在教学实践中注重启发式教学的前提 ,效果较好 ,现介绍如下 :一、依据学生的生活积累是采用启发式教学的基础如讲《枣核》一课 ,问及“枣核”和对“游子思乡之情”这两者有什么联系的问题 ,学生就不甚理解。但讲《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时 ,…  相似文献   

8.
原发的中国古典哲人,无论是孔子、老子,还是庄子,都深刻体认到言说的困境,这种困难不仅仅具有政治社会的向度,而且还有形而上的向度,如果说“西狩获麟”是前一种困境,那么道与言之间不可避免的张力则是后一种困境的体现。孔子“春秋笔法”、《周易》的“象言”、《庄子》的“三言”(即寓言、重言、巵言),都是回应言说困境的方式。只有把握这种困境,才能理解这些伟大文本言说的方式,而只有理解这些言说的特别方式,才能将这些伟大的经典带入我们时代的意识中,这就要求以灵魂饲养经典。  相似文献   

9.
浅议启发式教学中的“讲”和“问”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正> “积极实行启发式和讨论式教学,激发学生独立思考和创新的意识,切实提高教学质量”是《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决定》中明确提出的。启发式教学作为一种能够培养学生创新思维能力的教学方法和思想,被越来越多的教师所重视,在实施课程改革的今天,仍然具有积极的意义。但许多教师由于对启发式教学存在语义理解的问题,从而对它的认识有些片面。现就启发式教学中的一些问题作如下探讨。1 启发式的实质孔子说:“不愤不启,不悱不发,举一隅不以三隅反,则不复也。”这是启发一词最早来源。《现代教学论》中把启发式定  相似文献   

10.
甲 在课堂上,常常由于学生回答不出教师所提的问题就被说成这堂课启而不发,你对这种提法有何看法?乙 我认为这种提法是对启发式的一种歪曲理解.这种理解客观上成为教师实施启发式教学的一大障碍,因此有必要加以沌清.在我国,孔子最早提出了启发式的教学思想.孔子说:“不愤不启,不悱不发”.郑玄解释说:“孔子与人言,必待其心愤愤,口悱悱,乃后启发为之说.”朱熹又解释说:“愤者,必求通而未得之意.悱者,口欲言而未能之貌.启、谓开其意.发,谓达其辞.”换成现在的话,愤是学生积极思索而不能通,悱是学生想表达而又表达不出.启、发是指教师所作相应的指导.把学生回答不出问题看作启而不发,是把启误以为提问,发误以为学生有了答案,因此这样的提法是不正确的.  相似文献   

11.
孔子和苏格拉底是东西方启发式教学法的开创者,对东西方的教学法产生了深远的影响。他们都采用问答式的教学方法,主张有教无类,强调思维训练。但二者由于文化背景、哲学信仰等的不同,二者还是存在一些差别:孔子主张学生为主体,苏格拉底主张教师为主体;在教学组织形式上孔子的形式多种多样且与实际紧密结合,而苏格拉底的教学组织形式单一;孔子培养出来的学生思维能力较高,人才类型多样,既有从事工商的人才也有从事政治的官吏等,苏格啦底单一的教学方法培养出来的人才类型单一。追溯启发式教学法的源头,对改进当今教学方法具有很强的启示意义。  相似文献   

12.
回归孔子--欧美启发式教学发展的终极归宿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西方启发式教学强调教师问,学生答;其教学过程是始于教师的设问,而终于教师的结论,具有"以教论学"的特征.东方启发式教学则强调学生首先提出问题,再由教师答疑解难,注重教学的针对性,体现出"以学论教"的特征.回归东方是世界启发式教学在演进过程中实行自我扬弃的必然结果,追求孔子启发式教学所固有的学生主体观、以人为本的发展观和创造观等思想蕴涵是当代西方启发式教学发生转换的根本原因.  相似文献   

13.
廖丹琪 《高教论坛》2014,(12):70-72
孔门教育,以道德教育和人格教育为主。孔子在对弟子进行教育的时候重在引导,而非填充,他运用了各式各样的启发式教学法,包括双向交流、"叩竭法"、因材施教等,通过采取这些方法既启迪了学生的思维,又提高了道德教育的效果。当代大学课程中的"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程也是对学生进行思想道德教育的主干课程,其与孔子的道德教育有相通之处。研究孔子在道德教育中所运用的启发式教学法,对于此门课程的教学工作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4.
纵观《论语》,孔子施教,从来“不轻授”。“不轻授”体现在:适时施教、有限施教和“无言”之教等方面。“不轻授”与启发式相生相伴、相辅相成,为学生自求自得提供条件,目的在于形成学生的认识、实践和创造能力等,“不轻授”是孔子实现其培养完美人格教育宗旨的重要方式。历史上,大凡儒学教育等名家无不继承孔子“不轻授”的施教传统,“不轻授”对古代许多优秀教学方法和教学思想的形成均产生过直接的影响作用。现代教学思想与方法的改革,就其本质意义而言也是沿着学生的学习、思考、实践和创造多于教师活动这一方向演进的。因此,“不轻授”的传统在现代亦得到了空前的弘扬。  相似文献   

15.
“能近取譬是孔子开创的一种开放式的思维方式。他要求学生根据时间和空间的变化,研究和解决面临的各种问题,做好自己力所能及的事情,实现“至仁”的理想。然而长期以来人们对它的解释却是片面的。本文从时空的结合上揭示了“能近取譬”的真实含义,指出后代儒家正是沿着这一思路,与时俱进,阐释和发展了儒家思想,从而使儒家理论之树常青。  相似文献   

16.
“举一隅不以三隅反,则不复也”主张是孔子启发式教学思想的重要组成部分。今人所持“强说人”观点和“教师就应该换另一种办法施教”的观点是对启发式思想的否定与割裂。要全面客观地评价孔子的启发主张,就必须正确认识“举一隅不以三隅反,则不复也”的思想涵义。  相似文献   

17.
有关孔子及其弟子的言论和行事,除了记录在人们熟悉的《论语》一书中,《孔子家语》一书也是研究孔子及其弟子的重要资料。从《孔子家语》中,我们不难想象和察见孔子及其弟子所处的社会生活背景、诸弟子的言谈举止、音容笑貌以及人生际遇。而在诸多弟子中,子贡是较为突出的一个。子贡是一位生动活泼、富有个性,同时又能理解孔子思想,并且能和孔子进行交流的一个人,他能言善辨,勤思善问,能非常准确地理解老师的思想,而且善于思考、提问,非常尊重孔子,同时也处处维护孔门弟子。  相似文献   

18.
在电工电子实验教学中,教师既要注重培养学生掌握基本知识、方法和技能,又要培养学生的主动学习意识、独立思考能力和实践创新能力。采用启发式教学方法是我们教学的指导思想。该文通过一次实验课的教学实践,来说明启发式教学方法在电工电子实验教学中是如何运用的。  相似文献   

19.
Barriers to the identification of gifted students from traditionally underserved groups have been well documented. Although contemporary definitions of giftedness give heed to both performance and potential, the literature provides little concrete direction for how “potential” can be recognized, particularly in underperforming students who have lacked access to the kind of high-quality, personally relevant, and appropriately challenging curriculum likely to bring their talents to the fore. It is argued that high-quality curriculum can serve as an effective catalyst for the emergence of diverse talent but that such an objective must be a deliberate focus of curriculum planning. The “Famous Five” exercise presented in this article is a heuristic procedure that has been used with experienced educators and is designed to stimulate the thinking of curriculum developers as they design opportunities for unmasking diverse gifted potential.  相似文献   

20.
孔子《论语》中“学”、“思”、“知”有其各自不同含义,孔子私学中注重好学多思的修身之道,孔子私学教诲之道较之苏格拉底“产婆术”更近于“教育”的本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