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朱道琼 《武当》2012,(7):37-39
三是仅就字面意思诠释《道德经》,误解最多。老子说:"有物混成,先天地生。……吾未知其名,字之日道。吾强为之名日大。"即是说:老子勉强称名的"道"、"大(道之别名)",是先天地而生的实"物"。这种看不见、摸不着的"物",是化育天地的基础和根本。而不是虚无,更不是呓语。《皇人经》云:"夫人是有生最灵者也。但人不能自知,而不守神以却众恶耳。知之者,则不求佑于天神,止  相似文献   

2.
钓鱼者说     
中州之野盛产鱼。气候湿润多雨,河沟纵横,水网密布,多鲫、鲤、草、鳊,昔能钓者,日钓数十斤。有鲁氏者,三代爱好垂钓矣。问之,则曰:“吾祖好钓,吾父好钓。今吾钓十年而鱼愈少矣。”言之,貌若甚戚者。余惊之,问曰:“何故,竞至无鱼钓耶?”鲁氏大戚,汪然出涕曰:“君哀吾无鱼钓乎?则吾无鱼钓之不幸,莫若环境污染之不幸甚也。自吾氏三世居是城,积今数十年矣。而今城乡污染严重,造纸厂、皮革厂、化工厂、电镀厂黑烟蔽日,污水横流,呼嘘毒疠,水族往往死者相藉也。吾祖钓鱼,一  相似文献   

3.
盈亏篇 [原文] 天下国家之事,尝有消长晦明,一盈一亏。常人目为天运,达士归之人心。理固正也,词固醇也。吾何议论之云云?然世有未盈则亏,欲亏不亏者。此情此故,吾当(?)发明,以为世劝。 国家之气势,安极始危,乃有一传而生事变。再世而叹危亡者,谓为亏欤,何以尚有中兴?谓非盈欤,何以忽萌大难?盖不亲贤才,则奸雄坏政;不敦诗礼,则子孙奢  相似文献   

4.
栖心子问道     
薄闻 《武当》2004,(7):44-44
昔初学道时,只知习内功而不闻其理。一日,问道祖师处,谈及内功之练习。祖师问:“太极者何也。汝可知晓?”吾答日:“尚未详知。”祖师日:“汝对内功之练法尚未入门。”吾日:“吾知内功修习,知心法知架子即可。如何尚未入门乎?”  相似文献   

5.
月西  孙德 《武当》2007,(9):37-39
[原文] 吾今再下一丹:有谓赤龙不斩而丹不得结、道不得成者,不知血尽而气亦尽矣。如男子之精败而丹亦难成,其理一也。盖男精女血多不可绝,气离血而气无由生,血化气而精始流通。如谓血尽而乃言炼丹何?青年血枯而病反起,此终不离血之一考证也。又言炼之数年而毫无影响,非无诀也,实心无静时之故也。  相似文献   

6.
孔德 《武当》2004,(4):47-49
【原文】人生有五德,吾尝以譬天地之五行,人身之五经。仁属木,也肝也。义属金,也肺也;礼属火,也心也:智属水,也肾也;信属土,也脾也。是知五德之不可少一,犹之五经之不可绝一,即如五行之不可缺一。人皆日木不可少也,而何以无仁也?无仁者必无养育之念,其肝已绝,而木为之槁枯矣。人皆日金不可少也,而何以  相似文献   

7.
拳术述闻     
余幼时.即好拳术。初不存有门派之见.故于各种拳术.均涉足而研究之。然拳术之为道也至大,体万物而不遗。余既无身体力行之实功.亦未明此中之精义.仅略窥其大概而已。曩居北平,有高道夫君者,汉中人.工书法.于大小篆及汉魏源流殆无所不通。从余习拳年余.伊云.吾兹习此.为日不久.而心领神会。乃知拳术之与书法及身体.故有莫大之关系者.运用虽不同,其理则一也。余诘之.伊云.拳术有五  相似文献   

8.
戚建海 《武当》2005,(2):13-13
太极易图者,宇宙之缩影,浑圆之象也。神明府中之渊微,炼丹术之精髓,行功火候之妙门。太极之初,恍惚之象,两极未生,阴阳难分,故日无极。无极之象数为(零),有极之象数为(一)。自无而有,天地人万物道同。无极动而太极生,太极动而天地互恋丝相扣。在天成象,在地成形,太极之阴阳两仪生。阳主动而阴守静。动极而静,静极而动。动静相间,昼夜分明,无始无终。  相似文献   

9.
王夫之作《庄子解》。对《庄子·达生》载:“天地者,万物之父母也。合则成体,散则成始;形精不亏,是谓能移;精而又精,反以相天。”注释说:“此合乎大易精气为物、游魂为变及论语知生之旨,实有取焉。”作为一代明哲的王夫子是怎样把《周易》、《论语》与《庄子》连系在一起?《论语》“知生”之旨要何在?弄清这些问题,对研究古代哲学特别是养生思想均具重要意义。对此愿提出几点浅见,供有关同仁参考。  相似文献   

10.
郑工 《收藏界》2011,(6):141-142
李照东的内心并不躁动,也无焦虑,所有的躁动和焦虑都在习画的过程中渐渐被过滤了,主体有时也闲置。禅宗说,这是"无我"。"无我"是一个高境界,主体完全被闲置。《金刚经》有言:"应无所住而生其心",据说当年慧能听了这句话,才出家求法,成为禅宗六祖,后立禅法,以"无念为宗,无相为体,无住为本"(《坛经·定慧品》)。  相似文献   

11.
孔德 《武当》2005,(10)
[原文]金沙古佛曰:以大处而论百脉,皆由无极分形造化;以细密而言,又属无形无象,却原万化尽包。男女皆同此至宝,只分血精两条:男精逆行而成仙,女血直腾归心窍。故而各有各法。各有各照。女丹从何而来?男与女两不相侔,女与男大相悬殊。男丹由精化炁,炁化神,神化虚,虚极静笃而丹自结成矣。女丹由血化炁、炁化神、神化虚,虚无自然而丹自成矣。有谓“赤龙不斩而丹不得结,道不得成”者,不知血尽而气亦尽矣。如男子之精收而丹亦难成,其理一也。盖男精女血多不可绝。气离血而气无由生,血化气而精始流通。如谓血尽而乃言炼丹,何青年血枯而病反起?此终不离血之一证也。  相似文献   

12.
助战记     
吾甚好棋,乃北方一边陲小镇棋王,绝对的第一高手,而且平素喜研江湖排局,镇内摆棋摊者无不对吾退避三舍。 一日,一外地棋友来访,告吾曰:“前日在镇内,见一摆江湖排局者,便上前破阵,不料损失彩金数十元,再与之弈通盘,仍是不敌。” 吾闻之大怒,暗想:在吾地盘竟有此等大事,便欲带友前去讨还,不过当  相似文献   

13.
[原文] 人生有五德①,吾尝以譬天地之五行,人身之五经②。仁属木,也肝也③:义属金,也肺也;礼属火,也心也;智属水,也肾也:信属土,也脾也。是知五德之不可少一,犹之五经之不可绝一,即如五行之不可缺一。人皆日木不可少也,而何以无仁也?无仁者必无养育之念,其肝已绝,而木为之槁枯矣。人皆日金不可少也,而何以  相似文献   

14.
【原文】今察众生,每患病缠,皆属先后①,未分界限。吾与点出,个个思勉。未上坐时,先须散淡②;无拘无束,活泼自然。然后上坐,更无拘牵,随其念来,随自出焉。随其自化,只将神全。念若堆积,毫不沾绊,闭目思睡,身化形完③。无人无我,死尸一团。如此用功,病自安然,更不惹病,全体舒安。拘念?阻④,火即焚原⑤;着意?散⑥,邪更燎燃。病从此起,烧干真元。女子血海,气化出焉⑦,邪火一动,蒸透命原。血渐枯槁,医治难痊,血动之时,更宜舒展⑧,躁气勿发,怒气勿沾。念更宜净,神更宜恬,随其纷尽,始坐自然。倘作躁怒,触犯中田,朝夕心垫⑨,口苦舌干。皆由此起,谁…  相似文献   

15.
王小龙 《武当》2006,(12):43-43
《心印经》云:“上药三品,神与气精。人有精则生,无精则死,故精为生命之能源,内丹之药材。施之则生身,逆之者人圣。正如三丰真人所云:“顺为凡,逆为仙,只在其中颠倒颠”是也。  相似文献   

16.
孔德 《武当》2005,(6):39-41
[原文]女真之道,原与男子之工夫大不相同。男子之道贵在炼药,是以前段工夫逐一讲明。果能旦夕行之,虔心进步,使身中五脏之血皆返为气,自然化生。若真气潜生,将阴浊之体变为纯阳工夫,至此,方能用火行符,才与男子同等。若不分门别类,其工焉能有济?故男子先炼药,后炼形;女子先炼形,后炼药。因其体相攸分,故前后工夫差别。吾今立法教人,不得不分明指示,方使学者无亏。[注释]①女真:此称谓含二义,一义  相似文献   

17.
“按跷”释义沈寿“按跷”较早见于《黄帝内经素问。异法方宜论》:“中央者,其地平以湿,天地所以生万物也众,其民食杂而不劳,故其病多痿厥寒热,其治直寻引按跷,故导引按跷者,亦从中央出也。”唐代王冰注:“导引,谓摇筋骨,动支节。按,谓抑按皮肉,跷,谓捷举手...  相似文献   

18.
经典择抄     
陈流沙 《武当》2004,(1):22-22
《周易本义》序曰:“《易》之为书,卦爻彖象之义备,而天地万物之情见。……散之在理,则有万殊;统之在道,则无二致。所以《易》有太极,是生两仪。太极者,道也。两仪者,阴阳也。阴阳,一道也。太极,无极也。万物之生,负阴而抱阳。莫不有太极,莫不有两仪。”《易·系辞上传》第十一章曰:“是故《易》有太极,是生两仪,两仪生四象,四象生八卦。八卦定吉凶,吉凶生大业”。  相似文献   

19.
孔德 《武当》2007,(4):42-44
[原文] 吾再分明而辨其真焉。果何辨乎?男子则以胎名,女子则不言胎而单以息名者,恐后世之人错认胎字,卒受诬名,乌乎可!女子之息不结则已,一结而封固,二结而自守,三结而稳根。强此三者故,所易放而易收,贞女节志,可不急急以悟其妙耶!  相似文献   

20.
太极者,绝对之始终也,故凡一切事物,皆难越此规。空以无,无以静,静生动,动则化,化则极,极则变,变则复,复则静,静归无,还其本来面目。《太极拳论》开篇第一句曰:“太极者,无极而生,阴阳之母,动静之机也。”凡修炼太极拳者都应知其始终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