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朗诵艺术作为表演艺术的一种,承载着主体和对象的真情实感,是由它们共同参与产生的。朗诵者可以将静态的文字通过再创作,添加自身的情感和想象,以语言表现出来。声情并茂的朗诵会迸发艺术的生命力,创造出魅力四射的艺术形象,给听众展现出一副美好的情景,在各角度给听众以美的享受,所以朗诵就是听众和朗诵者共同审美的过程。本文主要从音乐美、意境美、情感美探析朗诵艺术带来的审美体验。  相似文献   

2.
荆素蓉 《编辑之友》2011,(10):88-90
文学作品是作者根据美学规律创造出来的具有不同审美价值的艺术品。文学作品的翻译是"用另一种语言,把原作的艺术意境传达出来,使读者在读译文的时候能够像读原作时一样得到启发、感动和美的感受"。[1]换言之,译者要在总体把握原作的艺术审美构成的前提下,充分调动译入  相似文献   

3.
王健 《新闻世界》2014,(8):60-62
朗诵艺术是众多艺术门类中的一种,人们在过去把它简单的理解为是见字出声,但是意境美的营造,赋予了朗诵艺术新的生命和活力。朗诵艺术广泛吸收了各类艺术的优长,把情与景、情与境完美结合,在创作主体的二次创作下,赋予了作品更大的想象空间和全新的含义,以一种自然天真之美营造出的意境美,带给了创作者和受众极大的审美愉悦感。  相似文献   

4.
“演讲是一种具有审美性质和审美价值的特殊的社会实践活动,它有着较强的艺术性,受审美规律的制约,所以它要求其语言必须有相应的艺术性”。演讲是语言的艺术,演讲语言运用的过程是一种美的创造过程。正因为演讲语言的艺术美,才使演讲更具真实性、鼓动性、感染力和征服力。  相似文献   

5.
曾致 《声屏世界》2001,(9):48-50
张颂教授在《简论播音艺术的欣赏层次》一文中指出:“让播音语言内涵与声音形式的变化进入有机融合的深处,使广大听众、观众在有限的时间里进入无限的空间,既获得众多的信息,又获得情操的陶冶,直觉得信息是美的,信息显示的大千世界也是美的,那声音欣然走进敞开的心扉,息息相通,没有滞碍。这是一种境界,是播音艺术的最高境界,”①说起“意境”,人们会很自然地联想到艺术作品,在文学艺术创作的领域,意境是人们追求的最高境界。意境是从我国文艺创作传统中锤炼出来的审美范畴,把文艺创作中的“意境”引入播音主持创作中,是播音…  相似文献   

6.
朗诵是有声语言表达中的再创作,它以文字稿件为依据,经由创作者的感受思考,运用内外部技巧将静态的文字转化成动态鲜活的语流,给予受众相关的启发与感悟,从而达到传受双方的愉悦共鸣。做到传者和受者之间谐和的审美享受,离不开创作者在朗诵中对其意境美的营造。意境是我国传统美学中的一个重要概念和范畴,它最早出现在文学创作和批评之中。现如今意境已经融入各大艺术门类当中,成为我国美学史中重要的美学和艺术学范畴。作为有声语言表达中的朗诵艺术是创作者对于文稿的二度创造,经稿件内容出发融入了个人情感和主观感受,除了规范的表达之外更需要创作者情景交融地把审美理想与客观景物融合,创作出触动人们灵魂的作品。本文试从朗诵中有声语言表达的播音学视角和意境在艺术学中的美学视角进行融合,对有声语言朗诵中意境的营造加以论述。  相似文献   

7.
电视专题片的创作,除却画面语言之外,有声语言也是重要的语言表达形态,这种有声语言主要体现为电视专题片的解说词,因此解说词的创作越来越引起人们的重视,而且逐渐成为一种独立文体。优秀的解说词和小说、诗歌、散文一样,有着无限的艺术魅力和审美价值,如《话说长江》《邓小平》这些脍炙人口的优秀解说词,  相似文献   

8.
意境是文艺作品中所描绘的生活图景,所表现的思想感情融合一致而形成的一种艺术境界.具体点讲意境是从中国古典诗歌、绘画等抒情写意的艺术传统中锤炼出来的一个重要的极富民族特色的审美范畴.新闻意境,就是由渗透着记者的某种感情生活图景所构成的新闻作品的意蕴和境象.或者说是作者在新闻创作中,将景、情、意、思想等交融在一起,达到一个美的艺术境界.半时,我们在创作中,如何构画一个美的新闻意境,并使新闻作品借美的意境而增加感染力,给读者创造美的享受和审美愉悦呢?结合工作实践,笔者从新闻意境的审美特征,挖掘创造等方面作进一步探讨.  相似文献   

9.
当今的广告已经不仅仅停留在对产品的介绍和说明上,它还充分发挥了广告语言的内在审美优势来吸引消费者的注意力,以激起消费者的购买欲望,从而达到最终实现商品的商业价值的目的。这突出体现在以下几点:一、广告语言的意境美广告商为了突出某一商品,往往要把它放在一定的时  相似文献   

10.
播音朗诵是一种再度创作的过程,朗诵者运用自己独特的声音抒发文章作者的所见所闻所感,这种声音中已经融入了朗诵者自己的感情色彩.本文主要分析语言表达中外部技巧的灵活运用以及外部技巧对播音朗诵美感的提升.  相似文献   

11.
张亚文 《大观周刊》2012,(24):260-260,262
中国画艺术是一种“有意味形式”创作,虽是一种独立的审美价值,但是我们知道,国画作品形式的目的在于内容的丰厚。精神内涵和意境创作是一幅中国山水画作品中所表现的内容,作品的灵魂则是作品的外在形式。要想达到作品的表现目的就要有与之相对应的理想、新颖的表现形式,而不是表现内容的丰富。也正因为如此,构图的独特美感成为中国山水画形式美的构成方式,早在唐代张彦远就明确指出为“画之总要”。  相似文献   

12.
改革开放几十年来,经济社会的发展改变了人们的生活,它带给人们在思想观念和审美趣味的变革与转化是惊人的。大众文化冲击了传统意义上的审美观念,审美价值的产生变得多元化。主持人的有声语言,不仅传达信息,表达情感,也应具有审美价值。主持人加强语言修养,进行美学层面的创作,具有提高受众审美追求的意义。  相似文献   

13.
播音员主持人进行有声创作的过程,实际上就是一个追求和探寻“声、情”和谐的过程,唯有达到符合作品内容创作要求的声音与感情的和谐,才会使节目达到一种审美的意境,才会给人以美好的艺术享受,才会让作品动人心弦,使其颇具说服力和感染力,引起与观众的共鸣。  相似文献   

14.
语言对于广告来说是非常重要的 ,广告语言往往都是精心选择和千锤百炼的佳句。广告语言不仅使广告产品表现得尽可能美好动人 ,而且也使广告本身成为审美对象 ,给人们带来美的享受和愉悦。从审美的角度看 ,广告语言主要有以下几种风格。广告语言的通俗美。古人云 :“文须通俗方传远”。通俗、朴素的语言是最美的语言。特别是作为吸引广大消费者的广告语言就更应该通俗易懂 ,一则佶屈拗口含义很深的广告词是很难被人理解和传诵的。中外一些企业和广告策划人大都深谙此道 ,创作出了不少脍炙人口的好广告。电子牙刷的广告语 :“永远不脱毛的牙刷…  相似文献   

15.
李明文 《军事记者》2004,(11):30-30
意境是我国美学思想中的一个重要范畴,它体现了一种美。意境是客观(生活、景物)与主观(思想、感情)相熔铸的产物。意境是情与景、意与境的统一。清代王国维是“意境论”的集大成,他说:“词以境界为最上。有境界则自成高格,自有名句。”又云:“何以谓之有意境?日:写情则沁人心脾,写景则在人耳目,述事则如出其口。”通俗地说.情与景会,意与象通.如诗如画,真情感人。任何体都不拒绝意境的产生,意境是高层次审美的体现。新闻意境,是记、编辑审美创作的成果,是传播写人、写景和叙事时的主观情思与客观景物相融合的产物,具体指新闻作品中有着丰富蕴涵和情景相谐的画面。  相似文献   

16.
徐纳维 《记者摇篮》2012,(10):52-53
每逢新春佳节到来之际,从中央台到地方台喜庆、热烈的各类晚会层出不穷,叫人目不暇接。然而,我们发现真正有着丰富文化内涵的诗歌创作在电视屏幕上却不那么落英缤纷。难道高雅的艺术离大众越来越远了吗?古往今来诗人们饱含着思想感情,把对客观事物的感受营造出优美的意境,通过音律诵读使诗歌具备了很高的审美价值。音诗画的结合,艺术上的创作实现了多种艺术互相交融、和谐统一的表现形式。这种通融性、生动性和灵活性一定会深受广大观众的青睐。  相似文献   

17.
历史剧是艺术作品,它的特质在于审美,这种审美是基于现代语境意义上的审美。《楚汉传奇》在现代语境中对历史图景进行了独特的诠释,这种张扬导演审美个性的创作方式,将成为历史剧创作的一种趋势。  相似文献   

18.
讲播艺术工作者的主要创作媒介是有声语言。他的首要技术追求就是关于这个声的发生、组合、运用和传送等等。如果没有了这个声,也就没有了这门艺术。讲播艺术家的主要艺术目标就是设计并实现有声的语言的美感,使有声语言获得一种审美价值。这个声的设计与运用能力的高低决定着他的艺术生涯。他使用这个声表达着作为一个艺术  相似文献   

19.
修辞效果作为美学价值的表现形态反映了修辞活动的审美性质,修辞格则是让语言的使用审美艺术化的重要手段。本文将从形象美、意境美和情趣美三方面对修辞格的审美功能进行浅析。  相似文献   

20.
安洁 《青年记者》2004,(3):46-46
电视散文是近年来兴起的一种新的电视艺术形式,它是文学与电视的有机结合。是通过电视对诗歌、散文进行的艺术化的二度创作。它声、情、画并茂,营造了一种或美丽绚目或引人沉思的美好意境。如何用电视画面语言来表现电视散文的思想感情呢?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