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9 毫秒
1.
感受中国的地位与差距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大家都会感觉到中国崛起的影响 吴建民 1971年中国恢复联合国席位后我就作为中国代表团成员去了联合国工作.那时到美国的超市去看,真是羡慕的不得了,当时我想中国人哪一天才能发展到这种程度,我这辈子怕是看不着了.那年我32岁.我在中国常驻联合国代表团前后工作了十年,第一次是1971年到1977年,那时在美国根本看不到中国货.  相似文献   

2.
爸爸: 我好久没这样叫了,好久了.张开口都是陌生的,好像有一个长久的死寂的冬天,把这两个温情的字眼淹没了.从我的八岁到我的十八岁,我都没有开口叫过.整整十年. 十年.我一想起都觉得这是如此漫长的时间.如此漫长.回首凝望的时候感觉怎么也望不到头.  相似文献   

3.
10年前,1995年11月5日,我参加了在北京人民大会堂举行的韬奋诞辰100周年纪念大会.在这次会上,我从党和国家领导人手中捧回了中国韬奋新闻奖的奖杯和奖状.10年后的今天,我又有机会参加纪念邹韬奋诞辰110周年的大会,这是我一生永远无法忘怀的荣幸.我的荣幸可以说是从我的上一代开始的.  相似文献   

4.
无悔的选择     
人各有志,在对待家庭、工作及个人得失方面,各有各自的看法和选择.但我的选择,我是终身无悔的,那就是:——在个人和整体利益上,我选择了整体.1992年,我调进了报社后,领导安排我从事采编工作,我边学边干,工作干得出色,得到领导赞赏.正当我的工作得心应手时,1994年,领导又把我从采编岗位换到广告科工作.说句心里话,在报  相似文献   

5.
相比我的2009年的一地鸡毛,和2010年的人生十字路口将错就错的选择,2011年于我,是一个平凡正常的一年. 当然,从不平常的悬崖边,到人生的十字路口,到回归正常而平凡,这中间需要付出多大的努力心力才能做得到啊.我做到了.虽然头发也因此更加斑白. 2011年,我架起了需要的桥,下定了韧性的锚,并把游丝抛了出去,虽然,还尚未抓住要的东西.  相似文献   

6.
一 1936年,我结婚了. 在此前两年,我曾有过一次可贵的初恋.那时我虽然是一个地位低下的"戏子",但我却绝不向往金钱的婚姻.我始终珍藏着自己纯洁的爱.我向往自由,渴望爱情,希望能遇到一个真正爱自己,并值得自己爱的男人.15岁那年,我认识了大财主程子菊的侄儿,一个比我大3岁的很有才气和学问的大学生程佩林,他几乎成了我的意中人,拿今天的眼光来衡量,也可算是称心的爱人.  相似文献   

7.
吕芃 《青年记者》2008,(10):46-47
我参加新闻工作的时间加起来刚好15年.我和新闻的关系可以分为我作为新闻受众的前15年和作为新闻工作者的后15年.既然没有资格夸耀.我如何做好了新闻",那就老老实实地说说"新闻如何影响了我".  相似文献   

8.
一   1936年,我结婚了.   在此前两年,我曾有过一次可贵的初恋.那时我虽然是一个地位低下的“戏子“,但我却绝不向往金钱的婚姻.我始终珍藏着自己纯洁的爱.我向往自由,渴望爱情,希望能遇到一个真正爱自己,并值得自己爱的男人.15岁那年,我认识了大财主程子菊的侄儿,一个比我大3岁的很有才气和学问的大学生程佩林,他几乎成了我的意中人,拿今天的眼光来衡量,也可算是称心的爱人.……  相似文献   

9.
郑雪君 《青年记者》2017,(13):29-32
今年,我从事新闻工作已经24年了,我主持的温州晚报雪君工作室成立至今将近14年了,我主持的温州晚报公益道德讲坛一眨眼也有4年了.刚进报社时,我想得最多的是如何使自己成为成功人士;现在,我想得最多的是,如何使自己成为一个幸福的人.因为成功的人不一定幸福,而幸福的人必定是成功的.一个人如何活才算幸福?我认为活出了生命的意义,活出了生命的精彩,幸福指数就会达到最高点.我是怎样去努力达到这个高点的呢?  相似文献   

10.
孙殿仙 《青年记者》2012,(10):36-38
我是一名年逾八旬的退休小学教师,家住栖霞市庙后镇骂阵口这个偏僻的小山村.在抗日战争和解放战争的烽大硝烟中,我读了6年小学.从5年级开始我就给报纸写稿子.但因文化水平低,写的稿子缺头少尾,连写3年都成了废品. 正在我一筹莫展,心灰意冷,想打退堂鼓之际,《大众日报》编辑同志给我寄来一本《青年记者》,我反复阅读,爱不释手.在她的谆谆教诲下,我又鼓起勇气,重新拾起了笔.从前我是个连新闻的五大要素和什么是消息、通讯、故事都一窍不通的门外汉,逐渐开窍入了门.时而有一些“豆庸块”、“火柴盒”见报.  相似文献   

11.
最近,我翻阅了过去的采访记录本子,找到了我同一个村党支部书记宋万有的谈话记录.这是1954年冬天我在黑龙江省采访时的事.谈话是在马车上进行的.其中有一段这样写着:"你是哪一年复员的?"我问."五二年."宋万有答."在部队上待了四五年,乍回到农村还习惯吗?"  相似文献   

12.
我从事档案工作已经八年了.八年来,档案工作在我生命的路途中留下了深深的足迹.我撰写的论文在省市获奖;我所在的档案室被认定为科技事业单位"国家二级"档案管理先进单位,我本人获沈阳市"九五"期间先进档案工作者称号.  相似文献   

13.
我是吉林省龙井县人,朝鲜族.我的父亲和叔叔在抗战时期参加了东北抗日联军朝鲜支队,曾经在金日成将军的直接指挥下战斗工作过.我虽然是个女孩子,可从小受到父辈的影响,崇尚英雄,渴望接受战斗的洗礼. 1951年3月,我从中国人民解放军东北军区护士学校毕业,那时抗美援朝战争已经开始,我在亲友的支持和鼓励下,报名参加了中国人民志愿军,分配到志愿军后勤部队二分部卫生队当护士.这一年我17岁.朝鲜停战以后,我又在朝鲜工作学习了4年,并接触到很多朝鲜的大人物,如金日成将军,以及当时只有十来岁的金正日.如今,我已经进入耄耋之年,然而在朝鲜的情景依然历历在目.  相似文献   

14.
新闻是我年少时的梦.去年的这个时候,我成为山东法制报的一员,圆了自己的新闻梦.转眼间,入行已有一年.一年来,我从非科班的门外汉成为一名记者,受益匪浅、甘苦良多.  相似文献   

15.
2011,我的文     
2011年,我写了三篇文章:《清华失去的,正是这个社会稀缺的》,《在台湾,找中国》,《问道钟南山》. 我不是说这一年我只写了这三篇文章,事实上我写了大大小小五六十篇,不包括每天七八条微博.我的意思是,以上三篇不追风,也没有命题作文,却具有某种静静的力量.  相似文献   

16.
十年前,作为一名档案专业本科毕业生,一名两岁孩子的妈妈,在离别母校五年后,我回到了刚刚成立一年多的校档案馆.初来乍到的我,那份心情,格外忐忑,虽然是科班出身,毕竟没有实践经验,我的档案学理论知识在五年的时间里也稍有滞后.伴随着档案馆的发展,我有了太多难以忘却的记忆.  相似文献   

17.
时光如梭,转眼间,我从事档案工作已整整一年.在这一年的时光里,我真的触动很大,感悟很深. 我是要"奔五"的人了,已有25年的工龄,在部队当过战士、班排连长,退伍后在检察院从事过党务、检察官工作,总是风风火火的.原来的工作对我来说,是轻车熟路,成绩斐然.  相似文献   

18.
1998年7月,我从北京大学毕业.我读的是中文系,在那里我花了4年时间,除了获得一张毕业证、一个文学学士学位和进行了最基本的写作训练外,在新闻方面可以称得上一无所获、一无所知.  相似文献   

19.
孔子说:"三十而立,四十不惑."2008年我就已经跨入不惑之年.2010年,我在图书馆工作了整整20年. 月夜,推窗而立.我想:也许,该是"回顾过去,展望未来"的时候了. 我是1990年7月从四川大学图书情报系毕业的.四年的大学生生活,心底留下了很多美好的画面.而学校图书馆是其中最美的一帧.  相似文献   

20.
今年,是我从部队转业到地方工作20年,也是我直接参与筹办的<湖南档案>创刊20年.这段经历,成了我永恒的记忆.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