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粘贴碳纤维片材加固技术是一项新的应用外粘高性能复合材料加固结构的技术.碳纤维片材重量轻、高强度、高弹性、高耐久性,易于施工,现已开始应用于各类混凝土结构的加固处理.本文根据工程实际情况,简要介绍了碳纤维片材加固技术在混凝土框架梁抗剪加固工程中的应用.  相似文献   

2.
陈薇  刘锐 《培训与研究》2005,22(5):62-64
介绍了碳纤维材料及加固技术,并给出了碳纤维片材加固砼结构设计与计算通过工程实例,简要介绍了碳纤维加固混凝土技术的应用。  相似文献   

3.
根据北京市冬季气温调研,确定室内冻融循环试验周期,分别对7组环氧沥青混凝土试件进行不同次数的冻融循环,通过室内三点弯曲试验得到不同冻融循环次数下环氧沥青混凝土的弯曲劲度模量和断裂能,采用数值模拟方法计算不同冻融循环次数下环氧沥青混凝土的平面应变断裂韧度.研究结果表明:环氧沥青混凝土弯曲劲度模量随冻融循环次数的增加而减小,冻融循环次数为30次时,环氧沥青混凝土弯曲劲度模量的冻融损伤量为60%;环氧沥青混凝土断裂能和平面应变断裂韧度随冻融循环次数的增加呈先减小后增大的趋势,冻融循环为15次时,环氧沥青混凝土断裂能和平面应变断裂韧度达到最小值.  相似文献   

4.
为了有效评估海水冻融与侵蚀后混凝土的力学性能,基于大型静态和动态刚度伺服压力机进行了混凝土冻融和海水侵蚀后的力学性能试验.对混凝土进行了50,100,200和300次冻融循环,并配置了人工海水;选择了合理的干湿循环机制,对冻融后的混凝土试块进行了10,20,30,40,50和60次干湿循环.对混凝土弹性模量和抗压强度退...  相似文献   

5.
针对花岗岩石粉混凝土抗冻性问题,制备尺寸为100 mm的立方体混凝土试件,进行冻融循环试验,分别测定未冻融和冻融循环25、50、75、100、125和150次时花岗岩石粉混凝土试件抗压强度、质量损失率和动弹性模量,得到主要结果如下:花岗岩石粉混凝土抗压强度、质量损失率、相对动弹性模量与冻融循环次数分别呈负相关、正相关、负相关;冻融循环150次时,编号为S52C10试件抗压强度与其冻融前。抗压强度比值、质量损失率、相对动弹性模量分别为66.0%、1.81%和66.9%;试验表明当花岗岩石粉掺量在0%~20%范围时,掺量为10%的花岗岩石粉混凝土抵抗冻融破坏能力最强,试验结果可以为花岗岩石粉混凝土配合比设计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6.
为了研究玄武岩-芳纶和玄武岩-碳混杂纤维增强复合材料(FRP)片材的疲劳破坏形态和疲劳寿命规律,进行了2种混杂比(1∶1和2∶1)的片材试件在0.6~0.95应力水平下的疲劳试验.试验结果表明,对于混杂比为1∶1的试件即B1A1和B1C1,碳纤维或芳纶纤维先发生断裂;对于混杂比为2∶1的试件即B2A1和B2C1,玄武岩纤维先发生断裂.混杂片材的疲劳寿命随碳纤维或芳纶纤维含量的提高而提高,碳纤维含量的提高对其疲劳性能的影响更显著.B2A1的疲劳性能相对较差,B1C1和B2C1的疲劳性能相对较好.最后,提出一种新的双变量双拐点疲劳刚度退化模型,同时适用于多种纤维混杂片材和单种纤维片材.  相似文献   

7.
为了预测冻融循环损伤后混凝土梁的受弯极限承载能力,提出一种基于混凝土材性变化的预测方法.该方法首先分析混凝土材料受冻融循环损伤的特点,并提出将冻融循环损伤后混凝土的抗压强度作为损伤指标,然后通过图形等效的方法来简化冻融损伤后混凝土的受压应力-应变曲线,推导出受弯极限承载力计算公式.理论预测结果和试验实测数据表明,该预测方法能够有效地预测冻融循环损伤后混凝土梁的极限荷载.但是当混凝土残余抗压强度小于50%时,由于黏结滑移现象以及冻融循环损伤的随机性,预测结果的精确性将下降.  相似文献   

8.
干湿交替与荷载作用下CFRP加固混凝土梁的耐久性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对8根持载与恶劣环境作用后的碳纤维增强聚合物(CFRP)加固混凝土梁进行了试验研究.梁的尺寸为1700 mm×120 mm ×200 mm.首先采用4点分加栽方式对梁进行预裂,卸载后粘贴CFRP片材,然后放入腐蚀环境.影响因素考虑了干湿交替与持载水平(持载水平分别为30%和60%混凝土梁极限荷载).分析了干湿交替单一因素和荷载与干湿交替双重因素对CFRP加固梁的长期性能.试验结果表明:荷载与干湿交替双重因素对CFRP加固梁的承载力和破坏形态影响较大,这主要是由于CFRP与混凝土界面的劣化引起;对CFRP加固梁的刚度几乎没有影响.  相似文献   

9.
为探究液化天然气混凝土储罐泄露工况下混凝土的物理力学特性,采用液氮制冷和浸水融化的方式,开展了混凝土超低温冻融循环试验,分析了超低温、冻融循环、预制裂缝、是否掺加钢纤维等因素对混凝土抗压强度、抗折强度、劈裂抗拉强度的影响.试验结果表明,预制裂缝宽度在冻融循环后呈扩大趋势.当冷冻温度为-80℃时,预制裂缝相对宽度扩大1~2倍;当冷冻温度为-120℃时,预制裂缝相对宽度扩大2~5倍.与未掺加钢纤维的混凝土试件相比,掺有钢纤维的混凝土试件经历力学性能试验后仍能保持较完整的外观结构.混凝土抗压强度、抗折强度、劈裂抗拉强度随冷冻温度降低而减小,掺加钢纤维后则均有所提高.  相似文献   

10.
冻融是混凝土结构随季节变化所必须经历的阶段,随着冻融次数的增加,混凝土的表观特征和强度将发生退变.采用冻融次数为0、30、50、70、100次,对补偿收缩混凝土进行冻融循环试验,分析补偿收缩混凝土的表面特征和强度劣化趋势,发现随着冻融次数的增加,普通混凝土与补偿收缩混凝土相比,表面破坏更严重,混凝土抗压和抗折强度呈现下降趋势.冻融100次后,普通混凝土抗压、抗折强度分别下降35.2%和44.1%,而补偿收缩混凝土抗压、抗折强度分别下降30.3%和35.3%,说明适当掺入膨胀剂对提高混凝土的抗冻性有一定的作用,有利于控制和降低混凝土冻融环境下强度的退化.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