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科学发展观与高等教育和谐发展   总被引:34,自引:0,他引:34  
高等教育和谐发展包括目标性和谐、结构性和谐、功能性和谐与机制性和谐。我国高等教育还存在着重物轻人、目标偏颇,盲目攀比、结构失衡,使命模糊、功能失调,体制制约、机制缺失等问题,影响了高等教育的和谐发展。落实科学发展观,促进高等教育和谐发展,就是要落实以人为本、全面兼顾的发展观,整合高等教育发展目标;树立合理分工、整体优化的发展观,调整高等教育系统结构;树立扬正抑负、主动适应的发展观,完善高等教育的适应功能;树立统筹协调、持续有序的发展观,健全高等教育运行机制。  相似文献   

2.
民办高校树立科学教育发展观,主要体现在实现学校全面、稳定、和谐、可持续的发展。文中对民办高校科学教育发展观的基本内涵、现实任务、主要矛盾、目标定位等方面进行了专门阐述。  相似文献   

3.
用科学发展观强化高职学院四项建设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科学发展观是坚持以人为本,全面协调,可持续的发展观,是人与自然和谐、社会与经济协调发展的发展观。坚持科学发展观促进高等职业教育,一定要求真务实,崇尚科学、崇尚实干。要强化高职院校的理论建设、制度建设、规划建设和人才建设,提升高职学院的整体实力。要建立高职教育质量目标体系,解决走内涵发展之路遇到的各种问题。  相似文献   

4.
可持续发展理论的系统全方位思考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从马克思主义系统发展观出发来探讨,可持续发展观应当是包括自然、社会、人自身协调持续发展的系统整体发展,可持续发展战略应当是通过对人与自然和人与人关系的调整来实现人的全面和谐发展的全方位的发展战略。  相似文献   

5.
在小学数学教学中树立学生科学的发展观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要实现这一目标 ,应该做到传授知识与全面发展、启发引导与主动参与、知识形成与掌握知识的过程以及理解知识与探索创新等多方面的和谐发展。  相似文献   

6.
科学发展观是以人为本,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观,是促进经济、社会和人的全面发展的发展观。在科学发展观指导下,构建一个和谐社会是必然的趋势,与之相呼应,为了协调社会与学校的发展,应该构建这样一个和谐校园,即师生们生活的家园,精神的乐园,人才的摇篮。只有这样才能培养身心和谐,健康成长的合格人才,为建设和谐的社会主义贡献一份力量,才能真正做到落实科学发展观,全面辩证谋发展。  相似文献   

7.
全面发展观是我国所倡导和践行的人的发展观。这一发展观自确立以来,对它的阐释、质疑和辩护就从未停止过。对全面发展观的各种质疑和辩护进行批判性分析不难发现,这些质疑与辩护既有合理之处,也不乏谬误之处。当今的时代已步人知识经济时代,知识经济时代呈现出国际化和综合化、多样化和个性化、整体化和和谐化三大特征。在新的时代背景下,应坚持与发展人的全面发展观,倡导基于个性的全面和谐发展。  相似文献   

8.
周锦忠 《文教资料》2008,(29):142-143
论文首先阐述了马克思关于人的全面发展学说,以及和谐发展观;继而,从构建和谐校园的着力点、切入点、关键点、根本点、实践点,结合当前高校和谐校园的建设实际,分析了和谐发展观与构建和谐校园的的各方面关系.探讨了如何以马克思关于人的全面发展学说及和谐发展观为指导,加强和谐校园的建设,促进大学生学习成才.  相似文献   

9.
党的十六届三中全会和十届人大二次会议向全社会提出了一个新要求:“坚持以人为本,树立全面、协调、可持续的发展观,促进经济社会和人的全面发展。”以人为本的新发展观,从根本上说就是要寻求人与自然、人与社会、人与人之间关系的总体性和谐发展。  相似文献   

10.
肖贤 《南昌教育》2007,(10):5-6
连日来,我们积极组织教研员认真学习党的十七大精神。通过学习,我们认识到:科学发展观是解放和发展生产力的发展观,是以人为本、造福人民的发展观,是全面协调可持续的发展观,是经济、政治、文化和社会建设整体推进的发展观,是坚持和谐发展的发展观。因此,我们必须树立科学发展观,不断提升学校“软实力”,打造东湖教育硬品牌。[第一段]  相似文献   

11.
党的十六届三中全会提出,要“坚持以人为本,树立全面、协调、可持续的发展观,促进经济丰十会和人的全面发展”。并且强调要“统筹城乡发展,统筹区域发展,统筹经济社会发展,统筹人与自然和谐发展”。这是一种全面的、完整的科学发展观,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和实现现代化的根本指针。  相似文献   

12.
以人为本,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观,是促进经济、社会和人的全面发展的发展观是中国未来发展的必然选择。在科学发展观指导下,构建一个和谐社会是必然的趋势。与之相呼应,在高校教育体制下,也要构建这样一个和谐校园,即师生们生活的家园,精神的乐园,人才的摇篮,只有这样才能培养身心和谐、健康成长的合格人才,为建设和谐的社会主义贡献一份力量,才能真正做到落实科学发展观,全面辩证谋发展。  相似文献   

13.
苏霍姆林斯基是当代前苏联教育理论家和伟大的教育实践家,他在长期的教学实践经验基础上,提出了全面和谐发展的教育理论,它以"全面发展"为主体,把"全面发展"、"和谐发展"、"个性发展"三者融合在一起,以实现个性全面和谐发展的目标。和谐发展教育符合当代教育发展的一般要求,与素质教育、全面发展教育和个性教育实质也是一致的,同时,也对当前基础化学教学有重要的启示。  相似文献   

14.
党的十六届三中全会提出,要“坚持以人为本,树立全面、协调、可持续的发展观,促进经济社会和人的全面发展”。并且强调要“统筹城乡发展,统筹区域发展,统筹经济社会发展,统筹人与自然和谐发展”。这是一种全面的完整的科学发展观,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和实现现代化的根本指针。教育与科学发展观的关系非常密切,用科学发展观审视海宁的基础教育,具有极其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15.
苏霍姆林斯基是当代前苏联教育理论家和伟大的教育实践家,他在长期的教学实践经验基础上,提出了全面和谐发展的教育理论,它以"全面发展"为主体,把"全面发展"、"和谐发展"、"个性发展"三者融合在一起,以实现个性全面和谐发展的目标.和谐发展教育符合当代教育发展的一般要求,与素质教育、全面发展教育和个性教育实质也是一致的,同时,也对当前基础化学教学有重要的启示.  相似文献   

16.
科学发展观是党的十六届三中全会首次提出的,其主要内容是:坚持以人为本,树立全面、协调、可持续的发展观,促进经济、社会和人的全面发展。其核心是“五个统筹”,即“按照统筹城乡发展、统筹区域发展、统筹经济社会发展、统筹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统筹国内发展和对外开放的要求”,推进改革和发展。科学发展观是以人为中心的,以实现人的全面发展和社会全面发展为目的的社会发展观。  相似文献   

17.
从“和谐”的字义来看,“和”者,和睦也,有和衷共济之意;“谐”者,相合也,有顺和、协调、无冲突之意。和谐是自然界、人类社会、人类思维存在的最理想状态。和谐也是教育的追求。我国古代的“教学相长”思想,第斯多惠的人格和谐教育观,苏霍姆林斯基的全面和谐发展观等。这些和谐教育思想对我们今天倡导和谐教育有着重要的指导和借鉴意义。作为一种教育模式,和谐教育是以促进学生基本素质全面和谐充分发展作为目标,把学校的教育、教学活动所产生的综合性教育影响力量与学生的身心发展水平和发展需要,在和谐基础上产生“谐振效应”,  相似文献   

18.
论环境教育的价值目标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随着环境教育的不断发展,其成效也日渐凸现,而其最重要的价值目标则体现在树立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的新自然观,追寻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的新发展观,弘扬人类利益的新公正观,重塑“真、善、美”相统一的新人格观几个方面,其价值目标的实现将进一步推动环境教育的发展。  相似文献   

19.
和谐发展的哲学思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和谐发展已成为当代中国社会发展的主题。和谐发展的动力之源是和谐,核心是发展,最终归宿是人的自由、全面发展。同时它以关注人本性、注重整体性、把握动态性、承认矛盾性和差异性、持续前瞻性、紧贴实践性为基本特征。实现和谐发展,要坚持科学的发展观和合理的实践方式。  相似文献   

20.
本以马克思的异化理论及其人的完整发展为价值元点的实践哲学,透析传统发展观的困境,探索发展从经济发展、社会发展到以人为中心的可持续发展历程,阐述了发展的人主义内涵。通过借鉴西方发展的历史教训,反思我国现代化与市场经济的负面效应,提出人的全面发展是衡量发展和现代化的唯一尺度。只有社会发展同人的完整性处于和谐状态时,才能使现代化趋向理想的目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