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柔和的力量     
记得早年学医时,一天课上先生问道:“大家想想,用酒精消毒的时候,什么浓度为好?”学生齐声回答,当然是越高越好啦!先生说:“错了。太高浓度的酒精,会使细菌的外壁在极短的时间内凝固,形成一道屏障,后续的酒精就再也杀不进去了,细菌在壁垒后面依然活着。最有效的浓度,是把酒精的浓度调得柔和些,润物细无声地渗透进去,效果才佳。”  相似文献   

2.
柔和的力量     
记得早年学医时,一天课上先生问道:“大家想想,用酒精消毒的时候,什么浓度为好?”学生齐声回答,当然是越高越好啦!先生说:“错了。太高浓度的酒精,会使细菌的外壁在极短的时间内凝固,形成一道屏障,后续的酒精就再也杀不进去了,细菌在壁垒后面依然活着。最有效的浓度,是把酒精的浓度调得柔和些,润物细无声地渗透进去,效果才佳。”  相似文献   

3.
柔和     
记得早年当医学生的时候,一天课上先生问道:"大家想想,用酒精消毒的时候,什么浓度为好?"学生齐声回答:"当然是越高越好啦!"先生说:"错了。太高浓度的酒精,会使细菌的外壁在极短的时间内凝固,形成一道屏障,后续的酒精就再也杀不进去了,细菌在壁垒后面依然活着。最有效的措施是把酒精的浓度调得柔和一些,润物细无声地渗透进去,效果才佳。"于是我第一次明白了,柔  相似文献   

4.
柔和的力量     
毕淑敏 《成才之路》2012,(8):6-M0003
正记得早年学医的时候,一天课上先生问道:"大家想想,用酒精消毒的时候,用什么浓度为好?"学生齐声回答:"当然是越高越好啦!"先生说:"错了。太高浓度的酒精,会使细菌的外壁在极短的时间内凝固,形成一道屏障,后续的酒精就再也杀不了毒,细菌在壁垒后面依然活着。最有效的浓度,是把酒精的浓度调得柔和一些,润物细无声地渗透进去效果才佳。"  相似文献   

5.
柔性的力量     
孙开飞 《今日教育》2011,(12):43-43
一天,妻子问我:“用酒精消毒的时候,什么浓度最好?”“当然是越高越好,最好用百分之百的酒精!”我毫不犹豫地回、答道。妻子说:“错了,酒精的浓度太高,会使细菌的外壁在极短的时间内凝固,形成一道坚固的屏障,后续的酒精就再也渗不进去,细菌在屏障里依然成活。最有效的浓度,是将酒精的浓度调得稍许柔和些,润物细无声地渗透,效果才好!”  相似文献   

6.
柔和的力量     
记得早年学医时,一天上课,先生问道:"大家想想,用酒精消毒的时候,什么浓度为好?"学生齐声回答:"当然是越高越好了!"先生说:"错了。太高浓度的酒精,会使细菌的外壁在极短的时间内凝固,形成一道屏障,后续的酒精就再也杀不进去了,细菌在壁垒后面依然活着。最有效的浓度,是把酒精的浓度调得  相似文献   

7.
柔和的力量     
任泽贵 《教师》2014,(3):16-16
正我曾经阅读过一则短文,给了我一些启示。一个医学教授给学生上课的时候,提出了一个问题:"大家想想,用酒精消毒的时候,什么浓度为好?"学生回答:"当然是浓度越高越好!"教授接着说:"大家错了,太高浓度的酒精,会使细菌的外壁在极短的时间内凝固,形成一道屏障,后续的酒精就再也渗透不进去了,细菌在壁垒后面依然活着。最有效的方式,是把酒精的浓度调得柔和些,润物细无声地渗透进去,效果才佳。"  相似文献   

8.
柔和的力量     
记得早年学医时,一天课上,先生问道:"大家想想,用酒精消毒的时候,什么浓度为好?"学生齐声回答:"当然是越高越好啦!"先生说:"错了,太高浓度的酒精,会使细菌的外壁在极短的时间内凝固,形成一道屏障,后续的酒精就再也杀不进去了,细菌在  相似文献   

9.
[话题设计] 一节生物课上,老师同道:"大家想想,用酒精消毒时,什么浓度为好?"学生齐声回答:"当然是越高越好啦!"老师说:"错了.浓度太高的酒精,会使细菌的外壁在极短的时间内凝固,形成一道屏障,后续的酒精就再也杀不进去了,细菌在壁垒后面依然活着.最有效的做法,是把酒精的浓度调得柔和些,润物细无声地渗透进去,效果才会佳."  相似文献   

10.
柔和的力量     
记得早年学医时,一天,课上先生问道:大家想想,用酒精消毒的时候,什么浓度为好?学生齐声答道:当然是浓度越高越好啦!先生说:错了。太高浓度的酒精会使细菌的外壁在极短的时间内凝固,形成一道屏障,  相似文献   

11.
柔和的力量     
记得早年学医时,一天课上,先生问道:“大家想想,用酒精消毒的时候,什么浓度为好?”学生齐声回答:“当然是越高越好啦!”先生说:“错了,太高浓度的酒精,会使细菌的外壁在极短的时间内凝固,  相似文献   

12.
记得早年学医的时候,一天课上先生问道:"大家想想,用酒精消毒的时候,什么浓度为好?"学生齐声回答:"当然是越高越好啦!"先生说:"错了。太高浓度的酒精,会使细菌的外壁在极短  相似文献   

13.
柔和的力量     
医学或生物专业的学生都知道一个常识:消毒效果最佳的是用80%浓度的酒精,而不是浓度为100%的酒精。原因是过高浓度的酒精会使细菌的外壁在极短的时间内凝固,形成一道屏障。后续的酒精就再也进不去了,细壁内部的遗传物仍具活性,意味着细菌仍是活着的。最有效的浓度,是把酒精浓度调得柔和些,润物细无声地渗透进去,达到最佳效果。  相似文献   

14.
有这样一个故事:某先生看了一位学生的作文后说“:好,有进步,这才像作文。”过了些时候,看到另一位学生的作文,某先生又说“:太棒了,已经不像是在写作文了。”有学生就问“:老师‘,像作文’好,还‘是不像作文’好?”先生道“:有的人原来写文章,东拉西扯,词不达意,颠三倒四,杂乱  相似文献   

15.
梦子 《成才之路》2011,(21):6-M0003
记得早年学医的时候,一天课上先生问道:“大家想想,用酒精消毒的时候,什么浓度为好?”学生齐声回答:“当然是越高越好啦!”  相似文献   

16.
呀呀与海外商谈生意的时候终于到了。可是,那一天,仲迪先生却没来。等到生意谈到一半时,有一个人跑了进来,对呀呀说:“外面有个警察在走来走去。”海外商与呀呀马上惊慌起来,“嘟, 嘟,嘟”声响了,打断了他们的惊吓。“喂,请找一下呀呀, 我是仲迪先生。”“喂,呀呀, 找你的。”海外商冷冷地对呀呀说。“喂,我是呀呀,仲迪团长,你在哪儿呀?”“我在外面呀,他们不让我进去。你与他们说说,让我进去。”  相似文献   

17.
小朋友,你知道看不见的空气中有什么东西吗?也许你会很快地回答:“有我们呼吸的氧气。”其实,除了氧气等气体外,还有能使人生病、甚至致人丧命的细菌呢!不是吗?当你去医院打预防针的时候,或你的手指被什么东西划破了到医院去包扎的时候,医生们总是要为你擦些酒精、碘酒之类的东西。你知道这样做的目的是什么吗?也许你会肯定地回答:“消毒呗!”你答对了,用酒精等来杀死细菌,防止细菌感染。可你知道细菌是谁发现的吗?发现细菌的是法国化学家、微生物学家巴斯德。他还是狂犬病人的大救星呢,是他制出了狂犬病疫苗,把成千上万被…  相似文献   

18.
未来能怎样     
前面有一座小屋,不如进去看看,啊,荒原上怎么会有这样的一个房子?我好像从没见过。“你要去哪里?”一个沉重的声音突然响在耳边,从小屋的后面出来一个白发苍苍、脸上布满皱纹的老者。他再次向我问道:“你想去哪里?”我呆呆地站着,不知道什么意思。他好奇地看着我,说:“原来你还不知道,这是时光飞船。”他接着问我,“你想去什么地方都可以,已有许多人来过了,他们大多数都想去唐代,去看大唐盛世风光,你是否也要去唐代?”我否定了他:“我不想到历史中漫游,而想看看二十年后我会怎样。”他愣住了,说:“我在发明这个机器的时候,没有设计能去未来…  相似文献   

19.
柔和的力量     
毕淑敏 《小读者》2011,(9):18-18
记得早年学医时.一天课上先生问道:“大家想想.用酒精消毒的时候,什么浓度为好?”学生齐声回答:“当然是越高越好啦!”  相似文献   

20.
去过百草园的人都会有这样一种感受:“不过如此!”接着便是有些失落感。同学们在课本上读到的百草园是那样的优美,那样的神奇,那样的令人憧憬;而在现场却无法感受到文字所描绘出的神韵。为什么文字的描写与真实的景致会有那么大的落差呢?究其原因,除了我们没能像鲁迅先生那样,对它怀有深深的情感之外,最主要的是鲁迅先生在描写景物的时候进行了“动态化处理”,致使其笔下的景物生动化、情趣化。鲁迅先生在描写百草园景物的时候,穿插进了很多动态的东西:伏着的黄蜂、直窜向云霄的叫天子、鸣蝉、蟋蟀;很多好玩儿的活动:翻断砖、按斑蝥的脊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