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崔迎  彭玲玲 《辽宁教育》2023,(24):64-67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涵育幼儿树立文化自信的深厚基础。在儿童本位理念影响下,葫芦岛市莲花第一幼儿园、第二幼儿园坚持追随幼儿的目光,尊重、理解、支持幼儿,构建“可以听见幼儿笑声”的“传统文化+”课程,开启了一段师幼共情共生的成长旅程。  相似文献   

2.
目前,社会上的幼儿“读经”现象正有愈演愈烈之势。倡导者说,幼儿诵读古代经典诗文,可以弘扬中国传统文化,训练幼儿记忆力,提高语言水平。因此“读经”活动功在当代,利在千秋。在幼儿中大力推广“读经”,果真有这么重大的意义吗?对此,笔者有几个问题需要与倡导者商榷。  相似文献   

3.
孟津县第二县直幼儿园基于利用优秀本土传统文化对幼儿启蒙教育的实践探索,以“河南非遗—孟津剪纸”为切入点,尝试进行幼儿园本土文化课程构建。着眼本土,立足园情,走“剪纸课程化,剪纸园本化、剪纸常态化”的特色发展之路,“环境育人”,“激趣为主”,“幼有所育,幼师先行”,将优秀的本土传统文化有效地融入幼儿启蒙教育,在耳濡目染中,使幼儿切实得到优秀本土传统文化的熏陶,优秀的本土传统文化得以发扬和传承。  相似文献   

4.
我国是东方的文明古国,悠久的历史形成了博大精深的民族传统文化。在中国近代历史上,岭南文化具有独特的位置,岭南文化“开放、兼容、务实”的品格,在今天和未来仍有价值,是我国民族文化中的一朵奇葩。《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指出,要“充分利用社会资源,引导幼儿实际感受丰富与优秀的祖国文化……激发幼儿爱家乡,爱祖国的情感”,深刻阐明了传统文化教育从娃娃抓起的重要性和必要性。为此,我园基于“民族的就是世界的”理念,以“营造岭南人文氛围,创办特色园所”为思路,启动了“幼儿岭南本土文化教育课程”的研究课题,整合岭南人文精神,渗透…  相似文献   

5.
中国传统文化的负因子对幼儿同伴交往产生了一定的负面影响,主要体现在:儒家“礼”与“和合”的思想,造成幼儿一定程度的自我压缩和贬抑,限制了幼儿的主动交往;“不以规矩,不成方圆”的规范意识、“严父慈母”的教养方式,造就了幼儿“他制他律”和“阴柔内敛”的被动人格。减损了幼儿同伴交往的自主性和积极性;“学而优则仕”的功利价值取向,剥夺了幼儿同伴交往的时间和机会。  相似文献   

6.
中华传统节日是推进“文化自信”的重要文化资源。就学前教育而言,传统节日文化活动具有促进幼儿深度感悟传统文化精神、培养幼儿文化主体意识等价值。可在现实中,家庭、社会和幼儿园往往忽视幼儿的传统节日文化教育。当前幼儿园传统节日文化活动存在教育性不足、对传统节日文化精神的理解肤浅、缺乏文化主体性培育意识等现象。对此,应该从提升教师传统节日文化素养、推进家园合作及整合社区资源、坚持以幼儿实践操作为路径、为幼儿营造丰富的传统节日文化情境等方面入手,将传统节日文化与幼儿园教学活动进行有机融合,以提高幼儿园文化自信教育。  相似文献   

7.
王玫 《山东教育》2008,(7):41-43
“国学”,又叫国故,指我国固有的学术文化。中国悠久灿烂的传统文化是历代先贤们的总记录和文化积累的总载籍,是中华民族文化的结晶。在幼儿阶段,  相似文献   

8.
中国传统文化是中华民族几千年文明的结晶,其底蕴深厚、博大精深,塑造了中华民族自强不息,厚德载物的精神品格。文化是民族的灵魂,教育是文化的生机。《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试行)》指出,“教育要充分利用社会资源,引领幼儿实际感受祖国文化的丰富与优秀”“要充分利用自然环境和社区的教育资源,扩展幼儿生活和学习的空间”。近些年,幼儿园充分发掘贴近幼儿生活的优秀传统教育素材;构建了以游戏为基本活动教学模式;丰富的课程活动内容。实践证明对于优秀传统文化融入幼儿教育教学活动,为幼儿感受、体验、习得中国文化精髓提供了有力的支持,学习传统文化带来的自信和获得感有利于幼儿长远发展。  相似文献   

9.
近代以来由于中国富国强民的需要,教育中对经济、政治的使命过于重视,导致教育传承传统文化使命的缺失。在世界多元文化日益发展的今天,历经几千年风雨的中华文化面对西方的文化入侵与演变显得苍白无力,中国人面对严峻的国际局势,对自己民族和国家的认同感有下降的趋势。肩负文化传承使命的教育必须坦然应对这一问题。幼儿园教育作为基础教育的基础,在传承传统文化的使命中肩负奠基的作用。幼儿园传承传统文化的使命的实质是培养幼儿对中国传统文化的自豪感与自觉意识和培养幼儿学会对中国传统文化的感恩与理解。幼儿园主要通过开发适合幼儿身心发展特点的幼儿园文化课程和创设具有传统文化特色的环境来培养幼儿对祖国传统文化的认同与感恩情怀。  相似文献   

10.
传承红色文化是教育工作者义不容辞的职责和使命。注重幼儿时期的红色文化启蒙教育,对信仰培育、价值塑造、人格养成至关重要,也是帮助幼儿“扣好人生第一粒扣子”,引导他们体会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丰富内涵,感受祖国繁荣的来之不易,激发幼儿爱党、爱国情感的最佳途径。据此阐述了幼儿园融入红色文化启蒙教育的必要性和实施途径。  相似文献   

11.
幼儿园班级文化是幼儿园教师实施的所有课程内容,同时也有教师自身的发展与家长的互动等等.它包括整个班级的教师、幼儿、家长,是幼儿园集体教育作用下的产物.应从“班级文化的形成动力来自对幼儿的常规培养”、“班级文化的灵魂源自幼儿与环境的互动”、“班级文化的形成方向在于教育教学活动的引领”三方面探索与反思.  相似文献   

12.
我国文化更迭至今为止,已有五千年的悠久历史。可以说,是全球发展历程最长的文化。我国传统文化特征鲜明,内涵丰富。其中,有许多可以促进幼儿身心健康成长的内容。在经济社会的发展进步下,西方文化慢慢被引入我国,西式幼儿园、“双语”幼儿园纷纷入驻幼儿园教育中,我国传统文化隐隐出现被弱化的趋势。作为幼儿教师,有责任把我国优秀传统文化传承、弘扬下去。基于此,本文尝试把幼儿园区域活动和传统文化进行整合,把传统文化渗透到教育教学中。  相似文献   

13.
传统文化和红色精神是我国文化体系中极具厚重感的精神内在,将其作为幼儿品质培养的载体,为幼儿营造有文化内涵和正能量的成长空间,通过将传统文化和红色精神蕴含的积极理念融入幼儿培养活动,将丰富幼儿教育内容,激发幼儿的学习动力,使幼儿在文化内涵、精神指引的立体学习环境中养成良好的学习品质。以目前幼儿学习品质培养存在的问题为基础,探究以传统文化和红色精神为载体的幼儿学习品质培养路径。  相似文献   

14.
宋菲燕  罗青 《福建教育》2023,(20):36-38
不同于成人本位的传统文化课程,儿童经验指向的传统文化课程坚持儿童为本,以三个关键问题“儿童想要哪些经验”“儿童如何获得经验”“儿童获得的经验是否适宜”不断反省课程的内容、实施与评价,以帮助幼儿加深文化了解、体验文化内容、形成文化认同、萌发文化热爱,实现文化启蒙教育。本文将尝试通过对儿童经验指向的幼儿园传统文化课程价值意蕴进行阐述,并结合具体实例剖析传统文化课程实践中的困境,提出具体的实现路径建议。  相似文献   

15.
杜欣 《学前教育》2011,(12):31-33
“跑旱船”作为我国欢庆新春佳节的重要艺术表现形式,成为教师让幼儿体验传统“年文化”的切入点之一。幼儿园决定在新年来临之前,开展由老师们自编自排的“跑旱船”活动。在这个庆祝活动中,旱船、秧歌、扇子舞、大头娃娃将轮番登场,并与孩子们热情互动。如何有效利用幼儿园精心组织的新年庆祝活动,让幼儿在喜庆的节日气氛中有更多的收获呢?  相似文献   

16.
吴文化有着丰富的传统地域特色,其思想健康、内容丰富多彩,在培育幼儿个人素养的形成有积极的作用。作为幼儿教师,要对传统地域文化加以利用,让幼儿在丰富的文化资源下,以吴韵之美渗入幼儿心灵。  相似文献   

17.
《考试周刊》2019,(A2):165-166
中华民族传统文化源远流长、博大精深,故而,当今的教育应该借鉴其传统文化的精髓,从幼儿教育抓起,从小培养其文化自信,进行传统文化的熏陶,给幼儿潜移默化的影响,使之喜欢并感受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的内涵,成长为知书达礼、谦恭温良、才情横溢的学生。传统文化对现代的儿童教育有着不可代替的文化价值作用,孔子曾经说:"少成若天性,习惯成自然",从小就要培养幼儿良好思想和健全的人格,陶冶情操,熏陶人格,加强幼儿的智慧和修养,让幼儿在浓厚的传统文化视野下,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  相似文献   

18.
河南省安阳幼儿师范学校位于七朝古都、历史文化名城安阳东北隅的洹水之滨。殷商古韵、洹水悠然,赋予了这所花园般的幼儿师范学校以深厚的文化传统和浓郁的人文精神。近年来,安阳幼师在王保林校长的带领下,把学校文化建设作为新形势下引导学生形成积极人格、帮助教师营造职业幸福、建设幸福和谐平安校园的新境界、新途径、新方法。在弘扬“幼师精神”的基础上,对其进行创新研究,坚持以“人”为学校文化建设的核心价值取向,注重发挥学校文化的辐射功能,探索在学校文化建设中融入积极心理健康教育的途径和策略,构筑起比较完善的“幼师文化”体系。王保林校长从1999年开始全面主持学校工作,他无疑是安阳幼师走向文化立校、文化育人、文化兴教的见证者、开拓者和领导者……  相似文献   

19.
中国传统文化是中华民族在历史长河中创造的宝贵财富。学前阶段是幼儿身心发展的关键时期,让幼儿从小接受优秀传统文化的启蒙教育,将为幼儿一生的成长奠定良好的基础,也为弘扬中华民族优秀传统美德和优秀传统文化培养了传承者。本研究立足于中国优秀传统文化中的幼儿教育资源,结合幼儿的心理特点,从幼儿传统文化教育资源的概述、幼儿传统文化教育资源的开发主题与应用策略等方面展开探讨,以促进教育部门从传统文化教育资源体系、资源类型、呈现形式、呈现载体、运营模式和服务体系等方面完善幼儿传统文化教育资源的建设与应用机制,促进传统文化在各级各类幼儿园的传承和发扬。  相似文献   

20.
我园生命教育课程建立在“一日生活皆教育”的教育理念之上,依托自然界四时、二十四节气为课程时空背景,借鉴鲁道夫·斯坦纳博士的“灵性科学”学说、美国高宽课程“主动参与式学习”的理念及做法,结合中国传统文化以及本土地域文化,开展促进幼儿身、心、灵和谐发展的生命教育。围绕幼儿在园一目生活中的十个重点环节,实现幼儿八个方面的生命品质的综合培养:行为举止教养;身心灵的运动;自主学习品质;生活自理能力;感恩品质的滋养;传统文化的熏陶;多元途径了解自然、了解人类世界;规则意识与习惯的养成。我园关注幼儿学习与发展的整体性,培养幼儿健全人格。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