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53 毫秒
1.
作文批改是作文教学的重要一环,是教师了解作文教学取得怎样效果的重要判断之一,可它是困扰语文教师的一大难题。长期以来,语文教师的一般做法就是全批全改。由于学生增多,作文批改量加大,结果有时候不可避免地会走马观花,一带而过。即使老师精批细改、呕心沥血,花费很多时间和精力批改学生的作文,可是等老师把批改好了的作文本发到学生手中的时候,学生对当时作文的印象已经淡薄了,多数学生连看都不看,更不认真仔细地研究,教师再进行评讲,劳而无功。这种由教师单向作精批细改的传统方式,收效低微,还增加了教师的负担,降低了学生写作的兴趣和积极性。那么,怎样才能更好地提高作文批改的有效性呢?作者进行了这方面的作文教改实验,摸索出了一套行之有效的批改方法。  相似文献   

2.
作文评改,在初中作文教学中有着十分重要的作用。现实教学中,教师面对成百本作文发愁,对于每篇作文要精批细改,要有眉批、夹批、总批,写评语更是难上加难,既要指出学生文章不足,又要照顾学生面子不伤害学生自尊心,写出鼓励性话语。而学生对老师的劳动总是表现出不在乎,要么匆匆看一眼了事,要么置之不理。这样,教师作文批改的效用就很难显示出来。作文批改怎样走出这种高耗低效的怪圈?就成了最大的困惑。  相似文献   

3.
《海南教育》2013,(8):48-49
<正>作文批改是作文教学的重要环节之一。多少年来,学生作文教师改,被公认为是作文教学中天经地义的事,这种观念年深日久,根深蒂固,作文批改也成了语文老师教学工作中的一大负担。传统的作文批改,教师文批、面批,精批细改,课堂讲评,耗时费力;学生周周写,天天练,成效不高,每每发作文本时,学生只  相似文献   

4.
刘晓琦 《山东教育》2002,(17):32-32
学生写完作文后,会期待着老师的评价,也会格外注重老师评语的内容。假如每篇作文后都是内容、结构、题材、立意都相同的评语,会让学生感到千篇一律,冷冰冰的。时间一长,学生看厌了,就会觉得不过是例行公事,无什么新鲜东西。发下作文来,随后一扬,丢进课桌,老师辛苦写就的批语就会白费了。因此老师不能只按常规批改方式批改作文,要在批改中注入自己的情感,发现学生特点,注重激发学生的作文兴趣。在批改作文的过程中,要注意发现学生的真实情感,注意学生的个性所在,不仅在眉批时注出来,最好在总批时再特别点出来给予肯定。如我…  相似文献   

5.
叶圣陶先生说:“自能读书,不待老师讲;能作文,不待老师改。”二者目标都是一致的,都是强调学生的作文要让学生自己改。 传统的精批细改的作文批改形式,只强调教师的详批详改,忽视学生的主体地位,把学生完全放在被动的位置上,是与新一轮课程改革的精神相悖的。新课程强调学生主体,强调语文教师要把作文批改的主动权还给学生,[第一段]  相似文献   

6.
作文的批改,是一个老问题,过去语文老师就穷于应付,很感头痛。现在学生的作文次数增加了,密度也大了,又还有其他的练习,如果不改进评改方法,势必影响老师的备课讲课,也会影响老师的进修和知识的积累。更重要的是,花费大量的精力在批改作文上,会不会收到好的效果。要改变这种状况,就必须讲求批改方法,既能提高学生的写作水平,又能使教师从繁重的作文批改中解放出来,做到一举两得。  相似文献   

7.
传统的作文批改老师成了主体,精批细改使教师陷入作文批改的苦海,而学生则对满纸红从心生厌倦到漠视,事倍功半,不利于加强作文训练。《普通初中语文课程标准》在表达和交流栏目中明确要求语文教师应鼓励学生将自己或同学的文章加以整理,按照要  相似文献   

8.
长期以来,许多学校要求教师对作文的批改最好做到精批细改,似乎精批细改的教师是好教师,精批细改的作文就是一篇达到教学要求的作文。是不是真如此呢?我觉得也未必,因为精批细改如果不能使学生的写作水平有所提高的话,那也是达不到作文批改的目的的。况且,每篇作文的批改都由教师包办代替,也难以提高学生的写作能力和修改水平。  相似文献   

9.
赵卫国 《考试周刊》2009,(19):53-53
传统的作文教学强调精批细改,随着时间的推移,作文精批细改的弊端也日趋显露。在《语文课程标准》所倡导的新理念的驱动下,作文批改方式已向着人性化、平等化、科学化发展。要充分尊重学生,信任学生,让学生参与学习的全过程,成为学习的真正主人,切实提高学生的作文综合能力。新课程的热切呼唤,为学生参与作文批改提供了必要性和可能性。于是对传统作文批改方法进行改革便萌生。从改变教师及学生的陈旧观念开始,循序渐进地指导学生自改、互改作文,逐步使学生掌握一套评改作文的方法。这过程促进了师生的共同成长,有效提高了学生作文评改的实效。实施作文批改方式的改革,打破老师全盘包揽改文,对学生的自信心和自尊心,对学生形成他们的写作个性和表述特色都有极大的帮助。  相似文献   

10.
小学作文批改强调教师坚持因人而批的原则,培养学生自己修改作文的好习惯;强调教师批改时保持学生写作的原意,尊重儿童的真实表达;强调教师批改时坚持正面鼓励,让学生写作兴趣盎然。  相似文献   

11.
作文教学中,常常出现这样的现象:在作文批改中,教师花费大量的时间、精力对学生的习作字斟句酌,精批细改;讲评上再把审题、立意、谋篇等通病一一揭开,似乎做得很到位了,下次学生不会出现类似的问题。然而真正的“主角”呢,对老师批改、讲评似乎很少“有”动于衷,讲评后学生作文中的通病下次还会照例出现。疑惑之余,引发深思:作文批改中,教师大多在越俎代庖;讲评中,教师只指出病因是无法去除病灶的,  相似文献   

12.
丁润选 《甘肃教育》2005,(10):21-21
作文教学中,语文老师大都认真负责、不辞辛劳地斟词酌句,对学生的作文进行精批细改。可遗憾的是,学生对老师不辞辛劳的做法往往无动于衷,对教师的批语,他们常常连看都不看,结果以前作文中所批的问题在后面的作文中照样会出现,鉴于这种情况,教师不能光顾给学生的作文“治病”,  相似文献   

13.
作文是学生语文素质的综合反映,作文的批改问题,是作文教学的一个重要环节,关系到学生作文质量的提高,因此我们应该予以充分重视。一般说来,作文批改的方式有三大类型:老师批改、学生批改、师生共改。一、老师批改此种类型有四种方法:1.全批全改。全批全改是老师改作文的传统方法。这种方法要求对全班学生的作文进行全面具体毫无遗漏的精批细改,有眉批、旁批、总批(评语)、得分,且有一套系统的为学生所理解的圈点批注符号。这是老师最投入、最费力的一种批改方法。好处是能全面深入的了解学生的作文情况,了解学生作文心理的每一个细节,给学生的指导也最深刻、最具体、最全面。缺点是老师的精力有限,长此以往,不堪重负,  相似文献   

14.
作文是语文教学的"半壁江山",面对作文教学总体缺少系列性、层次性的现状,以及很多学生怕作文不少教师愁作文批改的现实,我结合自己的教学体验,就如何通过作文三级评价来促成学生作文成功方面谈一些浅显的做法。一、一级评价:教师精批引领作文教学,如果没有教师的批改引领,学生的作文就会走入信马由缰、原地踏步的困境,作文写的再多也很难达到稳步提升的理想境界。所以,教师对学生的作文不但要精批、精改、精讲,还要进行必要的、有层次的理论指导。  相似文献   

15.
谈起批改作文,著名作家叶圣陶先生曾直言不讳:“我当过教师,改过学生的作文本不计其数,得到个深切的体会:徒劳无功。”叶先生的这番话道出了很多语文老师的心声,也让一些语文老师有了偷懒的借口,既然徒劳无功,何须再去精批细改。目前初中作文教学正处于阅而不批,  相似文献   

16.
不少教学第一线的教师和教育研究人员都逐渐认识到:作文批改单一地采用“精批细改”的方式,只能是舍本求末、劳而无功。在新课标背景下,不少语文教师创造了许多作文批改的新形式。如:让学生积极参与,自主自改等,文章着重是从让批改作文的主体由教师变为师生结合乃至学生自己的角度,谈作文批改中取得的教学实效。  相似文献   

17.
有人认为:学生作文,教师批改,天经地义,不容代替。应该承认,学生作文,教师批改,是提高学生作文能力的有效方法之一。许多人已总结了很多行之有效的经验,如精批细改,多批少改等。可是当把七十名学生的作文收上来,往前面一摆,我常觉得,它们像一座大山,于是我便每灭挖山不止。愚公移山,尚且感动了上帝,派了个神仙把这座山搬走了,可我面前这座山搬去又搬回,非到退休那一天方能有尽头。最遗憾的是,越是中下等生越是对老师不辞辛劳的移山行为无动于衷。我辛辛苦苦写出来的批语,他们常常连看都不看,接到刚发下来的作文本,往书包里随便一塞了事,虽然有些学生读了老师的批语,读完之后便算了事,根本不去深究老师的批改,这次作文批语上,明明写着过渡不自然,他下篇作文照旧过渡不自然。教师付出了艰辛的劳动其结果只能是事倍功半。究其原因是教师的改与学生的学脱了节,学生处于被动地位,作文批改只是教师的“单边活动”,从实践中我认识到:这种置学生于一旁,教师单纯的书面批改,即使是红字满篇,对于发展学生的智力,培养学生独立修改文章的能力也是事倍功半的。  相似文献   

18.
叶桂玉 《师道》2009,(4):36-36
语文教师都有同感:作文批改的压力太大。教师每每要对几十篇习作进行认真阅读,从字词句段到布局谋篇都要精批细改,先眉批后总批,在作文评改上消耗大量的时间和心血。可学生拿到老师辛辛苦苦批改的作文往往只关心分数,而不在意老师的精雕细琢,教师的繁重劳动常常收效甚微。因此,语文教师必须改革传统的作文评改方式,挖掘学生的潜能,让他们自主地评改自己的习作。  相似文献   

19.
对于作文评改,历来众说纷纭。主张精批细改的有,主张多就少改的有,主张精批与略批相结合的有等等。但不管怎么说,都没有从本质上体现新课程标准所强调的学生在教学活动中的参与意识和主动精神。传统的作文批改主要是师生间背对背的评改,学生只见结果、不见评改的动态化过程。大多数学生对老师的细改“知其然”,却“不知其所以然”,教师苦不堪言,学生却收效甚微。为此,必须变背对背评改为面对面评改,变教师单向批改为师生双向交流,变被动接受教师的批改意见为主动采纳的方略。变教师一锤定音为小组民主评议。这样,才能从本质上改变作文评改中出现的问题。  相似文献   

20.
对于学生作文,传统的精批细改不利于学生作文水平的提高.因此,从中年级写片段开始,要让学生学会批改作文的方法,在批改中领悟作文的方法;到高年级时就放手让学生或以小组为主集体批改,或同学间相互批改或个人批改,从中掌握修改文章的方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