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数学不同于其他学科,单把概念、定理、公式背熟,无法解决实际问题,对于当堂或一单元学到的知识,要通过一些练习题加以巩固,只有通过练习,才能减少运算中出现的错误。孔子曰:"学而时习之。"课后练习也是巩固数学的重要环节。  相似文献   

2.
<九年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提出:"语文课程的目标是全面提高学生的语文综合素质."体现"全面"与"综合"是新时期语文教育的一个新理念.语文综合素质是指能适应生活需要的、整合的、具有可持续发展前景的语文素养.要培养这种以促进人的发展为宗旨的综合素养,必须将教育与实践紧密相连,充分发挥语文教学的课内外实践作用.  相似文献   

3.
黄婕 《科技风》2011,(21):221
中职语文教学有着与普通高中语文教学不同的教学目标,应该以培养学生的职业能力为主,所以教材的结构、写作训练、选文、目标设置应该突显出"职业化"的特点,才有利于教学,有利于学生的发展。  相似文献   

4.
<机械基础>课教学中"讲"要适当应用直观教具,理论联系实际,直接地启发引导学生从生活中去观察问题、发现问题,由事物的表象窥探出事物的本质,进而由具体事物联系抽象概念,达到理解教材、获得知识的目的;"记"它代表的是记忆和记笔记.且记笔记学生只需记三个方面:记重点、记难点、记规律;"练"是为了利用较短的时间,通过做少量具有代表性的典型习题,能够巩固和提高所学知识.  相似文献   

5.
邓细梅 《知识窗》2012,(9X):55-55
<正>《英语新课程标准》要求教师把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树立学生的自信心摆在首位,这重新定位了英语教学的任务。初中英语教材为学生提供了一些富有趣味的游戏,如猜谜、接龙、触摸物品、猜名、绕口令和拼写游戏等。游戏作为一种行之有效的激趣方法,如果教师能在课堂中适当地运用,可以使学生在轻松的氛围中学习和运用知识,变"要我学"为"我要学",从而调动学生的学习热情,充分发挥学生学习的自觉性和积极性,有效地提高教学效果。  相似文献   

6.
在小学教育阶段,语文是十分重要的科目,学生通过学习语文知识,为培养其文学素质起到举足轻重的作用。当前,在小学语文教材中,儿童文学占据较大的篇幅,学生学习丰富的寓言故事、儿歌等语文内容,能够有利于其对语文知识的全面理解,因而儿童文学深受人们的重视。随着教育体制的不断改革,在小学语文教学过程中,应该意识到儿童文学与语教学之间的联系,语文教师通过合理利用儿童文学资源,进而提高语文课堂教学的有效性。因此,本文针对儿童文学在小学语文教学中的作用展开了分析,从而为小学语文教学质量的提升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7.
为适应高职课程建设的新要求,必须对课程进行整体的教学设计,从而全面改革教师的"教"和学生的"学".<工程力学>课程的教学设计是在分析职业能力的基础上,以力学知识的应用为出发点,以培养学生的能力为目标,以学习项目为截体,以行动为学习过程,从课程目标、课程内容、教学情境、学习资源和自主学习五个方面进行课程教学设计,提高课程教学质量.  相似文献   

8.
中职语文要从"以就业为导向,以能力为本位,为专业服务"的角度来体现语文的人文性与工具性,以便让中职学生形成综合职业素质与创业能力.本文以<触龙说赵太后>一文为例,介绍中职语文教学如何为专业服务.  相似文献   

9.
冀教版四年级语文上册第13课<推敲>,课后要求:会写的生字中要有一个"摸"字,而课文中却没有出现该字.<课标>明确要求:"在具体语言环境中学习生字词,"而且新教材编写也充分体现了这一点.是生字表的印刷排版出错了,还是课文中漏掉了"摸"字?  相似文献   

10.
语文是最重要的交际工具,是人类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统一是语文课程的基本特点.一些语文教师仍把语文仅仅看作"工具",习惯于以教师为中心的"物本"教育,重视对语文的肢解分析,强调从主题思想、段落大意、写作特点到课后练习,字、词、句、篇全方位"拉网式"的教育,使文科教学"理科化".  相似文献   

11.
在小学语文教学中,插图教学是重要的内容。在小学语文的教材中就都配有插图,对每一篇课文的都形象表达,做到了图文并茂。目前的小学语文教学以培养小学生的综合素质为主,插图为小学生提供丰富的感性材料,可以深化小学生对语文知识的理解。本论文研究小学语文课采用插图教学方法的作用,提出插图教学"三部曲"的落实策略。  相似文献   

12.
目前,中外教育正逐步加强交流与合作,一些国外教育的新理念、新方法、新思路对我国教育产生了重大影响.马浩岚编译的《美国著名中学课文精选》(以下简称《美国语文》)是目前中国大陆系统引进的第一套西方中学语文教材.这套语文教材一经引入就在国内教育界引起了强烈反响,为我们开启了一扇了解美国语文教育的重要窗口.  相似文献   

13.
语文教师应该懂得,语文教学的目的并不在于语文教材本身,而是通过教材教学生获取知识的方法。也就是说语文教师要调动各种教学手段,才能使语文越教越活。  相似文献   

14.
魏曦英 《内江科技》2007,28(5):67-68
创新是素质教育的核心,创新是一种精神.本文探讨了在<新闻采访学>的教学中,如何通过知识介绍、案例分析、实践环节设置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思维能力、分析判断能力,培养适应社会需求的传媒人才.  相似文献   

15.
易君左(1899~1972),字家钺,号意园,湖南汉寿人,著名散文家、诗人.曾加入文学研究会,被鲁迅列入"京派作家".担任<国民日报>主笔、<兰州日报>社长.擅作游记散文,被台湾文坛誉为"中国现代游记写作第一名家".  相似文献   

16.
祖秀芳 《科教文汇》2008,(21):82-82
语文教学过程是指教和学两方面的活动过程。教,指教师根据教学目的和要求,指导学生学习课文和有关语文知识,并对学生进行相应的语文能力训练。学,是指学生在教师指导下,通过听说读写等各种形式的活动,主动地、积极地去理解和运用知识,并在语文训练过程中受到思想教育、美育。  相似文献   

17.
在建构主义理论和有意义学习理论的指导下,通过对学习者和教学内容的分析,采用四步教学--明确目标,设疑激趣;知识关联,融合建构;讨论交流,教师详解;发散延伸,总结提高的策略设计,结合直观形象的演示动画对复杂原理的推演,使学习者在双语教学课堂上根据已有的认知结构实现对新知识<操练>的建构.  相似文献   

18.
厄内斯特·海明威(1899~1961)是20世纪美国最重要的作家之一,是"迷惘的-代"的代言人,他那简约有力的文体和多种现代派手法的运用在美国文学史上曾引起过"文学革命". <老人与海>是海明威最优秀的作品,在这部作品中,作者将富有生命力的形象同深刻的寓意融合在-起,谱写出一首感人的英雄主义赞歌.这篇文章通过分析<老人与海>的主要人物塑造来阐述作品深刻的寓意.  相似文献   

19.
"娇逸"小考     
"云有第五郎,娇逸未有婚"是叙事长诗<孔雀东南飞>里的句子,教材(高中<语文>第三册,人教版2007年)将句中"娇逸"一词注解为"娇美文雅",这是颇不妥当的.按照教材的注释,"娇"应讲为"娇美","逸"则应释为"文雅".这个注解之所以不妥,就在于它未能从整个"娇逸"一词的角度考虑问题,并最终对两字做出了不同的意义训释.实际上,"娇逸"是一个同义复词,而且具有两个层面的含义.  相似文献   

20.
新课标三年级上册第二组安排了四篇文章,这个主题单元的四篇文章讲的都是发生在名人身上的平凡小事。本组教材就是以名人故事为专题,将导语、课文、语文园地、课后练习等内容系统完整的组织在一起。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