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81 毫秒
1.
阮克信     
阮克信,男,福建省霞浦县实验小学校长兼党支部书记,“胡虎基金会奖教奖”获得、省德育先进工作、宁德市“名校长”、宁德市“星星火炬奖章”获得。  相似文献   

2.
英国儿童桂冠作家迈克尔·罗斯最近设置了“最有趣儿童读物奖”.以鼓励那些创作幽默有趣的儿童读物作者。该奖项以著名儿童作家罗纳德·达尔的名字命名.由英国慈善机构图书信托基金会颁发。在这之前,尚不存在与其同类别的奖项。一年前,罗斯获得了为期两年的“儿童桂冠作家”的荣誉称号。他说:“假如罗纳德·达尔在创作时有这样一个专门的“最有趣儿童读物奖”.那他的每一本书都该获奖,这也是此奖以他的名字命名的原因。”孩子们喜欢读有趣的书,  相似文献   

3.
学生拼写英语单词时,单词中的“i”和“e”连在一起,究竟孰前孰后?往往搞错。如“believe”(相信),往往写成“beleive”,又如“receive”(收到),往往写成“recieve”。记得我在中学学习时,一位外藉英语教师讲到这问题,他教我们记住:  相似文献   

4.
鲁迅先生笔下的孔乙己,一辈子都与书有缘,他因为书而自命不凡,也因为书屡遭凌辱,还因为书终生潦倒。他的一生都是与书连在一起的。孔乙己读书,抄书,窃书,却从来没有出过自己的书。这一“点”,是可以与现在的出书热结合起来的。  相似文献   

5.
庆典话兴学金秋时节,物宝天华。莆田高等专科学校(兴化大学)的师生沉浸于庆祝《兴化大学许理股教育基金会》成立十周年喜庆气氛中。该基金会是爱国港胞许国华先生捐资100万元,于1989年以他义父许理股的名字命名创建的。旨在兴学,旨在“奖教奖学”、“积极扶持兴化大学的发展”,以此来缅怀义父奋斗的一生、急公好义的一生。基金会的设立,激励了那些“学高为师,身正为范”献身教育事业的老师们,鞭策了那群立志报效祖国、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革革学子;也推动了全校师生加强素质教育,促进学校提高教学质量和办学效益。基金会创设十…  相似文献   

6.
马金凤 《河南教育》2013,(11):14-15
“史上最完整的教师”,这是中国教育界给叶鹏教授的一个称号。他1957年毕业于复旦大学汉语言文学系,因1957年的错案,历经坎坷,在洛阳邙山上一所小学开始了教书生涯。他教满了从小学到中学再到大学的所有阶段。在担任洛阳师范专科学校(2000年升格为本科院校,改校名为洛阳师范学院)校长的15年间,学校的办学规模和办学水平不断提高,在省内外产生了广泛影响。他先后荣获“河南省优秀教育工作者”和“河南省五一劳动奖章”,享受国务院特殊津贴。1994年,他荣获曾宪梓教育基金会优秀教师奖一等奖,并在北京人民大会堂颁奖大会上代表获奖教师发弃‘。  相似文献   

7.
一九六三年,我父亲(叶圣陶)提出:“教是为了不教。”后来他作了补充,先改成“教是为了不需要教”,最后改成“教是为了达到不需要教”。在“教是为了达到不需要教”这句话里,“不需要教”是目的,问题在于用怎样的教学方法才能达到这个目的。老师应该明白,学习是学生自己的事,你要尽一切力量启发他,引导他,调动他们的积极性和主动性,使他们在学习的过程中练好自学  相似文献   

8.
香港爱国实业家许国华先生虽身在海外,邀游商海,却一直关注、支持家乡的社会事业,尤其对教育事业情有独钟。为重振“文献名邦”雄风,启迪同学们继承中华民族优良传统,树立孝敬父母亲、崇尚上辈人、热爱家乡的精神,并发扬光大,十年前他慷慨捐资人民币50万元(94年追加到100万元)作为教育基金,以义父许理胜的名义成立许理股教育基金会,设立许理胜奖教奖学金,奖励兴化大学优秀教职工和品学兼优学生以及平海上店小学师生。兴化大学是许理胜奖教奖学金的最大受益者。十年奖教奖学,对于激励我校师生奋发向上,积极进取产生了极好的影…  相似文献   

9.
援助西藏发展基金会与贵州青松卷烟厂共同设立“圣殿奖”1994年5月3日,援助西藏发展基金会与贵州青松卷烟厂在北京人民大会堂举行隆重仪式,设立“圣殿奖”,支持西藏发展各项。贵州省青松卷烟厂无偿向援藏基金会捐赠150万元资金,从今年开始,分三年到位。第一...  相似文献   

10.
卢柯,1965年出生;1990年,他获得中科院金属所博士学位;1993年,28岁的他被聘为中科院研究员,成为中国材料界最年轻的高级科技人才;1995年,刚满30岁的他就成为博士生导师,并获得香港求是基金会颁发的“杰出青年学者奖”;1996年,他荣获“中国青年科学家奖”;2001年,他荣获“中国青年五四奖章”;2003年,年仅37岁的他当选中科院院士,成为中国最年轻的院士。一由于上学比较早,16岁时,卢柯考入华东工学院(现为南京理工大学)。卢柯所在的班有38名学生,他的入学成绩在班中排倒数第二。因为入学成绩低,他制定了一个学习计划,要在一定的时间里赶上东部…  相似文献   

11.
2010年1月31日,丘成桐收到沃尔夫基金会首席执行官宜兰·皮罗的来信:“亲爱的丘成桐先生:我非常高兴地通知您,您已被选为2010年沃尔夫数学奖得主.”这意味着丘成桐荣获世界级终身数学成就大奖“沃尔夫(wolf)数学奖”,这使他成为继自己的导师、已故国际著名数学家陈省身之后,第二位获得沃尔夫数学奖的华人.  相似文献   

12.
当丹尼尔·布恩还是个小孩子的时候,他的家就住在树林边上。他常到树林里游逛,并开始给人们出难题。“这片树林有多大?树林的那边有什么?”他这样问大家。没有人能告诉他,因为谁都不知道。“我想我只好自己去找答案了。”丹尼尔说。他的妈妈可担心了。她总是说:这孩子一天到晚在树林里游荡,根本不干正事。”但是丹尼尔在树林里找到了一些好老师。他碰到了教他爬树的浣熊。他还碰到一些水獭,它们教他怎么游泳和钓鱼。猫头鹰教他怎样咕咕地叫,獾教他怎样在草丛里躲藏。他从海狸那里学会了怎样用树枝和泥巴建造舒适的房屋。他从鹿那里学会了怎…  相似文献   

13.
1999年10月22日,第8届“蓝色星球奖”颁奖仪式在日本东京举行,获奖者有两位,一位是中国人大环境与资源委员会主任曲格平,另一位是美国斯坦福大学的生物学家鲍尔·埃里克教授。这是中国人第一次摘取这个大奖,也是曲格平先生第三次获得国际环保大奖。“蓝色星球奖”是由日本旭硝子基金会1992年设立的奖项。每年授予在环保领域有突出贡献的两名科学家或团体。旭硝子基金会设立此奖的目的是,弥补诺贝尔奖没有环保奖的缺憾,让全世界的科学家和有识之士都来关注和参与环境保护。“蓝色星球奖”的奖金和诺贝尔奖一样,是96万美元,评…  相似文献   

14.
授之以渔     
子晨 《中文自修》2010,(3):64-64
“授人以鱼,不如授之以渔”,是中国的一句古话,意思是说,如果要帮助别人,送给他鱼,不如传授给他钓鱼的方法,因为送给他鱼只能帮他一时,而如果教他学会了钓鱼的方法,就可以受用一生。在这句话里,“鱼”和“渔”这两个字是不能搞错的,因为“鱼”是一条鱼的意思,而“渔”的意思是捕鱼。  相似文献   

15.
“教是为了将来不教”,这是叶圣陶语文教育思想的核心,也是他半个多世纪从事教育实践和理论的结晶。“教”与“不教”,是对立统一的两个方面,充满着辩证法.叶老从“教”与“不教”和“教”与“学”的对立统一出发,提出语文教学中“文与道”、“教与导”、“理解与运用”、“预习与讨论”、“精读与略读”、“精读、略读与参读”、“听说读写并重”、“课内学习与课外阅读”、“善读与善教”等方面的联系及其发展,并运用辩证法加以解释和阐述.  相似文献   

16.
<正>德国最好的中小学是什么样子?在十年前,这尚是一个很难回答的问题,因为人们不知道哪些中小学是德国最好的。不过,在今天,人们已经可以回答这一问题了。2006年,罗伯特·博世基金会和海德霍夫基金会共同设立了"德国学校奖",每年评选出一所年度最佳学校和4~6所年度优秀学校,并由德国联邦总理、总统或  相似文献   

17.
引导 鼓励     
老师语:天真,是孩子的特点。别看陈烁长得比别的孩子“高大威猛”,有一天他凝视着爸爸、妈妈的结婚照却问:“你们是什么时候结婚的?怎么不带我?”在班里,他有最好的人缘,因为他在健美儿童比赛中,连续三年被评为全园同一年龄班的第一名;因为他的绘画有惊人的想象力;因为他在各类比赛中获过很多奖;因为他讲起故事来,别人绝对没听过——他自己编的;因为他唱起歌来特别动听……  相似文献   

18.
奖项名称:海内肯奖其他名称:Dr.H.P.Helneken Prize创办时间:1963年主办单位:荷兰海内肯基金会奖项介绍海内肯奖是一项国际类金,由荷兰海内肯基金会于1963年设立,设立这一奖励的目的是为了促进世界科学与丈化的发展。海内肯生于1886年,卒于1971半,生前曾担任荷兰海内肯啤酒公司总经理多年,海内肯基金会是荷兰海内肯啤酒公司为纪念他对公司所作出的杰出贡献而创立的,海内肯奖以亨利·皮埃尔·海内肯的姓氏命名,也是为了表示对他的纪念和感谢。  相似文献   

19.
要读书,先识字。这是学习的客观规律,不论学中文或英文都是如此。然而,只识字,却不一定会读书,因为单独的词在很多情况下是没有意义或意义不完整的,是没有生命力的。如单学中文的一个“利”字,实在难教,要让学生们懂得这个字的全部意义,就只有把它和其他的字连在一起——如“顺利”、“锐利”、“利益”、“利索”等等,使之成为有意义的语词,才能让学生真正理解。又如英文中的consist,单独这个词无法可用,必须学会用consist of或者consist in才能发挥其功用,才能把它变成有意义的语词。  相似文献   

20.
一次考试结束,笔者问一名未及格学生是否分析过考差原因,他回答说:“原因在于你没教好。”笔者大吃一惊.心中有些不快,又问:“同样是我教的,为什么有同学分数考120多分呢?”他又笑答说:“这正是我说你没教好的原因,因为你不能让每个学生都学好。”笔者仔细一想,这话确实也有道理,是啊,教学的目的何在?不就是教会学生学习吗?可现实中的教育似乎仅在于教给学生知识本身而非学习方法,在于分化“好”与“差”两个极端?关注中等以上学生如何考上好大学,而忽视了“差生”如何转化,这是传统教育的弊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