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3 毫秒
1.
谨慎性原则,又称“稳健性原则”,通常表述为“充分预计损失,而不预计可能实现的收益。”其内涵是不可预计可能实现的收益,而充分预计可能发生的损失,以避免经营的风险,不确定性和潜在损失,从而保护企业的种种利益。这一原则,多年来一直是影响各个国家会计工作的重要原则并被广泛运用于会计准则之中。谨慎性原则的提出和在我国的具体运用,给企业经营起到一定的保护作用。一、谨慎性原则的基本要求我国《企业会计准则》中规定:会计核算应当遵循谨慎性原则的要求,合理核算可能发生的损失和费用;在《企业会计制度》中规定:企业在会…  相似文献   

2.
新《企业会计制度中》,谨慎原则得到了充分地体现和运用。企业会计人员在会计实务中如何运用好谨慎原则,对于提高会计信息质量等具有重要的意义,为此,应采取相应措施,制定切实可行的会计估计方法等,解决好企业在运用谨慎原则方面所遇到的问题。  相似文献   

3.
我国从2001年开始实行新的《企业会计制度》,新制度在会计要素的确认,计量和经济业务的处理上充分贯彻了谨慎性原则,从制度上杜绝了企业虚盈实亏,短期行为,会计信息失真等问题。  相似文献   

4.
新的《企业会计制度》充分贯彻了谨慎性原则。但谨慎性原则的不确定性、估计性必然带来会计信息的模糊性。  相似文献   

5.
财政部新颁布的《企业会计制度》对资产的定义作了调整,并将资产减值由四项扩展到八项,规范了资产减值准备的计提。该项改革措施提高了企业会计信息质量,同时进一步贯彻了“谨慎性”原则。谨慎性原则是企业会计核算中运用的一项重要原则,本文旨在研究谨慎性原则在我国会计制度中存在的必要性、具体运用及适度性。  相似文献   

6.
《企业会计制度》和《小企业会计制度》都要求计提资产减值准备,由于对会计核算要求的繁简程度不同,体现谨慎性原则深度有所不同,从而要求企业计提资产减值准备的范围不一样。《小企业会计制度》不要求象《企业会计制度》那样计提八大资产减值准备,而是只要求计提流动资产减值准备。但是,计提资产减值准备能否体现谨慎性原则,似乎从来没有人产生过怀疑。难道计提资产减值准备,真得体现谨慎性原则吗?我们认为,值得研究。  相似文献   

7.
《企业会计制度》充分地体现了谨慎性原则,规定企业可以对八项资产计提减值准备。谨慎性原则是在资本得到维持或成本得到弥补才确认收益,资产减值会计的实质是谨慎性原则在企业会计中的具体应用。资产减值会计确认的标准有永久性标准、可能性标准和经济性标准等三种标准;资产减值会计的计量方法有未来现金流量的不贴现现值、在用价值、现行市价、公允价值、销售净价、可实现净值和可收回金额等方面,企业应针对不同的资产选用不同的确认标准和计量方法。资产减值会计对企业的所有者权益、税收等都有影响,企业应分析研究资产减值对企业理财的影响程度。  相似文献   

8.
谨慎性原则在会计核算中属于非常重要的原则,这个原则在企业会计中广泛应用,有效防止企业资产虚假夸大利润,能更真实可靠的提供会计信息从而保证债权人利益的同时要保证股东的利益,这样可以有效提高企业在市场中的竞争力。企业要正确应用和理解谨慎性原则,提高会计人员素质,加强会计理论的学习。我国颁布的《企业会计制度》和《企业会计准则》是为了保证会计相关信息的真实可靠性,建立全国统一会计制度与国际会计惯例相互协调与发展,有效解决企业虚盈实亏、会计信息失真等现象。  相似文献   

9.
谨慎性原则是企业会计核算中运用的一项重要原则,《企业会计制度》和已发布的具体会计准则充分体现了这一原则。谨慎性原则广泛运用,有利于防止企业包装上市、虚夸资产、扩大利润的现象发生,能为有关各方提供更加真实可靠的会计信息,有利于保护债权人和小股东的利益,提高企业在市场上的竞争力。但山于谨慎性原则在运用中具有明显的倾向性、主观臆断性等弱点。随着应用范围的扩大,人为调节费用、操纵利润的空间也增大。如何下确运用这一原则,加强会计理论学习,提高会计人员业务素质和职业判断能力是关键。  相似文献   

10.
浅谈会计谨慎性原则应用中的问题及对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李勇 《成才之路》2009,(18):84-84
1993年我国颁布的《企业会计准则》中首次引入了谨慎性原则,在2006年新的《企业会计准则》中这一原则得到了进一步发展。我国新的《企业会计准则》规定:企业对交易或者事项进行会计确认、计量和报告应当保持应有的谨慎性,不应高估资产或者收益、低估负债或者费用。会计环境中存在大量不确定因素影响了会计要素的精确确定和计量,必须对其按照一定的标准进行估计和判断。因为在市场经济中,企业的经济活动有一定的风险性,提高抵御经营风险和市场竞争能力需要谨慎;使会计信息建立在谨慎性的基础上,避免夸大利润和权益、掩盖不利因素,有利于保护投资者和债权人的利益;可以抵消管理者过于乐观的负面影响,有利于正确决策。  相似文献   

11.
试论谨慎性原则的正确运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谨慎性原则是针对经济活动中的不确定性因素,要求人们在会计核算处理上持谨慎小心的态度,以应付纷繁复杂的外部经济环境的变化,将风险损失缩小或限制在较小的范围内。谨慎性原则是企业会计核算中核算风险的一项重要原则,《企业会计准则》和已发布的具体会计准则充分体现了这一原则。谨慎性原则是一把双刃剑,运用得当,会使会计信息更真实,运用欠妥,会导致会计信息失真。我国会计准则主要在存货的计价、应收账款坏账准备的计提、固定资产的加速折旧等方面体现了谨慎性原则。我国经济发展的不平衡,法律法规之间的不协调等制约了谨慎性原则的运用。要正确运用谨慎性原则,就必须不断完善我国的法律法规、确定各项会计原则的优化使用顺序,加强可操作性;不断提高会计人员的判断能力;加强审计监督,强化内部约束机制。本文介绍了会计谨慎性原则在我国会计核算、财务分析、会计管理中的具体运用的情况,并提示了其逐渐暴露的局限性,并针对局限性提出了一些改进意见和措施,希望能对谨慎性原则能够充分有效的运用起到抛砖引玉的作用。  相似文献   

12.
2000年底财政部发布了《企业会计制度》规定了八项资产减值准备的计提,从而对计提资产减值准备有了重大突破.扩大了资产减值准备的范围.对滥用谨慎原则进行利润操纵的行为予以限制.对资产减值准备的信息披露更加充分,但是.资产减值会计在实际操作中具有较大的随意性,有些企业滥用谨慎性原则进行利润操纵,资产减值确认标准混乱.计提资产减值准备的会计政策可选择性较强,滥用会计估计多提资产减值准备等.因此,针对我国现有资产减值会计规范不足.应当进一步完善我国资产减值会计.真正解决企业高估资产操纵利润等会计失真的问题。  相似文献   

13.
谨慎性原则的历史可以追溯到中世纪,它最早是财产托管人解脱其受托责任的一种策略,后来被会计人员认同和接受。1993年我国颁布的《企业会计准则》中首次引入了谨慎性原则,在2006年新的《企业会计准则》中这一原则得到了进一步发展,许多体现谨慎性原则的会计处理方法被引用,在长期的审计实践中笔者发现谨慎性原则对会计实务的影响日渐明显,但在具体应用中却存在一些问题有待改正和完善。  相似文献   

14.
谨慎性原则对保证会计信息质量有很大的帮助,企业会计实务中应用非常广泛的一个原则.要求尽可能地采取保守的办法处理问题,以更好地避免不必要的麻烦和损失.我国财政部颁布的新企业会计准则中不仅对谨慎性原则有着非常明确的定义,而且还在很多地方体现着对谨慎性原则的重视和运用,可见我国企业如何运用好谨慎性原则是十分重要的.分析了谨慎性原则在会计确认、会计计量和会计报告三个方面的运用,但同时也说明了在运用谨慎性原则时会产生一些问题,这些问题是由谨慎性原则缺陷和外部配合引起的,针对这些问题提出了解决这些问题的对策.  相似文献   

15.
谨慎性原则是企业会计核算中运用广泛的一项重要原则,目前已发布的具体会计准则和《企业会计制度》充分体现了这一原则。谨慎性原则的合理运用,有利于防止企业虚夸资产、扩大利润的现象发生,能为有关各方提供更加可靠的会计信息,更好地保护债权人和小股东的利益;同时,可以减少企业的经营风险,提高企业在市场上的竞争力。但由于谨慎性原则在运用中有过多的选择性和主观臆断性,随着应用范围的扩大,人为调节费用、操纵利润的空间也随之增大,如何正确运用这一原则,提高会计人员的业务素质和职业判断力是关键。  相似文献   

16.
浅论谨慎性原则在我国新会计制度中的应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谨慎性原则是针对经济活动中的不确定性因素,要求人们在会计核算处理上保持谨慎小心的态度.要充分估计可能发生的风险和损失,尽量少计或不计可能发生的收益,使会计信息使用者、决策者保持警惕的态度,以应对纷繁复杂的外部经济环境变化,尽量把风险损失缩小或限制在较小的范围内.谨慎性原则作为一项会计原则,由于其在实际操作中存在相当程度的主观随意性,因而研究该原则的把握和运用,对保证会计信息的真实性和客观性,就具有重要的实际意义.1谨慎性原则及其会计方法《企业会计制度》第51条规定:企业应定期或者至少年度终了,对各项资产进行全面…  相似文献   

17.
稳健性原则及其在会计实务中的运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崔晔 《现代企业教育》2008,(24):111-112
稳健性原则又称谨慎性原则,是指在资产计价及损益确定时,如果有两种以上的方法或金额可供选择,会计人员应选择对本期净资产及利润较为不利的方法或金额。在会计工作中,稳健性原则主要表现为:推迟确认收入、提前确认费用、低估资产价值、高估负债价值。财政部最新颁布实施的《企业会计制度》(以下简称《制度》)第11条规定:“企业在进行会计核算时,应当遵循谨慎性原则的要求,不得多计资产或收益、少计负债或费用。”下文将就稳健性原则及其在《制度》中的运用试作简要分析说明。  相似文献   

18.
《企业会计准则》明确规定了企业“会计核算应当遵循谨慎原则的要求,合理核算可能发生的损失和费用。”所谓稳健原则,又称谨慎原则,是指在企业会计核算中对发生某项经济业务有几种会计处理办法可供选择时,在不影响合理反映的前提下,以尽可能选用一种不导致虚增盈利或夸大业主权益的比较谨慎稳妥的作法。把稳健原则正式列为我国处理会计事务的一般原则,在我国会计理论界是一个重大的突破。这种作法将促  相似文献   

19.
谨慎性原则在会计实务中的运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谨慎性原则贯穿于会计实务的方方面面,新的企业会计制度更进一步充实了谨慎性原则的内容,本文为此就谨慎性原则在会计实务中的具体运用作以下阐述.  相似文献   

20.
我国新的《企业会计制度》进一步规范了资产的定义,并将资产减值由四项扩展到八项,也规范了资产减值准备的计提.该项改革措施提高了企业会计信息质量,同时进一步贯彻了"谨慎性"原则.新制度一经颁布,有关资产减值的规定在会计实务中得到了较为广泛的应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