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高鹏  刘燕妮 《未来与发展》2013,36(1):72-76,71
自西部大开发以来,关中-天水经济区、成渝经济区、北部湾经济区在创新领域分别取得不同的绩效,文章通过比较关中-天水、成渝、北部湾经济区在创新投入、创新支持、创新能力提升三维度的数据,得出创新实施比较结果:成渝经济区在三大创新维度的总体规模和增长速度明显优于关中-天水经济区和北部湾经济区,关中-天水经济区只是在创新支持中的子维度略高于成渝经济区,在创新能力提升维度增长速度与成渝经济区接近。在此基础上,关中-天水经济区应从三方面提升创新实施绩效:首先,整合关中-天水经济区内不同城市的创新支持资源,发挥不同区域的比较优势,带动整个经济区甚至全省的高效创新产出;其次,增加创新资金投入,为破坏性创新和渐进性创新提供直接稳定的环境保障,确保经济区提高创新产出和创新质量;第三,构筑创新人才发展环境,积极推进科技创新项目孵化平台建设、科技资源共享平台建设、科技创新中心基地建设,构筑创新人才发展环境。  相似文献   

2.
关中-天水经济区现有区域创新体系存在着这样一些特征和缺陷:区域经济、科技和文化联系密切,但行政壁垒阻隔严重;区域科技全国领先,但区域经济发展相当滞后;国家科技力量强大,但地方科技实力弱小.按照国家把关中-天水经济区率先建成西北乃至西部创新型区域的要求,应充分利用其当地丰裕的国家科技资源,走区域技术创新建设的路径;以建设国家级西安统筹科技资源示范基地为基础和重点,切实提高科技资源的利用效率和效益;加大关中城市群整合建设力度,深入推进关中高新技术产业带建设.  相似文献   

3.
天水与宝鸡同属关中—天水经济区的两个次级核心城市,两地地域相接,自古社会经济联系紧密,皆富有深厚的历史文化底蕴和富集的人文自然旅游资源.在关中—天水经济区背景下,两地需要消除行政限制,携手西安打通旅游资源市场,合作形成历史文化旅游走廊.通过分析探究天水、宝鸡两地文化旅游资源整合所具有的优势、劣势、机遇和挑战,提出了两地整合旅游产品、旅游市场、服务设施和加强制度建设方面的对策建议,以促进两地旅游产业的共同发展.  相似文献   

4.
《科协论坛》2011,(12):3-3
前不久,宝鸡市科协制定下发了《宝鸡市科学技术协会事业发展“十二五”规划(20112015)》(以下简称《纲要》),提出以实施“六大工程”服务全市转型突破,开创宝鸡科协工作新局面,推动建设创新型宝鸡和打造关中天水经济区副中心。  相似文献   

5.
区域创新网络是解决当前东西部区域经济差距,助推关中-天水经济区实现跨越式发展的有效"组织工具",积极构建关中-天水经济区区域创新网络,应扬长(优势因子)避短(劣势因子),通过选择区域创新网络的重点"区位"、培育并完善区域创新网络主体功能、优化区域创新网络环境、选择区域创新网络运行模式以及强化政府在区域创新网络构建中的主导作用等途径和措施实现。关中-天水经济区区域创新网络的构建和发展可能需要一个较长的时间和实践过程。  相似文献   

6.
《关中—天水经济区规划》出台,将经济区的发展从区域战略上升至国家战略,为经济区金融业发展提供了协调与合作的平台。从调研关中—天水经济区金融业发展的现状入手,对经济区内各地区的金融业进行详细的调研,为实现关中—天水经济区区域经济与金融产业的协调发展提出了相关的对策。  相似文献   

7.
关中——天水经济区,是我国内陆科技资源最为丰裕的地区之一.但这一区域最大优势,一直受国家与地方、军工与民用、条块和所有制、部门与条块之间分割、分离、分散的体制机制的限制,未能很好利用和发挥作用.国家和有关地方政府要以建设关中—天水经济区统筹科技资源改革示范基地为契机,强化政府管理体制和企业产权制度改革创新探索,充分发挥市场机制在配置科技资源的基础作用;强化军民统筹和科技互动体制机制创新探索,激活区内沉淀的军工科技资源;强化高校、科研院所管理体制和考评制度创新探索,推动科技资源、成果向企业流动和转化.  相似文献   

8.
经济工业园区的发展是推动地方工业化、市场化、现代化的需要,要牢牢抓住建设"关中—天水经济区"的战略机遇,坚持"产业化富民,工业化强县"的总体要求,坚定不移地加快实施"工业强县"战略统筹协调发展县域经济,做大做强优势工业产业和优势工业产品,提升工业经济运行质量和效益,全面促进经济社会发展。  相似文献   

9.
甘肃天水及陇东南地区因与陕西关中地区存在着文化相通、产业相似、市场互为、资源互补、交通相连和地缘相接关系,因而经济社会联系极为密切其中,天水是关中-天水经济区的重要组成部分和次核心城市,平凉、庆阳和陇南三市为经济区的直接辐射区域、现阶段,天水及陇东南地区在纯市场功能支配、行政边界限制和地方政府追赶发展勘望作用下,自发、分散、孤立发展特征较明显,需要通过国家《关中-天水经济区发展规划》引导,不断拓展对外开放空间,创新区域合作模式,形成有效融合路径,主动选择相应对接措施,以尽快融入陕西关中地区的经济发展,共同实现《规划》对这一经济计划区极化超前发展的战略要求。  相似文献   

10.
近年来,宝鸡科技资源投入增长较快,但与绵阳、德阳等城市横向比较,其科技人力、财力和物力资源投资差距较大,建设创新型城市任重道远。宝鸡要在借鉴其他创新型城市建设经验、加大投入的同时,以思想观念和文化创新为先导,进一步营造全社会创新文化氛围。以实施6大创新工程为抓手,强力推进国家创新型城市试点城市建设;以内扶外引为方略,全方位拉长科技智力支撑不足和创新资源匮乏的短板;以建设关天经济区统筹科技资源改革示范基地建设为契机,整合优化城市科技创新资源;以建设企业为主体,产学研政相结合的创新体系为基础,全面提高企业技术创新能力。  相似文献   

11.
移动信息化是对传统信息的继承与发展,其“移动性”带来的自由性正是现代市场经济的效率之源.“关中一天水”经济区的建设正处在信息时代的背景下,因此必须大力推广移动信息化应用,发挥其渗透和倍增作用,促进传统产业结构调整和优化升级,加快主导产业的企业做强做大,实现区域主导产业的飞跃,同时可以培育出众多新兴产业,带动“关中一天水”经济区经济快速发展,推动西北地区经济开发.文章分析了经济区移动信息化应用现状,提出了推进移动信息化发展的对策与建议.  相似文献   

12.
科技资源配置效能的好坏直接关系到区域经济发展的动力和方向。在关中-天水经济区建设和西安-咸阳一体化强力推进的背景下,统筹科技资源、服务地方经济社会发展就成为亟待重视的关键问题。未央区作为西安"一城双心"的重要区域,区内具有富集的科技资源,聚合区域科技力量,创新区域科技管理体制是未央科技服务地方经济社会发展的必由之路,也是探索西安统筹科技资源新路径的重要组成部分。  相似文献   

13.
关中—天水经济区生态环境建设新理念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关中—天水经济区是我国新确立的重要的区域经济发展区,其生态环境的保护与修复对经济区的发展乃至整个中国生态环境保护与建设都具有重要的影响。本文从生态文化环境保护入手,探讨在区域经济发展过程中生态环境保护与建设的必然性和重要性。生态环境保护和区域经济增长是区域经济发展的两大核心内容,但是,在经济发展的过程中往往伴随着生态环境的破坏,因此在关中—天水区域经济发展的过程中,必须做到生态保护和经济的同步发展,通过完善生态立法、调整产业结构、完善区域生态空间结构与发展格局,走一条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的低碳经济之路。  相似文献   

14.
在关中天水经济区建设和西安咸阳一体化强力推进的背景下,统筹科技资源,服务地方经济社会发展就成为亟待重视的关键问题。统筹科技资源,构建科学规范的科技平台共享体系、稳定的资金投入体系、科技人才发展的长效机制是新时期科技兴咸的必由之路。  相似文献   

15.
关中—天水经济区中小企业信用评价指标体系构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认为缺乏科学合理的中小企业信用评价工具,是关中——天水经济区中小企业发展面临严重资金短缺的主要原因之一。在研究商业银行现有信用评价体系的基础上,基于不同的视角创新性地针对关天经济区中小企业量身构建信用评价指标体系。  相似文献   

16.
曹晖 《科教文汇》2014,(19):227-228
经济工业园区的发展是推动地方工业化、市场化、现代化的需要,要牢牢抓住建设“关中要天水经济区”的战略机遇,坚持“产业化富民,工业化强县”的总体要求,坚定不移地加快实施“工业强县”战略统筹协调发展县域经济,做大做强优势工业产业和优势工业产品,提升工业经济运行质量和效益,全面促进经济社会发展。  相似文献   

17.
以党的十七届六中全会关于社会主义文化的最新精神为指导,根据国际历史文化遗产保护的最新公约和关中—天水经济区规划,探索天水历史文化遗产价值的现代彰显路径,实现从拆真造俗向保真扩新转变、从整修殿堂向梳理文脉转变、从单体保护向整体建设转变、从文物复制向文化复兴转变、从文物场所向精神家园转变、从吸引眼球向召唤心灵转变、从城市符号向城市故事转变、从文化资源向文化品牌转变、从国内知名向国际影响转变、从文化产业向文化民生转变、从文化创意向文化创富转变.  相似文献   

18.
在关中-天水经济区开发与西安-咸阳经济一体化建设的发展背景下,分折咸阳地区成立图书馆联盟的必要性和可行性,探索咸阳地区图书馆联盟的管理及运作模式,为实现区域内各级各类图书馆的整体协同发展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9.
在关中—天水经济区经济快速发展的过程中,基础设施的建设一直占据重要地位并发挥着关键作用.但由于该经济区地处我国经济欠发达地区,用于基础设施建设的资金仍存在很大缺口,这已成为制约经济区进一步发展的瓶颈.期望通过在经济区发行地方政府债券的融资方式来解决这一问题.但是地方政府债券作为一种金融产品,它的发行必然会带来相应的风险,如何准确地度量其潜在风险,合理确定其融资规模和期限结构是有效使用这一融资工具的前提.运用KMV模型分析度量了发行地方政府债券的信用风险,在此基础上,进一步提出了地方政府债券的风险防范与控制措施.  相似文献   

20.
<正>襄阳市位于鄂西北部、汉水中游,版图面积1.97万平方公里,人口593.6万人,是湖北省第二大城市、省域副中心城市,2014年地区生产总值跨越3000亿元,规模以上工业总产值跨越5000亿元。近一个时期,襄阳正举全市之力,聚全民之智,围绕科学发展、转型发展、跨越发展,以产业襄阳、都市襄阳、文化襄阳、绿色襄阳建设为基本路径,全面提升省域副中心城市和汉江流域中心城市地位,这也正是襄阳人的"襄阳梦"。科技引领未来,创新支撑发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