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09 毫秒
1.
"微文化"主要是指随着现代互联网技术的迅速发展,依托网络技术而在短时间内即可以传播的,体现个人互联网特质的个体信息获取和传播的媒介方式.微文化给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带来了机遇和挑战.积极利用微文化,充分发挥其思想政治教育的功能,才能不断推动高校思想政治工作取得进一步的发展.  相似文献   

2.
冯契的个人观围绕着个别、个体和个性三个概念展开,以"自由的个性"观为核心.就个别来说,他在个别、特殊和一般的关系中闻述个别;就个体来说,他把个体看作是实践的、历史的、知觉一意识的主体;就个性来说,他把"自由的个性"看作是有智慧的个人.冯契的个人观突出个人之"个",个别强调"个"与"个"之间的区别,个体强调有"个"之实在,个性强调"个"的内在本质及其属性.冯契开拓了建构个性化个人观的新思路.  相似文献   

3.
网络化时代,教师个人知识的共享和传播成为促进教师专业成长的一个重要方式。教师个人知识的共享不但能够促进教师个体自主精神的成长,而且能够提高教师的实践智慧。  相似文献   

4.
马克思哲学中包含了丰富的个人理论:马克思哲学的现实起点是"现实的个人";马克思个人问题研究的方法论:"社会中的个人";马克思个人理论的核心:个体主体性的高扬;马克思对资本主义条件下个体人的生存矛盾的揭示:个人生存的悖论;马克思个人理论的终极关怀:"自由全面发展的个人"。研究马克思的个人理论具有重大的理论价值和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5.
辩证地对社会网络进行功能定位,以中国社会关系网运作对个体行动产生的限制为例分析社会网络结构。社会网络的结构观是一种在动态中谋求个人的理性选择与集体网的制约间建立沟通桥梁的互动过程。一方面个人在社会网中游刃有余地发挥个体能动性;另一方面个体又是嵌入社会结构中的,个人的自由余地受到人际关系网的制约,呈现一种"结构化"的过程。个体可以利用社会网络的"桥"应对网络结构对个体的限制,在多重的网络关系中展现个体的能动性。  相似文献   

6.
记忆与身份认同之间的交互关系是当前文学"记忆话语"研究和讨论中不可不提及的问题。文学作为承载和传播历史记忆的核心文字媒介,既是展示个人回忆的场所,又能够在对个人记忆的文学演示过程中形塑个体身份认同。本文试图从记忆与身份认同的交互关系以及文学作为记忆和身份认同的媒介入手,厘清记忆、身份认同及文学演示之间的关系。  相似文献   

7.
对微视频个体表达的传播学解读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微视频个体表达具有"个人的‘使用’与满足"、"淡化‘沉默的螺旋’"、"挑战‘传统把关人’"、"多元的‘议程设置’"等传播特点,也具有"公民新闻的新平台"、"网络狂欢的新场所"等新的媒介功能,但同时也存在着"信息自由发布与信息超载的悖离""、民主提升与理性迷失的悖离"、"精神独立与技术依赖的悖离"等问题。提高法制监管力度和提高网民的素质则是促使微视频个体表达走向良性的有序发展最重要的保障。  相似文献   

8.
时代依旧负重前行,你我已经凌波微步。凭借一个账号、一张照片、一段视频,140个字,玩着就跃上了虚拟新大陆。Twitter首页写着:分享和发现世界各处正在发生的事。新浪微博首页写着:随时随地分享身边的新鲜事儿。在共享与传播"我思、我见、我说"的旗帜之下,微博输送多元趣味,创新话语空间,改变社交生态,整合人际互动。Twitter扇动翅膀,无意也必然地引发了传播方式进而生活方式的革命。一双手虽然小,但无数双小手彼此关注、评论和转发,链接起了社会的"神经末梢"。社会呈现真正的网状组织,信息开始"核聚变",个体的付出能即时看到实效和业绩,自我的吁求能即时听到共鸣和回响,微博变成了温暖的家园。微传播产生微动力,缓慢但坚实地推进着国家新语境、国民新思维和社会新生态的变革。微,不是弱小和卑微,是个体被看见,是越草根越大声。微传播改变了什么?它通过优化你我的沟通,促生个体的行动,进而改变了世界。——摘自《新周刊》《微革命:从推特到新浪微博》  相似文献   

9.
马克思哲学开创了个人理论的新境域:马克思哲学的现实起点是"现实的个人";马克思个人问题研究的方法论是"社会中的个人";马克思个人理论的核心是个体主体性的高扬;马克思个人理论的终极关怀是"自由全面发展的个人"。  相似文献   

10.
个人数学知识是学习者个人自主生成的有别于书本知识的个性化的数学知识.在高中数学教学中,单一的衍生性知识的获得途径,往往不自觉地"挤压"了个人数学知识的自主生成;个体所拥有的个人数学知识具有数量、质量和功能上的显著差异:个人数学知识的获得过程普遍缺乏个体思维的深层参与.数学教学中,应给学生提供"有限的"数学知识,注重引导学生进行反思性的数学学习,并积极鼓励学生进行个人数学知识的交流.  相似文献   

11.
《谏逐客书》和《陈情表》在表达处境、对方身份和表达结果基本相同的情况下,观点提出有先后之分、用事角度有公私之别、说服策略有忠孝之差和表达节奏有盛婉之异的原因在于:表达的具体“对象”和“目的”不同。其所取得的巨大成功,正是李斯和李密在其所置身的“人文网络”中主观能动性的充分发挥,也证明了“看准对象、有的放矢”是言语表达的铁的定律。  相似文献   

12.
20世纪90年代以来"有"字句研究述评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文章对20世纪90年代以来的“有”字句研究进行了全面的综述和评价,分别从“有”字句的内部分段、表比较“有”字句的研究、古代汉语和方言中的“有”字句研究概况三个方面进行了总结,指出90年代以来人们逐渐地以句法结构为主的研究转向了从句法、语义、语用三个平面的角度来考察“有”字句,并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但这种研究还有待进一步深入。  相似文献   

13.
人们凭着彼此的印象而联系,良好的人际印象是吸引他人与己交往、满足自身需要的重要因素。人际印象的建构不仅需要从"术"的方面进行印象整饰,更需要从"道"的层面开阔心胸、升华自我。在现代名争利斗的人际交往场中,老子提出的"既以为人,己愈有;既以与人,己愈多"思想对消除人际隔阂有着现实的意义,启发世人突破自我利益的局限,以"柔弱不争"的心态建构"愚朴"、"真善"的人际印象。  相似文献   

14.
This book is about the identification, development and use of the critical literacies that are necessary for the effective use of digital media and social networks—including individual participation but also cyber sociality, the reciprocal or co‐creation of social capital for the greater good. The literacies are attention, critical consumption (“crap detection”), participation, collaboration and network smarts. If it seems that the content of this book is likely to be relevant to you, I recommend you buy your own copy. Samuel King  相似文献   

15.
"经验"是人们日常生活经常使用的词汇,但似乎又用得过于随意;而且其中隐藏了经验与知识、实践与理论的二分式思维模式。本文从杜威意义上的"经验"入手展开讨论,力图破除教育实践界对经验的迷思,指出并非所有的经验都具有教育意义。经验必须是个体亲身经历和体验的过程,必须是个体在所做和所得结果之间建立起联结,其只有在一个连续统合的社会情境下生成和进行反省才有意义。文中对新手教师群体提出建议:在"拿来"他人的经验时,必须完整"打包",把他人的行、知、信、意甚至情境本身都一并考察反思,在透彻理解的基础上学习。  相似文献   

16.
现代个人主体的确立,首先需要"科学认知活动"、"伦理活动"、"审美艺术活动"诸价值领域的"分化","分化"结果使个体得以进驻自足、自洽的各领域内部,以其合理性和合法性免受"一体化"之力的侵扰。在此现代社会转型要求的前提下,王小波指出个体摆脱群体专制的必要性和迫切性,并赋予人物"逃"的策略来曲线救己。"逃"体现了"消极自由"的实质,目标在于使个体"免于他制他律"和"不受强权和暴力的干预",它吸纳了"自由"的"积极"含义,即"个体成为他自己的主人的愿望",因此,是一种有效的主体救赎策略。  相似文献   

17.
"没有"作为副词已有定论,"有没有vp"的规范性也得到认可,那么"有"在"有vp"中、尤其是在"有没有vp"中的副词性也应该得到承认,这样才能既符合语言发展的事实,又使现代汉语语法理论更加严密.  相似文献   

18.
云计算与信息集成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现代化的企业或个人所需的高度信息集成,已有一种称为“云计算”(Cloud Computing)的环境可以支撑.它是一种全新的计算模式所驱动的计算环境,用户不再需要在计算机中安装大量套装软件,而是通过Web浏览器接入到一种大范围的、按需定制的云服务.在云服务的模式下,运营商们根据自己在产业链中的核心技术去关注云计算的不同层面,有的关注于云底层的硬件架构,有的关注搜索和数据处理,而有的可能关注上层和终端的软件,他们之间可能形成一个既竞争又合作的关系.  相似文献   

19.
“朋”的本义是集合数量单位,“友”的本义是互相帮助,它们不断地引申出新的词义,并因“朋”的“同群同类者”义和“友”的“志趣相投的人”义而成为同义词。其后“友”还因同义关系的比照而生出“两只兽在一起”的意义。“朋”与“友”的词义发展是由语言外部因素和语言内部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它一方面体现了词汇系统的复杂性,另一方面也能反映古人的交友观。  相似文献   

20.
Internet是现今世界上最大最流行的计算机网络,基于此项技术的各种应用也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重视,因为它可以使你从中受益。本文讨论了局域网环境下,留言板的制做要点。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