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87 毫秒
1.
李丽 《河南教育》2005,(8):25-25
目前,我国教育正由面向少数优秀生的应试教育转向面对全体学生的素质教育和创新教育。而要提高全体学生的素质,就必须做好“学困生”的转化工作。俗话说,治病先找病根。为顺利转化“学困生”,教师在接新班之前,首先要了解班里有多少“学困生”。然后通过课堂及课下观察分析各“学困生”的具体成因及心理特点。“学困生”形成的原因是多方面的:有的是家教不当,有的是学生不适应学校和教师的教育方法,有的深陷网络游戏而不能自拔,也有的是学生自身素质差等因素造成的。“学困生”除极少数学习目标不明确、混日子外,大多数还是想把成绩搞好的,…  相似文献   

2.
闫英 《学苑教育》2023,(17):12-13+16
我们提倡的素质教育以面向全体学生、全面提高学生的基本素质为根本宗旨,以注重培养受教育者德智体美劳等方面生动、活泼、主动地发展为基本特征的教育。新课标要求素质教育面向全体学生,我们就不能忽视“学困生”的存在,因此要重视做好“学困生”的教育转化工作。“学困生”的形成原因是多方面的,也是学校教育长期面临的难题,本文着重谈了“学困生”的形成原因,及其“学困生”的有效转化策略。  相似文献   

3.
学校教育的核心是素质教育,素质教育是面向全体学生的.但是在教学工作中,多数教师往往是偏向成绩优秀的学生,而忽视了"学困生".作为教师,应抛弃这种偏优忽差的陈旧教育观念,应把关注"学困生"当作教育教学中的重点与难点,  相似文献   

4.
在教育实践中,每所学校都有一定数量的学习成绩差的学生,通常称“学困生”。他们当中有的是品行差,有的是学习差。他们的日常行为表现,加大了学校教学工作的难度,困扰着学校教育工作的开展。作为一位教育工作者,要面向全体学生,对学生全面负责,把爱和教育好每一位学生作为我们教育工作者的出发点和落脚点。要意识到,转化一个学困生和培养一个好学生有着同等重要的意义。同时,还应认识到,学困生的形成是有一个过程的,转化学困生也不能一蹴而就,要懂得教育转化工作有其自身的长期性,对学困生这样一个“与众不同”的群体,教育者必须特别关爱他…  相似文献   

5.
学校实施素质教育,要面向全体学生,因此,转化学困生成为至关重要的一环。班主任,是转化学困生的直接实施者,要把转换学困生作为工作中的一个重点。在管理上提倡爱的教育,感化学困生;在策略上讲究宽严结合,重塑学困生;在教育上尊重学生,成就学困生,真正做到教育面向全体学生,不放弃一个学生。  相似文献   

6.
秦军 《教育革新》2010,(2):31-32
“学困生”教育一直是学校教育的重点和难点.也是教师在教育教学工作当中都会遇到且又普遍感到比较头疼的一个问题。但是长期以来我们在实际教学中又常常忽视学困生,导致过早地出现了两极分化。作为弱势群体的学困生,在课堂上跟不上教学的进度,学习中出现的问题越积越多,学习信心不足,学习成绩越来越差。因此教师在教学中必须及时了解学生,研究学生,以人为本,树立面向全体学生的观念,正确对待学生的个体差异,制定不同的教学要求,因材施教,多角度、全方位地帮助学困生。  相似文献   

7.
张小平 《考试周刊》2010,(19):121-121
“学困生”,顾名思义就是学习存在困难的学生,我们可以理解为知识能力比较欠缺、学习习惯和心理素养等方面存在偏离常规的结构缺陷,不能自如运用学习方法,各方面能力得不到正常发展,教学目标没有得到良好贯彻的那部分学生。素质教育要求教师要面向全体学生,尊重学生的个体差异和个性发展,因材施教,针对不同学生的实际情况灵活选择教学手段和方法。教师要坚持面向全体学生,就必须关注学困生,认真分析其形成的原因,有的放矢地对他们加强思想教育,积极采取措施做好学困生的转化工作,努力帮助学困生走出困境。  相似文献   

8.
素质教育面对全体学生,它注重每个学生的培养和发展;而应试教育只注重少数“尖子生”的培养,忽视了大多数特别是学习上有困难的学生(以下称之为“学困生”)的教育与培养。为适应当前经济发展和社会需求,使全体学生走上成才之路,将他们培养成不同层次的人才,作为教师,应该注重在教育教学中唤发每个学生的学习积极性,特别是那些学困生。为此,我在教育教学中做了以下工作。一、进行学困生心理、行为分析对于大多数学困生而言,他们都有不同程度的目标,但由于某些非智力因素的影响,如学习方法、学习意志、学习品质、学校教育、家庭…  相似文献   

9.
新课程提出:“基础教育要面向全体学生。”也就是说我们的学校教育要关注每一位学生,让每一位学生都能全面发展。然而,在我们的实际教学工作中,每个班都存在着一部分学习“困难”的学生。如何才能有效地转化学困生呢?下面就从我身边的实例谈起。  相似文献   

10.
新课程下的思想品德教育应当面向全体学生,使全体学生能积极、主动、快乐地参与到教学过程中来,从而获得发展.然而,无论在农村学校还是城镇学校,或多或少都存在着学困生.那么怎样才能转化他们呢?笔者认为,作为教师除了要有高度的责任感外,更重要的是要有一定的方法.  相似文献   

11.
一、教师要转变观念,提高认识 在指导思想上,要求学校领导和每位教师,牢固树立教育教学工作真正面向全体学生,不放弃一个学生的思想;要做到“从起点看进步,促进每个学生在原有基础上得到发展,让不同层次的学生都尝到甜头,获得成功”。  相似文献   

12.
高洋 《河北教育》2007,(7):82-82
魏书生认为,关爱、信任、理解学困生是教育、教学的基点。因此,教师要努力做到以下几点:第一,必须要有面向全体学生的观念。绝对不能把学困生当作“废品”处置;第二应该深信学困生绝非固定不变,经过适当教育之后完全可以后来居上;第三。教师要做学困生的知心朋友。  相似文献   

13.
马帅 《学周刊C版》2014,(8):204-204
学校实施素质教育.要面向全体学生.因此。转化学困生成为至关重要的一环。班主任.是转化学困生的直接实施者.要把转换学困生作为工作中的一个重点。在管理上提倡爱的教育.感化学困生:在策略上讲究宽严结合。重塑学困生;在教育上尊重学生。成就学困生,真正做到教育面向全体学生.不放弃一个学生.  相似文献   

14.
赵丽云 《考试周刊》2013,(69):56-57
《数学课程标准》强调:"数学教育要面向所有学生,实现人人学有价值的数学,获得必要的数学知识,让不同的人在数学上得到不同的发展."这就要求数学教师在教学中要面向全体学生,全面提高学生的数学素养.在大力推行素质教育的形式下,在教学中要关注学困生的学习,并做好学困生的转化工作.教给学困生学习的基本方法,是高中数学教师不可推卸的责任.  相似文献   

15.
现代教育观认为教育应面向全体学生,应使所有学生都得到应有的发展.学困生的教育转化已成为教育界共同关心的热点问题,也是素质教育面向全体学生的一项重要任务.数学是一门相对抽象的学科,在教学中要对学困生进行“心理解困”,创设良好的课堂学习环境,分层和个别指导,创设机会培养“成功意识”,开展互帮互学等措施使其能学好教材,从而提高教学实效.  相似文献   

16.
在中小学素质教育中,有的学校明确而响亮地提出:要面向全体学生,促进学生主动、生动、全面、和谐地发展,以全面提高学生的整体素质。并以此作为教育培养目标,要求教师贯彻落实到教育教学工作中。那么,“面向全体学生”的真正涵义是什么?应该怎样来理解?笔者认为,随着教育改革的深入,有必要重新解读“面向全体学  相似文献   

17.
曹军军 《考试周刊》2012,(43):178-178
随着新课程改革的深入,以学生为主体的课堂教学理念逐渐深入人心,教学要面向全体学生。学困生的转化,成为了困扰广大教师的难题。加强学困生的转化,全面提高教育质量的要求,是高中教育实践中的一个重要课题。结合多年的教育教学工作实践,笔者就如何做好学困生转化工作谈谈体会。  相似文献   

18.
转化"学困生"是学校教育的永恒话题.英语新课标要求教师要"面向全体学生","特别关注性格内向或学习有困难的学生".因此,在英语教学中,如何唤醒"学困生""要我学"转为"我要学"的积极性和主动性,设法帮"学困生"走出学习困境,是必须认真对待和研究的课题.笔者结合多年教学和班主任工作的实践,现就"学困生"落伍的原因及转化"学困生"的对策与同仁商榷.  相似文献   

19.
蒋美玉 《辅导员》2010,(6):28-28
“素质教育的第一要义是面向全体学生”。然而,由于长期受应试教育的影响,部分教师仍缺乏对“学困生”的研究和理解,致使“学困生”这个特殊群体成了“被遗忘的角落”。这种有悖于教育教学规律的作法,熄灭了“学困生”渴望成功的火星,堵死了他们要走的路,这是一种令人悲哀的现象。试想,哪一个学生不是满怀成材的希望走进校门,走到老师身边的,  相似文献   

20.
正初中化学是化学教育的启蒙教育,学生在这一年中学习的好坏,直接影响着他在化学方面能力的形成,也影响着他今后对化学这门学科的兴趣。现代教育已从面向少数优生的应试教育转为面向全体学生的素质教育,因而教师要面对越来越多的学困生,学生的素质参差不齐给教师的教育教学带了新的挑战。如何做好学困生的转化工作,是值得化学教师思考的问题。为此,我谈一下自己的一些看法与见解。一、加强关注,全面了解学生俗语说:"万事开头难"。初中化学阶段,作为化学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