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4 毫秒
1.
为建立科学的法律体系,从联营的法律问题入手,并与其他有关法律加以比较,对联营的存废问题提出一些看法.  相似文献   

2.
专利联营促进竞争的多维优势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专利联营是一种专利组合,大多依托在某一个标准之下,无论从理论上还是实践上都有利于竞争.采用独特的多维视角,论述了专利联营能够促进竞争的三个优势,包括物质优势、组织优势和法律优势,并指出实施专利联营战略的必要性,为我国的专利联营战略提供了新的思路.  相似文献   

3.
刘利  朱雪忠 《科研管理》2011,32(11):63-70
专利联营许可是专利联营的核心问题,专利联营各类许可过程实质是许可双方之间的博弈过程,博弈结果为是否签订许可契约。本文基于博弈模型,分别从两个侧面探讨专利联营各类许可行为的内在机理,认为无论哪一类许可,博弈双方之间均为竞合关系,其焦点是如何最大化各自利润。只有双方都达到利润预期,才能出现博弈均衡。在此基础上,为我国企业正确对待专利联营许可提供启示。  相似文献   

4.
专利联营对于竞争具有正反两方面的影响。联营专利可分为封锁型专利和非封锁型专利。在某些情况下,专利联营中的技术支持实际的或法定的工业标准。对专利联营的反垄断分析还涉及使用费、不竞争义务、无效专利、联合抵制、价格与产量限制等问题。欧共体管理专利联营的制度框架主要包括开放性、独立专家的参与、敏感信息的交换和争端解决机制等。  相似文献   

5.
胡坚 《科学学研究》2012,30(4):543-549
 纵向一体化专利联营是产业竞争的新趋势,目前理论界对于纵向一体化专利联营模式竞争优势研究较鲜见。本文构建了纵向一体化专利联营模式竞争优势理论模型,比较了独立实体授权的专利联营模式、可独自授权的专利联营模式和集中授权的专利联营模式竞争优势,最后从纵向一体化专利联营角度提出了相应的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6.
作为知识产权运用的一种新手段,技术标准与专利权的结合在专利技术产业化和抢占国际市场竞争制高点等方面具有重要作用,但随之而来的是专利权人价格歧视、违反信息披露义务、联合抵制、专利联营等专利权滥用行为从而导致大量的法律纠纷。技术标准专利权滥用行为产生的根本原因在于专利权人经济利益的驱使、专利行政管理机关的默许以及法律规范的相对滞后,亟需从标准化管理体制机制以及相关法律完善两方面提出应对之策。  相似文献   

7.
通过对物联网技术、物流托盘联营和统一信息技术的分析,提出了基于物联网的物流托盘联营统一信息系统体系结构与作业一贯化模式.物流托盘联营是以统一信息系统为依托的企业联盟公共服务方式,运用物联网、计算机电信集成技术和创新管理思维的有机融合构建统一信息服务体系,在系统进程中运用改进的遗传调度算法,使物流托盘租赁、需求、储运一体化和最优化,同时促进了托盘作业一贯化和社会化应用,推动了循环经济与低碳物流的发展.  相似文献   

8.
对国内微博客网站的实用性、分享方式、上传内容、娱乐性等进行分析,针对微博客网站的低活跃度,缺乏营利模式等问题,提出企业合作、运营商联营、SNS网站互通、特色服务等发展策略。  相似文献   

9.
联营体作为一种国际化集约形式日益成为建筑企业在大型复杂项目竞争中采用的重要运营模式,在优势互补、资源共享、风险分担等很多方面具有突出的竞争力,目前也成为我国工程承包公司迈向国际高端市场的主要途径。联营体是一种新兴的、独特的经营管理模式,有着自身的规律和特点,不确定性且风险较大。文章从孟加拉国工程的特性出发,探讨孟加拉国中外联营体的基本模式和风险管理。  相似文献   

10.
网络经济时代的企业组织形式:动态联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张敏 《情报杂志》2006,25(9):81-83
随着全球经济的一体化,科技发展日新月异,市场环境变幻莫测,商业机会转瞬即逝,越来越多的企业面临着一种以多变性和不确定性为主导的市场竞争环境。面对这样的挑战以合作求竞争已成为各国企业的共识。动态联盟就是当今最有效的合作方式之一。分析了动态联盟产生和发展的内在原因和外部条件,从经济管理和法律的角度分析了动态联盟的特征,并将动态联盟与传统联盟、动态联盟与合同型联营、企业集团进行了比较。  相似文献   

11.
一、联营法适用性分析(一)合理性分析会计信息的可靠性较强,且操作简便。联营法下,以被并企业各项资产、负债的账面价值入账,避免了对被并企业净资产公允价值的调整,降低了会计核算的难度,简化了会计工作,比购买法易于操作和掌握。我国目前的资产评估市场不发达,对被并企业资产的公允价值的评估未  相似文献   

12.
煤炭、电力是能源产业的两大基础行业,但长期以来,煤电之争困扰着国民经济稳步增长.从能源机制的角度出发,分析了"煤电之争"的原因,从资源优化使用的角度出发,分析了煤电联营的众多优势,从稳定煤电价格、优化经济结构和促进循环经济发展三方面说明煤电联营是经济可持续发展中的重要措施,对国民经济和资源合理利用起到了举足轻重的作用,也是我国煤炭、电力产业未来发展的方向.  相似文献   

13.
科学从本质上讲是解决问题的活动.教育法学是以教育法律问题为对象,运用案例法、分析法、比较法、语义法、推理法以及系统等方法对教育法律问题进行研究,揭示教育法律规律,形成教育法律理论,以便指导教育法律实践的一门学科.教育法学的主要任务就是研究教育法律问题,发现教育法律规律,形成教育法律理论,其目的是指导教育法律实践.  相似文献   

14.
在企业电子商务中相较于解决Email营销的非法律问题,解决Email营销的法律问题就显得重要和迫切得多。因为在现代法制社会,任何事物发展中的法律问题不解决,就会不断地诱发法律诉讼,给解决非法律问题设置难以逾越的障碍。根据多年的实践和专家们的研究,Email营销的法律问题涉及到许多方面,本文只将实践中涉及最多的合同法问题和垃圾邮件问题进行说明,以达抛砖之目的。  相似文献   

15.
本文总结了农业技术商品的实质特点,分析了加强技术联营、实现科研生产一体化、实行多元技术承包等不同途径的发展情况,并提出了一些对策与建议。  相似文献   

16.
当前我国高校学前教育专业师范生法律素养教育中存在一些问题,表现为法律课程单一化,理论教学形式化,教育成效低质化等方面。本文结合这些问题产生的原因探讨了培养学生法律素养的相关途径,具体为:通过让学生掌握法律知识,助其法律素养提升;加强法律能力,促其法律素养提升;坚定法律信仰,推其法律素养提升。  相似文献   

17.
本文认为,就目前而言,为企业做好培训服务工作,仍然是高职院校与企业产校联营,致力区域经济发展的重要模式之一。本文还探讨了高职院校可以为企业提供培训服务的一些方式。  相似文献   

18.
本文就BOT项目法律基础及法律环境、政策措施等几个方面问题,阐述了对BOT项目在现实中出现的法律问题、公路网密度问题及转让标准、收支平衡等问题的思考,对我国BOT项目的实施提出了几点建议.  相似文献   

19.
思维能力即发现问题、综合相关因素分析问题、提出假定结论和推理验证的逻辑行为能力。对于法律思维能力而言,其所强调的主要是对实践中的法律问题发现、解决能力,同时涵盖了分析、思考以及解决法律事务问题的意识和能力。本文将对当前法律思维能力培养中的问题进行分析,并在此基础上就法律思维能力如何培养,谈一下自己的认识。  相似文献   

20.
李惠 《科教文汇》2013,(4):31-32
在依法治国的今天,提高全民的法律素质已经成为当务之急,尤其是青年一代大学生,作为新时期的接班人,更应该注重自身法律素质的提高。目前高校法律基础教育问题颇多,本文针对所存在的问题提出了对提高大学生法律素质的途径的分析。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