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23 毫秒
1.
第九册习作一要求:在教过你的老师中,一定有给你留下深刻印象的吧,请选择其中一位写一写。可以写他在某些方面(如外貌、性格、教育方法等)的特点,也可以写他帮助、教育你的一两件事。  相似文献   

2.
第九册习作一要求: 在教过你的老师中,一定有给你留下深刻印象的吧,请选择其中一位写一写。可以写他在某些方面(如外貌、性格、教育方法等)的特点,也可以写他帮助、教育你的一两件事。  相似文献   

3.
我的班主任     
[原题呈现]在教过你的老师中,一定有给你留下深刻印象的吧,请选择其中一位写一写。可以写他在某些方面(如外貌、性格、教育方法等)的特点,也可以写他帮助、教育你的一两件事。题目由自己定。(苏教五上习作1)今年,我上五年级了,教过我的老师很多,但给我印象最深刻、我觉得最可敬可爱的,还是教了我三年的班主任一郭敏老师。郭老师今年28岁,身高1.61米,体重106斤,配上她那身得体的套装,真是  相似文献   

4.
第九册习作一要求:在教过你的老师中,一定有给你留下深刻印象的吧,请选择其中一位写一写。可以写他在某些方面(如外貌、性格、教育方法等)的特点,也可以写他帮助、教育你的一两件事。题目由自己决定。“陆老师可真怪!”这就是我对陆老师的评价。陆老师教我们数学。刚升入五年级,我就做好了承受大作业量的准备,毕竟是高年级了嘛。可开学第一天,陆老师只留了五道数学题。同学们欢呼雀跃,我冷眼旁观,心想:别高兴得太早,这不刚开学吗?当然得悠着点,苦日子在后头呢!可是一个月过去了,作业量始终只有这么点儿。我有些沉不住气了,心里直嘀咕:都五年…  相似文献   

5.
<正>最近在小学做了个调查,在问卷中有这样一个题目:在写人的习作中,你最不喜欢写谁?这项的统计结果显示,不喜欢写老师的占七成以上。照理说,教师与学生朝夕相处,他们之间最为了解,他们之间最有故事,可呈现的数据为什么有悖常理呢?笔者不想去探讨当下的师生关系,只想站在习作教学的视角体察这一现象背后"教"的现实。笔者曾执教过苏教版小学语文五上习作1——"在教过你的老师中,选择其中的一位,可以写写他在某些  相似文献   

6.
在教过你的老师中,一定也有给你留下深刻印象的吧,请选择其中一位写一写。可以写他在某些方面(如外貌、性格、教育方法等)的特点,也可以写他帮助、教育你的一两件事。题目自己定。  相似文献   

7.
在教过你的老师中,一定也有给你留下深刻印象的吧,请选择其中一位写一写。可以写他在某些方面(如外貌、性格、教育方法等)的特点,也可以写他帮助、教育你的一两件事。题目自己定。  相似文献   

8.
习作要求选择一位你敬佩的人物,通过具体事例,夸夸他们执著追求的精神。如果你觉得他的其他品质令你敬佩,也可以写一写。详见人教版实验小学《语文》四年级下册积累·运用(七)。习作指导!文题分析这是写一个人的全面命题作文。题眼是“敬佩”,范围是一个人。“敬佩”是尊敬、佩服的意思。什么人值得敬佩呢?因此,就要思考要写的这个人一定要做过令人感动的事,给人留下过深刻印象;或者是这个人的品质高尚,使人从心里佩服他(她)。!思路导引1.日常生活中,我们接触过的人很多,但要选择自己熟悉、了解的人来写,这样才有话可说。不过也可以写与你有…  相似文献   

9.
习作要求:这次作文,训练同学们写一个在生活中给你留下深刻印象的人。具体要求详见人教版小学《语文》第六册积累·运用七。习作指导:请大家先看一段描写外貌的文字:“刘俊朗是我的同班同学,他有一头乌黑亮丽的头发,浓浓的眉毛下有一双大大的眼睛,长着一个高高的鼻梁,还有一张能说会道的嘴巴……”这段描写好不好?李老师告诉你,不好!虽然句子通顺,但没有写出特点来。把表现漂亮的词语全堆砌在一个人的身上,用这些句子去描写张小东、王小东……都是可以的;用词也缺乏变化,短短几句话就连用了三次“有”。写人应当选择给你留下深刻印象的人来…  相似文献   

10.
习作要求本次习作要求写一封信,留下你对母校工作的建议。其要求详见人教版小学《语文》第十二册积累·运用三。习作指导这次习作要求给母校校长或老师写一封信,表达学子对母校、对老师的深情。为了母校的明天更美好,提出自己真诚的建议。要写好本次习作,必须把握以下几点:  相似文献   

11.
一、目标扫描生活中,我们要与形形色色的人打交道。有些人像一阵轻风,很快从我们记忆中吹散了,有些人却像一棵大树,牢牢地扎根在我们的心田上。哪些人曾经给你留下过深刻的印象?选择一个人写下来。动笔前,想一想,他(她)是一个怎样的人?他(她)的品行怎样深深地打动、震撼过你?为什么直到现在,你对他(她)仍然难以忘怀?你的习作要让大家明白其中的原因,并认识、了解他(她)。二、思路导航1.选材网页选材时,我们的视野要开阔些:印象最深的人,除了你身边的亲人、老师、同学,还可以是社会中各行各业的人,比如小商贩、门卫等;还可以是与你相距遥远的…  相似文献   

12.
特级教师管建刚说:语文不能永远培养读者,语文还要培养作者。语文教材中的文本是多元的,有其独特性,其教学价值也体现在不同的方面,在教学中不能拘泥于一种模式,而是要把不同的文本,以其具体的学习目标、学生的实际、文本的特性等来定位其教学价值,创设不同的教学侧重。苏教版五年级上册第一单元的主题是园丁之歌,本册书第一课没有延续前几册的思路安排诗歌,而是让学生学习《师恩难忘》一文。如此安排,其意图应该是为了和本单元的习作目标要求"在教过自己的老师中,一定有给你留下深刻印象的请选择其中一位写一写,要求抓住某方面的特点,写他帮助自己、教育自己的一两件事"形成呼应。  相似文献   

13.
正一、对话导入师:上课之前,老师想问大家两个问题,你们喜欢写作吗?写的习作有没有发表过呢?生:喜欢,但是没有发表过。师:是啊,要想自己的文字变成铅字发表,谈何容易。但是,老师想告诉你们,习作发表其实也容易。(出示:《学习方法报》)瞧,我们学校就有一位顾玮同学的习作发表在《学习方法报》上,这可是一件大事啊!但是你  相似文献   

14.
习作要求本次习作,是写写自己的好朋友。详见人教版小学《语文》五年级下册积累·运用三。习作指导!文题分析这是一次写人的习作练习,写的是自己的小伙伴。好好想想,是朋友的性格特点、兴趣爱好给你的印象最深呢?还是你们之间发生的故事更能让大家了解他的好品质呢?如果你想把朋友的性格特点、兴趣爱好介绍给大家,那么他的哪些特点、爱好与众不同,在什么情况下更能突出他的特点、爱好;如果想让大家学习他的美好的品质,那么你们之间发生的什么事最让你佩服他;如果你想写其他的人,就好好想一下这个人的哪些方面给你留下了深刻的印象。一定要记…  相似文献   

15.
习作内容:我们和老师朝夕相处,在老师的培养下,我们一天天长大。让我们拿起笔,记下和老师一起度过的时光,选一件事写一写。习作完成后,记得按照学过的方法检查修改。习作指导:1.自己认识的老师一定不少,哪一位你最喜欢?为什么?2.仔细回忆一下和这位老师一起度过的时光,选择一件事来赞美他(如果想写几件事,必须详写一件,略写其他)。当然,也可以另辟蹊径,写成叙事诗之类的。3.要注意主次分明:老师的外貌特征等简笔勾勒,体现老师性格、品质或精神的事件重点描述。4.在叙事中多运用语  相似文献   

16.
小鬼笑翻天     
在教完《卖火柴的小女孩》一文后,老师给同学们布置了一篇作文:“请你代卖火柴的小女孩给她的妈妈写一封信。”几天以启,大部分同学都交上了自己的作文,只有李龙没交。老师问他为什么,他说:“卖火柴的小女孩没钱寄信。”  相似文献   

17.
习作要求:同学们都喜欢做游戏,想一想你做过哪些游戏,选择让你最高兴的一次游戏写下来。习作要求详见人教版小学《语文》第六册积累·运用八。习作指导:说起游戏,大家一定来劲了。要问你玩过哪些游戏?你也许一口气数出好多种,什么丢手绢、击鼓传花、贴鼻子等等,这些游戏给你的童年生活带来了乐趣,还使你在活动中得到了体能的锻炼和心智的提高。但是,怎样才能把一次游戏过程叙述精彩呢?也许你还没有考虑过,下面李老师帮你出出主意:一、选准游戏,理清顺序你做过的游戏很多,根据这次习作的要求,要精选一次让你最高兴的游戏来写,要选“准”喔!那…  相似文献   

18.
第十二册基础训练(2)作文要求:在六年的小学生活中,你所看到或接触过的人有许多,谁给你留下的印象最深?是与你朝夕相处、一同嬉戏的伙伴?是吃苦耐劳、为人们创造美好环境的清洁工人?是毫无怨言地操持家务的妈妈?还是呕心沥血关心着你学习、成长的老师……选取你印象最深的一个人写一篇文章。要注意做到内容具体,语句通顺,有条理,并写清楚他为什么会给你留下那么深的印象。写完以后认真修改。  相似文献   

19.
[王立均老师多年从事作文教学研究。最近他上的一堂五年级习作指导课《我生气了 ,怎么办 ?》 ,从习作教学的特点出发 ,倡导了学生自主、合作、探索的学习方式 ,初步探索了习作指导渗透心理健康教育的模式 ,实现了目标、过程、方法、内容的四结合。]师 :王老师想和同学们聊聊天 ,同学们最喜欢写什么作文 ?生 :想像作文、自由作文、叙事作文、写人作文、童话作文……师 :写作文各有所爱 ,这很好。尤其是写童话、想像作文 ,能够锻炼想像能力 ,培养创新的精神 ,值得提倡。如果现在要你在这堂作文课当堂写一篇作文 ,你认为写什么样的作文比较容…  相似文献   

20.
五下第二单元:写读后感特邀审题、点评老师:吴云香(高级教师,绍兴市塔山中心小学)审题要点分析本次习作要求是选择读过的一篇文章或一本书,写一篇读后感。从习作要求中我们不难得知,首先明确“读”的内容,可以是一篇文章,也可以是一本书。那“感”从何而来?同学们在读书看报中往往会产生自己的感想,有时一些人物会给你留下深刻的印象,有时一些事情会让你受到触动,有时文中讲述的道理会让你深受启发。把读过一篇文章或一本书的感想写下来,就是读后感。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