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06 毫秒
1.
不要随意把我国称为“大陆”近来,发现有的报纸多次在标题和报道中把我国称为“大陆”,如《大陆四面八方重敲改革鼓点》《大陆首次推出“中国标准人”》,“文化界人士对大陆戏曲界出现的《金瓶梅》热却反应各异”,还有广告《××电台首届大陆十大金曲颁奖晚会》。这样...  相似文献   

2.
本刊讯近日,《10堂量子创意课》由云南美术出版社出版,这是台湾知名广告人李欣频第一本在大陆创作的作品,内容是关于如何在量子物理的思维方式下,开创性地发现人生突破点,体会“进入量子转换状态”,“找到自己的受限点”,“做知识的上游”,“找到最好的生命版本”,“连线未来的你”,最后让每个人领悟到“让地球今天有你而截然不同”。  相似文献   

3.
从向读者道声“感谢”说开去赵阜近日沈阳日报出现了一种可喜的现象,某些新闻报道的结尾处,标出了提供线索的读者的姓名,并表示感谢之意。请看:《幼时饱尝艰辛的张海鸥富了之后出义举》(肩题),《发广告收养孤儿》(主题)。结尾处标明“感谢任汝信老人提供线索”。...  相似文献   

4.
2007年3月10日,北京某报第5版刊登有关福布斯全球富豪榜的报道,标题是《大陆20名超级富豪上榜》。这篇报道的标题、正文和一版导读中,多次出现“大陆”、“中国大陆”的提法。台独势力为制造“两个中国”、“一中一台”就一直用“中国大陆”的提法,因此,内地媒体在新闻宣传中不要自称“中国大陆”。正确的提法是“中国内地”。当  相似文献   

5.
据台湾报纸报道,台湾《自立晚报》“自立副刊”于去年底举办了一次问卷调查,显示台湾文坛去年发生的十件大事,大陆作家钟阿城作品的出版被列为第四,该报称之为“大陆作家钟阿城登陆台湾”。《自立晚报》“自立副刊”的调查,以1986年《台湾文坛十大事件》为题,向台湾地区抗战后(1945年)  相似文献   

6.
据台湾《联合报》报道,在台湾的电视节目中,曾经风行一时的香港剧、日本电视剧逐渐退烧。台湾的有线、无线电视台都买进了大批的大陆电视剧,都以雄兵之势登陆台湾。由于“年代”有线电视台周一至周五晚间时播出了大陆电视剧《大宅门》后,反应极佳,使得“三立都会”台在同一时段推出了《雍正王朝之李卫当官》。“年代”更是不甘示弱,继《大宅门》剧之后再推出金鹰奖影后朱媛媛主演的大陆电视剧《富贵逢时》(原名为九九归一)。“华人卫视台”则看好大陆影后的威力,在晚间时播出刘晓庆的旧作《火烧阿房宫》。过去一向以大陆电视剧挂帅…  相似文献   

7.
北京某报某日在1版刊出了引题为《本报专访康奈尔大学首位中国大陆籍校董》,主题为《当选校董归功中国式思维》的图片新闻。文中称:“在拥有141年历史的康奈尔大学.一条爆炸性的新闻近日出现:一位28岁的中国留学生当选了该校校董.这也是美国8所常春藤名校有史以来首位中国大陆籍校董”。5版又刊出主题为《我如何当上康奈尔校董》的长篇报道。报道在楷体导读中重复了“这也是美国8所常春藤名校有史以来首位中国大陆籍校董”一语。此报采用的“中国大陆籍”称谓.实在让人莫名其妙!  相似文献   

8.
在祖国分裂,海峡两岸长期隔绝的状况下,大陆与台湾的新闻传播媒介,特别是报纸各自开设了一些“窗口”,介绍对岸的情况。《人民日报》每周一次的“今日台湾”专栏和台湾《中央日报》每周一次的“大陆透视”专栏都是其中之一。这些窗口对对方的报道是否真实呢?两岸大多数人民恐怕是没有条件自己加以判断的。然而,由于《人民日报》和《中央日报》都行销海外,因此一些有条件接触两岸情况的人,就有了比较和辨别的可能。  相似文献   

9.
《东南传播》2015,(12):171-172
大陆电视剧近年来经常“刷屏”台湾电视黄金档,吸引了众多台湾观众。目前,在大陆热映的《琅琊榜》又成为最新一例。  相似文献   

10.
王婧  刘炎迅 《中国新闻周刊》2010,(36):26-28,30,31
中国已成“博士生产大国”,最牛导师曾同时带47名博士……华中科技大学教授周光礼的新书——《中国博士质量调查》中的一系列数据犹如顽石入水,激起千层浪。  相似文献   

11.
台湾《联合报》“读书人”专刊第359期发表《两岸书店新兴主张大与专业的两手政策》一文,认为我国大陆地区的书店,近年尤有不可小觑的成就。文章说,目前大陆较有看头的书店必须具备“重点城市”背景,才能引发商机,如上海、北京、成都、福州、南京等。而这些店动辄以“书城”、“中心”标示其“大”。以上海为  相似文献   

12.
港台之页     
台湾联合报小说奖揭晓大陆地区莫言获奖台湾第十届“联合报”小说奖揭晓,大陆作家莫言获“大陆地区短篇小说推荐奖”。这是台湾文学界首次主动专为大陆作者设奖。以《红高梁家族》为两岸读者重视的莫言,此次以《白狗秋迁架》获奖。除莫言外,大陆旅居海外的作者刘夏也获中篇小说奖。黄凤樱等十多人获其他各项奖。  相似文献   

13.
台湾《中国时报》最近发表了莫昭平的文章,谈台湾出版大陆书籍的情况。文章说,台湾出版大陆图书,热的时候,让本土的出版品直冒冷汗;冷的时候,让书商急如锅上的蚂蚁。近半年至一年来,从书市、读者以及出版者的反应与动作来看,“大陆热”都已迅速冷却,“一窝蜂”已变成“细水长流”;“发高烧”也退化为“平常心”。大陆作品“出版热”烧得最旺的颠峰,是前年及去年上半年。虽然政府在前年11月才正式开放大陆出  相似文献   

14.
新政     
《青年记者》2010,(17):2-2
8月25日,台湾“行政院新闻局”核准大陆杂志《读者》入台发行,这是大陆第一本杂志获准进入台湾。《读者》杂志入台后仍使用原刊名,但改以繁体版发行。  相似文献   

15.
台湾“教育部”于9月20日公布《大学法》与《专科学校法》条文修正案,将大陆地区与港澳地区学生,比照侨生、蒙藏学生与外籍生,增列为“特种考生”,未来台湾高等院校将可以援引此法源,以外加名额方式招收大陆学生。  相似文献   

16.
大陆的读者对于吴三连也许并不熟悉,但对他任发行人的《自立晚报》或许不会陌生,因为正是《自立晚报》曾在八年前派记者李永得、徐璐来大陆采访,从而成为38年来首家突破台湾当局“禁令”,对大陆采访的台湾报纸.生于1898年的吴三连早已是台湾报业“元老级”的人物了,早在1932年他就参加创办了台湾《新民  相似文献   

17.
到大陆去! 2002年5月份台湾《光华》杂志有一篇报道,题目是“台湾出版业者各显神通抢占大陆市场”。该文显示,近期台湾出版业兴起的一股进入大陆市场的风潮,也受到了台湾媒体的高度关注。这一现象,对大陆出版人来说,同样留下十分深刻的印象。  相似文献   

18.
赵鹏 《现代传播》2001,(1):110-111
近年来,大陆历史题材电视剧掀起一股“戏说”风,始作俑者大概是《戏说乾隆》(严格说是合拍片),市场反响热烈,竟一连拍了三部,一百多集。后来又涌出《宰相刘罗锅》、《康熙微服私访》(也拍了三部)、《还珠格格》(第一部,第二部)、《快嘴李翠莲》、《皇嫂田桂花》等,这些“旧瓶装新酒”的“戏说剧”以其浓重的市井气息,诙谐甚至还有少许幽默赢得老百姓的喜爱,成为电视市场大卖点,大牌电视剧导演趋之若骛。这类风格历史剧快要成为大陆历史剧的主流了,而那些源于历史,力求“原汁原味”地还原历史的电视剧,虽然也有《雍正王朝…  相似文献   

19.
同质化的倾向以数量而论,中国的卫星电视在全世界是首屈一指的,但这么多群星却发着同样的光芒。同质化的星空让观众的眼神有些无所适从。当大陆的电视人发现台湾的《雅嘉非常男女》吸引观众“眼球”时,立刻激起了连锁反应,一时间从中央到地方,十多个电视台类似的婚恋节目匆匆出笼;又比如美国的《百万富翁》这样的电视节目在中国有了它的众多的表兄弟,如《开心辞典》、《幸运52》、《超级大赢家》等等。不惟如此,大陆的卫视节目也在相互“学习”,趋向“同一”。湖南卫视的《超级女声》出名之后,东方卫视即有《莱卡我型我秀》,安徽卫视也有了…  相似文献   

20.
近日,庄浪县博物馆工作人员刘继涛将自已珍藏多年的 2份《庄浪报》无偿捐献给县档案馆,填补了县馆馆藏的空白,了却了一桩化“私”为“公”的美好心愿。  《庄浪报》系中共庄浪县委机关报,创刊于 1956年 5月 1日, 1957年 10月停刊, 1958年 7月 1日复刊, 12月并入《静宁报》,四开四版, 5日刊,铅印。该报是解放后第一份庄浪地方报刊。所收样报刊头题名各异,内容时代色彩浓郁,具有很高的史料价值。 义举传真情 档案胜黄金@贾思刚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