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1.理解欧姆定律的实验过程欧姆定律是通过两步实验得出来的. 第一步.固定导体的电阻R不变.改变导体两端的电压U.分析得出导体中的电流强度I跟导体两端的电压U成正比. 第二步.保持导体两端电压U不变,改变导体的电阻R.分析得出导体中的电流强度I跟导体的电阻的R成反比.  相似文献   

2.
针对教材中"磁场对通电导体的作用"实验装置存在的问题,用强磁铁对磁场进行改进,用吸管和锡箔对导体进行优化,增加变阻器提高电路的安全性.该教具制作简单、操作方便、演示成功率高、效果明显、安全可靠,可用于开展拓展实验.  相似文献   

3.
《考试》2008,(12)
例1在"探究通过超导体的电流与导体电阻关系"实验中:(1)对于通过导体的电流与导体电阻的关系,你的猜想是______。(2)小强同学设计的实验电路如图1所示,实验中电源电压不变,你认为该电路______验证电流与电阻关系(选填"能"或"不能")。(3)为了完成此实验探究,图中用到的测量仪表是______。(4)在探究的过程中,电源电压不变,是为了使导体两端的______保持不变。(5)小强根据电路图,分别在a、b两点接入不同电阻进行实验,实验数据如下表所示,分析表中的数据,可以得出的结论是:在导体两端电压不变的情况下,______。  相似文献   

4.
正中学物理教材中有导体对电流的阻碍作用这一实验,在该实验中,学生没有通过实验直接感知温度对电阻的影响。为此,笔者设计了探究温度对不同导体电阻的影响实验。一、教材中的实验装置教材中的实验装置如图1所示。二、教材实验的不足1.实验只探究了电阻的大小与材料、长度和横截面积有关,没有设置探究温度对电阻影响的实验,温度高低对电阻的影响在学生中没有明确的认识和感知。2.教材在探究决定电阻大小的因素实验时,选  相似文献   

5.
伏安法测金属电阻实验是中学阶段的基本实验,初中阶段有伏安法测电阻、研究导体电阻跟导体材料、长度、粗细的关系,高中阶段有测导体的电阻率等.在实验操作时使用的待测金属的电阻如果很小的话,实验结果及现象往往不太理想.问题出现在哪?又该如何改进呢?  相似文献   

6.
物理学科是以实验为基础的一门学科,在实验中让学生学会科学探究远比记忆一些实验结论重要的多。“上科版”初中物理教材突出了实验过程的探究。所以教师应该很好理解和应用好教材。 一、提示实验方法,引导学生探究物理规律 教师不能简单的把书中的演示实验做一遍,然后直接把结论告诉学生。例如在探究影响导体电阻大小的因素一节,可以在演示前:1.提出问题:导体电阻的大小由哪些因素决定?2.猜想与假设:导体电阻究竟与什么因素有关?如何选择器材?怎样连接电  相似文献   

7.
正滑动变阻器是通过改变其阻值来改变电路中电流或电路两端电压的重要电学仪器,在电学实验中正确选取滑动变阻器既要有理论知识又要有实践经验,是学生应该掌握的基本技能,也是教学中的难点,下面谈谈滑动变阻器在实验中作用及如何选择滑动变阻器.一、总的原则涉及滑动变阻器"作用和选择"问题的电学实验主要有:探究通过导体的电流与导体两端的电压和导体的电阻的关系、探究电磁铁磁性强弱跟电流大小关系、伏安法测电阻、伏安法  相似文献   

8.
本文结合笔者多年的一线教学经验,根据新课程的理念,对初中物理《欧姆定律》"探究通过导体的电流与电压、电阻的关系"实验中,保持电阻两端电压不变,研究通过电阻的电流与电阻大小关系时,对于"保持电压不变"这一环节进行改进,以期与各位老师们进行交流。  相似文献   

9.
导体的电阻是导体本身的一种性质,它的大小取决于导体本身的材料、长短、横截面积及外界温度,在温度不变的情况下,当导体的材料和横截面积不变时,导体的长短就决定了导体电阻值的大小.滑动变阻器就是靠改变自身连入电路的电阻线长度来改变电路中电阻的,进而实现改变电路中的电流强度及某段电路两端电压和保护电路的作用.  相似文献   

10.
测导体的电阻是初中第二册物理中的一个重要内容.现以"伏安法"测电阻为基础归纳出测电阻的几种方法,供参考.  相似文献   

11.
九年级<物理>教材中,"焦耳定律"实验是一个重要的学生探究实验,一般的教材中是利用电流的热效应,加热质量相同的同种液体,通过对液体温度升高的情况,判断导体产生的热量与电流、电阻、通电时间的关系.  相似文献   

12.
一、知识结构二、学习指导(一)电流跟电压、电阻的关系1.电流跟电压的关系保持导体的电阻不变.用实验方法改变导体两端的电压,观察通过导体的电流强度变化情况,从而得出结论是:在电阻一定情况下,导体中的电流跟这段导体两端的电压成正比.2.电流跟电阻的关系保持针体两端的电压不变,更换阻值不同的导体,观察通过不同电阻的电流值,从而得出结论是:在电压不变的情况下,导体中的电流跟导体的电阻成反比.3.实验电路与实验技巧实验电路如图1所示.实验技巧是:改变滑动变阻器接人电路的阻值,使导体两端电压为原电压的整数倍时记…  相似文献   

13.
一、考点解读考点1电阻导体对电流阻碍作用的大小叫电阻.电阻是导体本身的一种性质,它的大小跟导体的材料、长度、横截面积和温度有关.对一段材料确定的均匀导体,在温度不变时,导体的电阻跟它的长度成正比,跟它的横截面积成反考点2滑动变阻器滑动变阻器是用来改变电阻大小的,它能够连续地改变进入电路的电阻,但不能准确表示出连入电路中的电阻值.考点3欧姆定律欧姆定律的内容是:导体中的电流,跟这段导体两端的电压成正比,跟这段导体的电阻成反比,其数学表达式为:I=RU.考点4串并联电路的特点串联电路中各处的电流相等;总电阻等于各串联导体…  相似文献   

14.
说电阻     
一、电阻的意义电阻概念的导入是从实验开始的.在实验中人们发现:在相同电压下,通过同样规格(指长度和截面积相同)的不同导体产生的电流大小不一样.这说明不同导体对电流的阻碍作用是有差异的,为了表示这种对电流阻碍作用大小的不同,所以引入电阻的概念.在实验中人们还发现:同一个导体在不同电压下,得到的电流大小不一样,但是,电压与电流的比值基本保持不变.这说明导体对电流的阻碍作用的大小与电压、电流的大小无关,而是由导体本身所决定的,它反映了电阻是导体本身的一种物理性质.所以电阻的意义不仅是反映了导体对电流的阻碍作用,而且也反…  相似文献   

15.
电阻是电学中三大基本概念(电阻、电流、电压)之一,是电学的核心知识.学习和理解电阻要注意以下几个方面.一、理解"电阻是导体本身的一种性质"是掌握电阻的关键导体对电流有阻碍作用.在相同的电压作用下,通过不同导体的电流大小不同,表示不同导体对电流的阻碍作用不同.电阻就是为了描述导体对电流阻碍作用大小而引入的物理量.  相似文献   

16.
一、知识结构欧姆定律实验电阻一定时 ,导体中的电流跟电压的关系电压一定时 ,导体中的电流跟电阻的关系内容与公式 (掌握 )应用实验 :用伏安法测电阻 (会 )推导串联电路总电阻的特点 : R =R1 R2 (理解 )并联电路总电阻的特点 :  1R=1R1 1R2(知道→理解 )二、复习指导(一 )欧姆定律图 11 电流跟电压、电阻关系的实验 按图 1所示的电路进行实验 .( 1)保持导体电阻不变 ,通过调节滑动变阻器的滑片来改变电阻两端的电压 ,观察通过电阻的电流情况 ,可得出的结论是 :在电阻一定的情况下 ,导体中的电流跟这段导体两端的电压成正比 .( 2…  相似文献   

17.
人民教育出版社出版、教材课程研究所与物理课程教材研究开发中心编著的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物理>八年级下册第六章第三节,在引入导体对电流有阻碍作用时,安排了一个"想想做做"实验,即把粗细、长短都相同的铜丝和铁丝分别与电流表、小灯泡、电键串联,闭合开关,观察电路中小灯泡的亮度变化,从而引入电阻的概念.  相似文献   

18.
实验是探索物理知识的源泉,借助实验,可帮助教师有效开展教学.基于此,以《导体的电阻》的教学为例,从新课导入、自主学习以及合作探究三个方面进行分析探讨。  相似文献   

19.
当一段金属导体两端加一定的电压,导体上就会形成一恒定电流I=U/R,电流的大小跟电阻成反比,导体的电阻总是阻碍电流的通过.  相似文献   

20.
体中的电流跟导体两端的电压成正比,跟导体的电阻成反比.公式I=UR . 同学们在学习欧姆定律的过程中,注意以下几个问题:(1) 欧姆定律是实验定律.通过实验括出“成正比”、“成反比”的两个关,是有前提条件的.实验的条件和结论:当电阻一定时,导体中的电流跟电成正比;当电压一定时,导体中的电跟电阻成反比. (2) 欧姆定律数学表达式I=UR ,反了在一段电路中I、U、R三者之间的量关系,对它的理解应为:“导体中的流跟这段导体两端的电压成正比,跟段导体的电阻成反比.”也就是说,电、电压和电阻这三个量必须是对同一体、同一电路的同…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