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今天上午,我在批改学生第四单元语文检测习题时,改到了一道颇启人深思的病句修改题目——"时针走了一圈.呀!一分钟过去了." 学生在做这道题时,出现了如下五种答案: 1.时针走了一圈.呀!一小时过去了. 2.分针走了一圈.呀!一分钟过去了. 3.呀!一分钟过去了,时针走了一圈. 4.秒针走了一圈.呀!一分钟过去了. 5.时针走了一圈.呀!十二小时过去了. 批改完试卷,我仔细统计了一下上述五种改法的人数,分别为7、16、6、12、4.面对着这么多的错误答案,我陷入了沉思:为什么这道与生活如此贴近的病句修改题,这道反映我们基本生活常识的语言题,学生竟然会修改得如此"离谱"呢? 下午放学后,我特意留下了三个具有代表性的学生,就这道病句修改题与他们进行了一番对话,以期找到学生错误答案背后的深层原因.  相似文献   

2.
片断一:师:老师请小朋友回去和爸爸、妈妈一起研究钟表。现在,我们先来汇报一下,从钟面上你学到了什么?生1:我知道钟面上有三根针,最短的叫时针,稍长一点的叫分钟,最细的叫秒针。生2:我还知道分针走1小格就是1分钟,秒针走1小格是1秒钟,时针走1大格是1小时。生3:学会了怎样看整时数。(指学具钟)这是8时,因为分针指着12,时针指着8,就是8时。生4:(边拨学具钟边说)如果分针刚走过12或还没有到12,时针指着8,就是大约8时。生5:我还会看这样的时间。(指学具钟)这是7时20分,因为它的分针指着4,就是走了4个大格,1个大格是5分钟,4个大格就是20分钟,时…  相似文献   

3.
黝熬黔缈一画 、1· J个习、格, 钟面上一共有( 卿酬龟 )个大格,每个大格分成(一) 一共有()个小格。 2.时针在钟面上走一大格是()小时,走一圈是 ()小时,从2走到9过了()小时。 3.分针走一小格的时间是坟);走一圈是() 分,也就是(一)小时。--{ 4.钟表上分针指着,2,时针指着4,表示的是() 时。,.一几 5.找规律填数。 (1)1,4,7,(),13,(),(),22,()。 (2)91,82,73,64,(),(),37,〔三一弓、于、一派一尸 (3)5,9,临一,行,创,(),衬),亡.乐)。 、,尸、火了户\一产 4一 4 () \、一厂 () J INGSA!YUAND! 6.在O内填…  相似文献   

4.
在数学教学中让学生自己去发现 ,不仅使学生能力充分感受、理解知识产生和发展的过程 ,更有利于培养学生的科学精神和创新思维习惯。1 在观察中发现观察是小学生获得数学知识的重要途径 ,教师要引导学生在观察实物模型、图像或教师的演示过程等为主要内容的直观感知活动中发现问题 ,获取知识。例如 ,对“时、分”教学 ,我并不因为“1时 =6 0分”就直接传授 ,而是尽一切可能让学生去观察 ,在观察中发现。我利用钟面教具 ,进行拨针 ,学生观察分钟、时针运动变化。通过观察 ,学生发现时针走 1小时 ,分钟正好走一圈 ,这样的结论学生容易掌握。2…  相似文献   

5.
笔者将钟表上的许多问题结合行程问题进行了对比研究,使钟表问题变得简单明了. 可以将时针和分针各看作一个匀速运动体. 时针每小时走30°,或者说时针每小时的速度是30°,一个小时是60 分钟,所以时针每分钟走0.5°; 而分针一个小时走360°,每分钟分针走6°.同样还可以将两者之间的夹角看作是两者的距离. 1.钟表上的相遇问题相遇问题: 例1 已知环形跑道长360 米,甲、乙两人同时同地同向出发,甲骑自行车每秒钟行6 米,乙跑步每秒钟走0.5 米.问两者何时首次相遇? 分析这是一个环形跑道同向而行的问题. 出发时两者在同一起跑线上,到首次相遇时,无…  相似文献   

6.
时钟上的数学问题是很有趣的.利用时针和分针在相同时间内所走过"路程"之间的关系,可以建立起一元一次方程,这样,就为统一解决一类时钟的应用问题提供了一种独特的解法.首先,我们应该清楚以下事实:一般地,钟面被分成60等份,相邻两个整数钟点之间是5等份.1等份所对应的圆心角是6°,所对应的时间是1分钟.在1小时内,分针转动1/12圈,时针转动112圈.所以,在同一时间内,分针转动的"路程"S分和时针转动的"路程"S时之间存在等量关系  相似文献   

7.
分针每分钟走1格,时针每小时(60分)走5格,每分钟走112格。钟表问题就是时钟问题、行程问题和分数应用题的结合。例1.现在是2点,什么时候分针与时针第一次重合?【分析】2点时时针指向2,分针指向12。每两个相邻数字相差5个格,所以12与2相差10个格。分针每分钟走1格,时针每分钟走1  相似文献   

8.
本课是在学生初步认识整时,并对作息时间有一定感性认识的基础上进行教学的。课程要求在教学时从学生熟悉的生活情境入手,先呈现远程网上一幅学生熟悉的故事画面,唤起学生看钟表的已有经验,使其感受到生活中需要认识钟面、了解时间,让学生体会认识时间的现实意义。教材分两个层次让学生认识时分。先通过钟面上的时针与分针、大格与小格来认识时针走一大格是1小时,分针走一小格是1分钟,再让学生拨钟面上的针,仔细观察时针转得慢、分针转得快,从而发现时、分之间的进率,知道1小时-60分钟。  相似文献   

9.
一、仔细读题,认真填写1.一个小同学重25千克,()个这样的同学重1吨。2.秒针走一圈是()秒,也就是()分。3.一天内时针走()圈。4.2时30分=()分300秒=()分5.填上合适的单位。(1)我的身高是125()(2)一个苹果约重100()(3)一根跳绳长2()(4)一只大象约重4()(5)小轿车每小时行80()(6)做8  相似文献   

10.
剥蒜衣     
妈妈叫我剥大蒜。我拿了几个大蒜头,一瓣一瓣地分开,仔细地剥起来。薄薄的蒜皮紧紧地贴着蒜肉,剥起来很费劲。几分钟过去,我才剥了一瓣。这样下去,一个小时能剥几个呀!妈妈在厨房催我:“蒜头剥好了吗?”“还早呢……”我回答。妈妈走过来,看见我只剥了一瓣,笑着说:“你这个小懒  相似文献   

11.
操场上,孩子们三三两两地做起了游戏。这时,我看见五六个男孩围成一圈,小脑袋凑在一起,聚精会神的样子。我有些好奇地走过去。晨晨大叫起来:“杨老师,你看!蚂蚁!好大呀!”我赶紧仔细去瞧,那只蚂蚁还真大,像是  相似文献   

12.
《考试》2007,(12)
在解有关"时钟"问题时不少学生掌握起来感到困难,本文就有关解法分析如下:基础知识以表针的格数作等量关系。即时针每分钟走十二分之一个小格,分针每分钟走1个小格,也可以把表针转动所形成的度数作等量关系,即分针每分钟走60分之360°等于6°,时针每分钟走12×60分之360°等于0.5°。  相似文献   

13.
晚上九点半了,还有学生在教室里自习,我便去转了一圈.除了初三,其他年级的学生都回去了.校园里显得空旷而沉寂. 忽然看见走廊里有一个小女孩,站在石碑旁边,像在等什么人.我走过去,随口问:"你怎么不回去呀?是不是在等谁呢?" 她摇摇头:"不是." 我很好奇:"哦?那你在这里做什么?" "没什么,我出来转转."  相似文献   

14.
众所周知,钟表的时针每小时走1/12圈,即旋转360°÷12=30°,所以它走m小时旋转30m°,走1分旋转30° 60=0.5°;分针每小时走1圈,即旋转360°,它走1分旋转360° 60=6°.设第m时与第(m 1)时之间的m时n分时针与分针的夹角为A,则A的度数的计算公式为  相似文献   

15.
奇妙的问答     
1.一列火车以每小时60千米的速度从甲地开往乙地,另一列火车以每小时40千米的速度从乙地开往甲地,相遇的前一小时,两列火车相隔多少千米?2.如果3支铅笔头可以调换一支新铅笔,李明现在有9支铅笔头,试问他可以得到几支新铅笔?3.3万元钱在甲银行存3年,利息为3000元;4万元钱在乙银行存4年,利息为4000元;现在,我有1万元钱想存1年,请问存哪一家银行合算?4.有3对夫妻出门旅游,其中有两对夫妻各带了一个孩子(这两个孩子都上过托儿所)。但他们一行并不是8人,而只有6个人,这是为什么?5.时针走一圈,秒针走多少圈?6.9:30时,分针和时针的夹角是多少度?奇…  相似文献   

16.
钟的寓言     
客厅的墙面上挂着一个十分精美的钟。钟上面有三根指针,分别是时针、分针和秒针。分针跟着秒针走,秒针每走一圈,分针走一格,时针又跟着分针走;分针每走一圈,时针走一格。它们就这样团结协作,告诉主人每时每刻。可是,有一天分针觉得自己跟着秒针走一点也不自由,于是它不耐烦地对秒针说:“秒针大哥,我总是要跟在您的后面,一点儿也不自由,我们还是各自随便走吧。”秒针听了很惊讶,严肃地对它说:“万万不可啊!这样主人会弄不清时间的。”这时,时针听到了分针与秒针的对话,它也凑了过来,说:“秒针大哥,分针说得有道理,我们兄弟俩整天只能跟在您后…  相似文献   

17.
犤教学片断实录犦教师出示如图钟面,让学生判断钟面显示的时间是几时几分?生1:4时55分。生2:不对,应该是3时55分。师:到底是4时55分,还是3时55分?我们来讨论一下。先请认为4时55分的同学说说,你是怎么看的?生:我先看时针靠近4,就是4时,再看分针指着11,就是55分。生(反对者):不对。如果是4时55分,时针应靠近5,而不是靠近4,因为分针走了55分,快到一小时,时针应超过4很多,快到5,而现在钟面上时针是快到4,所以应该是3时55分。(应该说第二位学生的看法非常正确,但仍有部分认为4时55分的学生坚持认为他们的看法正确。)师:两位同学都看出时针靠近4,…  相似文献   

18.
教学内容浙江省九年义务教育六年制小学数学第七册第60~63页。教学设计一、课前活动,准备素材要求学生按正常的速度,分别绕操场、教学大楼、人民广场走一圈,并测试一下各需要多少时间。二、创设情境,提出问题1.呈现学习材料。事件绕操场走一圈绕教学大楼走一圈绕人民广场走一圈路程时间2.请你汇报一下,你绕操场、教学大楼、人民广场走一圈,分别用了多少时间?学生汇报测试结果:可能是4分钟、6分钟、8分钟。3.教师提供一条信息:绕操场走一圈正好是200米。根据这些信息,你可以提出什么问题?学生提出的问题可能是:(1)每分钟走多少米?(2)绕教学…  相似文献   

19.
学生认识了钟面上的大格、小格及时针走一大格是l小时,分针走一小格是1分,在教学"时与分"的关系时,笔者有幸听了这样一个精彩的教学片断:  相似文献   

20.
我当小老师     
张君毅 《红领巾》2010,(2):43-43
“烦!”“烦呀!”“烦死了!”“活不下去了!”一句句奇怪的话语从五(4)班传出。咦,怎么回事?我来告诉你:是老师在让我们互相批改作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