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分析了人教版教材中"探究酵母菌细胞呼吸的方式"实验的不足,提出了改进实验方案的建议,并说明了改进实验方案的实验步骤和实验结果,对比说明了改进后实验方案的优点。  相似文献   

2.
分析了教科版小学科学教材中"小苏打和白醋的变化"实验中的不足,提出了改进实验方案的建议,并说明了改进实验方案的步骤和结果,对比说明了改进后实验方案的优点。  相似文献   

3.
新课标下,物理课堂教学要创新、高效。本着这一原则,我们对现行的义务教育物理教材中"焦耳定律"一节在教学设计及探究实验方案方面进行了认真细致的分析与思考,并在实践中对教材中原有方案进行了改进。改进后的方案,器材的准备更简单、学生实验操作更方便、现象更明显,实验时间非常短、课堂教学效率大大提高。  相似文献   

4.
"绿叶中色素的提取与分离"是一个常见且重要的学生分组实验。针对其实验方案固有的不足进行的"改进"很多,通过对这些"改进"的探究和创新,显著提高了该实验的效果。  相似文献   

5.
课前兴趣小组的学生对"DNA的粗提取与鉴定"实验中鉴定试剂、研磨液、实验材料进行了探究和改进,课堂上小组合作,比较了不同的实验材料同一去杂方案和同一材料不同去杂方案的实验结果。  相似文献   

6.
"光电效应"是高中学生对量子理论的初步认识,由于学生对光电效应现象及其原理不易理解,让学生通过实验认识光电效应现象是最为直接和有效的,但是在普通高中的实验条件下,实验不容易演示成功,而且不符合学生的认知过程。文章在原有实验条件的基础上,对实验进行了改进,给出了三种改进后的实验方案。  相似文献   

7.
"模拟孟德尔杂交实验"是浙科版生物学教材"自由组合定律"一节中的实验活动,在分析教材实验的基础上,针对其中的一些不足进行适当的改进,并结合自身实践,从实验目的、实验原理、操作步骤、结果预测与分析4个方面阐述改进后的实验设计方案以及实施效果。  相似文献   

8.
《考试周刊》2017,(61):147-148
本文分析了广东教育出版社物理选修3-1中电容器充放电演示实验设计方案的原理和一些不足,对原方案进行了改进,并针对改进后的实验方案进行分析、实践,把改进后实验方案和原方案进行对比,阐明方案的改进对于教学可以产生的促进作用。  相似文献   

9.
《中学生物教学》2017,(6):53-54
人教版《生物·必修1·分子与细胞》中"检测生物组织中的糖类、脂肪和蛋白质"实验方案存在局限性和其他的不足,根据工业热榨油机的榨油原理,对实验进行了改进。舍弃了教材中提取脂肪的化学危险品丙酮,加大取材范围,改进实验步骤,实验也容易取得成功。  相似文献   

10.
笔者把苏教版《实验化学》教材第2版与第1版仔细对照研读之后,发现第2版在"铝及其化合物的性质"这节内容中,对于"铝配合物的生成"课题方案进行了改进。第1版中的实验步骤叙述如下:  相似文献   

11.
简述了"蓝瓶子"实验的过程原理及在教学中的重要功能;针对教材上原实验方法之不足,设计了合理的改进方案,收到了良好的实验效果.  相似文献   

12.
势科学理论认为,创新的本质就是将不同层次上系统中差别巨大的要素紧密地联系起来,从而营造强烈的教育信息势。为引导学生获得更多的"信息势",基于势科学理论,从材料、操作方法和实验方案等方面对探究"馒头在口腔中的变化"实验进行了必要的改进。通过对该实验的改进,学生明显增加了对生物学科的热爱。  相似文献   

13.
《考试周刊》2019,(73):153-154
"平面镜成像"实验是初中生必做的学生探究性实验,针对现行物理教材的实验方案采用两根完全相同的蜡烛使实验缺乏探究性以及蜡烛燃烧后发生形变导致实验缺乏严谨性这两个问题进行了分析,并基于这两个问题自制电子蜡烛对实验进行了改进,旨在进一步提高课堂教学效果。  相似文献   

14.
以科学教材的实验活动为出发点进行适切性处理和创新性改进,能使探究活动更加高效,学生的活动热情和探究兴趣更加高涨.文中针对粤教版小学科学教材"用纸做陀螺"实验方案的不足,对该实验活动加以创新改进,显著提高实验方案的应用性和实验活动的可操作性,有效提升学生所制成品的合格率,提高教学整体效率.  相似文献   

15.
贵刊在2011年第3期刊登了肖煦平老师的《"探究功与速度变化的关系"实验的探究与改进》(以下简称"肖文")一文,笔者读后深受启发,重新对人教版高中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物理》(必修2)中"探究功与速度变化的关系"的实验方案进行了进一步思考,同时结合自己的教学实践,对这一探究实验做了优化再改进,并提出了一些教学建议,以与同行共同提高教学水平.  相似文献   

16.
本刊1997年第一期刊出了也谈"空气中氧气含量的测定"实验的改进一文.笔者认为,该实验经作者改进后,现象明显了,直观性增强了,在一定程度上提高了教学效果,但同时带来了两个问题必须解决.首先,该实验的主要目的是测出空气中氧气的含量,要尽量减小误差,力求数据准确.可是按作者的改进方案测定,产生的误差比教材设计的方案大得多.其次,作者用白磷代替红磷,用品红水溶液代替纯水,残留在玻璃管内的白磷蒸气因未被清除而必对拆除该装置者带来伤害.那么,按照作者的改进方案进行测定,为什么会产生较大的误差呢?图1是作者改进的…  相似文献   

17.
"叶绿体中色素的提取和分离实验"是人教版普通高中生物(必修)第一册的一个实验教材为此设计了一个比较详细的实验方案.在实际操作过程中,该方案有一些不足,为此做了一些改进,取得了显著的效果.  相似文献   

18.
《考试周刊》2019,(52):157-158
针对苏教版和人教版教材中"铜与浓硫酸的反应实验"中存在的不可控和污染等问题以及近几年部分文献中改进方案存在的不足之处,本文在绿色化学的基础上从简约化、集约化、微型化三个角度出发对实验进行了新的改进。通过磁铁吸引密封玻璃管实现对反应的控制;利用气唧辅助消除反应尾气污染;利用密封袋和井穴板同时进行二氧化硫的性质实验与尾气处理。  相似文献   

19.
<正>中学化学实验教学"氢气制取与性质实验"的实验装置存在以下不足:装置安装繁琐、耗时长;实验制取过程难以控制,无法实现随时开始及停止;药品用量多,不便回收,造成浪费,污染环境;爆鸣点火实验危险性高,容易造成安全问题,引发教学事故。针对以上问题,笔者经过认真思考,利用微型仪器将实验进行了改进,具体改进方案如下所示。一、实验准备  相似文献   

20.
光合作用是高中生物学的重难点内容之一,叶绿体是进行光合作用的场所。"叶绿素的提取与分离"是必修一"分子与细胞"中的1个非常重要的实验。通过该实验,学生有助于掌握叶绿体中色素的种类和含量,进而加深对光合作用等内容的理解。教材对该实验设计了1个较详细的实验方案,但学生若按照教材的要求进行操作,实验成功率却不高,因此,许多教师对实验进行了创新性改进。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