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大江健三郎在六次访华中多次提到鲁迅,可见其对鲁迅的接受与推崇。二人有着深切的联系,在不同的时代体现出了相同的民族精神,他们是具有强烈民族危机感的作家。在作品中,二人关注社会、关注民众,以不屈的批判精神拯救处于深渊中的民众,将目光和焦点聚集在社会上,从多部作品中可以看出二人强烈的社会责任感和民族精神、本文将列举多部有代表性的作品,如《人羊》《阿Q正传》等,深入探讨东亚土地上少有的两位时代的清醒者如何关注社会与国民。  相似文献   

2.
促进乡村儿童实现高效教育的一大重要因素是为乡村儿童创设有效的教学实践活动,这也能进一步发展乡村儿童的核心素养。在乡村地区,实施对儿童教育时可以民族文化为主导,丰富儿童的教学活动。本文针对乡村儿童群体,以民族文化特色为基础,以民族元素为载体,依托民族节日,论述相关民族文化背景下的乡村儿童教育策略。  相似文献   

3.
曹文轩作为国际安徒生奖的获得者,对新时期以来中国儿童文学的发展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其作品当中所展现出来的儿童成长经历在某些方面也体现曹文轩本人的儿童成长观。他的作品《草房子》中所有儿童的成长经历都蕴含着各种各样的苦难,但除了苦难以外,也蕴含着油麻地所特有的温情,儿童正是在这苦难与温情中实现了生理以及心理的成长。  相似文献   

4.
《英格兰,英格兰》是英国当代著名作家朱利安·巴恩斯最具幻想色彩的作品,小说描述了杰克爵士在怀特岛上建设主题公园来复制英格兰的自然和文化景观的"壮举"。本文通过空间批评理论解读小说建构的空间背后隐藏的历史、文化、权力和民族身份问题,以及巴恩斯对"英国性"的阐释与反思,揭露在全球化背景下,民族国家面临的传统身份认证危机。  相似文献   

5.
一个民族的文明是这个民族的精神家园,而文化则是一个民族文明的外在体现。贵州布依族"招魂"习俗,既体现了布依族"二元论"的生死哲学思想,在实际生活中也闪耀着增强家庭人际关系的和谐程度、具有精神慰藉的心理保健作用、有效增强社会凝聚力和传承本民族传统文化等现代文化的意义。  相似文献   

6.
1894年的中日甲午战争以及由此而造成的中国割地赔款,是中国近代史上的一次巨大灾难。这场灾难不仅使早已存在的民族危机变得日益严重起来,同时也促进了"中华民族复兴"之思想的孕育或萌发。正是以甲午战争为契机,孙中山提出了"振兴中华"、梁启超提出了"少年中国"、国粹派提出了"古学复兴"等具有民族复兴思想内涵的口号、梦想和主张,这些口号、梦想和主张涉及到民族复兴的主体、民族复兴的目标、民族复兴的力量和民族复兴的途径等有关民族复兴的重大问题,具有十分重要的思想意义。但同时我们也应看到,孙中山、梁启超和国粹派并没有明确使用"民族复兴"一词,并把它与"中华民族"结合结起来,从而清晰地表达出"中华民族复兴"的思想涵义,这也是我们把他们提出的口号、梦想和主张称之为"‘中华民族复兴’思想之萌发"的重要原因。  相似文献   

7.
正去年底,乌克兰国家艺术家联盟首个中国创作基地落户义乌市佛堂镇古民居苑。11月21日,中乌两国艺术家举行作品联展。乌克兰国家功勋艺术家克徐克·尼克莱、亚历山大·拉迪欧诺夫等,和义乌知名雕塑家王泽和等,就"唐代侍女"雕像、"义乌红糖"雕塑等作品进行了现场交流。中乌文化特殊的"血缘"关系中国和乌克兰这两个在地理位置上相距甚远的国家,在文化艺术上却呈现了不少共同点。中乌两国都是古老的  相似文献   

8.
华裔美国作家哈金在尊重真实历史的基础上,创作了以南京大屠杀为主题的作品《南京安魂曲》,并赢得了各界的赞誉。在人物塑造上,这部作品突破了作者屡屡遭批的"东方主义"的诟病,将民族经验飞跃为了国际经验;在写作风格和内容上,哈金以纪录片一般真实的细节使民族的创伤和灾难的历史发出了真实的声音,实现了从沉默到发声的飞跃,对于当今一些扭曲历史的现象提出了挑战;哈金以道德和人性为衡量标准,秉持着真实客观的原则,成功地让这部作品实现了从历史到文学的飞跃。  相似文献   

9.
主要存留在云南省梁河县阿昌族地区的"活袍调"已有一千多年的历史,它既是阿昌族原始宗教信仰的重要载体,也是阿昌族民间口传文学中最古老的部分。创世史诗所记忆的民族历史,祭祀歌中蕴涵的生命哲学,以及叙事歌传达的生活智慧,是一直滋养阿昌族民族性格、文化心理的重要源泉,具有传承民族历史文化传统、表现民族情感智慧、塑造民族伦理精神等重要文化价值。  相似文献   

10.
民族传统文化是一种鲜活的、特色的、感性的和共享的文化,在漫长的人类文明发展历程中,文化的表现形式、内容、涉及面、涵义等都在不断丰富和发展。可以说,文化反映并存在于人类生产、生活、学习等方方面面活动中。在全球一体化进程不断加快的今天,要避免民族传统文化受到西化的"类同"或是"国际化"的冲击,就必须充分挖掘和发挥民族传统文化的社会功能,使之成为新时期政治、经济、文化、社会健康发展的屏障与基石。  相似文献   

11.
2008年暑假,金陵科技学院龙蟠学院"心系西部,爱洒山区"暑期社会实践团前往重庆山区对弱势群体(智障儿童、孤儿、留守儿童、单亲家庭、疾病儿童)进行了调查.通过座谈、走访等形式,深入了解留守儿童的教育、心理状态与生活环境等.整个活动,通过访问等形式找出了产生问题的原因并进行了思考.  相似文献   

12.
当今,我国的家庭音乐教育倾向于功利主义色彩,这势必给儿童的发展带来不利影响.文章从价值观角度,对家庭音乐教育的目标价值导向、理念价值导向、内容价值导向、形式价值导向等四方面进行探讨,以使家庭音乐能促进儿童和谐发展、民族文化能得到健康的传承.  相似文献   

13.
当今,我国的家庭音乐教育倾向于功利主义色彩,这势必给儿童的发展带来不利影响。文章从价值观角度,对家庭音乐教育的目标价值导向、理念价值导向、内容价值导向、形式价值导向等四方面进行探讨,以使家庭音乐能促进儿童和谐发展、民族文化能得到健康的传承。  相似文献   

14.
作为一位具有新颖独创大众风格的人民艺术家,赵树理作品蕴含着深厚的乡村气息,很容易引起广大农民的共鸣。无论是作品的题材、人物的安排、结构的设置、还是语言的修饰以及细节的描绘等,都严格贯彻"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的原则,通过字里行间浓郁的乡土气息,来通俗易懂地反映现实意义,用大众化的作品将小说描写推向另一个高峰。本文将从作品中蕴含的乡土情结入手,探究赵树理小说独特的叙事风格。  相似文献   

15.
欧阳岚 《文化交流》2013,(9):M0002-M0002
8月30日在杭结束的"蕴光聚彩—海外现代版画精品展"吸引了许多杭州观众的眼球。来自保加利亚、美国、加拿大、法国、波兰、澳大利亚、日本、泰国、韩国、西班牙等世界各国艺术家的版画作品,展现了不同风格与技艺。这些作品将艺术家的"心像"凝聚在版画特有的表现形式中,折射出炫  相似文献   

16.
针对现代社会中民族文化的生存问题,马翀炜和陈庆德给出的答案是"民族文化资本化"。民族文化资本化何以可能?这个论题的理论意义在于重新认识普遍性的相对性或不完全性;现实意义在于如何使"边缘"民族将自身独特的文化要素转换为经济资本,参与到当代主流的社会和经济发展中。在当下脱贫攻坚的热潮中,《民族文化资本化》有不断重读、不断反思的必要性,启示我们尊重和开发地方性知识和地方性文化,将其作为"扶智"和"扶志"的重要方面。  相似文献   

17.
民族语言的文化语义具有深厚的历史文化渊源。由于各民族所处自然生态环境、社会文化环境不同,而以其特定的社会文化心理赋予颜色词特殊的民族文化语义,致使相同的颜色词,在不同民族的文化语义中呈现出多彩的内容。本文对语言中最基本的颜色词之一"白色"的一些民族文化语义进行诠释、探讨、分析、比较,主要涉及满语、女真语、蒙古语、维吾尔语、哈萨克语、朝鲜语以及汉语中"白色"的民族文化语义,从而揭示出这些民族语言、文化之间的联系与差异。同时了解到"白色"一词所反映的社会历史文化背景与民族文化心理,揭示出民族语言与社会历史文化的密切关系。  相似文献   

18.
中国民间舞蹈是中国古代民族根据当时的物质与精神生活创作的,不同程度地积淀着民族心理、审美情趣、风俗习惯等文化现象.民间舞蹈是一个由低级到高级的艺术再创作的过程,在传承过程中具有三个显著的特性,即群体性、民俗性和人类文化性.民间舞创作应该拥有多元并举的局面,在"传统"与"现代"这个永恒的话题中写下当代"中国民阃舞创作",与时代精神相结合.  相似文献   

19.
屈原的作品中多次出现"路"的意象,这既有历史传承性,又体现了屈原作品的自身特点。本文将屈原中的"路"作为一个系统来考察,分析了屈原作品中"路"的表层系统和内层系统,并进而从"路"切入屈原,从抗争与守贞、彷徨与超越、失落与企盼三个方面剖析屈原的精神世界。  相似文献   

20.
赵雪 《文化学刊》2015,(1):165-167
义理作为日本社会文化生活中一项不言自明的准则,在人际关系交往中起了重要的作用。人情则是对别人感情的自然流露。义理与人情是日本民族心理中矛盾的典型代表,反映出日本民族的双重性格。本文通过对日本民族双重性格中"义理"和"人情"的探讨和对"义理""人情"的分析,发觉日本民族性格中神秘的"美"。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