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29 毫秒
1.
清道光六年(1826年)六月,新疆发生和卓后裔张格尔等人的大规模叛乱。叛军在中亚浩罕汗国的支持下,很快攻占新疆南部的喀什噶尔、英吉沙尔、叶尔羌、和阗四城,参赞大臣庆祥以下官兵大部分遇难。张格尔大规模叛乱的突然发生,使清政府大为震惊,急忙从全国调集四万余名军队,命长龄为扬威将军,率军平叛。次年二月,清军经过多次激战,收复南疆四城。清政府事后痛定思痛,认为张格尔叛乱得逞一时决非偶然,决定派人调查原因,加强和调整统治措施,重新稳定新疆局势。那彦成就是清政府派赴南疆执行这一任务的重要人选。  相似文献   

2.
和卓一词为khwaja的音译,原意为“显贵”,后来泛指在中亚和新疆地区一些自称是穆罕默德后裔的伊斯兰教首领。清朝统一新疆后,和卓后裔们所造成的较大动乱主要有六次,即大小和卓之乱、张格尔和卓之乱、玉素甫和卓之乱、七和卓之乱、倭里汗和卓之乱与布素鲁克和卓之乱。和卓作乱一方面给南疆各族人民带来了沉重的灾难,  相似文献   

3.
一八二○到一八二八年,新疆南部的喀什噶尔、英吉沙尔、叶尔羌、和田发生了历时八年的武装叛乱。史学界称之为“张格尔之乱”或“西四城叛乱”。这次叛乱是一次有外国侵略势力参与旨在分裂祖国新疆南部的反动的叛国事件。 一七五九年,清政府平定南疆大小和卓之乱的战役告捷时,大和卓波罗尼都的儿子萨木萨克抱着丧失“祖业”之恨,逃往浩罕、布哈拉等地,匿身异域,妄图求得外力的支援,恢  相似文献   

4.
十九世纪中叶的俄国和英国,是当时的两个殖民帝国。当沙俄向中亚的浩罕、布哈拉和希凡三汗国发动侵略战争的时候,英国殖民者已征服印度,并以印度为殖民地继续向北扩张。浩罕阿古柏侵入新疆之后,又将英俄两国在中亚的对峙局势引入我国西北边疆,使我国西北边疆危机加剧,蒙上了一层英俄争霸的阴影。当时的新疆伊犁,又是中外通商的巨埠,沙俄早已垂涎三尺,虎视耽耽欲攫取之,妄图鲸吞北疆,进而囊括南疆。面对西北边疆岌岌  相似文献   

5.
教学目的:要求学生掌握林则徐禁烟的原因与意义,明确英国殖民者发动鸦片战争的非正义性以及清政府妥协投降所造成的严重后果。教学重点:禁烟的原因与鸦片战争的后果。教学过程: 一、复习旧课,导入新课: 在《历史》课本上册第二十五课,我们讲了中国人民抗击沙皇俄国侵略的历史。同学们还记得,这次战争的结果怎样?(同学回答后,教师归纳)对,雅克萨之战因清军自卫反击取得了胜利,才迫使沙俄停战议和,双方所签订的《尼布楚条约》基本上是一个平等的条约,符合两国的利益。然而过了一百多年,到了清朝道光皇帝统治的时候,西方资本主义国家英国开始入侵我国,清朝统治者对外来侵略的态度却没有当年康熙皇帝那样坚决了。那么,道光皇帝采取的动摇妥协态度又造成怎样的后果呢?这就是今天我们要学习的内容。二、讲授新课:第一课林则徐虎门销烟(板书)  相似文献   

6.
1627年,后金与朝鲜之间爆发"丁卯之役",战争的结果是朝鲜被打败,双方议和。作为中朝关系史上的重要人物,时任兵曹判书的朝鲜重臣李廷龟,参与对后金的议和活动,见证了双方的订盟事宜。之后,后金与朝鲜在一系列具体问题上展开外交交涉,李廷龟也在其中发挥出一定的作用,努力为朝鲜争取最大限度的权益。考察李廷龟在后金与朝鲜议和前后的活动及其作用,有助于更加明晰地了解16世纪末17世纪初的后金与朝鲜关系发展史。  相似文献   

7.
《理藩院则例》是清政府治理边疆地区的一部规范性民族法典,清朝皇帝对其较为重视,且因环境的变化而不断对其进行修补和删改。道光朝《则例》延续这一惯例,因系在平定张格尔叛乱之后修订,故带有鲜明的实用特色,体现了道光皇帝维护边疆安定、巩固社会等级秩序的愿望。其编修原则和内容也多有变化。  相似文献   

8.
清代伊犁将军玉麟,在伊犁将军任上三年时间,其间他洞察浩罕国的野心,巩固国防建设。面对浩罕侵略者的入侵,他积极筹备资金和军粮,组织力量进行抗击。胜利后又积极处理善后事宜,认真总结抗击入侵的经验教训,制定了切实可行的善后章程,并进一步加强边防建设以预防浩罕的再次入侵。他在任期间,为在平定张格尔叛乱立下战功而又遭冤狱的维吾尔族郡王伊萨克平反昭雪,获得了民心。  相似文献   

9.
经济全球化和地区经济一体化是当前世界经济发展的重要趋势。新疆与中亚各国地理上相互接壤,具有历史、文化、传统的相似性,具有政治和地区利益方面的共识。这一优势可以看作是新疆与中亚经济一体化的先决条件和基础。本文分析新疆与中亚经济合作的现状、存在的问题,提出在把有利因素与历史机遇相结合的基础上,实现新疆与中亚经济一体化的一些措施。  相似文献   

10.
清代新疆分封制的失败及其原因王希隆一、清朝统治新疆的设想与分封制的提出顺治元年(1644年)清朝定鼎北京后,由于全力对付农民军和南明抗清势力及随后爆发的三藩之乱,无暇亦无力西顾,和新疆地方民族政权之间只是保持着传统的贡使关系。①康熙二十七年(1688...  相似文献   

11.
中俄伊犁交涉与中法越南交涉发生在同一时期,可结果却反差很大,其中原委值得深思.关键因素在于:朝鲜问题对两次交涉影响不同;清廷对伊犁和越南战略考虑不同;俄法的和战决心有差异;清廷主要决策者的个人因素.  相似文献   

12.
赵军 《毕节学院学报》2011,29(11):81-84
晚清在选择"和戎外交"战略过程中,有着明晰的工具理性计算的考虑,其传统对外政策的基本偏好并未发生明显变化。从国际关系相关理论分析,清朝选择的决定性动因应归于物质利益的考虑而非观念的根本变化。  相似文献   

13.
清代是古代调解制度发展较为完善的时期。以《清代新疆档案选辑》为考察视角,在分析清代新疆地区纠纷解决机制与当代国家法的差异和融合的同时,探讨其对当代国家法的启示作用。  相似文献   

14.
西拉木伦河流域是西辽河的主要干流,10世纪初由契丹人在西拉木伦河流域建立起来的辽上京城成为辽王朝的统治中心。这是中国古代北方民族继北魏之后所建立的最壮观最辉煌的一座特殊都市。自金朝灭亡后,辽上京城渐渐淡出人们的视野。清康熙至嘉庆年间,由编写"大清一统志"的文人们发现并确认了辽上京城的所在位置。以往中外学术界一直认为,辽上京城的重新发现是清道光年间蒙古学者张穆所撰写的《蒙古游牧纪》一书,这种观点是错误的。其实最迟在《嘉庆重修大清一统志》中已经有明确记载。此外,契丹人所修建的辽上京城从"二元"理念出发,采用了"北朝南市"的二元体制,分为南北二城。北城即皇城,为辽朝皇帝的临政之所;南城即所谓汉城则是以容纳汉人为主体的包括契丹人之外的各族人的生产、生活、市易、井肆、居住的场所。辽上京城是西辽河流域古代都市文明的标志,对东北亚乃至内陆亚洲的文化交流与传布,商品贸易的往来等都产生了不可估量的作用。  相似文献   

15.
1627年后金与朝鲜的和谈是明清转型期至关重要的历史事件,对17世纪以后的中国历史发展起了重要的作用,同时谈判的结果导致了明、后金、朝鲜三方关系的转变。在这一重要的历史事件中,通过同朝鲜的谈判过程,体现了历史个人——刘兴祚对历史的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16.
政治协商是我国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重要实现形式和政党制度的基本活动形式,是一种具有非常不同内容和形式的理论思维,与历史上的协商尝试有一定的联系.清末的谘议局和咨政院、第一次国共合作时期的两党联席会议、抗日战争时期的国民参政会,以及抗日战争胜利后的政治协商会议这些较有意义的协商尝试,都对中国政治协商制度的创建有一定的历史影响  相似文献   

17.
清代统一新疆以后,清政府向天山北路大量移民,而在天山南路则实行汉、回隔离政策,不准内地人口迁入。19世纪20年代末在平定和卓后裔叛乱后,清政府的边疆政策随之调整,逐步将移民南疆作为巩固边疆的方略。但这一时期的政治经济形势以及南疆的民族状况迫使清政府改变初衷。清朝国力衰退,国库空虚,社会矛盾激化,已不具备大规模移民的能力以及维吾尔族人口的增长,1828年到1850年在南疆开垦大量土地大多数交予维吾尔人耕种,这无疑对南疆的社会经济发展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8.
明朝在初期与海外各国均建立了友好关系,并通过朝贡贸易方式确立海外诸国与明朝的藩属关系,与海外各国的联系空前密切,尤其是郑和七下西洋,推动了中外经济文化交流。浙江作为明代初期重要的对外贸易基地,在中国与朝鲜和南洋诸国的交往中起到了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19.
清末是西方科学技术在中国发展的重要时期,也是中国近代史上的重大转折时期。清末中日两国同时开始引入近代西方科学技术,但两国的科技发展模式有显著差异,具体体现在科技发展的内核要素和外部条件两个方面。这种差异是由两国国家性质不同所决定的,并导致不同后果。通过对1840—1911年间中日两国科技发展的比较,从两国文化及历史发展进程及其各自所持有的对外科技价值观的角度,分析"中体西用"与"和魂洋才"的关系,探讨近代中国科技落后的原因。  相似文献   

20.
作为清初诗坛名家,宋琬其实是被深深误解的一位。他由个人际遇引发的“怨怒”、“哀歌”远非后人所界定的“和平中正”、“整齐雅炼”,其诗心的辨认对于清初诗界的整体认知颇有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