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企业会计准则第5号——生物资产》为规范我国生物资产的会计核算提供了基本的依据,但如何实施将是一个难题。在生物资产的内涵及特点进行简要介绍的基础上,对生物资产的会计确认、会计计量及信息披露作了重点探讨,试图按照我国会计准则的要求,建立起与我国经济发展相适应的生物资产核算和信息披露体系,从而真实反映经营主体生物资产的价值,为会计信息使用者提供相关可靠的信息。  相似文献   

2.
消耗性林木资产的会计确认、计量及信息披露探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企业会计准则第5号—生物资产》为规范我国生物资产的会计核算提供了基本的依据,但如何实施将是一个难题。在对消耗性林木资产的内涵及特点进行简要介绍的基础上,对消耗性林木资产的会计确认、会计计量及信息披露作了重点探讨,试图按照我国会计准则的要求,建立起与我国经济发展相适应的消耗性林木资产核算和信息披露体系,从而真实反映经营主体消耗性林木资产的价值,为会计信息使用者提供相关可靠的信息。  相似文献   

3.
新会计准则下林木资产的会计核算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加强林木资产会计核算有助于将林木资产正式纳入企业会计核算的范畴,彻底改变其有物无账的局面,但<生物资产>准则只是规范了生物资产会计核算的基本依据,具体如何实施将是一个难题.不同类别的林木资产具有不同的特征,从而决定了它们具有不同的核算方法.林木资产的初始计量和后续计量应以历史成本为主,其会计核算应按类别采取不同的核算方法.  相似文献   

4.
本文根据农业企业生物资产的特性,从生物资产概念的提出以及会计核算制度的历史演变、我国新准则中对生物资产会计核算的具体规定这两个方面进行阐述,对农业企业按新准则进行会计核算存在的问题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5.
农业企业的生物资产指的是企业用于栽培、繁殖、养育,待生长成熟后出售,或者用于产出农产品、役畜、社会公益性目的而拥有或控制的动植物。它们分为生产性生物资产、消耗性生物资产和公益性生物资产三类。生产性生物资产包括经济林、薪炭林、产畜和役畜等;消耗性生物资产包括生长中的大田作物、蔬菜、用材林以及存栏待售的牲畜等;公益性生物资产是指以环境保护为主要目的的生物资产,包括防风固沙林、水土保持林和水源涵养林等。  相似文献   

6.
随着我国新的会计准则的出台,生物资产会计作为新准则中一项全新的理论颇受关注。准则中对有关生物资产的概念、分类、确认、计量、披露等问题进行规定,初步构建了生物资产的会计处理体系。这对规范生物资产的会计核算、提高生物资产会计信息质量提供了保障。与国际会计准则相比较,增强对生物资产准则的理解,加快国际趋同。  相似文献   

7.
本文在回顾美国资产弃置费用核算历史演进的基础上,对中美资产弃置费用核算进行比较分析,并对弃置费用义务的确认条件、计量方法和披露等核算要点进行了深入剖析,分析了实行企业会计准则对企业产生的财务影响,提出弃置费用会计核算的改进建议。  相似文献   

8.
2006年2月15日,我国财政部发布了新的企业会计准则,对资产减值的核算和披露进行了较大调整,目的在于解决企业资产泡沫问题,提取资产减值在一定程度上取得了良好的效果.但由于种种原因,未能实现管理当局的目的.本文以此为切入点,深入分析资产减值会计目前存在的问题,并提出完善该准则的几点建议.  相似文献   

9.
财政部颁发的《企业会计准则-生物资产》将生物资产划分为消耗性生物资产、生产性生物资产、公益性生物资产,根据林木类生物资产的特点,将用材林归为消耗性生物资产,经济林、母树林归为生产性生物资产,防风固沙林、水土保持林、水源涵养林和风景林归为公益性生物资产。根据生物资产准则的规定,结合林木类生物资产的特点,规范进行林木类生物资产的会计核算。  相似文献   

10.
贾思勰在《齐民要术》卷四卷五中提到了生产性生物资产和公益性生物资产两个方面的核算内容,具体包括各种经济作物林和各种风景作物林。在植树的选址、培植、采果或采摘诸环节中都包含着种植成本的确认与计量和经济收益的确认与计量,这对我国会计文化是不小的贡献。  相似文献   

11.
企业购入土地使用权后,不是简单地计入无形资产或计入固定资产的问题。正确地认识土地资产在经济生活中的重要性,以及业务的复杂性,才能理顺土地资产在会计核算中的重要性,并作为一项重要会计信息加以披露。要客观地界定土地资产是一项确实存在的资产,不能作为无形资产来核算。  相似文献   

12.
2006年2月15日,我国财政部发布了新的企业会计准则,对资产减值的核算和披露进行了较大调整,目的在于解决企业资产泡沫问题,提取资产减值在一定程度上取得了良好的效果。但由于种种原因,未能实现管理当局的目的。本文以此为切入点.深入分析资产减值会计目前存在的问题,并提出完善该准则的几点建议。  相似文献   

13.
为了规范企业资产减值的确认、计量和相关信息的披露,财政部颁布了资产减值准则并于2007年1月1日起实施.该准则在防止企业随意操纵利润,真实、完整提供会计信息方面加大了力度.但是准则中还存在一些值得思考的问题,如可能发生减值资产的认定、资产可收回金额的计量、资产减值损失的确认等方面尚需进一步研究与完善,使其更具操作性.  相似文献   

14.
企业接受捐赠资产的会计处理几经变化.新会计准则规定不再区分内资企业和外资企业,凡接受捐赠资产,在受赠时均作为"待转资产价值"处理,并设置"接受捐赠货币性资产价值"和"接受捐赠非货币性资产价值"两个明细科目进行核算.接受捐赠资产在年末扣除应交纳所得税转入资本公积.本文根据新会计准则的规定,对企业接受捐赠资产的会计处理进行论述.  相似文献   

15.
无形资产是企业很重要的资产,正确地对无形资产进行核算越来越重要.无形资产价值确认与计量、自创无形资产计价、无形资产的摊销和出售以及无形资产信息报告目的与信息披露方式等应适应变化进行相应核算.  相似文献   

16.
本文选取养羊业的生物资产计量问题作为研究对象,结合羊群资产特点分析认为养羊业会计计量方法并不能完全准确反映资产价值的现状,得出对于养羊业生物资产的计量不能采用单一的历史成本或公允价值,而应使用多重复合的资产计量方法的结论.并将羊的生命周期中各个阶段的资产类型划分为未成熟的消耗性生物资产、成熟的消耗性生物资产和成熟的生产性生物资产,同时创造性地综合考虑羊的生长周期和资产类型将羊划分为哺乳羔羊和断奶仔羊、育成羊和后备羊、成年羊和淘汰羊四大类,并针对每一类进行分析,提出了适合于我国当前羊产业发展现状的计量方法.  相似文献   

17.
本文澄清了对资产减值理论依据的模糊认识,分析了新制度和准则关于资产减值规定的不完善之处和实务中企业利用资产减值调节利润的问题,提出了完善措施和治理对策,包括提高资产减值确认条件和计量标准规定的明晰性,适当增加统一性,改变资产减值在资产负债表上的列示方法,提高资产减值报告和披露的及时性、充分性;在完善企业资产减值内控制度的同时加强证监会和注册会计师的外部监管。  相似文献   

18.
生物资产会计处理的思考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国际会计准则委员会于2001年2月22日发布了关于生物资产的会计准则,提出用公允价值对生物资产进行计量,但我国尚没有制定有关生物资产的会计准则,随着经济发展和与国际联系日益密切,制定适合我国国情的生物资产会计准则势在必行。为此,本文对国际会计准则进行了系统分析,提出用“历史成本 公允价值”的形式对生物资产进行计量。  相似文献   

19.
当今社会已经进入数字经济时代,数据使得生产模式发生了变化,它已经成为生产要素推动当代经济的发展,企业在进行会计处理信息披露时必须确保充分与完整才能使企业快速提取有效财务数据,从而使企业能够降低成本、提高收益、规避风险。资产弃置义务会计处理属于特殊业务,企业会计准则中没有进行具体的规定,会计处理的信息披露存在问题。本文将从数字经济时代的新技术的发展给企业的信息披露工作带来的挑战角度进行分析,研究如何运用互联网,大数据、云计算等新技术手段对资产弃置义务会计处理特殊业务的信息进行披露,探讨资产弃置义务会计处理信息披露的内容和方式。  相似文献   

20.
国际会计准则委员会于2001年2月22日发布了关于生物资产的会计准则,提出用公允价值对生物资产进行计量,但我国尚没有制定有关生物资产的会计准则,随着经济发展和与国际联系日益密切,制定适合我国国情的生物资产会计准则势在必行。为此,本文对国际会计准则进行了系统分析,提出用“历史成本+公允价值”的形式对生物资产进行计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