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40 毫秒
1.
两岸四地"朱子学及其在海外的传播与影响"学术研讨会很好地把握了一年来国内外朱子学研究的基本方向,对朱子理学思想与体系有较深入的研究与开拓,有力促进了朱子学在海外的传播和影响。  相似文献   

2.
“朱子学与理学学派”学术研讨会,于2009年8月4日至6日在江西省上饶市召开。这次研讨会是国内朱子思想研究的一次规模较大、包容性较强的学术盛会,显示了当今国内外朱子学与理学学派研究的新进展。与会学者主要就朱子哲学、朱子学与理学学派、朱子后学以及朱子学在当代的传播、发展与创新等四个方面进行深入的研讨。  相似文献   

3.
陈宏谋是清代桂林籍的理学名臣。他批判地继承了朱熹的学说,顺应历史潮流,讲求实学,力主经世致用,事功彪炳一代,道德文章为海内景仰。其所作所为,从一个侧面反映了朱子学在广西的传播与影响。  相似文献   

4.
武夷山朱熹研究中心、安徽省朱子学会、江西省上饶师范学院朱子文化研究所联合主办的“朱子学与东亚文化”国际学术研讨会主要就朱子理学思想内涵及其教化作用、朱熹的教育思想与书院建设、朱子学及相关的文献学研究、朱熹的生态伦理思想、朱子学的源流与海外传播等专题进行研讨,丰富了朱子学的研究成果。  相似文献   

5.
金末元初北方学术普遍受到南方性理之学的浸润,但这种影响却因北方学者各自学术根基的不同而衍生出不同的进学路径.以许衡为例,"一以贯之""理一分殊"是其理学思想师法朱子学的切要之处,通过对这两个观念进行辨析,既能够把握许衡理学思想的核心内容,也能够体察其与朱子学的异同.而易学作为许衡学术的根基,能够清晰地表现出他对邵雍先天...  相似文献   

6.
《近思录》是理学入门的基础读物,在理学思想传播和朱子学研究中具有经典地位。宋代印本文化、理学思潮影响了《近思录》的诞生;南宋书院的发展孕育了《近思录》;朱熹的学派意识、思想的逐渐成熟,也促成《近思录》产生;朱熹重视童蒙读本、重视儒家思想传播文本,使《近思录》的出现成为必要。  相似文献   

7.
作为大教育家的朱熹把儒家思想推进到了理学阶段,成为教育史上著名的理学教育大师。朱子的理学产生于我国封建社会走下坡路的南宋时期,他客观唯心主义的哲学思想、片面化绝对化的封建伦理思想、坚决维护封建专制统治的政治思想、带有极大欺骗性的经济思想和建立于上述各种思想基础之上的教育思想,为维护中国日趋没落的封建制度曾起过巨大的社会作用。自南宋末年经元、明、清三代统治中国六、七百年,所以朱子学问题成为中国史研究中不可或缺的研究课题。朱熹一生有半个世纪在从事教育活动。他的教育实践及教育思想,  相似文献   

8.
试论朱熹在徽州的理学教育活动及其影响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徽州是朱熹的祖籍地,也是其开展理学教育活动的一个重要地区。朱熹在徽州的理学教育活动以培养学术人才为中心目标。围绕这一目标,他采取了面授讲学、书信指导、召入门下等多种培养方式和途径。朱熹在徽州的理学教育活动产生了三方面的影响,一是倡导了徽州学者研习理学的风气,二是培养了一批徽州籍的理学家,三是确立了朱子学在徽州600多年的学术主流地位。  相似文献   

9.
汪克宽是元末明初新安理学最主要的代表人物之一,治学以朱子学为宗,阐明、发展朱子之学是他一生的追求。他的治学以《春秋》为主,同时重视对”三礼“的研究,著书立说,教授乡里。汪克宽的这些学术活动对新安理学的发展起了积极的推动作用,对后世的影响颇深。  相似文献   

10.
朱子学于13世纪中叶传人越南。在陈朝(1225—1400),它是以反佛教的面貌受到越南士人的重视,并通过教育和科举在贫民百姓中传播。黎朝(1428~1784)初,以朱子学为代表的儒学在越南取得了独尊的地位,成为社会的正统思想。这时,越南出现了一批朱子学者,推动了越南朱子学的发展。阮朝前期(1802—1885),越南有许多朱子学研究著作出版,仍保持兴盛的势头。1885年,越南沦为法国殖民地,朱子学开始衰落。600多年间,朱子学对越南社会产生了深刻的影响。  相似文献   

11.
李纲生命的最后十年大多是在福州度过的,他曾寄身福州南台天宁寺,并创作了与天宁寺相关的作品。对于李纲的这段经历及其创作,有些研究者或语焉不详,或判断错误。通过研究考辨李纲寄寓福州天宁寺之始末、解读相关诗文、管窥此阶段李纲心境的变化,以李纲为介质,展示福州天宁山的历史文化底蕴。  相似文献   

12.
本文介绍了戴钧衡创办桐乡书院的有关情况及其所取得的成就,阐述了戴钧衡创办桐乡书院的指导思想,指出了戴钧衡对书院教育的认识和全新的办学理念以及在当时产生的积极影响。他撰写的《桐乡书院四议》对书院教育有很好的指导和借鉴作用,桐乡书院也因此成为晚清书院发展史上的一面旗帜。  相似文献   

13.
书院是我国古代一种独特的教育组织形式,兼有藏书、讲学、祭祀三大功能。祭祀是我国古代书院规制中一个极为重要的组成部分,书院祭祀主要有释奠和释菜两种仪式,但其祭祀对象又独具自己的特色。书院祭祀的形成有其历史和内在原因。书院祭祀的社会影响和教育功能是多方面的,尤以对生徒的道德影响为最。而今辩证地看,书院祭祀是一种环境熏陶的教育、一种感性的教育、一种榜样的教育,是进行德育的有效途径。  相似文献   

14.
姚鼐一生的主要经历就是从事书院教育事业,先后主讲江苏、安徽等地的重要书院达40年之久,其中主讲安庆敬敷书院和歙县紫阳书院15年,也是其书院教育生涯的重要组成部分。简述了姚鼐对书院教学、管理的一些认识,力求通过探析姚鼐在书院中的教育教学活动,揭示其对桐城派、安徽书院教育和地方文化事业发展的影响与贡献。  相似文献   

15.
修复书院振兴理学--朱熹与白鹿洞书院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朱熹是南宋著名的思想家、教育家。他的学说为后世所宗,在国外也产生了一定影响,是一位享有世界声誉的学者。他对南宋和后世书院的贡献,主要是通过兴复白鹿洞书院,为书院确定方针、建立制度、置田建屋、延聘名师、充实图书,并亲自参加教学工作,和学生一起质疑问难,不仅为南宋书院的发展奠定了基础、树立了榜样,为其后历代书院所遵循,甚至对封建社会教育的发展有着重要的影响。同时,朱熹将理学引进书院,书院弘扬理学,理学家自己办学,弟子又办学,书院以扩大理学为范,在理学的指导下,发展更快,其他书院亦效仿之,从而推动全国书院发展起来。  相似文献   

16.
唐宋时期,福建士子学风大振,特别是入宋以来,福建更是人才辈出,这些知名学者中,有不少与三坊七巷有着不解之缘。三坊七巷历代,尤其是清中晚叶学者东渡台湾筹办书院、推广传统教育,为清代台湾书院教育的发展作出了不小的贡献,其中福州鳌峰书院严谨、创新的学风更是对晚清台湾各地书院教育影响深刻。  相似文献   

17.
朱熹思想在以往八百年历史中,尽管是褒贬俱存,却始终是学者研究学者研究学问的重要课题之一,说明其学中蕴含着深刻的哲理,朱子学内容丰富,博大精深,其中整体思想中的能动精神,会通思想中的创新意识以及中庸思想中的发展观念,曾对后世起过积极影响,对当代中国也具有重要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18.
具有教学功能的书院始于唐。书院不是国家规定的一种教育制度,而是民间人士自发创造的学校教育模式,书院的名称也因此极不固定,"书院"和"书堂"("书舍"、"书斋"等)存在着互用、通用的情况。徐梓先生在《元代书院研究》中认为唐代的东佳书堂已有书院之实,但尚无书院之名,从而否定了作为教学机构的书院起源于唐代的观点。从"书院"和"书堂"("书舍"、"书斋"等)名称的互用、通用来看,这一说法难以成立。  相似文献   

19.
闽王祠灰塑与彩绘艺术是福州传统祠堂装饰的典型案例。它饰域完整、工艺丰富,展示了传统建筑装饰工艺的审美特色;题材鲜明、表意通俗,体现了闽东祠堂装饰文化儒释道三教合一的典型特征;造型秀逸、格调清丽,充溢着“海滨邹鲁”的福州人文底蕴和闽东独特的海洋文化气息。闽王祠灰塑与彩绘艺术的造型语言和审美样式丰富了福州祠堂文化的审美内容,同时也为闽东灰塑彩绘传统工艺的传承与发展提供了有益的文化审美支撑。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