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沈坚 《视听纵横》2005,(2):86-87
嘉兴电视台的《生活互联网》是一档生活服务类的品牌栏目,创办五年来,观众的规模不断扩大,收视率稳步提高,收看《生活互联网》,已经成为很多嘉兴观众的固定生活项目。据央视索福瑞公司为嘉兴电视台做的收视率调查数据显示,《生活互联网》的收视率在栏目中还是比较高的。分析该栏目的成功原因,我们认为是坚持“三贴近”使栏目有了准确的定位,办出了特色,办出了风格,增强了吸引力,  相似文献   

2.
于虹 《新闻实践》2011,(8):56-56
从现阶段收视群体的调查来看,随着人们生活质量的提高,电视前的观众们从“看”转向了“需”,节目内容从“欣赏性”拓展到了“实用性”。因此,帮助、指导百姓生活为定位的电视生活服务类节目,近年受到大家热捧。全国的电视生活服务类栏目异军突起,涌现出一大批备受观众欢迎的栏目。例如河北电视台打造的《家政女皇》,  相似文献   

3.
编者按:中央电视台《生活》栏目开播以来,受到观众普遍好评,1997年8月15日,《福建日报》发表署名文章,对《生活》给予高度评价,杨伟光台长阅后批示:“《生活》栏目确实办得不错,望总结经验,进一步办好。”为此,中央电视台经济部于1997年11月6日-8日在北京召开了“首届全国电视生活服务节目专题研讨会”。本刊分两期选登研讨会的部分论文1996年7月1日中央电视台第二套节目又增加了一个新栏目《生活》。它的出现使中央电视台第二套节目成为一个完整的经济频道,并使中央电视台的经济宣传向前迈出了一大步。《生活》栏目一经与广大观…  相似文献   

4.
当前电视业内制作理念正在发生变革。这些变革的重要特征是栏目定位与选题角度的生活性与平民化趋向,电视制作手段的多元化倾向以及栏目专业化运作特征。中央电视台的《生活》栏目正是以此赢得了观众青睐。一、《生活》栏目节目选题与创作的“百姓视点”所谓“百姓视点”,就是站在与普通百姓等同的高度,察百姓之所思,想百姓之所想,将大多普通百姓关注的问题、想知道的事情,变成电视节目的话题,通过我们的节目去解开疑团、打开问号。《生活》一直在把“坚持百姓视点”作为自己基本的创作原则。《生活》开播仅三个月,《背景》就推出了…  相似文献   

5.
2002年1月1日,江苏城市频道推出了一档名为《南京零距离》的日播类新闻直播栏目,栏目坚持“民生新闻”的理念,用平民的视角和态度记录百姓的生活实态。之后《南京零距离》迅速走红,不仅在全国范围内掀起了电视节目民生新闻的新浪潮,也使“新闻零距离”的内涵被延伸扩展,成了许多报纸进行新闻报道时所追求的目标。他们力求新闻贴近百姓、贴近生活,给受众“零距离”的新闻体验。  相似文献   

6.
付香宇 《大观周刊》2012,(20):289-290
故事化的电视法制栏目常采用“悬念”和“冲突”增强故事性、吸引观众,作为一档以“讲”为主的栏目,《法律讲堂》在叙事结构上充分体现了这一点。本文用实证研究法、文献研究法分析《法律讲堂》(生活版)的2012年4月4日至4月13日十期节目中悬念和冲突的运用、总结启示和把握的“度”.  相似文献   

7.
《为您服务报》是北京市新闻出版局下属的一份文化生活类报纸。它以“我们与读者共同营造生活”为宗旨,将为普通百姓服务放在新闻报道的首要位置。该报开辟了“百姓”版,设有《百姓故事》、《百姓热线》、《凡人琐事》三个各具特色的栏目。《百姓故事》栏目中,讲述老百姓自己的故事,可亲可感可近;《百姓热线》栏目,反映普通城市居民在工作生活中遇到的如马路变成污水河、谁来清扫马路垃圾等问题,想百姓之所想,急百姓之所急;《凡人琐事》栏目,反映普通人在教育子女、赡养老人、逛街购物、业  相似文献   

8.
《生活》栏目特征评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1996年7月1日晚7点对分,中央电视台《生活》栏目首次与观众见面,播出仅半年多,但在第二套节目中的收视率稳步上升,现已居经济类节目前茅,并稳定在第二套节目收视率前四位内.社会各界反映越来越热烈.与此同时,全国各地,如北京、天津、四川、云南、江苏、山东、内蒙古、济南、南京等省市电视台相继推出“生活频道”或生活服务类栏目,与中央电视台《生活》栏目相呼应,悄然形成一股新的不可忽视的电视制作潮流。本文仅就中央电视台《生活》栏目主体特征进行分析.一、中央电视台《生活》栏目形态特征《生活》栏目自筹划起,策划人员…  相似文献   

9.
“立足民生,服务大众,领舞生活”--伴着这响亮的的节目口号,2012年5月1日,一档经过唐山电视台生活服务频道全新打造的生活杂志类日播节目《慧生活》与观众见面,它长三十分钟,包含《我们在现场》、《生活连环画》、《生活那些事儿》等版块,以实用贴近的风格,融故事味、人情味、生活味于一身,从容登场。到目前,《慧生活》播出近九百期,深得唐山百姓的喜爱,笔者总结了《慧生活》节目的特点,就电视民生节目如何才能“得民心”做一下简单解析。  相似文献   

10.
去年6月,北京电视台开创了一个《18分钟经济·社会》栏目。这在中国电视界是个首创。每当收看这个栏目的时候,就像家里多开了一扇通向社会生活的窗户,并且吹入了清新的空气。电视进入家庭,其最大的优越性是能以最快的速度,传播远隔万里的图像和声音信息。人们称之为“不出门而知天下事”。一些先进国家的有识之士,通过“公共电视”对国民进行科技、文化和艺术的普及与提高工作,培养和造就出有用的人才,这个经验,值得我们借鉴。自电视剧《渴望》播出后,一些电视台为追求  相似文献   

11.
本刊讯8月3日,第五届“赢在创意”全球华语广播栏目大赛结果在京揭晓。北京广播网的《创意菠萝台》与辽宁广播电视台综合广播的《职场三国》两件作品分获原创类和创颟类广播栏目金奖,银奖由北京广播网的《谣言终结者》、上海东方广播有限公司的《—百种生活》等四件作品获得。  相似文献   

12.
去年6月,北京电视台开创了一个《18分钟经济·社会》栏目。这在中国电视界是个首创。每当收看这个栏目的时候,就像家里多开了一扇通向社会生活的窗户,并且吹入了清新的空气。电视进入家庭,其最大的优越性是能以最快的速度,传播远隔万里的图像和声音信息。人们称之为“不出门而知天下事”。一些先进国家的有识之士,通过“公共电视”对国民进行科技、文化和艺术的普及与提高工作,培养和造就出有用的人才,这个经验,值得我们借鉴。自电视剧《渴望》播出后,一些电视台为追求“轰动效应”而重视电视剧(尤其是长得惊人的系列片)的播放,以此提高电视台的收视率和“知名  相似文献   

13.
2007年1月1日,泰州电视台《新闻夜班车》栏目改版,设置了“班车帮你忙”子栏目,从“着力关注民生”到“帮助改善民生”,“帮忙”战了《新闻夜班车》的特色。就目前国内电视传媒来看,像这样面向生活、面向基层的帮忙类节目,还有陕西电视台的《周姐帮忙》、石家庄电视台的《小吴帮忙》、浙江电视台的《范大姐帮忙》等。  相似文献   

14.
长期以来,我们习惯了收看概念化和模式化的电视新闻,工厂、农村、街道、城市等“万能”画面充斥各种体裁的新闻“,近段时期”“、取得阶段性成果”等模式化语言更是无处不在,干巴枯燥、公式化、概念化似乎成为电视新闻节目的通病,甚至有的观众一看到新闻节目便会立马换台。而烟台电视台《烟台新闻》的小尾巴(倒头条)却一改往日沉闷的风格,带给观众耳目一新的感觉。为配合城市文明建设,烟台电视台自2005年7月1日起开播的新栏目叫《天天30秒》。大多采用隐匿镜头拍摄的方式,揭露发生在日常生活中的不良现象和不文明举动,其中有算命的、沿街乞…  相似文献   

15.
荆雷 《视听界》2005,(6):22-27
1994年4月1日,央视《焦点访谈》栏目开播,之后全国各省市台在黄金时段纷纷开出一大批“焦点”类品牌栏目,数量超过50个。“焦点”类栏目以舆论监督为定位,节目形态相似,甚至节目时长也都在10——15分钟之间。1995年至2000年间,“焦点”类节目在各地纷纷掀起了影响力和收视率的高潮。然而,10年后的今天,“焦点”类节目普遍面临着“寒流”:栏目的运作相对艰难,收视情况不容乐观,栏目的影响力也有所减弱。那么,“焦点”类节目共同面临的困境是什么?“焦点”类节目失去市场了么?我们应该采取怎样的对策?“焦点现象”至今依然是电视新闻业界热论…  相似文献   

16.
1996年7月1日,一个电视经济栏目的全新品种《生活》栏目出砚在中央电视台的荧屏上。它立足于普通百姓的经济生活,以积极、健康、乐观、向上的新生活为主要报道内容,贴近百姓经济生活、服务百姓经济生活、引导百姓经济生活。丰富的报道内容,优美、朴素的语言,清新淳朴的画面、亮丽的色彩,美观的设计,受到了观众由衷的喜爱,成为一档百姓喜欢的电视节目,“锁往频道,关注《生活》”已成为观众的必然。《生活》作为中央电视台二套的主要栏目之一,与百姓的现实经济生活密不可分。它在传递、沟通经济生活信息、指导生活。探讨生活…  相似文献   

17.
为了贴近读者,许多报纸增设了《编读往来》之类的栏目。栏目开办之初,频频亮相;之后,不知什么原因,变成了“偶尔露峥嵘”。笔者1月14日看到某报第5版编发的第31期《编读往来》,等了一个多月,尚没有看到第32期《编读往来》。如此这般,一两个月才刊出一次,该栏目给读者留下的印象  相似文献   

18.
报纸与电视“联姻”6月8日,经济日报《东方时评》专栏正式和读者见面后,立即引起了读者的关注。经济日报《东方时评》是从中央电视台《东方时空》节目中衍化出来的。因为新颖别致的《东方时空》节目,许多人来不及收看,经济日报就将《东方时空》中的精彩画面及内容,...  相似文献   

19.
相对于“热点”和“焦点”,近些年部分新闻媒体提出了截然相反的一个新闻价值概念──“冰点”,或者说“冷点”。我们不妨先看一个“热点”与“冰点”比较的实例。中央电视台的《焦点访谈》从字面、实质意义及社会影响上,都可以是“热点新闻”的代表。而国内大报之一《中国青年报》的《冰点时评》栏目(另有一相关栏目《冰点》)则率先打出了“冷点”的招牌,并显现了与普遍性的热点新闻截然不同的内容与风格。“我们不想标榜自己,只想踏踏实实、平平静静地观察生活,将那些人们确实想知道、应该知道的事件、人物,以一种适宜慢慢品味的…  相似文献   

20.
侯继玲 《视听界》2005,(5):58-59
时尚类栏目前身大多是《为您服务》、《科学与生活》等生活服务类栏日,它们的题材基本上是围绕着受众的“衣食住行”等方面展开。随着社会的发展,人们物质化生活发生了很大的变化,受众对生活有着新的诠释,有着新的追求,同样,对生活服务类栏目的服务功能提出了创新的要求。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