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传统的高原训练是人体在缺氧的环境下,使人体的生理机能产生代偿性适应变化。通过模拟高原环境下进行间歇性低氧训练,该训练法对于高校游泳运动员的生理机能产生了适应性变化,本文旨在进一步提高高校游泳运动员的竞技水平。  相似文献   

2.
陈小庆 《游泳》2002,(6):15-16
游泳是在水这一特殊环境中进行的一项身体运动,它是凭借自身肢体动作与水的相互作用力,在水上漂浮前进或在水中进行有意识的技能活动。游泳对提高人体呼吸系统机能、心血管系统机能、有氧代谢能力、提高人体对外界环境的适应能力,促进人体全面、均衡发展有着重要的作用。在部队进行渡海作战和游泳训练过程中,如何确保受训人员人身安全及提高教学质量,发挥组织者的主观能动作用,是部队组织游泳训练的各机关部门、教员和各级领导干部都不能忽视和有待思考的问题。1针对游泳教学特点,把握影响教学安全的各种因素游泳安全教学的组织、实…  相似文献   

3.
许建成 《游泳》2000,(3):4-7
训练时的运动负荷会使人体的机能和内环境产生一定的变化 ,这种变化的结果是使机体产生一定的疲劳。在训练前后测试一些能反映人体机能和内环境变化的心血管功能和生化指标 ,并结合运动员的训练负荷可以了解运动员的机能状况和疲劳恢复程度 ,对运动员的下一步训练和机能恢复提供一定的科学依据。鉴于国内外对游泳训练较为系统的心血管功能和生化指标跟踪测试以及与训练负荷相结合的监控文献少有报道 ,所以在这方面进行一番观察和研究有一定意义。1.研究对象 :厦门市体校游泳队主力队员 ,男、女各6人。2.研究内容 :游泳训练是以速度力量为…  相似文献   

4.
短距离游泳力量素质与供能关系初探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1、引言现代竞技游泳比赛项目中23项为100米、200米项目,短距离项目在游泳比赛中占据极重要的地位。我国游泳近10年成绩平平。我国短距离游泳项目在历史上曾有过光辉业绩,具有一定基础,提高游泳运动员力量素质是重要的,从人体生理生化与人体运动机能中进行探讨,提出一些初步看法,以求得更有说服力的理论基础与更有效的训练方法,为我国游泳尽早达到世界水平提供具有现实意义的“突破口”。2、研究对象与方法2.1研究对象查阅大量国内外短距离高水平运动员资料作为研究对象。2.2研究方法2.2.1调查访问法:对有关专家教授生理生化老师及高级教练…  相似文献   

5.
模仿练习在游泳教学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游泳运动是一项人人都喜爱的运动项目,游泳对人体有着较高的锻炼价值,能提高中枢神经系统与机体对水感的适应能力,提高与改善心肺功能,增强身体素质,提高动作协调性,培养积极勇敢与顽强的意志品质。  相似文献   

6.
王雷 《游泳》2002,(3):36-36
春季游泳,既能增强体质,提高水上的运动能力,又能锻炼克服困难的毅力。从人体生理的角度看,游泳还有利于促进少年儿童身体机能的发展。 其一,春季游泳能使神经系统兴奋性降低,体表血管扩张,血液循环加快,改善肌肤和组织  相似文献   

7.
游泳运动是一项深受群众喜爱的体育运动。经常进行游泳锻炼能显提高人体的心肺功能、增加人体能量消耗、增强人体免疫能力、治疗许多慢性疾病,达到健身祛病的目的。但是如果游泳时不掌握生理、保健知识,常常给游泳带来疾病。游泳运动所引起的疾病町以分为运动损伤和非运动损伤性疾病两大类。目前人们对于游泳而引起的运动损伤性疾病研究较多,而对于非运动损伤.陀疾病研究较少。因此研究常见的游泳所导致的非运动创伤性疾病的发生原因,总结其规律及预防措施,对于减少此类疾病的发生,保障人们健康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8.
中外竞技游泳训练比较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陈武山  甘清瑛 《体育学刊》2005,12(2):111-114
通过对目前我国游泳技术训练、力量训练、训练平衡、训练监控和训练分期5个方面存在的问题进行调查研究,结果表明:技术训练和水上力量训练是我国游泳训练的薄弱环节,这一情况实质上反映了我们认识落后;我国对训练平衡问题重视不够,导致训练结构欠合理,影响训练的整体效果;我国游泳训练监控系统比较薄弱,应着重改革训练体制和机制,提高训练监控的科学化程度;能量模式和机能模式是游泳训练小周期划分的两种主要模式,应从提高运动员体能水平,遵循运动员身体机能变化规律,科学地选择和运用两种模式,提高训练效果。  相似文献   

9.
陈高平 《游泳》2002,(2):33-33
不管是炎热的夏季 ,还是寒冷的冬天 ,游泳始终是人们最喜爱的运动之一。它不仅具有强体防病、娱乐身心的作用 ,而且还具有塑造良好体型和皮肤的健美效应。因此 ,这种集“健身、实用、娱乐”于一体的游泳项目 ,已越来越被人们所重视 ,被誉为21世纪最受人们喜爱的体育活动之一。游泳除了能健身健美之外 ,还能起到健脑的作用。一、游泳可以发展右大脑最新的研究认为 ,游泳可以作为学龄前儿童发展智力的一个很好手段 ,因为人的大脑左右半球发育机能有一定差异 ,学习和掌握游泳动作的过程 ,可以使大脑左右半球的机能发育差异减小。在游泳过程中…  相似文献   

10.
探析游泳运动对小学生身心健康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赵波 《体育世界》2010,(10):27-28
由于游泳运动具备不可替代的健身修心作用,所以近年来游泳运动十分普及。本文通过对小学生参与游泳健身运动的调查研究,探讨游泳运动对少年儿童身体形态、身体机能、运动能力及心理健康发展的作用。以提高小学生对游泳运动的认知和参与为目的,对其参加游泳运动提供一些合理性的建议。  相似文献   

11.
俞强 《游泳》2002,(6):27-28
随着冬泳运动的广泛开展。游泳运动已经成为人们一年四季进行体育锻炼的一种好形式。当人们经过一天紧张的工作、学习之后,冬泳不仅能使人的精神(思想)状态得到转移,还能使大脑得到调整和放松。一、冬泳锻炼能提高人体的适应能力在低温(零度左右)水中进行短时间游泳,同时又能接受日光浴、空气浴,因此,肌体受到了冷水、日光辐射、气温、空气流动等的综合作用。冬泳是一项全身性运动,它能使心脏活动加强,血液循环加快,改善人的心脏调节机能,使心肌增厚、心收缩力量增强。人在游泳时,呼吸要使胸廓承受12—15KG水的压力和克…  相似文献   

12.
本文是气动遥感信息与游泳项目结合的实验报告,在六运会期间应用气功遥感信息特有的功力和功能对运动员在比赛期间的比赛生理施实良性影响,为运动员取得优异成绩起到了一定的作用,得到教练员、运动员的认可。对气动服务于体育竞技项目,调动激发强化人体潜在机能水平,加快我国运动技术水平的提高进行了有益的尝试。  相似文献   

13.
课训练的核心在于供能系统合理化比例。对福州市少体校10名10~12岁游泳运动员进行1年半训练课供能系统的合理比例安排实验,整体机能和运动能力都有明显提高,为训练的科学性、合理性提供了参考。  相似文献   

14.
李跃 《游泳》2001,(3):8-9
一、技术训练的理念游泳成绩取决于技术和体能。体能是掌握技术的物质基础 ,而先进合理的技术才能充分发挥运动员的体能。优秀选手出自既讲究技术 ,又注重体能训练的教练员之手。最好的游泳运动员具有最好的技术。著名运动生理学家克利斯托尼克夫指出 :“运动训练是由掌握运动动作和训练人体机能适应最紧张的心理和体力活动这一统一过程的两方面所组成的。”技术训练与体能训练相辅相成 ,构成了现代运动训练的两大基本要素。陈运鹏前总教练十分重视现代游泳技术的发展趋势和游泳技术训练。他提出 :“要尽快提高我国游泳水准 ,不仅需要研究和…  相似文献   

15.
通过分析和研究人体必需的七大营养素对游泳运动员的影响,揭示出合理的营养和饮食可帮助游泳运动员提高和恢复竞技水平,便于更适合从事游泳项目。  相似文献   

16.
健身游泳是基于竞技游泳技术和实用游泳技术之上形成的一种水中运动项目,本文通过对健身游泳的价值解析,阐述了健身游泳在生理机能、增强体质、防病治病等方面的功能,为指导人们参与健身游泳提供理论指导。  相似文献   

17.
吴娜  李伟 《湖北体育科技》2007,26(5):607-608,613
针对河南省竞技游泳运动员培养现状,对不同水平的运动员进行身体机能评定,综合运用文献参考、问卷调查、专家咨询、数理统计以及趋势研究等方法,根据河南省竞技游泳发展的现状及存在的问题,提出提高我省竞技游泳后备力量的可行性措施,为竞技游泳更好的发展提供可借鉴的依据.  相似文献   

18.
本文从兴奋剂检测、药物滥用、高原训练、电刺激研究、机能与游泳技术的关系以及游泳技术分析六个方面,介绍了世界游泳医学研究现状和最新科研成果。  相似文献   

19.
通过问卷调查、文献资料、数据统计和逻辑推理等方法对广州市中学游泳教学的组织管理、教学方法和考核形式进行现状调查。研究发现,游泳教学中存在很多不足影响了学生掌握游泳技术。因此,本文提出相应的对策和建议,希望能提高中学游泳教学的质量和效果从而促进游泳课在中学的开展。  相似文献   

20.
<正> 游泳对人体的好处游泳的好处很多。由于游泳的运动强度大水温较低,在游泳时,人体的代谢很旺盛,能量消耗很多,需要补充更多的氧气和营养物质,还要排除大量的代谢废物,因此对内脏器官的机能要求很高,使神经、肌肉、循环、呼吸、排泄等器官机能得到改善和提高。游泳时,身体成水平姿势前进,不受重力的影响,同时水对皮肤下面的血管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