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53 毫秒
1.
运用跨理论模型基本原理,比较不同锻炼阶段大学生体育消费差异,旨在为促进我国高校大学生全面健康发展起到积极的促进作用。结果表明:不同锻炼阶段大学生在体育消费态度、动机、各类型消费需求、消费程度及消费满意度等方面均存在一定的差异性。为此,提出:高校体育要不断丰富课外体育活动;宣传为健康投资、为运动消费的校园体育文化理念,引导大学生体育消费行为;不断优化体育产品质量和服务的建议。  相似文献   

2.
为了掌握大学生体育消费需求发展变化,引导大学生合理地进行体育消费,培养大学生健康的生活方式,采用文献资料法、问卷调查法、实地调查法和数理统计法对江西省部分高校的大学生体育消费情况进行研究。研究结论:1)我国大学生对体育物质产品消费需求明显升级,追求产品的品牌和质量;2)在体育劳务产品消费上是以参加体育俱乐部活动、项目培训、运动按摩为主,体育旅游消费也有所发展;3)在体育信息产品消费上是以观赏体育竞赛、体育网络信息消费为主;4)大学生的消费水平与经济条件、体育爱好、空闲时间等因素相关。在此基础上,提出了引导大学生健康体育消费的发展策略。  相似文献   

3.
普通大学生体育消费的现状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潘国祥  叶亚云 《湖北体育科技》2006,25(6):631-632,635
运用文献资料法、问卷调查法对武汉市部分高校大学生参与体育消费的现状进行了调查研究,认为普通大学生体育消费目的明显,体育消费动机是健康的;实物消费高于其它消费,消费水平较低,消费方式单一;影响体育消费的主要因素是消费价格太高、消费场地少和学习任务重.并针对引导大学生树立正确的体育消费观念,进一步深化"花钱买健康"的消费观念提出几点建议.  相似文献   

4.
运用文献资料法、逻辑分析法、问卷调查法,通过对广东省肇庆市普通高校大学生体育消费现状进行调查研究,发现当今大学生体育消费意识的结构不合理,提出了制约当今体育消费发展的因素,引导大学生良好的体育消费习惯,引导体育市场正确合理前进。  相似文献   

5.
主要运用文献资料法、问卷调查法、统计分析法等方法,对我院150名男女大学生的体育消费动机、体育消费水平及其体育消费结构进行了调查研究.认为我院大学生体育消费目的明显,体育消费动机是健康的;但体育消费仍处在一个较低的水平,体育消费以实物消费为主.影响体育消费的主要因素是消费价格太高、消费场地少和学习任务重.并针对引导大学生树立正确的体育消费观念,进一步深化"花钱买健康"的消费观念提出几点建议.  相似文献   

6.
本文通过文献资料法、问卷调查法、数据统计法和逻辑归纳法等方法,对天津市若干高校的大学生体育消费进行综合分析,旨在了解天津市大学生体育消费方面的基本情况,以预测天津市大学生体育消费的趋势和前景,为合理引导、培养积极健康的体育消费观念提供一定的理论依据依据和现实指导。  相似文献   

7.
运用问卷调查、数理统计等方法,对沈阳市大学生体育消费动机、体育消费信息来源、体育消费水平和体育消费结构及影响体育消费行为的因素进行分析,并提出相应的建议,对引导大学生树立正确的休闲体育消费观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8.
对高校贫困生课外体育活动与体育消费的调查分析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下载免费PDF全文
运用面访座谈、问卷调查等研究方法,考察分析了高校贫困生课外体育活动和体育消费的现状。结果发现,贫困生对课外体育活动的投入程度明显偏低;贫困生普遍缺乏“健康投资”的课外体育活动观念,但却存在追赶时尚的体育消费意识。针对分析结果。提出了关心、督导贫困生课外体育活动和尊重、引导贫困生体育消费的若干建议。  相似文献   

9.
广义的体育消费不只是欣赏各种表演,观看各类比赛,其更深层次的含义是指科学合理、健康积极、文明和谐的参与锻炼的方式和生活形式,是为了身体健康,陶冶情操,获得身心愉悦的享受,愉快度过休闲时光,促进德、智、体的全面平衡发展。积极宣传体育消费的社会作用和正确认识体育消费的经济价值,可以增加大学生的体育消费行为。尤其是在大学生体育消费正在逐步增加的当今,也可以帮助大学生进行正确的体育消费,使他们的体育消费更加合理、健康。  相似文献   

10.
大学生体育消费现状调查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文章运用问卷调查法、文献资料法、数理统法计等研究方法,对山西省大学生的体育消费现状、内容、意识、行为和结构五方面进行调查,分析认为,山西省大学生体育消费存在一系列的问题,文章建议改变体育消费观念,增加体育消费的意识,端正体育消费动机,以期为大学生的体育消费向着健康的方向发展,为体育消费在全国形成市场做准备。  相似文献   

11.
运用问卷调查法、文献资料法、数理统计法等方法对西南地区部分高职院校学生体育消费现状进行调查研究。结果表明:学生的已具有一定的体育消费意识,但体育消费结构分布不合理。体育消费主要以实物为主,投资性消费水平相对较弱。经济条件、体育场地设施等是影响学生体育消费的主要因素。  相似文献   

12.
潘丽萍 《浙江体育科学》2012,34(4):98-100,111
通过收集、整理和分析关于大学生自主体育锻炼意识和身心健康满意感的研究文献,总结归纳出大学生自主体育锻炼意识和身心健康满意感的概念。在提出今后研究方向的基础上,依据计划行为理论构建大学生自主体育锻炼意识与身心健康满意感关系的模型。大学生自主体育锻炼意识通过态度、价值观、认知作用于行为意向,最后提升身心健康满意感。  相似文献   

13.
通过对湖北体育院校大学生体育消费现状调查,分析发现:体育院校大学生的体育消费水平不高,体育实物消费占主导地位;大学生对国外体育品牌的认知度较国内体育品牌高,强身健体、兴趣爱好、丰富课余生活是大学生体育消费的最主要目的;大学生体育消费性别差异明显,消费渠道倾向于实体专卖店;而质量、价格、品牌成为大学生体育消费考虑的前三位因素。进一步模型实证结果表明,月平均生活费、体育锻炼频率、年级、性别对大学生体育消费水平影响显著,体育运动场所、体育消费渠道则影响不显著。据此,提出完善体育院校大学生体育消费行为的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14.
对大学生体育消费的调查研究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针对当前部分高校大学生体育消费的意识、行为以及应该重点开发的体育项目、体育场馆的建设和当中存在的问题进行了调查研究。研究表明当代大学生应该不断增强健康的体育消费意识和培养良好的体育消费行为。  相似文献   

15.
通过本研究发现天津市高校青少年对于运动健身的消费认知水平处于较低水平,其消费的主要制约因素只局限于社交活动、增强身体素质水平、娱乐这三方面,每周在参与体育运动当中的时间多集中于体育课堂自主的锻炼行为不会大于每周7h,对于体育运动的投入多为实物性的消费,同时高校阶段青少年的实际经济条件也是体育运动消费的主要限制性因素之一。针对高校青少年在体育运动消费中出现的问题,提出指引其形成正确的体育运动消费观念和消费态度;加强高校体育活动的运动氛围,营造良好的体育文化建设,积极地发挥学生主动参与活动的心理,以此促进全民健身的发展。  相似文献   

16.
高校体育社团是高校课外体育活动的重要组成部分,更是高校实施体育教育的有效方式。该文运用文献资料法、问卷调查法、数理统计等方法,对中国石油大学(北京)普通在校生和体育类社团学生在体质健康水平、体育运动意识和习惯等方面进行调查研究和比较分析。结果表明:经常参加体育社团活动的学生体质健康水平各项测试成绩均高于普通在校学生,且在大学4年中呈逐渐上升的趋势,其体育运动意识与习惯也较普通组学生更为积极健康。  相似文献   

17.
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从而对健康的要求日益提高,但是根据调查发现,都市人的健康消费观念与个人经济和文化程序有着相关关系,归根到底取决于市民对于体育的认识水平,故要提高都市人的健康消费水平,必须加强现代体育意识教育。  相似文献   

18.
对云南省高等职业院校体育教学现状及发展过程中存在的问题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高等职业院校学生由于在中小学期间受应试教育的影响,体育教学未能全面落实,造成了学生入学后体质偏弱,运动技能和体育意识缺乏。为了培养德智体全面发展人才,以适应快速发展社会的要求,应充分发挥在校期间学校体育的功能,以人为本全面改革体育教学。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