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教育与经济是现代社会发展的两大基础,地方经济发展为教育发展提供了物质基础,决定了教育的规模、速度和结构,成人高等教育为地方经济发展提供高素质的人力资源。地方成人高等教育为拉动地方区域性经济发展,起到了基础性、关键性作用。这些年地方经济社会之所以发展很快,与地方成人高校培养、聚集大批人才是密不可分的。然而,随着地方产业结构调整,经济发展转型,成人高校在配合和支持地方经济发展过程中,还存在在办学规模上片面追求"大而全"、课程体系模式单一、教学手段陈旧、成人高等教育目标缺乏可操作性等问题。地方成人高校只有在办学规模上走特色发展之路,创新专业方向,拓宽招生思路,调整课程结构,更新教学内容,科学合理、切合实际地定位成人高等教育目标,才能为地方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多做贡献,做大贡献。  相似文献   

2.
地方新建本科高校是中国高等教育普及化的实践者,主要任务是为地方经济社会发展培养高素质应用型人才。由于定位主体意识缺失、办学重“学”轻“术”、主要管理者好走极端以及地方政府管理、市场需求等原因,导致有些新建本科高校存在办学类型、人才培养和服务面向定位不准确的问题。解决这些问题,需要地方新建本科高校从增强自主办学意识、打造特色培养模式、呼唤英明的管理者等方面做好自我调整,需要规范政府与教育行政部门的管理,营造良好的舆论氛围,发挥产业发展对地方高等院校毕业生发展定位的引导作用。  相似文献   

3.
地方政府应成为落实高校办学自主权的主要推动力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地方政府对落实高校办学自主权负有主要责任,是落实高校办学自主权的主要推动力。首先,地方政府改革尚未到位,影响了高校办学自主权的落实;其次,目前在新体制尚未建立,传统体制尚有惯性作用的情况下,高校改革在很大程度上必需依赖于政府的主导作用;再次,即使今后地方政府改革到了位,真正建立了新的管理体制,高校要用好办学自主权,社会要保护好高校办学自主权,仍然离不开地方政府的强有力的支持和帮助。  相似文献   

4.
地方高校办学特色创建机理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办学特色是实现地方高校持续健康发展的关键,创建地方高校办学特色需要在理论层面、管理层面和操作层面三个维度上进行积极探索和实践。  相似文献   

5.
目前,由于种种原因,地方高校在发展中存在诸多亟待破解的难题,而只有解决这些问题。地方高校才能够实现自身的创新与发展。文章认为,在影响地方高校发展的诸多因素中,办学结构是根本所在。这一点无论是从结构与功能相互关系的角度上说,还是从地方高校办学结构在办学中特殊地位与作用的角度上看,均可以找到确切的依据。因此,推动地方高校发展,调整办学结构势在必行。  相似文献   

6.
学科建设的水平直接决定了高校的办学层次和质量。本文针对服务地方经济社会发展背景下地方高校学科建设的问题,分析了服务地方经济社会发展需求是地方高校的必然选择;并从调整学科布局、强化特色学科、进行学科创新、引进学科人才、增进校企交流等方面探讨了地方高校在服务地方经济社会发展时学科建设的对策。  相似文献   

7.
地方高校与政府、社会的关系该如何把握?地方高校如何在竞争的市场中寻求生存与发展?这是当前地方高校面临的困扰。地方高校是普通高校体系中相对特殊的成份,既不能为了短期的利益放弃大学精神,更需要赢得政府和社会的支持,从而建构起一个相对独立、协调发展、适度有序的生长关系系统。绍兴文理学院积极实施“走错位发展、差异竞争之路,在与地方政府、社会的紧密合作中提升办学水平和核心竞争力”的发展策略,与当地政府、社会之间形成合作服务、共生共荣的良好关系,初步探索了一条开放办学、有效管理之路,给地方高校与政府、社会关系的建构以有益的启示。  相似文献   

8.
省属高校要引领地方经济文化的发展,需要高校自身与地方政府的共同努力。省属高校的引领要以坚持学术研究的多元化和卓越性为基础,办出特色,保证办学质量。地方政府则应落实省属高校的办学自主权,建立省属高校之间的合作与竞争平台或机制,并加大对省属高校的投入力度。  相似文献   

9.
地方高校在转型发展过程中,由于人们在认识上存在误区,导致在态度上观望,行动上迟缓。针对地方高校在转型发展的过程中,人们对学校现有状况及办学传统和转型发展的关系、转型中的重建与创新的关系、办学类型定位和人才培养目标定位的关系、人才培养结构的内部关系、职业性和学术性的关系、转型后毕业生就业等问题上存在的误区,提出推进地方高校转型发展要正确处理政府与高校的关系、防止新的“同质化”倾向,并充分发挥高校办学主体作用。  相似文献   

10.
本文认为我国地方高校的行政化管理是导致它们软预算约束与教育浪费问题的主因.政府一方面向地方高校下放办学自主权、贷款自主权;另一方面又对地方高校采取实质性的行政管理,使得地方高校及其领导干部产生"投资扩张"的激励,进而引致教育浪费.文中以近些年湖北省地方高校的发展为例,论证地方高校在"扩张"过程中的教育浪费现象和过度负债问题.最后建议,政府一方面应扮演中立者和监督者的角色,不对地方高校的债务承担任何义务;另一方面应向学校投入偏向性资金,支持地方高校的特色办学.另外,高校内部管理实行一般性事务管理与财务管理分开,匹配财务权力和财务责任.  相似文献   

11.
地方高校的办学实践存在着系统外向性趋同和系统内学校间趋同两个维度上的趋同化过程与现象。从根本上讲,地方高校办学实践的趋同化是其在特定的制度环境中追求合法性的结果。具体来讲,地方高校办学实践的趋同化是外部环境输入的单一化、高校综合化、相关制度缺失及自身主动选择等因素共同促成的。对地方高校趋同化问题的化解应当从政府和高校两个方面共同发力。  相似文献   

12.
地方高校已经成为我国研究生培养体系中的重要组成部分,由于办学特征限制,招生工作面临生源数量和质量的困境.近年来硕士生持续扩招为地方高校大力发展研究生教育提供了机遇和环境,政府调控、特色发展和管理创新是地方高枝应对招生困境的基本策略.  相似文献   

13.
高等教育区域化视野中的地方高校特色生长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高等教育区域化是经济、社会和高等教育发展到一定阶段的产物。高等教育区域化与地方高校特色互相依存,互相促进。为促进高等教育区域化发展与地方高校特色生长,必须进一步落实省级政府管理职责,明确地方高校办学定位,加强高校与地方的融合,注重人才培养质量与特色。  相似文献   

14.
二十世纪九十年代之时,我国高校管理体制曾经做出过大幅度的调整,自此之后,我国高校形成了一种中央与地方政府两级进行同时管理的新型管理体制。并且,这种管理体制是以地方政府的规划统筹管理为主的。由于这种调整,从而使得不少的地方高校的财政日渐窘迫,学校没有固定的收入来源,财政上又缺少支持,因此高校在发展上也受到了一定的限制。面对这种局面,我们应当探索地方高校与当地社会经济发展相辅相成共同获利的创新性途径和方式,这无疑是使得地方高校走出困境,并促进当地经济发展的双赢选择。本文将会以黑龙江省高校为例详细阐述地方高校如何服务区域经济发展的相关战略选择及实践问题。  相似文献   

15.
在对国内区域高校与地方政府关系的现状进行分析和总结的基础上,围绕区域高校服务地方经济发展的办学功能,提出了区域高校和地方政府双方的职能定位,探讨了构建区域高校与地方政府和谐关系的有效途径。  相似文献   

16.
浅谈地方高校国有资产管理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地方高校系指由省及省以下政府管理的高校.高校国有资产管理是高校工作的重要方面,随着学校改革与发展的深入,其国有资产管理中的问题也显得更为突出.为了保障地方高校国有资产安全完整,对提高办学质量、并在教学、科研及各项工作中发挥更大的效用.拟就地方高校国有资产管理中存在的问题及解决对策措施进行探讨.  相似文献   

17.
应用型本科院校是我国高校大家庭中成长最快的新生力量,大多数分布在省会城市以外的地市级城市,具有很强的区域性,承担着以培养高层次应用性人才为主要特点的本科教育任务,在办学模式选择上要求立足地方、融入地方、服务地方、回报地方,建立适合当地社会经济发展的人才培养体系;在学科专业建设上着力应用性专业的调整和建设,为地方经济社会发展输送各类应用性人才;在产学研合作上强调科研技术服务的应用性,为地方支柱产  相似文献   

18.
欠发达地区地方高校的特色发展之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经济欠发达地区地方高校普遍存在诸如办学经费严重不足、师资队伍总体素质不高等问题。文章从服务地方、特色发展、地方特色等三个方面阐述了特色办学是经济欠发达地区地方高校的必然选择,并从评价体系、办学定位与目标、办学特色、人才评价与考核机制、培养模式等五个方面提出了经济欠发达地区地方高校创特色求发展的设计思路。  相似文献   

19.
近十年来,随着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逐渐完善,地方高校唯有面向区域经济的发展实际,办出特色,才可能有自身的发展空间与机会.浙江省地方高校从办学定位、政府参与方式、办学体制、投入机制等几个方面体现了相应的特色,对我国其他地方高校办出特色提供理论与实践上的启示.  相似文献   

20.
地方高校专业建设的问题与对策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地方高校的人才培养是通过设置专业、进行专业教学完成的?专业是支撑地方高校发展的基础,专业结构是否科学、合理,专业建设状况如何,直接影响着地方高校的人才培养格局和办学水平。地方高校在服务地方经济的前提下,要强化自身和地方特色,加强课程内容调整,增加实践比例,加强科学研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