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云浮中学有学生5000余人,大多说云溪白话,推普工作有相当难度,但云浮中学知难而进,坚持推广普通话,取得了相当的成绩。现在,学校已基本推广了普通话,做到语言文字工作制度化,常规化。云浮中学把普通话的课内外训练与其他学科联系,  相似文献   

2.
云浮中学有学生5000余人,大多说云浮白话,推普工作有相当难度。但云浮中学知难而进,坚持推广普通话,取得了相当的成绩。现在,学校已基本推广了普通话,做到语言文字工作制度化、常规化。云浮中学把普通话的课内外训练与其他学科联系,以章节为中心进行汉语拼音教学,扎实培训,严格考核,全方位提高师生的语言文字素质。在云浮中学,领导作报告,教师上课,一律讲普通话;一进校门,见到的就是普通话宣传牌;许多地方都刷上了“请说普通话,请写规范字”的提示语。同时,学校对所发文件、宣传橱窗、校刊、黑板报及教师板书等都认真把关,凡不规范的字都一…  相似文献   

3.
胡适在白话—拼音文字相位提出"白话"主张,发起白话文运动。白话—拼音文字相位不仅为解决"言文背驰"问题提出,也是为中、西语言与文化沟通而作出的有针对性的设计,白话文运动因此走上与晚清以来语言文字变革不同的方向。在白话—拼音文字相位上,"白话"是一个理论观念,它构成白话文运动的逻辑起点,构成胡适有关白话文运动历史叙事的理论前提。"白话"与"白话文学"之间的紧张关系推动着白话文运动的实际进程。  相似文献   

4.
胡适在白话-拼音文字相位提出"白话"主张,发起白话文运动.白话-拼音文字相位不仅为解决"言文背驰"问题提出,也是为中、西语言与文化沟通而作出的有针对性的设计,白话文运动因此走上与晚清以来语言文字变革不同的方向.在白话-拼音文字相位上,"白话"是一个理论观念,它构成白话文运动的逻辑起点,构成胡适有关白话文运动历史叙事的理论前提."白话"与"白话文学"之间的紧张关系推动着白话文运动的实际进程.  相似文献   

5.
中国古代白话小说多以第三人称展开全知叙事而缺少第一人称叙事,与西方同时代小说及中国文言小说比较而言这是比较独特的现象。产生这一现象既有小说艺术本身的原因,也与中国传统文化背景不无关系。白话小说中的叙述者、接受者及被叙述者的特定性当是这一现象出现的直接原因。  相似文献   

6.
蒙元硬译体是将蒙汉两种语言及语法夹杂到一起的特殊翻译体例,学术界通称为“元代白话”,或是“直译体”。但这些通称其实并不妥当,因为:该文体里的汉语显然不是传统意义上的白话,也不是元代白话语言的变体;该文体出现于元朝前,所以称为“元代白话”在时间上并不十分妥当;而且“硬译”与“直译”是不同的翻译方法,称为“直译体”是把“直译”与“硬译”混同了。笔者从以上三方面分析了该种文体的不同称谓及其不当之处,认为将该文体称之为“蒙元硬译体”更加确切。  相似文献   

7.
胡适是中国新诗的创始人。胡适在尝试“白话诗”创作的动机,是为了证明“白话语词”也可以入诗。不过,后来胡适所提出“诗体大解放”的理论实质,却是“打破中国传统诗歌形式”。胡适在《白话文学史》之中所列举的众多传统白话诗人的诗歌作品,证明了白话语词可以入诗的观点,同时证伪(而不是证明了)他的“诗体大解放”的诗学主张。胡适不能区别“白话语词入诗”和“诗体大解放”的两种诗学主张的不同学理,源于胡适对于白话概念的模糊认识、以及他对于白话诗概念的两次不同定义。  相似文献   

8.
南宁白话是粤方言7个方言片中邕浔片的代表话,在语音和语法上都与广州话非常接近.在表示持续、进行体的体标记中,南宁白话具有与广州话相似的标记"住"[tsy22].  相似文献   

9.
云浮广播电视大学座落在云浮市区河滨西路,占地面积70余亩,校舍建筑面积2万多平方米。目前,学校下辖新兴、罗定、郁南和云硫四所县级电大。云浮电大教学设施先进,有省教科网云浮汇接中心,可共享优质教育资源;  相似文献   

10.
十七年革命历史小说在叙事问题上表现出浓厚的"传统性".从叙事视角、叙事结构、叙事逻辑等方面都表现出对古代白话小说的继承与改造:一方面古代白话小说传统的运用使革命意识形态获得了有效的传达;另一方面古代白话小说传统自身的特性使它溢出革命意识形态的规范而拥有了自身的存在意义,革命意识形态对其表现出规范与制约.在革命与传统的二重奏中,二者交相呼应而又互相抗争,形成了当代文学叙事的新传统,这一传统又潜在影响了至今的某些小说创作.  相似文献   

11.
白话新诗诞生时即有先天不足,“非诗化”倾向严重。一些诗人清醒地意识到了这一点,象征派、新月派、现代派起而行之,站在“诗”的角度,从表现手法、外在形式等方面,不断矫正新诗的发展方向,使白话新诗从“白话”走向“诗”,力图找到一条既能接续中国古典诗歌传统,又富有鲜明现代气息的诗歌道路。  相似文献   

12.
《故事新编》语言显现出鲜明的“古今杂揉”的语言特色:一方面文言引入白话文本,形成文言白话对照的局面,语言成为鲁迅文化批判的一个有效工具;另一方面现代语汇大量进入历史语境,使得语境模糊而生成新的审美方式和情感体验,同时为鲁迅文化批判获得了广阔空间。这种语言植根于鲁迅深层内心体验,是鲁迅精神困顿的外化与表征。  相似文献   

13.
对从晚清到“五四”一段白话与文言冲突、调适、转换的过程,不能仅做抽象评价,对于“白话”不能作概念化理解,更需具体细致地加以剖析,方能感知新文学革命的丰富内涵。仅自晚清一段白话与小说地位上升之关系看来,文白转换绝非简单的语言现象,而与文体秩序的调整、“文学”观念的萌动、作家价值取向的转变纠葛缠绕紧密相联。“五四”时期中国文学的全面变革正孕育此中。  相似文献   

14.
"梨花事件"的再思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论文简要介绍了梨花事件的缘起。并从通俗化与白话趋势两个方面分析了“梨花诗”的传统因素。最后指出“梨花诗”是后现代语境下的“诗探索”。  相似文献   

15.
南宁白话的语音特点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广西壮族自治区首府南宁市,处在粤方言区内,市内八十六万多人(连郊县则有二百一十三万多,均1982年普查数字),主要以南宁白话为交际工具。南宁白话是粤方言的一个重要分支,属桂南系。它处在一个比较特殊的地域,融入了平话、西南官话以至壮语的若干因素,跟广州话虽大同而颇多小异。南宁长期以来一直是广西的政治,经济,文化中心,南宁白话的影响正日渐扩大,值得我们仔细考察,认真研究。本文拟从声韵调的发音方面对南宁白话的特点作些初步的探讨。  相似文献   

16.
俗讲与民间讲书、唱书的传达方式是白话小说起源的关键。白话小说文体的确立首先经过俗讲者和民间讲唱艺人的口头加工。而讲书、唱书的体式和其文本的形成促成了白话小说体式的定型。敦煌藏卷中的白话小说初具白话小说的规格 ,具备了后世说话和白话小说的形态 ,给后世白话小说以深远的影响。  相似文献   

17.
"VV/V-V+结果补语"格式源流考察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语法研究者普遍认为,动词重叠后面不能带结果补语。实际上,“VV/V—V+结果补语”格式明末清初白话作品使用较多,其余一些明清白话小说中也可见到这种用法。“V—V+结果补语”格式似乎“五四”以前就被淘汰了,“VV+结果补语”格式则被上海话、绍兴话、昆明话等现代汉语方言所继承,在现当代的一些文艺作品中,也不时可以见到这种格式,近年来这种格式的使用有扩大趋势。  相似文献   

18.
中国白话小说中诗词赋赞的兴衰须还原到小说古今变化的动态语境中解释。借助扬州评话的中介进入文学史,可逆推宋代勾栏中的说话,又可将评话与现代小说并置,从艺术形态的差异看小说的古今变化。从勾栏/书台上的"说话"到书面小说文本的定型,保留了大量韵文,也是它销声匿迹的肇端。白话小说的古今演变,大要在韵散共生的表演和章回形式结合的叙述转变为现代白话的多音散文叙述,诗词赋赞的蜕变与白话语言的转型是标志。现代性赋予了小说复杂功能,韵、散分离的古代小说的表达在现代语境中被整合起来,诗词赋赞的韵文描述转型为多音散文叙述。从文体变迁和语言变化多向度切入白话小说中的诗词赋赞,有助于立体地建构中国文学史。  相似文献   

19.
蒋捷是宋朝末年一位多有创作的词人,与周密、王沂孙、张炎并称“宋末四大家”。蒋捷的白话词数量较大,风格鲜明,独标一格,颇具独创性和艺术性。通过对蒋捷白话词的概要分析,体味其自然之趣,了解其独创性和艺术性,并结合南宋末期词的典雅化、贵族化状况,对蒋捷白话词给予新的评价。  相似文献   

20.
俞晓红教授的新著《佛教与唐五代白话小说研究》最近由人民出版社出版发行。该书在佛教东渐的广阔历史文化背景之上,探讨唐五代白话小说的产生、形成过程与佛教文化之间的关系,将宗教文化、历史文献与小说文本作了融会贯通,多有创辟之见,是一部小说史研究的力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