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李桦 《地理教育》2006,(5):30-30
一、我国油气资源现状特点我国油气资源丰富,各类沉积盆地超过500个,沉积岩面积达670万平方千米。其中中、新生界沉积岩厚度超过1000米的盆地达420个,总面积约530万平方千米。根据最新油气资源的评价结果,全国石油的总资源量1000亿吨,其中陆上为775.02亿吨,占77.5%;海域为225亿  相似文献   

2.
中国新星石油有限责任公司历经8年,运用世界首创高原热采油工艺,在海拔4700米的藏北伦坡拉盆地获工业油流,结束了西藏自古不产原油的历史.经综合测算,这个含油气盆地远景资源量达1-1.5亿吨.这次试采成功获探明储量300多万吨,一个探明加控制储量上千万吨的中型油田轮廓已经显现.这是新星石油公司今天在此间发布的.  相似文献   

3.
《中国科技奖励》2008,(4):42-43
饶阳凹陷是华北油田油气勘探开发的第一大凹陷,地跨河北省任丘、安新、高阳、蠡县、肃宁、河间、饶阳、安平、献县、武强等10县(市),勘探面积约5280km^2。1975年该凹陷发现了举世瞩目的任丘潜山大油田,次年建成了年产原油1000万吨的石油生产基地,1979年原油产量达到历史最高的1733万吨,为国家经济建设做出了重大贡献。但在经历了近25年大规模油气勘探开发之后,该凹陷油气资源探明率已超过50%,勘探进入了发现难度越来越大的中后期阶段,利用传统的油气勘探理论与技术方法继续开展凹陷中正向构造带的油气勘探已多年没有大的发现。  相似文献   

4.
活动轴面指以断面倾角逐渐变小的正断层为基底的半地堑盆地在地壳伸展状态下,造成上盘产生倾斜的滚卷区的活动褶皱枢纽。渤海湾盆地内伸展正断层发育,通过深入研究其活动轴面的形成机制,并对惠民凹陷临南油田与临盘油田含油层系的分析表明,此类正断层的上盘沿活动轴面产生剪切,形成与主断层呈反旋向关系的破裂带或裂隙带,这些破裂带或裂隙带是重要的油气输导通道,油气可沿其发生二次运移,至有利砂体储层中成藏。活动轴面对于油气的运移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5.
垦东凸起位于郯庐断裂带北端,为前第三系潜山背景上发育起来的浅层披覆构造。由于潜山带内部不同潜山的雁行式排列而使其潜山披覆构造呈沟、梁相间排列;地层自下而上依次为古生界、中生界、古近系、新近系。通过对垦东西部主体带新近系油气藏形成的区域地质背景、油气成藏条件及主要控制因素分析表明,研究区新近系主要发育他源构造岩性油气藏,具有以曲流河沉积为主的相模式,油源主要来自黄河口凹陷,其次为孤南—富林洼陷及莱州湾凹陷,控边断层及区内小断层、不整合面、渗透性砂体为其主要运移通道。构造和岩性共同控制油气分布范围,曲流河砂体发育情况影响油藏的展布方式。研究对油气勘探具有一定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6.
渤南洼陷沙四段是胜利油田主力含油气层系,但油气分布极不均匀,利用钻、测、试油及储量等数据明确该段油气分布规律,并通过成藏要素等的对比,揭示油气富集的控制因素。研究表明,沙四段普遍含油,但上、下亚段,甚至砂层组间,同层段(砂组)不同构造位置油气富集程度、油藏类型均存在差异。分析认为,对沙四上亚段,储集体发育与否决定了洼陷带能否成藏,储层物性好坏决定了油气富集情况,地层压力控制了洼陷带含油高度;对沙四下亚段,两期构造活动控制形成垒堑格局,控制了油气的分布状态。  相似文献   

7.
古西域三十六国之一的渠犁国,有着悠久的历史,渠犁在当时也只是一个很小的国家,与且末、精绝等国相接。渠犁国位于今天的新疆维吾尔自治区的中部的尉犁县。尉犁,又名"罗布淖尔",源于罗布泊而得名。尉犁地下矿产资源蕴藏丰富,有蛭石、石油、钽、铌等,其中蛭石储量2881万吨,占全国总储量的93%,是除南非之后排在世界第二蛭石,产品远销国外。尉犁境内孔雀河斜坡区的油气资源量也超过10亿吨,初步探明的铁矿储量也达9060万吨,共有铁矿企业三家,现  相似文献   

8.
孔一-沙四下亚段是红层的主要发育层段,是东营凹陷南部勘探程度较低的层系,具有较大的勘探潜力。该层系成藏规律复杂,油气富集规律认识不清。通过对成藏的系统剖析,明确研究区具有"三洼三层"的供油特点,输导体系分为两种运聚模式,提出油源断层断距决定上升盘有利含油层段等新的成藏认识,能够有利的指导红层的勘探,对东营南坡油气勘探和储量接替具有现实的指导作用。  相似文献   

9.
东营凹陷孔店组高凝油油藏具有含油面积小、分布零散、平面及垂向分布复杂的特点,其成藏规律一直是勘探的难点。笔者主要采用以下技术手段进行研究:利用试油成果配套分析技术分析探井的得失成败;利用油源对比技术明确油气来源、进行成藏体系划分;利用输导体系研究技术明确油气的运移路径;运用油气成藏规律控制因素研究技术明确油藏控因;利用流体势分布研究流体势对成藏的控制作用。孔店组主要为岩性-构造油藏,各断块、各小层具有独立的油水关系。从宏观来看,构造背景控藏,南部斜坡带是孔店组最有利的油气富集带,北部洼陷带的成藏条件相对较差,大构造背景上形成的反向断块油气最为富集,王家岗构造带和王66构造带是有利的勘探区域。  相似文献   

10.
12月28日晚间,北京国资委控股企业昊华能源(601101)公告,公司发现在2015年收购北工投持有的京东方能源30%股权时,存在如下两方面问题:一是在收购30%股权公告中,披露配置给京东方能源位于巴彦淖井田的煤炭资源量为9.6亿吨,与京东方能源实际拥有4.5亿吨资源量不一致。  相似文献   

11.
新能源包括不可再生能源中的煤层气、油砂矿、油页岩、煤炭气化、煤液化、可燃冰、核能,和可再生能源中的地热、生物质能、太阳能、风能、氢燃料等。随着中国经济的快速增长,对能源的需求量越来越大。预计2010年我国石油和天然气消费量将分别达到3.5亿吨和2000亿立方米,预计当时国内油气产量只有2亿吨和1200亿立方米。常规油气已经不能满足国民经济发展的需要,发展新能源已经成为关系到国民经济健康稳步发展的一个重要因素,其中,一个重要的来源便是油砂。  相似文献   

12.
车镇凹陷车66井区沙三下地层发育有巨厚的烃源岩和滑塌浊积成因的砂砾岩扇体沉积,砂砾岩扇体包裹于巨厚的烃源岩之中,成为油气运移和聚集最直接、最便捷的地质体。砂砾岩体的舍油性与其储集物性密切相关,而储集物性又与扇体的空间展布、发育规模、沉积相带、异常高压带以及与盆地基底断裂的配置关系密切相关。储集物性好则储层的含油性好。储层微裂缝的发育在改善储集物性、储层含油性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研究表明,扇体有利沉积相带、异常高压带和与盆地基底断裂密切相关的构造应力集中带是油气运聚的有利地带,具有很好的勘探前景。  相似文献   

13.
新闻背景 目前世界上已知的铯矿床有四种类型:(1)含铯伟晶岩(铯沸石和铯锂云母)矿床,此类型占世界总采量的98%;(2)古代和现代含铯盐类矿床;(3)铯锰星叶石矿床,尚未开采;(4)含铯热水.而我国西藏的热泉型铯硅华则是不为人知的新类型铯矿床,其主要成分为含铯的二氧化硅胶体,称为含铯蛋白石,与已知4种类型的铯矿床相比,是一种不同的成矿类型.其铯的含量高于伟晶岩型铯矿床的工业品位约一个数量级左右.现今已探明国外氧化铯资源量为12万吨,我国资源量约5.3吨,而西藏初查氧化铯资源量即为3万余吨,其远景储量占世界已知铯资源量1/5-1/6,是一种有潜力可与主要铯矿类型--伟晶岩型矿床相竞争的新型铯矿床.  相似文献   

14.
南堡凹陷构造应力场演化史与油气聚集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综合应用地质分析、有限元数值模拟和计算机技术,对南堡凹陷的构造应力场、构造和沉积演化史进行了研究。论述了南堡凹陷在不同发展阶段构造应力场分布规律和构造应力场对构造体系、沉积体系和油气藏分布规律的控制作用。指出了在应力驱动下,油气运移方向和有利的油气聚集带  相似文献   

15.
东营凹陷南部斜坡带沙河街组各含油层系原油物性差异大,油性认识不清造成优质储量难以发现.通过开展研究区大量油藏的原油物性(密度、黏度、凝固点及含蜡量)解剖,明确斜坡带油藏的原油物性分布规律,进一步剖析其形成机制.研究表明,东营南坡原油物性可分为3类:分别为沙二—沙三型(高密高黏型)、沙四型(低密低黏型)和孔店型(高凝高蜡...  相似文献   

16.
月球具有重大的科研和开发价值。归纳起来主要有以下几方面: 一是月球矿产资源丰富。根据阿波罗等飞船及系列月球探测器从月球上带回的样品分析,月球上钛铁矿的资源储量高达1500万亿吨;稀土元素资源量约225亿至400亿  相似文献   

17.
作为近十年来油气勘探的热点,关于非常规油气地质的课程在各地质类高校广泛开设。现行的非常规油气地质教学体系大多以油气资源类型展开。该教学体系利于讲、便于扩展,但系统性不足、内容交叉重叠。针对这一不足,结合近年来《石油地质学》的教学科研进展,对《非常规油气地质学》课程体系开展了梳理,教学内容和重点进行了厘定。以非常规油气资源独特的运聚动力学特点为基础,设立非常规油气聚集理论部分作为总论;各论部分沿袭原体系中类型为主导,突出了各非常规油气资源类型形成条件与聚集规律的论述,增加了不同类型非常规油气资源量的评价与计算方法论。经过教学体系的调整,总论部分的讲授将增强非常规油气聚集的理论特质,资源量评价与计算的内容则增强了该课程的实践性,与此同时,最大程度保留了原体系中不同非常规油气资源类型相对独立的特性,便于针对性的学习。  相似文献   

18.
综合运用地质、地震、钻井等资料,结合南贝尔凹陷南屯组断层特征,对海拉尔-塔木察格盆地南贝尔凹陷变换带特征进行了系统分析,认为区内发育4个二级变换带和2个三级变换带,涵盖了相向型、背向型和同向型3大类型,通过横向凸起、斜向背斜、走向斜坡和地垒变换或传递着应变和位移,对物源方向和沉积体系产生控制和影响.变换带多是油气有利聚集区.  相似文献   

19.
巴彦呼舒凹陷位于海拉尔盆地扎赉诺尔坳陷带的西南部,是一个孤立的呈北东向展布的二级构造单元,整体上为一个西断东超的箕状断陷.其基底呈“三洼两脊”的构造格局;盖层继承了基底的构造格局,在基底三个洼地上从南到北依次形成三个向斜,在三个凸起之上形成三个构造群.巴彦呼舒凹陷勘探和研究程度较低,但是其油气资源潜力很大.为此,对巴彦呼舒凹陷构造特征和演化进行了细致的分析,以便为以后的油气勘探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20.
正天然气水合物又称可燃冰,是由天然气与水在高压低温条件下形成的类冰状的结晶物质,分布在深海沉积物或陆地的永久冻土中。可燃冰密度高,全球分布广泛,具有极高的价值,是油气工业界长期研究的热点。自20世纪60年代起,中国就制订了可燃冰勘探开发研究计划。据了解,全球可燃冰的储量是现有天然气、石油储量的两倍,具有广阔的开发前景,美国、日本等国均已经在各自海域发现并开采出可燃冰。据测算,中国南海天然气水合物的资源量为700亿吨油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