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丰富人民精神世界是中国式现代化的本质要求,这一论断有着丰富的理论蕴含和实践指向。丰富人民精神世界,是中国式现代化探索历程中的重要目标任务,是中国式现代化坚持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协调发展的必然结果和显著优势,并为中国式现代化提供坚强的思想保证、强大的精神力量、丰润的道德滋养。中国式现代化视阈中丰富人民精神世界包含着提高人民思想觉悟、提升人民道德水准、涵养人民文明素养和激扬人民精神状态等内涵要求。新时代新征程,铸就文化新辉煌,要建设文化内容强国、文化资源强国、文化创新强国、文化魅力强国,厚植价值底色,提供丰厚滋养,激发发展活力,提升品格品位,不断丰富人民精神世界,增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精神力量。  相似文献   

2.
丰富人民精神世界是党提出的重大命题,其生成具有深刻的理论基础、文化渊源、实践底蕴、现实根据。从个体层面来看,丰富人民精神世界内蕴筑牢个体理想信念根基,培育个体高尚道德品质,塑造个体正确“三观”的必然要求;就群体层面而言,丰富人民精神世界意味着日益满足人民精神需求,激扬人民精神动力,激发人民精神创造,实现人民精神世界质的飞跃和提升。新时代新征程,丰富人民精神世界能够为实现精神生活共同富裕增添动能,为全面推进中国式现代化凝心聚力,为促进人的全面发展提供中国方案、中国智慧。  相似文献   

3.
实现现代化是各国人民的普遍追求,亦是人类文明发展的普遍趋势。经过长期探索,中国共产党带领中国人民实现了中国式现代化从“世界失我”到“世界有我”再到“世界向我”的跃迁。这一跃迁离不开历史主动精神的支撑。历史主动精神内含的价值要义与推进中国式现代化具有高度的价值耦合性。其中,把握历史规律的科学精神是推动中国式现代化的题中之义,尊重人民的主体精神是推动中国式现代化的必然诉求,未雨绸缪的预见精神是推进中国式现代化的战略导向,勇毅前行的担当精神是推进中国式现代化的现实保障。百余年来,中国共产党带领中国人民以强烈的历史主动精神书写了中国式现代化从探索现代化之路到开创中国式现代化新局面的恢弘叙事。如今,站在新征程上,需要继续发扬历史主动精神,加强和改进党的建设,推进马克思主义的守正创新,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推进中国式现代化实现新突破。  相似文献   

4.
“丰富人民精神世界”作为中国式现代化本质要求,把“现代化”之中国特色推进到超越性和科学性新高度,成为全面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根本之路。在丰富人民精神世界与中国式现代化目标对标下,文化强国建设拥有了更广阔的理论和实践空间。中国式现代化视域下的文化强国建设在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战略全局和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的战略高度上,具有巨大人口规模的现实立足点、全体人民共同富裕的科学锚定、物质与精神相协调的价值遵循、人与自然共和谐的生态向度、中国与世界同发展的百年经验。要以立心立魂、凝心聚力、崇德向善、守正创新、讲好故事作为实践追求,走好新时代文化强国建设之路。  相似文献   

5.
党的二十大报告首次提出了中国式现代化的本质要求,这既是对走中国式现代化道路所取得巨大成就的历史性总结,又是未来推进和拓展中国式现代化的根本遵循,成为中国式现代化理论体系的重要内容。其中,“坚持中国共产党的领导”是中国式现代化的最高政治领导力量和核心推动力量,决定了中国式现代化的根本性质;“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中国式现代化的定向和路径规范;“实现高质量发展”是对中国式现代化各领域建设的原则性要求,并与“发展全过程人民民主,丰富人民精神世界,实现全体人民共同富裕,促进人与自然和谐共生”一起建构了推进和拓展中国式现代化的实践路径原则和方式,即“五位一体”的高质量发展;“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创造人类文明新形态”,体现了中国式现代化对人类文明发展的重大意义。  相似文献   

6.
中国式现代化道路是中国在推进现代化的实践进程中开辟的具有世界共性和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道路,蕴含着丰富的理论意蕴、人民意蕴和世界意蕴。从理论意蕴来看,中国式现代化道路是马克思主义现代化道路理论在当代中国的实践样态。从人民意蕴来看,中国式现代化道路始终坚持以人民为出发点和落脚点,奋力实现全体人民共同富裕,并致力于推进人的自由全面发展。从世界意蕴来看,中国式现代化道路开创人类文明新形态,书写社会主义新篇章,彰显实现现代化新可能,有着深刻而广泛的世界历史意义。因此,深入挖掘中国式现代化道路蕴含的多重意蕴具有重要的理论支撑和实践指导价值。  相似文献   

7.
新时代新征程的高等教育不仅应该实现自身的现代化,还应该能够助力实现中国式现代化。具体来说,高等教育可以从中国式现代化的“九个本质要求”出发助推中国式现代化。高校通过为党育人推动社会更好坚持中国共产党的领导,通过话语体系建构推动社会更好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更好坚持中国式现代化的领导力量和政治方向。高校可以直接助力中国式现代化五大建设,即通过一体推进教育、科技、人才促进高质量发展,通过高校民主建设推动全过程人民民主,通过高校文化建设丰富人们精神世界,通过高等教育均衡化推动共同富裕,通过高校生态建设促进人与自然和谐共生。此外,高校通过教育国际交流还可以助力打造人类命运同体,通过文明传承与创新服务于构建人类文明新形态,推动世界更好理解中国式现代化的价值目标和世界意义。  相似文献   

8.
党的二十大报告提出“丰富人民精神世界”的重大命题,旨在调动人民精神的主体性和主动性,积极投身中国式现代化建设和民族伟大复兴的实践之中。人民精神主体性和主动性是民族存在的根基。人民精神主体性和主动性依靠哲学社会科学自主知识体系的创造,当代中国人民精神主体性和主动性应落实为开辟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新境界。主体性和主动性表现为把人民精神转变成人民的生存实践,为此,思想政治教育承担着“丰富人民精神世界”的新使命。思想政治教育要把自己民族的哲学社会科学作为丰富人民精神的主体内容,把人民的“精神境界”转变为人民的“精神力量”。  相似文献   

9.
中国式现代化是中国共产党带领中国人民不断探索的现代化。中国式现代化对于推动中国社会发展和世界其他国家发展具有重要意义,蕴含着丰富的伦理价值。中国式现代化确立了人的自由全面发展的伦理价值目标;彰显了为人民服务的道德核心;揭示了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生态伦理追求;丰富了和平发展、公平正义、民主自由的全人类共同价值。  相似文献   

10.
现代化是人类走出传统,实现工业化、民主化和理性化的过程。既有的历史和经验表明人类的现代化的进程会呈现多样化的路径与模式。中国式现代化是基于中国自身的历史基础与文化传统,适应中国国情和发展阶段,符合中国人民期待,传统与现代交叠、物质与精神融合、制度的现代化和人的现代化共轭的现代化。从实现人的现代化和制度的现代化双重价值维度上,发展全过程人民民主是实现中国式现代化的本质要求。全过程人民民主在实践中逐步丰富和制度化,并在理论建构上超越了选举民主。走中国式现代化道路,需要通过全过程人民民主,破解超大规模国家治理的难题,以高质量发展实现共同富裕,不断增强人民群众的获得感、幸福感与安全感,超越简单“人类中心主义”或“自然中心主义”、增进人与自然和谐共生,在大国竞争和制度竞争中坚持走和平发展道路。  相似文献   

11.
中国式现代化所蕴含的独特价值观,是中国式现代化理论的重要内容。坚持以人民为中心和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是中国式现代化的根本价值取向;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构成中国式现代化的基本价值追求;“和平、发展、公平、正义、民主、自由”,表达了中国式现代化的人类共同价值主张。中国式现代化的独特价值观,凸显了中国式现代化的方向和精神追求,实现了对西方现代化价值观的超越,引领着世界现代化和人类文明进步的发展方向。  相似文献   

12.
中国式现代化是人口规模巨大的现代化,中国式教育现代化是中国式现代化的关键组成部分,本质是全体人民人力资本水平持续提高,对中国式现代化具有基础性、长期性、引领性作用。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70余年来,中国实现了从世界最大的文盲充斥国到世界最大的现代教育国、人力资本国,人力资源强国的全局性、根本性、历史性转变,为中国式现代化创造和积累了最丰富、最具竞争力的人力资源与人才资源优势。展望2035年中国式教育现代化的主要目标和指标发展趋势,要通过高质量开发人力资源,优化人力资本结构,持续提升人力资本投资等,全面促进国家教育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创造更高质量教育红利,推动中国迈入世界教育强国行列,全面建成世界人力资源强国、人才强国,为实现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奠定坚实基础。  相似文献   

13.
新中国成立以来,中国共产党在领导编制五年规划的过程中始终坚持社会主义现代化的基本思路,并在实践中不断赋予其发展目标以新的更加丰富的内涵,逐渐形成全面的现代化目标.经过几代人的接续奋斗,中国共产党领导中国人民创造了中国式现代化新道路,为世界贡献了实现现代化的中国方案.  相似文献   

14.
绿色现代化以经济发展、生态和谐、人民幸福的协同共生为价值目标,是“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现代化”的最鲜明概括,是中国共产党从现代化实践中逐步总结和自主探索的治国理政方略,是中国式现代化道路的重要维度和鲜亮底色,其所创造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生态文明是迥异于传统工业文明的人类文明新形态。中国绿色现代化探索经历了法制化奠基、发展观变革、实践深入、全面协同四个阶段,具有迥异于西方生态现代化的丰富理论蕴涵。中国共产党探索绿色现代化的基本经验是遵循世界现代化一般规律与创造中国式现代化新道路相结合、坚持自我革命精神与人民逻辑相结合、不断推进马克思主义绿色发展理念中国化的理论与实践。中国共产党始终坚持“世界历史”观引领绿色现代化探索,既体现了鲜明的中国特色,又彰显出深远的世界意义。  相似文献   

15.
中国式现代化所蕴含的历史观,深刻把握世界现代化一般规律,扬弃既有现代化模式,全面总结中国现代化探索历程与经验,具有秉持独立自主性与发扬历史主动性的鲜明特质。中国式现代化所蕴含的历史观,丰富了人们对世界现代化历史的认识、对社会发展规律的认识,重塑了中国人民的历史自信,坚定了以中国式现代化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信念信心。  相似文献   

16.
党的二十大报告指出“以中国式现代化全面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是中国共产党的中心任务。中国式现代化是一条批判、反思与超越西方现代化的独特道路。中国式现代化是社会主义的现代化、是追赶型到自觉性的现代化、是致力于实现全体人民共同富裕的现代化。中国式现代化确立人民逻辑、以实现共建共享为目标,通过和平发展实现现代化,从价值指向、发展理念、实现方式等方面实现对资本主义现代化的超越。中国式现代化既立足中国国情,同时兼具各国现代化共同特征,为人类对现代化道路探索贡献中国方案,为世界现代化理论发展贡献中国智慧。  相似文献   

17.
党的二十大报告指出,物质文明与精神文明协调发展是中国式现代化的基本特征。新时代促进人民精神生活共同富裕的实现,是全面推进中国式现代化建设的应有之义,是对马克思主义和中华文化优秀内核的继承与创新,是绘就人民美好生活蓝图的关键图景,也是超越西方现代化精神生活取向和途径的智慧之策。新时代孕育新征程、新征程带来新挑战、新问题,实现人民精神生活共同富裕不会一蹴而就,而是要根据时代特征和人民需求不断调整矛盾解决的方向路径,对实现人民精神生活共同富裕做出科学回答。  相似文献   

18.
坚持胸怀天下是中国共产党百年奋斗的成功历史经验,是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世界观与方法论。坚持胸怀天下包括胸怀人民、胸怀民族与胸怀世界三层含义,是中国共产党推进中国式现代化道路的三重意蕴。坚持胸怀人民蕴含着中国式现代化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根本立场以及实现共同富裕的价值追求;坚持胸怀民族彰显了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历史使命;坚持胸怀世界体现了中国式现代化谋求世界大同,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时代使命与世界担当。  相似文献   

19.
以中国式现代化全面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是中国共产党领导中国人民推进伟大事业的中心任务,是积极探索中国式教育现代化的“主线”和“纲”。中国式教育现代化是“中国式现代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实现中国式教育现代化可以为全面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提供强大的理论支撑。研究认为,顾明远教育思想蕴含着深厚的马克思主义理论和中国式教育现代化精神,在理论蕴涵、精神向度、实践路径上,以人民需求为起点,对教育的本质、价值与目的和教育现代化重大理论实践问题进行科学地阐释和反思,探寻中国教育改革的方向引导,为推动新时代教育高质量发展提供了有益参考。  相似文献   

20.
党的二十大报告明确了中国式现代化的特征和本质要求,揭示了中国式现代化是彰显人民主体性的现代化,是与西方资本主义国家凸显资本主体性的现代化有着本质区别的现代化,这种区别主要体现在中国式现代化道路中人民主体性的内涵中,它包括:提升“劳动主体性”,实现人的劳动能力的现代化;夯实“阶级主体性”,创新全面现代化道路;构筑“世界人民主体性”,推进全球治理现代化。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