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87 毫秒
1.
魏刚 《科技管理研究》2016,(21):162-166
运用异质性随机边界模型,定量对融资约束影响中国上市公司研发投资效率低于最优效率程度进行测算.研究发现:2007-2014年样本公司研发投资效率平均为0.643,不同行业之间差异较为明显;债务融资有助于降低融资约束程度和增加未来融资的不确定性;股权融资对融资约束没有显著影响,但可以降低未来融资的不确定性;内部融资能够降低融资约束程度和未来融资的不确定性.  相似文献   

2.
魏刚 《软科学》2016,(10):87-90
运用异质性随机边界模型定量测算了资本性投资及融资来源影响下的营运资本投资效率。结果表明:中国上市公司营运资本投资效率低于最优效率10%~26%,在非经济危机影响的年度中,资本性投资规模增长大的企业,其营运资本投资效率较低;内部融资和外部股权融资具有缓解融资约束和降低未来融资不确定性的作用,而债务融资会加剧融资约束程度,但可以降低未来融资不确定性。融资约束程度的改善有助于降低资本性投资对营运资本投资效率的影响。  相似文献   

3.
南晓莉  韩秋 《科学学研究》2019,37(2):254-266
战略性新兴产业作为我国未来发展的重点,备受中央和地方政府重视,一系列扶持政策相继出台,但相关政策在颁布以及执行中存在的不确定性以及在此过程中引发的不确定性预期都将影响企业的研发投资行为。本文以战略性新兴产业相关企业为研究样本,基于融资约束影响企业研发投资的现实背景,通过抑制效应与挤出效应双重视角,实证检验了政策不确定性对新兴企业研发投资的影响。研究结果证明,政策不确定性抑制新兴企业研发投资,并且,该不确定性加剧了新兴企业的融资约束和固定资产投资倾向,对研发投资产生抑制效应和挤出效应。进一步截面差异性检验发现政策不确定性对民营企业、老龄企业、所处地区市场化程度较低的企业影响更加显著。  相似文献   

4.
本文以我国制造业上市公司1998-2002年的数据为研究对象,运用两阶段最小二乘法和临界估计方法,以股利支付率、Logistic回归值以及公司规模度量公司所受融资约束程度,以公司股票日收益率的波动性度量其不确定性,全面深入地研究了融资约束、不确定性和公司投资行为的关系。结果发现:(1)以股利支付率度量公司所受融资约束程度,融资约束程度加大了不确定性对公司投资行为的影响;而就Logistic回归值组以及公司规模组而言,融资约束减轻了不确定性对其投资行为的影响;(2)以Hansen所研究的临界回归估计方法研究不确定性下融资约束对公司投资行为的影响,结果发现,我国上市公司不存在临界效应。这些结果为我国政府监管部门制定上市公司投资政策提供了实证证据。  相似文献   

5.
《科学学研究》2021,39(2):244-253
基于企业融资约束的类型,建立经济政策不确定性与特定市场条件关联的研发投资决定机制,以区分经济政策不确定性对发达国家、发展中国家(包括中国)企业研发投资机制的内在影响差异。基于2007-2016年全球20个国家和地区8583个企业相关数据的研究结果表明:经济政策不确定性与研发投资之间呈现倒U型关系,且中国及发展中国家比发达国家显著。进一步的分析表明,发达国家与发展中国家的内源性融资约束的缓解都能显著调节经济政策不确定对研发投资的影响;但发达国家外源性融资约束缓解能显著调节经济政策不确定对研发投资的影响,但中国和其他发展中国家调节作用不显著。  相似文献   

6.
《软科学》2014,(12):73-78
利用企业层面数据实证研究了融资约束对企业研发投资的影响,结果表明:内源和外源融资约束均是影响企业研发投资的重要因素,但是企业研发投资对内源和外源融资的依赖程度因所有制类型不同存在显著差异。内源融资约束显著影响了民营企业研发投资,但是对国有企业和外资企业研发投资影响不显著。外源融资约束显著影响了所有类型企业的研发投资,且对国有企业和外资企业的影响程度大于民营企业。  相似文献   

7.
王正芬  李鎔伊 《预测》2022,(5):26-33
本文基于融资约束的视角,探讨了融资约束与非效率投资之间的关系。以2008—2020年沪深A股上市公司为样本的研究结果表明:融资约束对企业非效率投资具有显著正向影响,即融资约束加重了企业非效率投资的程度;金融保险负向调节了融资约束与企业非效率投资之间的关系,即金融保险缓解了融资约束对企业非效率投资的影响;相比于国有上市公司,非国有上市公司中金融保险更能够缓解融资约束对企业非效率投资的影响程度。本文研究结果可为优化企业投资效率提供靶向指导。  相似文献   

8.
《软科学》2019,(12)
将允许卖空与限制卖空的情况分别纳入到研发融资—投资决策模型中,分析了卖空机制通过加剧融资约束从而抑制研发投资的理论机制;以2008~2017年中国沪深A股上市公司为样本,采用双重差分倾向得分匹配方法对这一理论机制进行实证检验。结果表明:卖空机制降低了企业的研发投资;卖空机制通过加剧融资约束抑制了企业的研发投资;卖空机制对研发投资的抑制作用在信息不透明的公司中更明显;卖空机制对研究阶段投资的影响大于开发阶段投资。  相似文献   

9.
文章研究了2008-2016年间上市公司的研发操纵行为和动机,及其对上市公司创新效率的影响。首先通过断点回归方法实证了上市公司研发操纵行为的存在性;其次文章分析了研发操纵行为及其融资约束动机之间的关系;最后检验了上市公司研发操纵行为以及融资约束对公司创新效率的影响。研究得出主要结论包括三点:第一,在3%的研发门槛附近存在显著的上市公司研发操纵现象;第二,研发操纵显著的帮助公司缓解融资约束;第三,在研发门槛之上的非研发操纵公司创新效率显著降低,研发操纵公司创新效率没有显著提高,这说明存在创新资源冗余现象。研究表明融资约束是研发操纵主要动机之一,此外政府对高新技术企业投入了过多的创新资源,研究发现有助于提升上市公司创新监管效率和促进创新资源配置优化。  相似文献   

10.
本文以我国上市公司2012-2015的样本为对象,使用Hadlock等(2010)的SA指数构建了融资约束虚拟变量,通过递归模型实证研究了融资约束在管理层持股对公司研发投资和研发效率影响中的中介作用。结论显示管理层持股与融资约束是高度显著的U型关系,但与创新效率则是高度显著的倒U型关系,融资约束在管理层持股对创新效率的影响中显著地发挥了部分中介作用,而且管理层持股对公司融资约束和创新绩效的影响主要局限于非国有控股上市公司。本文的研究为明确我国公司管理层持股对公司创新的影响路径提供了新的证据,也为实施股权激励和提高公司创新绩效提供了有益的参考。  相似文献   

11.
研究2008—2016年间我国上市公司的研发操纵行为和动机,及其对上市公司创新效率的影响。首先通过断点回归方法实证分析上市公司研发操纵行为的存在性,其次分析上市公司研发操纵行为以及融资约束动机之间的关系,最后检验上市公司研发操纵行为以及融资约束对公司创新效率的影响。研究发现:第一,在3%的研发门槛附近存在显著的上市公司研发操纵现象;第二,研发操纵显著地帮助上市公司缓解融资约束;第三,在研发门槛之上的非研发操纵上市公司的创新效率显著降低,研发操纵上市公司的创新效率没有显著提高,说明存在创新资源冗余现象。研究表明融资约束是上市公司研发操纵的主要动机之一,此外政府对高新技术企业投入了过多的创新资源。研究结果以期有助于提升上市公司创新监管效率和促进创新资源配置优化。  相似文献   

12.
孙晓华  王昀  徐冉 《科研管理》2015,36(5):47-54
将金融发展程度纳入到融资成本函数和研发投资决策模型中,讨论了金融发展对于缓解融资约束从而激励研发投资的理论机制,进而以中国2006-2010年大中型工业企业的省际面板数据为样本,基于动态面板模型和"欧拉方程"就金融发展对企业研发投资的影响及作用机制进行了实证检验,结果表明:(1)企业研发强度与内部现金流显著正相关,说明工业企业研发活动的融资约束的确存在;(2)金融深化程度的提高能够有效降低RD投资对内部资金的依赖,强化银行贷款和实收资本的作用;(3)资本市场发展对企业融资约束的缓解没有起到明显的效果,反映了我国资本市场的融资功能不完善,尚未真正成为企业研发投资融资渠道的现实。  相似文献   

13.
本文重点考察宏观经济波动对于企业R&D投资所面临的融资约束的影响,构建了GARCH(1, 1)模型测度宏观经济波动,并以企业R&D投资—现金流敏感性度量R&D支出所面临的融资约束程度.结果发现,宏观经济波动的加大具有强化上市公司R&D融资约束的效果,并且这种效果的强弱取决于企业自身的融资约束程度,宏观经济不确定性上升加剧了高融资约束样本组即非国有企业和中小企业R&D投入的融资约束;但对低融资约束样本组即国有企业和大企业这方面影响不显著.  相似文献   

14.
融资约束视角下政府补助对企业研发效率的影响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运用2009~2012年中国工业上市公司数据,采用两阶段计量方法从缓解融资约束的角度实证检验政府补助影响企业研发效率的内在机理。研究发现:第一,政府补助对企业融资约束具有显著的缓解作用;第二,融资约束的缓解有利于企业研发规模效率的提高,同时降低了企业研发纯技术效率,并最终对企业研发综合效率产生微弱的负面影响。  相似文献   

15.
根据机会成本理论,研发投资在理想情形下应呈逆周期性,但实证研究发现,由于融资摩擦的存在,研发投资呈顺周期性。风险投资对缓解研发资源融资约束方面具有显著作用,但其对被投资企业研发周期性的影响尚不清楚。本文从理论上和实证上探讨风险投资对融资约束与研发投资周期性的平滑作用机制,研究发现,风险投资能平滑研发投资的顺周期性;经营衰退期较繁荣期而言,风险投资对研发投资顺周期性的平滑作用更强;风险投资对研发投资顺周期性的平滑作用通过缓解融资约束实现,此时研发投资周期的不对称性仍然存在,风险投资对融资约束下研发投资顺周期性的平滑作用也在经营衰退期更强。本文的研究结果丰富了风险投资作用、研发投资周期性及其融资约束效应的相关理论和文献,对风险投资实践有一定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6.
以2010-2014年深市中小板中的165家科技型企业数据为研究依据,利用二元Logistic模型构建融资约束指数,在Richardson投资支出模型改进的基础上测度科技型中小企业RD投资效率,并对融资约束对科技型中小企业RD投资效率的影响进行实证检验。研究表明:科技型中小企业的非效率RD投资主要源于RD投资不足;RD投资不足企业融资约束的加剧会降低其RD投资效率,RD投资过度企业融资约束的客观存在可有效缓解企业的委托代理问题进而提高其RD投资效率;较好的财务能力能够缓解科技型中小企业面临的融资约束;国有性质的科技型中小企业RD投资效率较低;规模较大的科技型中小企业具有更高的RD投资效率。  相似文献   

17.
基于A股上市的制造企业2009—2013年的微观数据,首先,从融资约束视角探讨了我国研发投入不足的原因;其次,构建了融资约束指数,并分别检验了研发投入对经营绩效和企业价值的影响效果;最后,探讨了融资约束对研发投入经济后果的调节作用。研究表明:我国制造业研发投资不足,在一定程度上是由于资金缺乏所导致的。研发投入与企业当期经营绩效存在负相关关系,但存在滞后性。研发投入却对企业价值存在显著的正向作用。融资约束显著影响了研发绩效。融资约束在研发投入的经营绩效影响方面相当于一个"扩大增幅器",而对研发的长期绩效表现出显著的正向效应。  相似文献   

18.
作为技术创新的重要支撑,企业研发投资水平的高低会决定产业技术创新水平。以战略性新兴产业企业为研究样本,基于信息不对称理论、信号传递理论与融资优序理论,构建“会计稳健性-融资约束-企业研发投资”的概念模型,并以股权结构作为调节变量,研究会计稳健性对企业研发投资的影响。研究发现:会计稳健性对企业研发投资具有正向影响;融资约束在会计稳健性与企业研发投资之间起到部分中介作用,即会计稳健性通过对企业融资约束的缓解,进而影响企业研发投资;股权结构在会计稳健性影响企业研发投资的过程中能够部分起到调节作用,具体来说,股权性质与股权制衡度能够调节融资约束与企业研发投资之间的关系,而股权集中度的调节作用不明显。  相似文献   

19.
本文以中国上市公司2007—2017年数据为样本,采用Baker等构建的中国经济政策不确定性指数,研究经济政策不确定性对企业研发投资的影响。结果表明,经济政策不确定性提升能够促使企业增加研发投资。进一步分析发现,经济政策不确定性与研发投资的关系受到融资约束、产权性质和是否为高新技术产业等因素的调节作用而表现出异质性。本文拓展了经济政策不确定性与微观企业行为及创新等方面的相关研究,为政策的调整与优化提供了启示。  相似文献   

20.
基于研发投资具有异质性的角度,把研发投资分为探索式创新投资与开发式创新投资,从这两个角度研究企业的融资约束与资金来源问题。实证结果发现:(1)企业存在研发投资—现金流敏感性,进行研发投资的企业普遍存在融资约束问题。(2)探索式创新企业的研发投资—现金流敏感性大于开发式创新企业,探索式创新企业研发投资引起的融资约束程度高于开发式创新企业。(3)探索式创新企业极其依赖于内源融资,而股权融资也是其必要的补充,但得不到债权资金的支持;开发式创新企业的外源融资是其主要资金来源。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