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812 毫秒
1.
杨教 《情报杂志》1989,8(1):71-73
我对“图书情报一体化”没有研究,也不觉得这里有什么理论,因而对这一问题的讨论不太关心。看了《情报杂志1988年第1期的“刊头丝语,”才去翻阅1986年第2期出题征稿,又读了朱加琪同志的《用系统工程观念评“图书情报一体化”及其经验教训》一文,恍然觉得空气有点“紧张”,才想起要说几句外行话,凑凑热闹。我想,可不可以先通过讨论,待确定一个公认的“图书情报一体化”的概念,再按这个概念来指导我们的实践?我看不妨一试,但我觉得不会有什么结果。这里有一个  相似文献   

2.
“图书情报一体化”讨论已经进行多年了。人们的看法虽然愈来愈清楚,但真理的归属问题仍然未完满地解决。本期发表的反对“图书情报一体化”的论文,意在使这场讨论更深入一步。我们不仅不反对情报与图书的协调、合作或协作,而且还积极地为这种趋势在增砖添瓦。但是,我们曾不止一次地明确表示过,那种将情报“一体化”于图书,将情报工作“一体化”于图书工作,将情报学“一体化”于图书馆学,一句话,其要害问题是将情报机构“一体化”于图书馆机构的所谓“图书情报一体化”,是违背客观事实的,是违背学科发展规律的,从而也是对图书馆  相似文献   

3.
文章通过分析图书馆发展史,比较现代图书馆工作与情报工作的异同点,论证了高校“图书情报一体化”的可行性和优越性,证明了“图书情报一体化”不是简单的机构合并。最后提出了“图书情报一体化”后的高校图书情报机构模式。  相似文献   

4.
王正兴 《情报杂志》1989,8(1):66-70
值此情报学发端四十周年,中国科技情报学会成立十周年之际,《情报杂志》重提“图书情报一体化”这个图书、情报界经过八年论战并未取得一致意见的旧话题,用出题征稿的形式,主张以事实回答问题,我赞成这种求实精神,深羡这种办刊勇气,今试拟答卷一分,求教同仁。  相似文献   

5.
《图书情报工作》杂志是融图书馆学和情报学于一体的刊物。它的前身为《图书馆工作》,创刊于1975年。是建国后图书馆学领域中创办最早的刊物之一。鉴于今天的图书馆不再是藏书楼,而是活跃的学术资料中心,图书馆学的研究领域也已突破了旧有的范围,与情报学互相渗透。为了适应图书情报一体化的趋势,《图书馆工作》于1980年更名为《图书情报工作》。其主要任务是,研究,探索与讨论图书情报工作和发展过程中提出的各种理论及方法问题,总结交流工作经验,报道国内外图书情报工作动态等。  相似文献   

6.
白国应 《情报杂志》1992,11(2):24-28
3 实行图书情报一体化的好处由于我院十几年来实行图书情报一体化的结果,使我院文献情报系统开创了一个新局面。其好处主要表现在以下几点。3.1 有利于推动体制改革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我院文献情报系统即按“图书情报一体化”的精神进行体制改革。改革的目的是,加快全院文献情报工作的自我发展、自我完善,更好地为科学研究和国民经济建设服务。改革的方向是,切实改善文献工作,大力加  相似文献   

7.
《聪慧走廊》、《学习就是这么简单》、《中学生奇巧记忆法》、《中学生困惑处方》、《解读大智慧》、《长空恨曲》、《倾听宇宙的声音》等百卷“蓝箭科教图书”由《发明与创新》编辑部组稿出版。欢迎专家教师赐稿,原创科普、教育创新、学习方法等专著稿酬从优。寄教师证复印件即赠《巧学妙记集锦》、“蓝箭”特约作者申请表、“蓝箭”图书特价邮购卡。  相似文献   

8.
尊敬的作者:《情报杂志》作为国内外公开发行的全国情报学核心期刊,在图书情报界享有较高的声誉。为了给广大图书情报工作者和信息爱好者提供更多的学术交流机会,最大限度地满足作者对发表学术研究成果的愿望,应广大作者的迫切要求,本刊编辑部计划每年以增刊形式出版《图书情报科学研究年刊》(上)(下)两册。现2001年《图书情报科学研究年刊》(上)开始征稿,拟2001年6月份出刊,截稿日期为2001年3月30日。来稿请注明“增刊”字样.  相似文献   

9.
《图书情报通讯》2007,(4):F0004-F0004
2007年,河北省图书馆学会组织策划开展了以“城乡同阅读携手共成长”为主题的燕赵少年读书系列活动。邀请我省少儿文学作家精选100种荐读图书,印发《“成长新书架”图书荐读目录》。  相似文献   

10.
《论图书情报界应该实行“门户开放政策”》一文(载《情报杂志》1987年第2期)的作者主张的所谓“门户开放”,就是全国各个系统各种类型的图书馆、情报所、资料室等发放的读者借书证,应打破“条条”“块块”的约束,不受地理区域限制,能到处通用。作者认为,这是使“图书情报资源最大限度地服务于社会”“广泛开展资源共享,充分发挥读者主观能动性的好方法”。笔者觉得,这种所谓“门户开放政策”只不过是一种实际上行不通的美妙的“理想”而已。因为,首先,作者的这种主张是建立在忽视全国图书情报服务工作应有合理的分工的论点基础上的,只是从读者  相似文献   

11.
《情报杂志》作为国内外公开发行的全国图书馆学情报学核心期刊,在图书情报界享有较高的声誉。为了给广大图书情报工作者和信息爱好者提供更多的学术交流机会,最大限度地满足作者对发表学术研究成果的愿望,应广大作者的迫切要求,本刊编辑部计划每年以增刊形式出版《图书情报科学研究年刊》。现2006年《图书情报科学研究年刊》开始征稿,拟2006年12月份出刊,截稿日期为2006年9月底。欢迎通过电子邮件来稿(不需再寄打印稿),E-mail:qbzz@263.net,来稿请注明“增刊”字样。通信地址:西安市雁塔路南段99号《情报杂志》编辑部联系电话:(029)855297…  相似文献   

12.
由谭浩强教授著、清华大学出版社出版的《C程序设计》是一本有重要影响的科技著作,自1991年出版以来,经两次修改再版,重印164次。累计发行超过1000万册。北京三大图书市场之一的中关村图书大厦2008年底根据5年来畅销图书单品的销售排名,评出10种图书获“最具影响力图书奖”,获奖图书中只有《C程序设计》一书是自然科学类图书,其他9种为社科类图书。全国出版的C语言教材超过1000种,唯有《C程序设计》一枝独秀,销量始终独占鳌头,是国内公认的最经典的C语言著作。  相似文献   

13.
《情报杂志》作为国内外公开发行的全国图书馆学情报学核心期刊,在图书情报界享有较高的声誉。为了给广大图书情报工作者和信息爱好者提供更多的学术交流机会,最大限度地满足作者对发表学术研究成果的愿望,应广大作者的迫切要求,本刊编辑部计划每年以增刊形式出版《图书情报科学研究年刊》。现2006年《图书情报科学研究年刊》开始征稿,拟2006年6月份出刊,截稿日期为2006年3月底。欢迎通过电子邮件来稿(不需再寄打印稿),E-mail:qbzz@263.net,来稿请注明“增刊”字样。通信地址:西安市雁塔路南段99号《情报杂志》编辑部联系电话:(029)8552974…  相似文献   

14.
《情报杂志》作为国内外公开发行的全国图书馆学情报学核心期刊,在图书情报界享有较高的声誉。为了给广大图书情报工作者和信息爱好者提供更多的学术交流机会,最大限度地满足作者对发表学术研究成果的愿望,应广大作者的迫切要求,本刊编辑部计划每年以增刊形式出版《图书情报科学研究年刊》。现2007年《图书情报科学研究年刊》开始征稿,拟2007年6月份出刊,截稿日期为2007年3月底。欢迎通过电子邮件来稿(不需再寄打印稿),E-mail:qbzz@263.net,来稿请注明“增刊”字样。通信地址:西安市雁塔路南段99号《情报杂志》编辑部联系电话:(029)8552974…  相似文献   

15.
刘子政 《情报杂志》1996,15(3):57-57,67
正确掌握图书分类知识,对图书馆工作人员是非常重要的,而掌握类目复分方法又是正确使用图书分类法的一个基本方面,也是图书分类学教学内容的重点之一。本文就《中图法》(第三版)类目复分方法中加“0”与不加“0”的问题,结合多年业务实践谈点粗浅体会。1 正确理解《中图法》中的“0” 《中图法》中加“0”与不加“0”的问题,是类目复分方法中的重点与难点内容之一,它关系到对层累制、小数制的正确理解,关系到很多类目的准确复分,因此受到了分类  相似文献   

16.
刘原 《情报杂志》1999,18(3):59-61
根据《全国新书目》1980 ̄1993年的社会科学类图书每年新书的平均价格,运用“灰色理论”建立平均价格的数学模型。并由此对图书价格进行定量分析,进而对未来年份将要出版的图书的价格进行预测,为图书管理部门提供决策依据。  相似文献   

17.
《情报科学》1999,17(2):222-222
《情报科学》杂志社拟定于1999年6-7月召开以“面向21世纪的中国图书情报系统现代化管理及其服务”为主题的学术研讨会(为保证会前正式出版论文集,征文截止日期为1999年5月15日)。一、征文内容1.图书情报系统现代化管理的国内外发展动向;2.我国图书情报系统现代化管理的现实基础与实践经验;3.面向21世纪的我国图书情报系统发展战略;4.新形势下图书情报系统服务研究和探讨;5.图书馆集成管理。征文请寄长春市人民大街142号吉林工业大学管理学院《情报科学》杂志社收,邮编130022。《情报科学》杂志社面向21世纪的中国图书情报系统现代化管理及…  相似文献   

18.
情报改革的在于优化,优化的步骤必须排除干扰与混乱。近十年来,我国科技情报系统中,常常遇到几个不伦不类,十分别扭之词,如“图书情报”口语,“图书情报一体化”(以下简称“一体化”),混淆在科技情报工作的术语里,并有以偏代正之势。这些口语、口号,多源于图书馆系统,混乱在科技情报糸统。其中尤以“图书情报一体化”口号的出现,是荒谬轻率的,引起全国情报学术界的深虑和不安,有必要给予有力的评驳。这场学术上的争论,耗时已达九年之余,问题至今还没有得到很好的解决。情报与图书这两个系统的关系与概念,被搅得是非不清,界线不明,全国情报五路大军之一的高校情报系统,被严重影响成为最薄弱的环节之一。本文为了探讨这些问题,用系统工程的观念、方法和原理,辨识图书馆系统,剖析“一体化”的概念,为优化情报系统清障,开拓其路。  相似文献   

19.
高等院校的系资料室,是高校图书情报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图书情报资料一体化的基层情报单位,是密切结合本系教学与科研所需要的文献信息中心,是直接为教学科研服务的重要机构。国家教委于1988年颁发的《普通高等学校图书馆规程》,曾明确提出,系资料室的职责是...  相似文献   

20.
党的十三大已胜利召开过了,全国上下各行各业都在根据十三大的精神安排和开展各自的工作。科技情报工作也不例外。但是,科技情报工作的深化改革和发展,却遇到“图书情报一体化”论的阻碍和干扰。科技情报工作要想加快改革、发展的步伐,就必须拿出一部分力量来排除这种干扰和阻力。要排除这种干扰和阻力,就必须认识上和理论上尽快结束十年来“一体化”论的大论战。本文试着从信息论、系统论和控制论的角度,谈谈对“图书情报一体化”之所以错误的看法,以请教于行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