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8 毫秒
1.
马克思开创了社会交往理论。他认为交往是人们的交互活动,它有内部交往、外部交往和世界交往等形式。交往与生产决定一个民族的整体结构及与他民族的相互关系,它能保存既有的生产力,促进生产率的提高。世界性交往则导致“世界历史”的形成,并最终导致共产主义革命和全人类的解放。  相似文献   

2.
运用交往理论去分析、认识社会历史所形成的哲学方法就是交往方法。马克思的交往方法就是运用唯物史观关于社会交往的学说,以交往实践观为基础,正确剖析社会的交往结构,以达成对社会历史运动的正确认识,揭示社会历史发展一般规律的哲学方法。交往方法的出现有其自身的理性逻辑思维前提和现实的历史基础。树立交往实践观,正确把握社会的交往结构,是运用交往方法的基本要求,马克思运用交往方法成功剖析了资本主义现实。  相似文献   

3.
为跳出西方历史上对人存在问题的认识桎梏,雅斯贝尔斯试图用“交往”来解析人存在问题的本质,并对教育交往活动进行论析:教育是人对人的主体间灵肉交流活动,本真的教育即通过主体共在的精神交往促进主体灵魂转向的实践活动。雅斯贝尔斯教育交往理论对教育交往史研究具有重要的指导与借鉴价值,未来教育交往史应加强对教育交往中共同体的关注与体认,加深对教育交往中苏格拉底式对话的还原和解读,加大对教育交往中主体共在精神交往活动的挖掘和探究,进而牵引着教育交往史研究者不断深度剖析交往主体中的个体及共同体,解读历史中“精神交往的人”与“人的精神交往”,解析现实中“变革的教育”和“教育的变革”。  相似文献   

4.
马克思社会交往理论为考察高校非教学人员协同育人功能提供了视角,给予非教学人员以工作启迪:要尊重学生、服务教学、注重交往、担当责任.高校行政化冲击教学主体地位、非教学人员育人意识淡薄和大学生社会交往实践活动匮乏等不利因素制约高校非教学人员育人作用的发挥.高校要开展“两个加强”、“双向参与”、“四种交往”、“双评双促”活动,构建高校非教学人员交往育人、协同育人机制.  相似文献   

5.
冯一下 《历史学习》2004,(11):19-20
在分析近年历史高考的命题走向时,我们应注意交往史题目数量增多、地位提高这样一个重要现象。以文科综合能力测试卷为例,考查人类交往史的题目,2000年有宋代中日贸易题和巴拿马运河题,2001年有中国学生“负笈留洋”题和西方殖民者与非洲交往(实质为侵略)题,2002年有汴河与东京  相似文献   

6.
马克思是社会交往理论的创立者,在人类历史发展过程中的交往活动无不是社会主体为了自身的需要和利益的满足、自身的繁衍等而做出的选择,因此,应把握二者的关系,从更深层次上理解马克思社会交往理论。  相似文献   

7.
林福秦 《历史学习》2006,(10):43-43
在现行教材人教版的《中国古代史》和《中国近代现代史》中,经常出现“东洋”、“西洋”、“南洋”和“北洋”这样一些历史地理概念,学生在历史学习中,对它们的含义及所指范围不甚清楚。本文对此加以简释,帮助学生理解。东洋:(1)元、明以今南海东部(约自东经110°以东)及其附近诸岛(今加里曼丹岛及菲律宾群岛等)为东洋。  相似文献   

8.
网络交往实践是多极的网络主体以现代信息网络技术为基础、以无限量的数字符号为中介,进行相互交流和相互理解的新型的、高级的社会交往实践活动。因为网络全球一体化、即时化、互动性等特点,使人类的交往内容、交往方式发生了革命性变革,交往实践由主—客单向交往转向主—客—主交互性交往,大大地高扬了人类的主体性,提升了人的主体地位,导致社会交往的速度和效益空前提高,推动人类真正进入到了马克思所说的“世界历史”的普遍交往时代,为实现人类向自由人联合体的自由个性交往的目标迈出了质的一大步,成为人类文明史上的又一重要的里程碑。  相似文献   

9.
交往是马克思和恩格斯探讨的一个重要范畴。马克思主义交往观的基本内涵:交往的发展必然使民族史转变为世界历史,必然走向全球化;世界交往的普遍发展构成了共产主义的物质前提;生产力和分工的发展导致了世界交往的形成。这些对我们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事业具有重要启示。  相似文献   

10.
文章认为,中国文学批评史的课堂教学应强化“史”的意识和“史”“论”结合意识,适当融入“文人心态”内容;两种配套统编教材的修订要纠正五种缺陷和两个偏离。  相似文献   

11.
马肃 《神州学人》2022,(5):21-23
1971年3月,中国与喀麦隆建交,双边关系历经多年发展,被现任总统保罗·比亚一再形容为“典范合作”。其中,中喀人文交流发挥的重要作用不言而喻,除两国元首互动频繁外,双方在卫生、教育、艺术、科学等多个领域的交往也不断深入和加强。中非合作:中喀人文交流的指南针中国与非洲的交往历史悠久,源远流长,细数古代中国与非洲的交往史,中华文明与非洲文明的接触可追溯到汉朝以前,但当时主要限于与东非、北非海岸之间的关系。  相似文献   

12.
生产、交往与人的发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马克思视域中的人是具体的历史的 ,是在生产和交往的实践活动中不断发展的。在以往的马克思主义哲学解释体系中 ,作为实践内在要素的交往范畴并未引起应有的重视。这样造成了在理解马克思人的发展理论时存在着明显的逻辑缺环 ,也无法正确说明人的社会本质和人的历史发展。其实 ,继《德意志意识形态》之后 ,在《1 85 7— 1 85 8年经济学手稿》中 ,马克思从对物质生产和社会交往的相互关系到对人类交往的历史演进形态的论述 ,都深刻揭示了人在历史形成中的社会性 ,为我们全面把握人的本质提供了丰富的理论资源  相似文献   

13.
作为交往行为的一种知识背景,生活世界也可以视为交往行为理论的经验出发地。可以认为,哈贝马斯是为了解决生活世界中面临的交往现实问题而提出他的交往行为理论。他力图以交往行为为核心提出“交往范式”的分析理论,并由此对马克思的历史唯物主义进行了重构。哈贝马斯所做出的“交往范式”对“劳动范式”的理论置换,这在他所处的晚期资本主义时代是有其必要的。  相似文献   

14.
本文从历史学科大概念下的单元设计为切入点,对高中教材必修1第5课《三国两晋南北朝的政权更迭与民族交融》进行设计。本文首先解释何为“历史学科大概念”;然后在“历史学科大概念”的指导下,探讨高中阶段中国古代史的阶段特征;最后在中国古代史的宏观视野下,突出三国两晋南北朝时期历史内容的授课重点。  相似文献   

15.
交往实践的基点定位探本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西方人文哲学的交往理论及其基点定位 ,经历了从“我思”建构→“此在生成”→“语言”→理解交往行动的转向和发展 ,展现出它越来越贴近生活 ,诉诸于一种生活方式的“实践转向”。但交往理论的“实践”定位并不意味着人文哲学家在对人的理解方式上超越了传统哲学的知性思维逻辑方式。因而 ,其交往理论的建构及展望变成为“无根”的“乌托邦”梦想。马克思实践定位理论已经变革。一方面突破了知性逻辑的思维方式 ,另一方面又超越了古往今来哲学家们有关“实践”内涵的发展。马克思科学地阐释了主体间交往的可能性问题 ,并提出他的主体性根据  相似文献   

16.
在社会历史观上,哈贝马斯认为马克思的历史观缺少交往维度,企图通过建立以“交往行动”为核心的理论取代历史唯物主义。马克思主义历史观有丰富的交往内容。廓清两种交往概念的本质差异,有助于我们正确地评价哈贝马斯重建历史唯物主义的价值和意义。  相似文献   

17.
为摆脱理论理性的缺陷,冲出结构主义的语言牢笼,布迪厄开始关注语言与符号权力间的亲密关系,将语言分析还原到具体生动的生活实践中,使语言规则与语言实践耦合,建构了独特的实践语言学理论———语言交换市场理论。布迪厄的语言交换市场理论对于教育交往史研究具有重要的启示和借鉴价值:重视对教育交往中话语的还原与解读,重视对教育交往中实践者的标示与体认,重视对教育交往语言市场的塑造。此外,教育交往史在研究焦点上,应着眼“语言的符号权力”与“符号权力下的语言”,在研究视角上,应聚焦“语言市场中的教育交往”与“教育交往背后的语言市场”,在研究方法上,应创造性应用“参与性对象化”与“对应分析法”。  相似文献   

18.
明末清初是我国历史上一个剧烈动荡的时期,在思想战线上出现了一些具有唯物主义和民主色彩的先进思想家黄宗羲、顾炎武、王夫之等。在课本《中国古代史》中曾提到,黄宗羲等人的思想,“对后来的资产阶级民主革命产生过一定的影响”。然而,翻遍《中国近代现代史》课本,我们只看到了资产阶级知识分子大力宣传西方思想,把西方学说作为思想武器的说法。明末清初的民主思想与近代资产阶级民主思想是否有联系呢?下面就这一问题做一简单介绍。  相似文献   

19.
朱其兵 《历史学习》2006,(11):32-32
对于两汉和隋唐对外交往的范围以及丝路的发展过程,现行人教版《中国古代史》课本没有直接的结论阐释。许多同学深感迷惑.不能明确把握,遇到相关的问题往往难以辨析。本文试把两汉和隋唐对外交往的范围以及丝路的发展过程阐述为历史结论,以方便同学们识记。西汉时期1.对外直接交往的范围只在亚洲。西汉与东亚的朝鲜、日本,南亚的印度都有直接的政治、经济、文化方面的交往。与东  相似文献   

20.
传统思想家对社会交往的探讨,遵循“抽象的人”的解释路径;马克思探讨“现实的人”及其进行的物质生产活动,彻底颠覆了以往解释传统并开创了社会交往理论,为研究人们的社会交往找到了现实基础。生产力的发展推动社会交往逐渐走向普遍化,社会交往的世界历史意义与革命意蕴随之呈现出来。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