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田宇 《考试周刊》2011,(33):72-73
学生学习知识的过程,是体验知识产生、发展和形成的过程。学生有效地体验知识内容,能够实现学生学习效能的有效提升。数学教学活动更应该重视学生"过程"的引导,让学生慢慢体验、品味"过程"中感悟、领会知识的真正内涵和教学活动的真谛,实现学生在学习知识、解答问题"过程"中学习能力的提升。  相似文献   

2.
PBL教学法主张以问题为载体贯穿整个教学过程,以期学生在"提出问题——探究问题——解决问题——巩固问题"这一过程中,达成知识与能力,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和价值观三维目标,进而发展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  相似文献   

3.
刘羽中 《林区教学》2010,(10):105-106
问题意识的培养是学生创造能力培养的核心,"学生没有问题才是最大问题"。"问题解决"模式是一种以问题为主线,引领学生以探究合作的学习方式在问题解决过程中领悟知识、发展能力、培育情感的教学方法。将对"问题解决"模式在高中化学新课程中的探索与实践进行论述。  相似文献   

4.
卢金库 《成才之路》2011,(12):93-I0022
教学过程是促进学生认知发展的过程,《数学课程标准》中指出:"数学教学应从学生实际出发,创设有助于学生自主学习的问题情境。"在高中数学教学中,情境教学因其能有效提高课堂效率,培养学生认知能力、主动学习能力、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能力,所以备受广大数学教师的钟爱。  相似文献   

5.
数学课堂教学中要培养学生的创造思维和创新能力,可以以问题为载体,在兴趣和疑问的驱动下,"唤醒"学生的思维,"追究"知识的产生过程,强调学生自主探究问题、获取新知识的经历和内心感受,体验探究过程的曲折和乐趣。这样才能真正实现"师生互动",实现"沟通"和"理解",提高学生知识的迁移能力。  相似文献   

6.
《2011版数学课程标准》把原有"两能"转化成"四能"。在原有分析问题的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基础上,进一步提出培养学生"发现问题的能力"和"提出问题的能力"。让学生经历发现、困惑的阶段,就是让学生会质疑,敢于质疑从而培养发现问题、提出问题的能力。《新课标》同时对于学生学习惯的培养,明确指出使学生养成"认真勤奋、独立思考、合作交流、反思质疑等学习习惯"。  相似文献   

7.
俗话说:"师傅领进门,修行在个人。"自主学习的兴趣是学生学习历史的内驱力。新的课程改革注重学生能力的培养,提倡"自主学习,有效指导",使学习过程更多地成为学生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过程,成为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过程。在这一过程中,学生是学习和发展的主人,他们有着巨大的发展潜能,所以教师必须用动态的、发展的眼光看待他们。在课堂教学中立足于教会学生正确思维,自主学习。  相似文献   

8.
国内外对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研究由来已久,各成一家。本文结合高职高专学生外语自主学习现状,提出在外语自主学习过程中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帮助学生在创新精神的指导下形成有效的自主学习激励机制。提出运用"提出问题"、"开展讨论"、"付诸实践"三环节激发学生的创新能力,使创新思维成为"种子"、"土壤"、"果实"不断丰富和滋养着高职高专学生的外语自主学习整个过程。  相似文献   

9.
杨军民 《考试周刊》2011,(11):187-189
无论是教师课堂演示还是学生实验,只要采用合适的教学方法,就能唤起学生强烈的求知欲,进而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增强学生的探究能力,将"苦学"变为"好学"、"乐学",这正是当前高中化学新课程改革所追求的教学理念。本文从把验证性实验改为探索性实验,培养学生的探究能力;彰显实验探究的过程性,培养学生的猜想能力;增加设计性实验,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能力;探索实验异常现象,提高学生的问题解决能力等方面探讨了创新高中化学实验教学,培养和提高学生能力的问题。  相似文献   

10.
中学物理因其学科实践性强、贴近生活等特点,对学生能力的培养有其特有优势,在教学过程,教师不仅教授学生知识,更重要的是要培养学生的能力,实现素质教育的目标。因此,注重学生能力的培养,是中学物理教学的一项重要任务,本文从"中学物理教学相关能力要求"、"能力的培养是一个潜移默化的过程"等方面,对物理教学与学生能力培养的问题进行探讨,提出个人的观点和体会。  相似文献   

11.
陈勇 《考试周刊》2011,(91):190-191
古人云:"学贵有疑,小疑则小进,大疑则大进。"著名主持人王志说:"质疑是到达真相的捷径。"学生的学习过程就是一个不断地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和再认识更高层次的问题的过程。课堂教学以问题为中心,围绕科学并激发学生思维的问题展开学习,通过问题启发学生积极的思维活动,以问题为主线组织和调控课堂教学,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主动性,促进学生形成科学的探究方法,提高探究能力。  相似文献   

12.
"知其然,不知其所以然",是当前初中生在解决物理学科问题中经常出现的不良"现象",究其原因就是学生解决物理问题的技能和方法没有有效养成和树立,出现"知"与"行"的相互脱节.解题能力是学生学习能力素养的重要内涵,是学生深入探析解答问题的基础条件.物理学科作为一门以观察、实验为主的基础学科,在探析、解答物理问题案例中需要较强的逻辑推理和实践动手等方面的解题能力.解题能力是逐步发展、逐步提升、逐步培养的动态前进过程,它是"知行合一"特性的有效展示,  相似文献   

13.
柴碧雅 《考试周刊》2012,(42):84-84
新课程倡导"以学生发展为本"基本理念,倡导学生主动参与、乐于研究、勤于动手,大力推进信息技术在教学过程中普遍应用。既要加强学生的基础性学习能力,又要提高学生的发展性和创造性学习能力,从而培养学生终身学习的愿望和能力。数学实验教学强调学生学会从现实生活中发现问题,寻找规律、法则,让学生学会学习。在这个过程中,教师通过提问引导和启发学生学习研究数学问题的方法。  相似文献   

14.
政治课堂教学需要培养学生的抽象思维能力、获取有效信息能力,需要引导学生养成探究问题和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这就需要通过教师提问、层层设计问题、学生自主阅读、学生思考、学生分组交流讨论探究、学生解答、教师提示、学生分析、学生再解答这样一个循环的学习过程,让每一个学生都会有所收获,"双互动四统一"教学范式有效地解决了这一问题。本文以《征税和纳税》为例,解析"双互动四统一"教学范式在政治学科教学中的应用。  相似文献   

15.
数学建模就是用数学的语言、方法去刻画并解决实际问题的过程。通过数学建模能力的培养可以增强学生的数学观念和数学意识,提高学生的数学素养。在小学数学教学中培养学生的"数学建模"能力也是一个系统、循序渐进的长期过程。  相似文献   

16.
培养学生的阅读能力是英语教学主要目标之一。在阅读教学中,教师应依据学生认知过程、心理发展与思维发展的规律,关注问题设置的层次性,遵循由浅入深、层层递进的原则,由导入时"预测性问题",激发学生阅读欲望,再以"导读型问题"引导学生把握文脉,以"评价与生成性问题"为学生创设发展创新思维与能力的平台,使英语阅读课堂焕发出蓬勃的生命力。  相似文献   

17.
郭兵 《考试周刊》2011,(37):117-118
"科学探究"即研究性学习,要求在教学过程中"培养学生具有永不满足、追求卓越的态度,培养学生发现问题、提出问题、从而解决问题的能力"。本文就研究性英语教学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18.
本文通过"项目教学法"在《计算机应用基础》课程中的应用,让学生在完成"任务"的过程中,自主学习,主动探索,从而培养学生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综合能力。  相似文献   

19.
范超 《考试周刊》2011,(11):160-161
任务驱动教学法是基于建构主义学习理论的教学法。作者结合实践,总结出了该教学法在汽车发动机维修课教学中的优势和该教学法的实施过程,通过设计有效的驱动任务,使学生的学习动机明确,经过"创设情境、确定问题、自主学习和协作学习、学习效果评价"的过程,让学生在完成任务的过程中,主动学习、探索,培养学生的专业能力、方法能力和社会能力。  相似文献   

20.
问题解决是《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2011年版)》所提出的核心目标之一,该目标指出"通过义务教育阶段的数学学习,增强(学生)发现和提出问题的能力、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课堂教学实践表明"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分析新问题-解决新问题"是展开数学教学的基本模式,数学教学的过程就是师生共同设疑、质疑、释疑和解疑的过程。显然,学生问题意识的提升是问题解决过程的核心。而数学问题源于情境,情境是产生问题的土壤。本文拟结合实践阐述创设情境以增进学生问题意识的一些思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