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昆阳之战是我国古代历史上一次著名的战役。它不仅是西汉末年农民起义军推翻王莽政权的一次决定性战役;而且是东汉政权的创始人刘秀利用农民军势力创建基业而开始大显身手的一次战役;同时,也是历史上一次以弱胜强、以少胜多的典型战例。千多年来,历代的史学家对在这次战役中立下奇功的偏将军刘秀曾有过不少的述评。有些记载,如《东观汉记》和范晔的《后汉书》等,对刘秀在昆阳之战中的地位和作用虽有言  相似文献   

2.
《曹刿论战》是《左传》中的名篇。其记载的齐鲁长勺之战是我国历史上以小胜大、以弱胜强的著名战例。弱小的鲁国能战胜强大的齐国,其功首推曹刿。曹刿的取胜之道就是"知己知彼,百战不殆"。请先看曹刿的"知己"1.知肉食者"鄙",挺身而出从曹刿和乡人的对话中可以看出曹刿对这次战争已有深远的考虑,对统治者的鄙陋也有认  相似文献   

3.
赤壁之战是三国鼎立形成的决定性战役,也是我国历史上以少胜多、以弱胜强的经典战役之一。战争以弱小的孙刘联盟奇胜了强大的曹操集团而宣告结束。对此,《三国演义》用了大量篇章进行渲染,其军事、政治、文学等价值确实值得今人学习和研究。然而,这场战役在正史《三国志》中却记录得非常粗略。本文以《三国演义》为基础对赤壁之战进行研究,仅对史实适当点评或简析,供读者参考。  相似文献   

4.
本文选自《左传》。《左传》是我国古代最早的编年史,相传是春秋末期鲁国史官左丘明作。本文记述了齐、鲁长勺之战的经过。齐国(在今山东省中部)强大,鲁国(在今山东省南部)弱小,公元前684年,齐国出兵攻打鲁国,因为战争发生在鲁国的长勺,故称“长勺之战”。 伟大领袖毛主席在《中国革命战争的战略问题》这部光辉著作中,对《曹刿论战》作了极其精辟的分析:“春秋时候,鲁与齐战,鲁庄公起初不待齐军疲惫就要出战,后来被曹刿阻止了,采取了‘敌疲我打’的方针,打胜了齐军,造成了中国战史中弱军战胜强军的有名的战例。” 《曹刿论战》写了一个战役的全过程(包括战前准备,战争经过,战后评论),只用了二百二十二个字,做到言简意明,写得恰到好处。 全文共三节,自成段落。  相似文献   

5.
曹刿论战》选自《左传·庄公十年》 ,是我国历史散文的名篇 ,其文在思想内容和艺术形式上都有其独到之处。一、文短而意丰总观全文 ,仅有二百二十二字 ,它却精彩地叙述发生在公元前 684年齐鲁两国在长勺的一次战役。当时齐强大而鲁弱小 ,齐国借口鲁国  相似文献   

6.
《鞌之战》作为《左传》中描述的五大著名战役之一,其蕴 含的文学价值是不可磨灭的。本文从《鞌之战》的叙事、写人和语言三个方面,层层剖析,入情入理,分析鉴赏,并指出其社会局限性。  相似文献   

7.
发生在公元二○八年的赤壁之战,是汉末促成三国鼎立的关键性的一大战役。也是我国历史上以少胜多、以弱胜强的有名的战例之一。由历史学家司马光主编的《资治通鉴》一书中,生动、如实地记下了这一战役的经过。历来为大家所称许。有趣的是:我们在读完这一篇文字之后发觉,全篇文章除个别字句略有变动和在段落间稍加一些必要的联系上下文的词句外,它的素材散见于陈寿写的《三国志》  相似文献   

8.
三国诸战役中,有官渡之战、赤壁之战、猇亭之战、孔明北伐等诸多著名战役。刘、曹汉中之战,虽在史书具载,但未专列。余研读《三国志》,参《资治通鉴》、《中国历代战争史》(台湾“三军大学”编著),稽考史事,独成此篇。汉中地处益州(四川)北陲,北瞰关中,南蔽巴蜀,东达荆襄,西控秦陇。群山屏抱,汉水横贯其间。其自然环境与四塞的险峻地形,决定了它自声就是商旅往来和兵家必争之地。汉中与南北  相似文献   

9.
我国先秦历史散文名著《左传》中叙写战争篇章之一的《殽之战》,再次被选为六年制中学高中语文教材之一,这不是没有原因的。之所以如此,除了文章所揭示的道理耐人寻味,具有一定的现实意义之外,在文学上有着较高的成就,也是一个重要原因。这篇文章在写作上的技巧,特别是它的叙事和写人,对于中学生学习写作记叙文章,很有参考和借鉴的价值。《殽之战》在叙事写人方面有些什么值得参考和借鉴的地方呢? 一、叙事,紧扣事件所揭示的本质问题选择材料,详略得体,重点突出。  相似文献   

10.
崤之战是春秋时期秦、晋两大国之间进行的一次规模不是很大,但在当时产生过重大影响的战役,在《左传》中有较详细的描写,因此许多《左传》研究的学者将其归入《左传》"五大战役系列",文章认为崤之战因其各方面不具备算作五大战役系列的条件,不可归入五大战役系列。而春秋后期发生的吴、楚柏举之战因其基本符合作为"五大战役"的条件,故可归入其中。  相似文献   

11.
《左传》是最擅长写战争的,尤其是写复杂的战争。它写战争都能写出战争的性质和它的主要原因。高中第五册《殽之战》虽然内容错综复杂,故事头绪纷繁,但是作者从战前到战  相似文献   

12.
《曹刿论战》一一直是初中课本的传统篇目,是初中言经典作品之一一。其原因不仅在于它只用:二百二十二:个字,就完整地记叙了长勺之战的过程,表现了曹刿的远见卓识,更重要的是它让主要人物曹刿的形象深深烙在了读的心中:运筹帷幄,决胜千里,亲临战场,从容指挥。正是由于曹刿在政治上的远见卓识和军事上的指挥才能,弱小的鲁国才战胜了强大的齐国,创造了中国历史上名的以少胜多的战例。近来再教这篇课,我总觉得对《曹刿论战》一的人物分析不够全面。我认为长勺之站的首功应归于那位虚心纳谏、从善如流、知人善用的鲁庄公。下面我们一起探讨《曹刿论战》中有关鲁庄公这个人物形象的几个闪光点。  相似文献   

13.
《左传》是一部著名的历史著作,也是一部杰出的文学作品。春秋时期二百四十多年诸侯国间攻战兼并、盛衰兴亡、纷纭复杂的事件,它生动、形象、清晰、条理地作了记载。作为史传体的散文,在写人叙事方面更有其独到之处。寥寥几笔,人物的音容笑貌就跃然纸上;纷繁的事件娓娓道来,十分简约流畅。特别是有关几次大的战争的描写,更是各有特色,给人留下深刻的印象。其中《秦晋淆之战》一文(下简称“  相似文献   

14.
《曹刿论战》记述了春秋前期公元前684年的齐鲁长勺之战。此文是雅俗共赏的名篇。史家往往把这场小小的战役与井陉、淝水等大战并列,作为历史上一个以小胜大、以弱胜强的著名战例。龚维英同志《“长勺之战”不是“弱军战胜强军”》一文(见《徐州师范学院学报》一九八二年第三期),对俗解提出质疑。然拜读之后,却觉得水越搅越  相似文献   

15.
<正> 郢都,在今湖北荆州城北纪南城。郢都之战,是春秋后期的一次重大战役和吴楚争战的高潮。它发生在公元前506年。战争的结果,楚国失败,吴师入郢,酿成楚国历史上空前奇耻大辱。这次大战何以发生?影响如何?有何正反历史经验可供借监?史学界研究甚少。本文拟略加论述,以就教於同人。一、郢都之战与楚材吴用的后果战争是政治的继续。任何时代任何战争的胜负,总是与交战双方战前内政得失,密不可分。《孙子·计篇》论述“五事”、“七计”,全然以“道”为首。他“道者,令民与上同意也”。在他看来,政治是战争胜败的决定因素。  相似文献   

16.
<正>《左传》是我国第一部具有文学价值的历史名著,它不仅在史书领域独树一帜,而且在文学史上占有重要的地位。《左传》的文学艺术成就,突出地表现在善于记事和善于写人两个方面。《秦晋淆之战》作为《左传》中的杰出篇章,非常典型地、完整地体现出《左传》的艺术特点。可以毫不夸张地说,《秦晋淆之战》就象一个《左传》艺术的“微雕”,如果我们把它加以“放大”——对它的写作艺术进行一番剖析和探讨,就可以更为清楚切实地了解《左传》在叙事、写人两个方面的艺术特点。  相似文献   

17.
《左传》原名《左氏春秋》。原是成“一家言”的作品,无论在史学、文学那方面,它都是一部价值很高的书。 在史学方面:它发展了编年体,也示范了写历史必要有倾向性。此书起自鲁隐公元年(前772),(完全采用鲁国纪年,是我国断代史之祖)。止于鲁哀公二十七年(前468),但它最后又附有鲁悼公四年(前463)事一条:写晋国韩魏两家灭智伯的事,当为后人所续记。它是以叙事方法为主。它写作原则之一是“两国之战必书”,这样就提供给  相似文献   

18.
古战场上新战役——濮阳市“普九”攻坚大会战纪实●魏胜先田春英祖瑞敏素有“古战场”之称的豫北濮阳,历史上有过许多著名战役,诸如“共工颛顼大战”、夏商“昆吾之战”、晋楚“城濮之战”、孙庞“齐魏之战”、宋辽“澶渊之战”等,都发生在这里。抗日战争和解放战争时...  相似文献   

19.
城濮之战是春秋前期发生在晋楚之间一次规模巨大,意义深远的重大战役,也是我国历史上一次以少胜多,以弱胜强的光辉战例,其作战经过,《左传》有详细记载,现节录主要  相似文献   

20.
官渡之战和赤壁之战历来是史家所注目的三国时期两次重大的战役。前者为曹操廓清中原铺平了道路;后者则为孙刘同曹氏三分天下打下基础,二者对当时历史的具体走向都是大关键。至于这两次战役酝酿之久、曲折之多、决战之烈,前者总是远胜于后者的,可是随着时代的推移,后者的名声却又远胜于前者了。这个现象缘由是多方面的,远的暂且不说,就明清以降而论,《三国演义》在社会上的影响,实在是扩大这种逆向反差的主要因素。这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